寄托天下 | 2017-03-03 11:07 | 我要评论 | 浏览6225次 |
英国,香港,澳大利亚 有着一脉相承的教育风格,很多GTer手握其中两到三个地区的offer,在选择offer的时候,除去教学质量,难免还有各自不同的考虑,此次主题,我们从以下12个方面来对比这三个地区的状况,也为正在苦于选择哪个地区offer的同学带来一些参考:
目录:
1生活篇
1.1生活成本/消费水平
1.2天气气候
1.3租售房价
1.4治安
1.5交通
生活篇(上) 生活篇(下)
2签证篇
2.1签证
3就业篇
3.1就业环境
3.2毕业生薪水和涨幅空间
3.3华人(或大陆人)在当地会遇到的哪些问题
3.4当地提供的工作机会
4移民篇
4.1移民政策
4.2当地的医疗水平
欢迎各位同学随时提出最新的数据以便于我们更新。一经证实有效,将送上50寄托币和10点声望。
感谢阿冯_,fy2111,等风来,kaywoo,QPSK,FFF1st,好大一只葱几位大大前提提供的数据支持。
------------------------------- 就业篇------------------------------------------
一、就业环境
1.英国
在英国找工作,整体上确实是像大家说的那样,很难,包括商科。英国不是移民国家,所以对外国人开放的就业机会很少。不过从留学生角度来看,很多留学生也没有付出足够找工作的努力。
by 阿冯_
2.香港
不论再怎样吐槽香港的服务业,高消费低收入,香港的跳板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对于那些志向还是要回归大陆的学生而言,香港是个很好的跳板。因为每年海归辣么多,花费辣么高,最后不论是回国靠自己找工作,还是家里安排,都要中规中矩的接受5K-10K的工资,但是平均水平根据地域不同,基本就是这个价位了。如果能够在海外工作,回国自然薪水就是double了。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取决于当地国的签证政策,还有就是工作供求关系。
by 好大一只葱
3.澳大利亚
澳洲因为full-time的工作多为合同工,终身制,在拿到final offer之后(过了试用期),如果没有重大过失,不是自己主动辞职,老板是不能fire你的,而且fire是要给补偿金的。这也助长了澳洲人懒惰的个性,一旦扎根很难挪动的特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工作大多prefer有PR更有甚者要求是入籍的人士了。所以找工作相对难度大一些。
澳洲市场介绍:
根据职位分类:
1. 普通的公司职位private sector,一般的申请只要CV和简历就够了。
2. 政府机构等职位public sector。
这类工作申请比较麻烦,耗时较长,申请过程拖沓两个月实属正常。
除了cover letter/ resume,至少还需要一份针对所有selection criteria 的陈述。
根据工作合同分类:
1. 长期合同 permanent position
入职时合同非常多,有30多页,相当于入职手册,内容非常详尽。但是作为A4大小文件的电子版看着就有点眼疼了。试用期为半年,这其中可以fire掉,但是一般来说,就算你正式入职了,还是会被fire掉的,所以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尽量不要请假。
2. 临时合同 contract position,这里你可以理解成是合同工
contract position一般3个月到一年,时薪高,一般无假期等福利.
在这个分类下,有时候你也可以见到 casual/part-time position,一般是给劳工准备的
以IT业为例, 50%以上都是contract position, 比例还在逐渐升高. 在招聘页面会详细写出,合同cover 6 month等的时间,合同到期,大家一拍两散。自然,也有合同到期后,通过新的招聘面试签长期合同。不过,比较常见的情况是,这个公司最近有个大项目,人手不够,需要有人打杂过来,所以放个招聘出来,项目过后,财政预算不足,那么就可以离职了,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过多纠缠。因为一旦以长期合同进来的,如果公司fire雇员的理由不充分,闹到法庭,赔钱是小事,公司声誉被损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大家都知道在国外都是靠信誉吃饭的,没信誉就跟天塌了一样)。而合同工,如果在合同期间fire掉,无非就是赔钱了事,公司解决起来这类事比较轻松。
澳洲市场行情以下数据来源于Seek,澳洲第三方求职网站巨头的薪水分析:
首先是全澳平均工资(你懂的,很大程度是薪水高的拉高了平均值):
然后是澳洲现在薪水Top5的行业给大家参考一下:
这个薪酬如果按照整体市场均价来看,其实差不多,但是留学生毕业可不是。按照IT的行情,一般来说,研究生毕业新生大概年收入是税前4-6W左右的样子(这里是布里斯班物价,悉尼和猫本有差异)
然后是现在势头很猛冲劲巨大的Top5,看看自己专业是不是在列:
澳洲的招聘:
校内招聘平台
昆士兰大学:www.uq.edu.au/student-services/Working
昆士兰科技大学:www.careers.qut.edu.au/
格里菲斯大学:www.griffith.edu.au/careers-employment
悉尼大学:sydney.edu.au/careers/
新南威尔士大学:www.careers.unsw.edu.au/
澳洲国立大学:careers.anu.edu.au/
Career Fair
除此之外,学校到每年毕业季(两个季度)的时候,各大公司会来学校举行Career Fair,和国内的招聘会不同的是,与会公司,不收简历!每个公司都有一个摊位,也有宣传册,你可以挑感兴趣的去索要。也有很多纪念品你可以拿,for free(此处高亮哈哈!)
Career Fair我是有去过的,去年7 8月份的时候,去搜刮宣传册,宣传册上有网址,公司不收纸质CV,只是大家来聊聊天就完毕了。他们很友好的问我,学什么专业,什么时候毕业啊这类的。
一些公司要求入籍(比如Australian Airforce)一些公司要求是PR,剩下的就没有这些要求啦,自然也有华人公司(多为房地产中介),除去这几类公司(我这里并非是说华人房产中介不好,请不要误会,只是说对于想要有工作经验打底而且专业方向不是real estate的留学生而言,并不是good choice),也只剩40%可以选了。挺大的感触是,亚裔中除了ABC,很少有人去和那些公司的HR攀谈,基本都是拿了宣传册就走人的。自觉还是挺不礼貌的,至少介绍一下自己,或者表达一下觉得公司不错,自己有意向这类的。Be nice是很重要的一点。
关于CV的一点提醒
澳洲的CV/Resume都会有Referee(你可以理解成是推荐人,这个人要熟悉你),一般来说,可以选择mentor,最好是实习或者是工作过的公司的manager,自然如果这些都没有,也可以是你的朋友,但是!千万不要放英语都说不囫囵的朋友!!当然,你要先征求对方的意见之后再放,最好是local。
其它校外招聘
最常见的就是Linkdin,海外较为普遍,就像是身份名片,而且Linkdin最突出的,就是让你懂得人际关系网的重要性!
Seek: www.seek.com.au
Jobnet:http://www.jobnet.com.au/au/en/
感觉这个网站User Interface 做的太差了!找东西找的费劲儿。。。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可以自行参考,这里只贴出部分例子,就像国内的那些什么智联招聘一个意思:
CareerOne(也算主流网站):www.careerone.com.au
Indeed: www.indeed.com.au
Monster: www.monster.com
But!广告出来的工作其实只占总量的很少一部分,70%多为hidden market.
公司一般是选择:内推,自己关系网的推荐,之后从自己网站获得的简历筛选不用惊讶, 原因很简单: 成本.
最后的最后,发广告 or 找猎头招聘。猎头帮公司找到人,是收公司的钱的,所以成本很高。
所以大家来澳之后的关系网是相当重要的啊!
找工作是个大工程,关乎personal detail,个人经历占很大比重,在澳的经历决定了你找工作顺利程度。
如果你是空降兵,和我一样,那么先调查一下市场行情,自己摸索一下看看,别人告诉你的,只是借鉴,也不适合你,到底难不难是你说了算而不是别人。
如果你是留学生,那么我真心希望你能来澳洲之前,想清楚你的方向和目的,在澳2年,看看市场的供求关系如何,把你自己硬往企业需求的框里塞一塞试试。这些都好过,你不断咨询别人:我应该怎样做?不是你该怎样做而是你想要怎样的生活你就怎样做!加油!
by好大一只葱
二、毕业生薪水和涨幅空间
1.英国
根据我周围同学的情况来看,毕业生起薪也就是刚满足工签最低要求的水平。涨幅空间,应该还是根据个人能力(语言是基础,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很重要)而定。
by阿冯_
2.香港
有次晚走在学校帮助保洁阿姨倒垃圾和我聊起来。她和我说,她已经来香港20年了,她91年的薪水是4000港币,现在的薪水是1万5。除去平时和同事阿姨们出去吃糖水,幸好没有房贷压力,每个月还可以存一点钱。但是现在香港经济大不如从前了。早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港币是比人民币值钱的。而且九几年的时候,大陆普遍工资只有一两百元的时候,香港的工资已然是天堂了。但是现在情况完全颠覆了。
香港整体工资不高,以IT行业为例,香港人力成本高,IT大多外包,没有很多做技术的公司。研究生毕业起薪14K,一年以3%-15%加薪。以年薪20w为例,打税1K,这是一年的税,这种程度的年薪是交税最低的档位。香港是避税天堂啊!
by好大一只葱
3.澳大利亚
澳洲的税是挺重的,以IT行业为例。研究生毕业税前年薪是4W-6W左右吧,自然如果是金融行业会高些,打税点在20多快30,税前6W,税后4W多。年增长根据个人能力,一般工作能力优秀的话,2-3年内加薪到10W也不是没可能。
by好大一只葱
另可参考:澳洲四所名校各专业毕业起薪排名
三、华人(或大陆人)在当地会遇到的哪些问题
1.英国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文化差异,就像我朋友说的一样,自己不主动。在西方文化中,主动拓展社交圈很重要。在学校表现为走出本国人抱团,多参加活动结识各国朋友;在工业界和学术界也要积极社交,这样才能得知很多机会并抓住机会。我见过印度同学在career fair上的主动和自信,也许也是值得学习的。研究生同学曾在实习时被印度同事排挤,听说在美国职场也有类似的情况。
总之,入乡随俗,在西方如果能做到按照西方的思维去社交,会更加顺利一些。(当然这只是一种选择)
by阿冯_
2.香港
对local学生来说呢,大多受父辈影响,父辈有一半都是从大陆移民过去的,所以很多都是抱着愿意接触大陆不排斥的状态;
教授中,有喜欢大陆生的教授很多,他们觉得大陆小孩努力肯吃苦也很上进;
日常接触到的,一般柜员歧视比较重,而我遇到的香港医生(包括日常医生和移民体检医生),人都非常好,会很积极的和我学标准国语发音,让人感觉很亲切。
很多港独和占中活动从学校发起的,学校民主墙上中港学生对骂的海报常年都在。
可以肯定的是中港矛盾一直存在,而且不会消弭。
毕业工作呢,中企不用担心这种情况,外企也少见,港企除非是中高层领导是很极端的港独,一般不用担心受歧视,其实如果有歧视,你的第一轮面试都不会让你进的,更别说还能让你深切感受到了,所以别怕!
我的师兄师姐,还有同学中,回大陆的,一部分是家里安排的国企,很多都去了全国全球top10的外企,在香港的,除了有些去了待遇高的港企,很多都去了有名的外资银行。大家找工作的时候,好像不约而同的都会避开可能存在这种矛盾的地方。
因为来到香港,好像是进入了政治风波的中心地带,所以感受来自外部文化的时候会倍加敏感。我不认为这是坏的事情,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你亲身去感受过了才有评判它的资格,而且这对于你更好的理解政治文化以及挖掘某些特定现象的内在原因很有效。
3.澳大利亚
(以下摘自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22853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治安怎么样?对华人留学生的歧视严不严重?)
作者:钟大仙儿
至于歧视。。。不进鬼佬公司上班,基本一定是感受不到的了
作者:陈俊松
外国人分辨不出来你是韩国人,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通常你只会被中国人歧视。
不过等到你工作了,和外国人竞争工作岗位的时候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作者:杨小明
你要说到歧视的话,其实哪里都有,你说好多人黑河南是不是歧视?还有香港有些人黑大陆人,这也是歧视呀,想要不被人歧视,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黑人受不受歧视?不还是出了曼德拉等等名人嘛。……………有点跑题哈,咳咳,澳大利亚虽然是移民国家,但主要人种还是白人。是个白人统治的国家。歧视会有,我遇到过十几岁的小孩说我fucking chinese,还有醉汉开车飙过大喊滚回中国。但是!也有善良老人顺路载我回家,亲切的老师教我如何开飞机,友好的路人搭讪聊天……良民很多很多,多到刁民可以忽略不计的成度。
(以下摘自 知乎去澳洲留学会不会被本地人排挤啊?澳洲人对华人Nice吗?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662153)
作者:知乎用户
本地人挺好接触的,教你两点,一是亮出你的肌肉,本地人大多数的爱好就是体育体育,聊体育,玩体育,你迅速能认识N个local朋友。二是喝倒几个澳洲人,不用一周你就适应澳洲最传统的社交方式-感情深一口闷了。澳洲人挺直的,也不讲究什么,接触起来很简单。
作者:虚无缥缈的名字
学校里面一般都很正常,不会有歧视,顶多不跟你玩儿。不过大部分留学生也不大和白人或者其他非中国人玩儿,所以井水不犯河水,都挺和谐的。社会上教育程度低或者素质低或者某部分青少年会歧视,但他们不仅歧视华人,他们连自己人都F来F去的,所以遇到这种直接忽略就行。
作者:项凯达
绝大部分人都很有礼貌,不会有明显的歧视(当然还是有一些奇葩老太太)。你感受到的歧视主要是学校里那些东南亚小国(越南),以及中国人,已经移民的华人,香港人。换句话说,中国的地域歧视比local的种族歧视严重多了
作者:扬扬的猫
文化水平越低,歧视越明显,常见于单亲妈妈,流浪汉,大龄妇女(不以偏概全,仅常见于)
越小的村子歧视越少,大城市常见的是中西方文化冲击。
某种程度上这种歧视是我们自己造成的,确实有很大一部分中国人蹲在马桶上上厕所而且不关门,就像以前美国人歧视黑人,是美国人的错还是黑人的错呢。
出门在外代表的就是国家了,只要自己不丢人歧视会越来越少的。
记得高中刚来的时候第一次在澳洲银行办开户,面前的老女人就是假装听不懂我说话,后来干脆忽略我直接按下一个号码,好在下一个号码的人(也是澳洲人)看出我没办完,一直在柜台跟那个女人说让我先办,柜台里面另一个女生(比较年轻,也就二十岁左右,也是澳洲人)看不下去了,隔着两个椅子帮我翻译,我说一句英文,那个女孩用英文翻译给老女人,老女人再用英文讲给那个女孩,女孩在用英文翻译给我(三个人用英文互相翻译也是醉了),那时我以为是我的口音或者语言问题,后来再去同一家银行发现这个老女人对所有有色人种都是一样的态度,有英文极其流利的印度人菲律宾人也是一样的态度。
不过也能交到很多很多很nice的澳洲朋友,只要你相信不是你素质的问题,他们歧视你,你也歧视她们就好了
补充…很讽刺的是,你会觉得华人之间的歧视比来自澳洲人的歧视更为广泛更为直接。
四、当地提供的工作机会
1.英国
本科生可以申请intern,master就只能graduate scheme。能解决签证的工作机会不是很多,很多工作都要求有英国签证。为了签证宁愿要低薪的人也是有的。英国有很多找工作的中介,以商科工作机会为多。从顾问那里了解到有个语言学的前辈去四大当了Audit。据说英国四大比国内四大工作环境好,公司会专门抽出周五留给员工上课备考,而国内需要自己抽时间备考。
但我最后还是选择回国就业了。现在国内机会很多,回国能找到的工作专业更加对口,生活满意程度也更高,所以我至少现在没有太强的意愿想要留在英国。真心很想留在英国的同学可以关注下求职技巧,如果不想找那些机构,自己多上网找找相关信息也可以,个人感觉面试还是要花精力认真准备的。
总之,建议大家在英国读研的时候,多和感兴趣领域的前辈交流,多听讲座上网了解就业信息,勤于思考。在问大家“英国好留下吗”之前,先问问自己,我为了什么要留在英国?我愿意接受哪些挑战,克服哪些困难,甚至放弃什么?在英国找工作付出的努力实在太多,信念坚定,更容易成功。
by 阿冯_
2.香港
香港对于那些最终回归大陆的学生而言还是很不错的,同行业而言(非教育类,教育类相对而言香港整体薪水高的离谱,港校教授薪水在年薪200W朝上,一般教育机构的补课老师薪水轻松过5w,),基本在香港混2年工作经验,回大陆是可以double的。自然如果在香港的公司是跨国银行类目的level,回大陆是可以直接中层管理了(学姐亲测)。虽然整体而言,哪里都是看能力的,但是香港提供的机会和机遇性价比高,高的原因是在于能够给予你相对高一点的平台,而且相对找工作的难度容易很多。
by 好大一只葱
3.澳大利亚
我觉得在澳洲各个行业分布和地域没有太大的关系!工作机会的数量和地域有关系!
据我了解,工作机会应该是悉尼=墨尔本>>堪培拉,找工作一般是码农居多,目前比较缺php工程师。找工作这种事情真的是因人而异我不好说,但是学校计算机系会经常放一些项目机会,你要自己去投简历申请,一般是比较好的公司,有一个新加坡同学和一个台湾妹子就是通过这种机会留在了银行工作。在拿到PR之前也有找工作很顺利的,比如我老公和两个朋友,也有找的非常不顺利的,毕业之后gap了6个月才去读py,现在在实习。拿到PR会的确容易很多,但这只是减少了限制而已,而不是增加竞争力。因为publish的有些工作(比如linkdin上的)都是会写明,只要公民。所以PR不是决定因素,就像申请学校重要的在于你的背景而非你的面试。真的要看个人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融入土澳社会的积极性,多参与local的社交,对找工作很有帮助。
by好大一只葱
本文由寄托天下整理
全文地址:http://bbs.gter.net/thread-2065338-1-1.html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