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之我见系列| PolyU 对外汉语专业在读感受分享
寄托天下 | 2015-02-13 10:41 | 我要评论 | 浏览12152次 |
三年前自己也在寄托上受到很多前辈的指点和帮助,现在有能力开帖子回报了,顺便攒人品啦。我是2012届理工对外汉语的学生,目前在香港一家专上学院做老师,工作还是相对很忙的。不过我每天都会来寄托刷一下存在感,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筒子,能够让你们对这个专业以及课程等信息了解得更加透彻。我每天会抽点时间上来增加一些信息。
帖子会涉及到申请、选课、授课教师及课程讲义等内容。如果有什么错漏,还希望大家指正啊,第一次发帖,多有不足请大家见谅。p.s.我现在也在申请心理学还有教育学相关学位,也希望大家可以一并探讨。
首先说一下我对这个课程的认识吧,对外汉语这个课程是属于polyu中文及双语学系的。有关于这个学系的其他专业可以参考学系的官网:http://www.cbs.polyu.edu.hk/,对外汉语专业算是发放offer比较快的,我2011年十一月底开始提交申请,2012年一月中旬就收到了offer(以至于错过了cuhk的传媒专业offer,当时真是一种悔不当初的感觉),同时收到的还有理工中国文化专业的offer,以及城大语文学(翻译方向)的offer,因为很多时间上的阴差阳错,最后选择了理工的对外汉语。所以申请的小伙伴们,如果你们条件不错,早早收到offer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开始上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个专业总共有将近120个人呢,我们当时上语言学课程的时候(主讲教授是yaoyao,我最喜欢的一个老师)用的是理工的一个最大的hall,后来才知道那是大剧场哈哈。所有的必修课基本都是大班授课,所以如果介意这个的筒子,请慎选polyu的对外汉语专业。120个学生中,大概有110多个都是内地学生,香港学生大概会有1-2个,外国学生有3-4个不等,还有一些是外国来读中的mphil和phD学生。
中文及双语学系还是很重视学生的实践的,而且我个人认为对以后找工作也是十分有利的。入学的第二个月,就有了实习的机会,是在学校内给留学生教汉语的课外活动,一对一的tutor形式。同时,孔子学院和香港语委也开展了一个普通话推广增润活动,针对的是香港的中小学普通话推广。我当时这两个活动都报名了,注意第二个是有报酬的,我印象中大概一节课是50-70hkd,还有500hkd的车马补贴。这个会在之后做具体补充。除此之外,还有海外实习的机会。
关于课业的繁重,我自己认为是相当轻松的,但是我还是在期末之前为了拿到不错的成绩而通宵了好几晚。大部分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太多,跟同为翻译及口译专业的筒子们相比,我觉得自己完成作业还是很轻松的。老师讲的内容大家都一样,就看你怎么吸收和运用了。
今天先写这么多吧,之后会在利用空暇时间增加我自己选择课程的内容和老师的评价,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回帖留言。
一、中文及双语学系介绍
中文及双语学系包括的专业除了对外汉语还有翻译与传译(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中文语言学(Chinese Linguistics),中国语言文学(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还有2013年新开的言语治疗专业等。这些专业的课程在选课的时候都可以选择(必须是选修课才可以,不可以作为必修课去选择。)这些课程都可以在网站上找到:http://www.cbs.polyu.edu.hk/postgraduate.html。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语言中心和言语治疗中心都可以在BUILDING A与G找得到。
二、对外汉语专业课程
这是很重要的部分,在申请学校的时候,要仔细看看这些课程是否适合自己以及对自己的胃口。以我所选择的课程作为例子吧,虽说这个专业需要的时长学校官方给出的答案是1.5年,但是众多外汉的筒子们还是选择了一年时间修完30个学分的办法。那么一年时间修完30个学分辛苦吗?是否能够得到理想的分数?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比较轻松。当然如果是土豪家族的话,修完30学分的最大年限也可以是两年。
那么所谓的1.5年是哪里来的呢?其实是算上了半年的海外实习时间,对外汉语专业在每个学年的下半年伊始会有一个赴西班牙、泰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实习机会,耗时大约是半年。这个实习大约是包含了6个学分,但是这个实习并不是必修的,所以在去实习的期间就不能修读必修课程,那么选择了海外实习的筒子就会延迟一年毕业。比如A同学选择了海外实习项目,原本他要在2015年11月拿到毕业证,将会延迟至2016年11月。
来说说选课的数目,我是2012年fall入学的,当时上学期选择了4门课,下学期选择了4门课,暑期也就是summer term选择了2门课。也可以上学期选择5门课,下学期选择5门课。我没有选择论文和project,全部选择的都是课程,选择论文的话,一篇论文等于9个学分,一个project等于6个学分。课程来说,一门课等于3个学分。
重点来啦,就是课程内容啦。
2.1 上学期的必修课有三门:第一门必修课是语言学概论,上课的老师是yaoyao老师,这是一个发音非常棒非常有内涵的老师,是我最爱的老师,没有之一!!!当时选课的时候听说语言学概论是轮流由三个老师教授的,比如2012年这一届语言学是由yaoyao老师教授,那么下一年的语言学就是蔡恪树教授和另外一个教授一起教授。
语言学概论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好像还有一个present,具体不太记得了,要去翻翻看讲义。期末考试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期中考试,最后才是present,而且presentation还是即兴的。
第二门必修课是对外汉语教学法,老师是蔡恪恕。是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主任,是一名很可爱的老头,他以前在台湾教课的,所以他的汉语有一股台湾的阴柔嗲劲。他本人是捷克人好像,人很nice,但有点点笑面虎的感觉,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师,可是讲课的话就很沉闷了,没有太多的心意。当时这个课程主打特色是presentation,一组的presentation可以持续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另外就是,隔几节课就会有的小quiz。然后就是他自己讲课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如果有quiz,那么久没什么时间讲课了,大家可以随意感受一下他的教学风格。
第三门必修课是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老师是Angel Chan,是一位local老师,发音什么的我就不吐槽了。标准的港式发音,但是这也挡不住我对她的喜爱,尤其是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她师承德国一名非常著名的语言学家,名字我不记得了,德语好难记呜呜。我最喜欢她的讲义,做的很有条理,考试用来复习很好,人也很nice,没有架子也很乐于跟学生讨论。总之我是很喜欢呐,不过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她发音的问题而对她不太感冒。
上学期我选了四门课,那么就只剩下一门选修课了,当时选择性并不多,我印象中可选择性不强。我纠结了很久选择了一门叫做中国文化概论与古籍导读的课程,这门课程是Chinese Linguistic与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的必修课。而且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比较激烈的中港学生的冲突。因为选择这门课程的大陆学生占六成,本港学生占四成。大陆学生听不懂老师的粤语,而要求老师转而说普通话,导致本港学生的强烈反对,那两节课把老师折磨的不清。不仅要平息各种怒火,还要防止某水果日报的间谍记者来旁听。其实这也反映了理工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没有事先在选课的时候把使用语言标注出来。后来上到一半,学校就把咱们这批学生分成了两个班,一个粤语,一个普通话。
这门课程的两个老师都很不错,我很喜欢,敬业又谦卑。可惜忘记他们的名字了,真是愧对他们啊。另外那个用普通话授课的老师更是非常搞笑,上课上着上着就跑桌子上去了,是一名很逗比的老师。教学方法多变又幽默,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老师。考试也很简单,期中一次测试,期末一个论文就搞定了。
2.2 下学期的必修课就有两门了。下学期的第一门是蔡老师的跨文化研究,额教学风格神马的也像他在对外汉语教学法那般,没什么特别的发展,围绕他讲课的就一个中心点:presentation,而且还有各种小测。而且选课的时候有两个时间段可以选择,自己可以看着来选。
第二学期的第二门必修就是祝新华老师的中国语文测试了,这个老师怎么说呢,是有听课的必要,而且他的课程上课时候的讲义跟他课后放在blackboard上面的是不一样的!!!而且考试的时候以他课堂上的ppt为主的,那么就要考验大家手机拍照的速度了,总体来说这门课没难度,很好pass。不过这个老师很喜欢上课点名,有一次复活节放假,他的课程跑了六七成学生,于是他就点了一次名,说要记入考试成绩。大家切记还是不要逃课啊!!!
第二学期的选修课可选性就比较强了,有很多课程可以选择,包括MATI的课程我们也可以选择的。大家可以去试听一两节看看怎么样,如果喜欢老师的教学风格,觉得这门课程有趣的话你就可以选择了,不要犹豫哦!我第二学期选修课有语言研究方法,这是一门论文一条龙服务的课程,yaoyao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作为一名文科生,怎么样把你研究的课题与理工科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运用到自己的论文写作中去。我本人认为这门课程非常值得学习,学完以后受益匪浅,而且影响了我很久。作为她的粉丝,怎么能不选择呢哈哈。可是这门课程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我花了很多心思在这门课上,可是也就只是拿了个B+好难过。
第二个选修课是Angel Chan老师的语言心理学,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也可以选择,如果你不喜欢她的教学风格请慎选。因为选择了你也会觉得很痛苦。
第三个是蒋严老师的现代修辞学。当时上的时候很折磨啊,因为这个课在周六早上九点半到十二点半,每次我都迟到,真的也是醉了。不过蒋严人太好了,不仅不说我们还会提醒我们迟到的同学拿讲义,还会跟我们讲笑话。人格魅力杠杠的!!最后写论文的时候,他还会很nice地指出你的论文的错处,也会用email跟你互动。
这大概就是我选择的全部课程了,希望对大家能够有一个参考。不过我对老师的喜恶还是挺明显的,所以个人色彩很重,有的可能不太客观,大家还是应该试听课程之后再作评断比较好。
三、课外实习与活动
对外汉语的实习不少,光我自己参加的就有三个。一个是第一学期的一对一汉语辅导,一个是孔子学院与香港语委合办的普通话增润活动,再有一个就是第二学期的一对一汉语辅导。一对一汉语辅导这个就没什么说的啦,上课的期间或者下课记得留意班长的宣传和通告,基本都不会错过。孔子学院那个实习活动是有偿的,虽然钱不多,但是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实习体验,能够让你率先进入中小学体验一把在香港当老师的感觉。我当时参加的这个实习的地点在港岛,小学叫做宝血小学,是一家天主教小学。也有同学去元朗、沙田、九龙塘,总之就是遍布香港。
大家要把握好这个实习机会,好好利用。
四、自习室或打印资料的选择
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图书馆打印,图书馆有可以用八达通打印的打印机,不过还有一个去处就是理工building a和G交界的课室,里面都有免费的打印机可以使用,大家只要刷学生卡就可以进入了。不过这些打印机有一个毛病就是很喜欢jam纸,就是印着印着就卡到纸了。所以如果okay的话,还是推荐大家带上自己买的A4纸去那里打印比较好。
帖子会涉及到申请、选课、授课教师及课程讲义等内容。如果有什么错漏,还希望大家指正啊,第一次发帖,多有不足请大家见谅。p.s.我现在也在申请心理学还有教育学相关学位,也希望大家可以一并探讨。
我是华丽丽滴分割线
首先说一下我对这个课程的认识吧,对外汉语这个课程是属于polyu中文及双语学系的。有关于这个学系的其他专业可以参考学系的官网:http://www.cbs.polyu.edu.hk/,对外汉语专业算是发放offer比较快的,我2011年十一月底开始提交申请,2012年一月中旬就收到了offer(以至于错过了cuhk的传媒专业offer,当时真是一种悔不当初的感觉),同时收到的还有理工中国文化专业的offer,以及城大语文学(翻译方向)的offer,因为很多时间上的阴差阳错,最后选择了理工的对外汉语。所以申请的小伙伴们,如果你们条件不错,早早收到offer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开始上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个专业总共有将近120个人呢,我们当时上语言学课程的时候(主讲教授是yaoyao,我最喜欢的一个老师)用的是理工的一个最大的hall,后来才知道那是大剧场哈哈。所有的必修课基本都是大班授课,所以如果介意这个的筒子,请慎选polyu的对外汉语专业。120个学生中,大概有110多个都是内地学生,香港学生大概会有1-2个,外国学生有3-4个不等,还有一些是外国来读中的mphil和phD学生。
中文及双语学系还是很重视学生的实践的,而且我个人认为对以后找工作也是十分有利的。入学的第二个月,就有了实习的机会,是在学校内给留学生教汉语的课外活动,一对一的tutor形式。同时,孔子学院和香港语委也开展了一个普通话推广增润活动,针对的是香港的中小学普通话推广。我当时这两个活动都报名了,注意第二个是有报酬的,我印象中大概一节课是50-70hkd,还有500hkd的车马补贴。这个会在之后做具体补充。除此之外,还有海外实习的机会。
关于课业的繁重,我自己认为是相当轻松的,但是我还是在期末之前为了拿到不错的成绩而通宵了好几晚。大部分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太多,跟同为翻译及口译专业的筒子们相比,我觉得自己完成作业还是很轻松的。老师讲的内容大家都一样,就看你怎么吸收和运用了。
今天先写这么多吧,之后会在利用空暇时间增加我自己选择课程的内容和老师的评价,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回帖留言。
一、中文及双语学系介绍
中文及双语学系包括的专业除了对外汉语还有翻译与传译(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中文语言学(Chinese Linguistics),中国语言文学(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还有2013年新开的言语治疗专业等。这些专业的课程在选课的时候都可以选择(必须是选修课才可以,不可以作为必修课去选择。)这些课程都可以在网站上找到:http://www.cbs.polyu.edu.hk/postgraduate.html。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语言中心和言语治疗中心都可以在BUILDING A与G找得到。
二、对外汉语专业课程
这是很重要的部分,在申请学校的时候,要仔细看看这些课程是否适合自己以及对自己的胃口。以我所选择的课程作为例子吧,虽说这个专业需要的时长学校官方给出的答案是1.5年,但是众多外汉的筒子们还是选择了一年时间修完30个学分的办法。那么一年时间修完30个学分辛苦吗?是否能够得到理想的分数?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比较轻松。当然如果是土豪家族的话,修完30学分的最大年限也可以是两年。
那么所谓的1.5年是哪里来的呢?其实是算上了半年的海外实习时间,对外汉语专业在每个学年的下半年伊始会有一个赴西班牙、泰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实习机会,耗时大约是半年。这个实习大约是包含了6个学分,但是这个实习并不是必修的,所以在去实习的期间就不能修读必修课程,那么选择了海外实习的筒子就会延迟一年毕业。比如A同学选择了海外实习项目,原本他要在2015年11月拿到毕业证,将会延迟至2016年11月。
来说说选课的数目,我是2012年fall入学的,当时上学期选择了4门课,下学期选择了4门课,暑期也就是summer term选择了2门课。也可以上学期选择5门课,下学期选择5门课。我没有选择论文和project,全部选择的都是课程,选择论文的话,一篇论文等于9个学分,一个project等于6个学分。课程来说,一门课等于3个学分。
重点来啦,就是课程内容啦。
2.1 上学期的必修课有三门:第一门必修课是语言学概论,上课的老师是yaoyao老师,这是一个发音非常棒非常有内涵的老师,是我最爱的老师,没有之一!!!当时选课的时候听说语言学概论是轮流由三个老师教授的,比如2012年这一届语言学是由yaoyao老师教授,那么下一年的语言学就是蔡恪树教授和另外一个教授一起教授。
语言学概论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好像还有一个present,具体不太记得了,要去翻翻看讲义。期末考试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期中考试,最后才是present,而且presentation还是即兴的。
第二门必修课是对外汉语教学法,老师是蔡恪恕。是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主任,是一名很可爱的老头,他以前在台湾教课的,所以他的汉语有一股台湾的阴柔嗲劲。他本人是捷克人好像,人很nice,但有点点笑面虎的感觉,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师,可是讲课的话就很沉闷了,没有太多的心意。当时这个课程主打特色是presentation,一组的presentation可以持续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另外就是,隔几节课就会有的小quiz。然后就是他自己讲课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如果有quiz,那么久没什么时间讲课了,大家可以随意感受一下他的教学风格。
第三门必修课是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老师是Angel Chan,是一位local老师,发音什么的我就不吐槽了。标准的港式发音,但是这也挡不住我对她的喜爱,尤其是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她师承德国一名非常著名的语言学家,名字我不记得了,德语好难记呜呜。我最喜欢她的讲义,做的很有条理,考试用来复习很好,人也很nice,没有架子也很乐于跟学生讨论。总之我是很喜欢呐,不过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她发音的问题而对她不太感冒。
上学期我选了四门课,那么就只剩下一门选修课了,当时选择性并不多,我印象中可选择性不强。我纠结了很久选择了一门叫做中国文化概论与古籍导读的课程,这门课程是Chinese Linguistic与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的必修课。而且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比较激烈的中港学生的冲突。因为选择这门课程的大陆学生占六成,本港学生占四成。大陆学生听不懂老师的粤语,而要求老师转而说普通话,导致本港学生的强烈反对,那两节课把老师折磨的不清。不仅要平息各种怒火,还要防止某水果日报的间谍记者来旁听。其实这也反映了理工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没有事先在选课的时候把使用语言标注出来。后来上到一半,学校就把咱们这批学生分成了两个班,一个粤语,一个普通话。
这门课程的两个老师都很不错,我很喜欢,敬业又谦卑。可惜忘记他们的名字了,真是愧对他们啊。另外那个用普通话授课的老师更是非常搞笑,上课上着上着就跑桌子上去了,是一名很逗比的老师。教学方法多变又幽默,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老师。考试也很简单,期中一次测试,期末一个论文就搞定了。
2.2 下学期的必修课就有两门了。下学期的第一门是蔡老师的跨文化研究,额教学风格神马的也像他在对外汉语教学法那般,没什么特别的发展,围绕他讲课的就一个中心点:presentation,而且还有各种小测。而且选课的时候有两个时间段可以选择,自己可以看着来选。
第二学期的第二门必修就是祝新华老师的中国语文测试了,这个老师怎么说呢,是有听课的必要,而且他的课程上课时候的讲义跟他课后放在blackboard上面的是不一样的!!!而且考试的时候以他课堂上的ppt为主的,那么就要考验大家手机拍照的速度了,总体来说这门课没难度,很好pass。不过这个老师很喜欢上课点名,有一次复活节放假,他的课程跑了六七成学生,于是他就点了一次名,说要记入考试成绩。大家切记还是不要逃课啊!!!
第二学期的选修课可选性就比较强了,有很多课程可以选择,包括MATI的课程我们也可以选择的。大家可以去试听一两节看看怎么样,如果喜欢老师的教学风格,觉得这门课程有趣的话你就可以选择了,不要犹豫哦!我第二学期选修课有语言研究方法,这是一门论文一条龙服务的课程,yaoyao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作为一名文科生,怎么样把你研究的课题与理工科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运用到自己的论文写作中去。我本人认为这门课程非常值得学习,学完以后受益匪浅,而且影响了我很久。作为她的粉丝,怎么能不选择呢哈哈。可是这门课程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我花了很多心思在这门课上,可是也就只是拿了个B+好难过。
第二个选修课是Angel Chan老师的语言心理学,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也可以选择,如果你不喜欢她的教学风格请慎选。因为选择了你也会觉得很痛苦。
第三个是蒋严老师的现代修辞学。当时上的时候很折磨啊,因为这个课在周六早上九点半到十二点半,每次我都迟到,真的也是醉了。不过蒋严人太好了,不仅不说我们还会提醒我们迟到的同学拿讲义,还会跟我们讲笑话。人格魅力杠杠的!!最后写论文的时候,他还会很nice地指出你的论文的错处,也会用email跟你互动。
这大概就是我选择的全部课程了,希望对大家能够有一个参考。不过我对老师的喜恶还是挺明显的,所以个人色彩很重,有的可能不太客观,大家还是应该试听课程之后再作评断比较好。
三、课外实习与活动
对外汉语的实习不少,光我自己参加的就有三个。一个是第一学期的一对一汉语辅导,一个是孔子学院与香港语委合办的普通话增润活动,再有一个就是第二学期的一对一汉语辅导。一对一汉语辅导这个就没什么说的啦,上课的期间或者下课记得留意班长的宣传和通告,基本都不会错过。孔子学院那个实习活动是有偿的,虽然钱不多,但是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实习体验,能够让你率先进入中小学体验一把在香港当老师的感觉。我当时参加的这个实习的地点在港岛,小学叫做宝血小学,是一家天主教小学。也有同学去元朗、沙田、九龙塘,总之就是遍布香港。
大家要把握好这个实习机会,好好利用。
四、自习室或打印资料的选择
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图书馆打印,图书馆有可以用八达通打印的打印机,不过还有一个去处就是理工building a和G交界的课室,里面都有免费的打印机可以使用,大家只要刷学生卡就可以进入了。不过这些打印机有一个毛病就是很喜欢jam纸,就是印着印着就卡到纸了。所以如果okay的话,还是推荐大家带上自己买的A4纸去那里打印比较好。
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啦,其他的关于住宿、租房、办卡、交通等寄托都有很多帖子已经说明了,我就不多说了。希望这一点点信息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帖作者:RainbowSong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790773-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RainbowSong以及寄托天下所有。未经原作者允许,谢绝其它平台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