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FALL赴美经验谈:分数普通一样可以读临床医学!
寄托天下 2014-07-04 11:16 我要评论 浏览8114次
[font=微软雅黑][size=2][color=#000000]首先写一个Doctor of osteopathic medicine的介绍。[/color] [color=#000000]DO与MD是美国主要的两种医生。国人对于MD有充分的了解,但是对于DO没怎么听说过。美国的医学院有分为两种,allopathic medicine跟osteopathic medicine,两者通常都是四年制。申请医学院之前需要先修完大学程度的物理,生物,化学跟有机化学的课跟考MCAT[1],至于念的科系跟申请医学院其实没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如此,大部分的学生在得到生物或卫生科学等相关科系的学士学位后才申请进入医学院就读,不过也有一些学生选择社会人文等相关科系的学位。MD医学生的代号是MS1、MS2、MS3和MS4,DO医学生的代号是OMS1, OMS2, OMS3跟OMS4,视他们在一般标准四年的学习程度而定。MS1/OMS1、MS2/OMS2年度通常为临床前课程 (解剖课、生理课等);而MS3/OMS3、MS4/OMS4年度则是实习课。在医学院四年的学业结束后,毕业生可以得到相关的医学学位(Doctor of Medicine 或是 Doctor of Osteopathic Medicine,简写M.D.或是D.O.)。[/color] [color=#000000]DO学位由A.T. STILL博士创立于1874年。与MD最大的区别在于理念方面。DO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部位的病变可以结合整个身体的状况来考虑;而且着重于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去抵抗病痛,少吃药。在处方和residency方面DO和MD是相同的。个人觉得DO很像中医,这也是我为何选择这个系统的原因。[/color] [b]申请方面:[/b] [color=#000000]DO的申请是通过AACOMAS ([/color][color=#000]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Application Service[/color][color=#000000]),如同MD需要在AMCAS上交申请一样。申请也分为primary, secondary和interview. 由于DO学校的数目很少(总共大约30来所,其中接受international student的学校大约有16所),并且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美国本地学生也了解了DO系统,申请变得更加激烈。[/color] [color=#000000]DO学校的平均分数线要比MD学校低一档,入学者的平均成绩大约是cGPA:3.5/MCAT:27(详情请去AACOM官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前很多学生把DO学校作为MD学校的备选,如果MD学校没有录取的话他们会转而去DO学校。DO学校的committees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所以不是说分数高就一定可以进入DO系统。[/color] [color=#000000]我所知道的例子,A同学, GPA 3.5+/MCAT 31, 只拿到了一所DO学校的录取和几个MD的waitlist. B同学,GPA 3.3/MCAT 26,拿了6所DO学校和一个MD的录取。这里想说明的是,你永远不会知道admission committees想看到的是什么。有一位教授曾经和我说,她在参与录取的时候不止一次的听到同事说“噢,这个学生分数这么高,他肯定是拿咱们学校作为备选的,不要发ii(interview invitation)。”所以有一句前辈们都在说的话很正确,申请医学院---成绩只是一方面,社会实践、个人写作和面试能力都相当重要。[/color] [color=#4169e1]对于非美本同学来说,DO系统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他们接受foreign transcript。你只需要做一个official evaluation (比如WES),课程就可以被系统认证。[/color][/size][/font] [align=center][attachimg]5509[/attachimg][/align] [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2][color=#000000]关于接受国际生的学校,个人经验是,其中WCUCOM,VCOM,CUSOM和MUCOM几乎不录取国际生,虽然他们的政策说可以接受国际生(我只递交了primary申请,这几所学校直接就来拒信)。LMU-DCOM, KCUMB-COM和UPCOM地域性很强,他们更多的培养当地学生。仅有的录取中也基本上都是加拿大毕业生。比较international friendly的是MSUCOM, TouroCOM-NY, PCOM, UNECOM, NSUCOM, AZCOM, LECOM和ATSU-KCOM。 我的成绩属于很水的那种(GPA 3.3/MCAT 27)我相信绝大部分中国学生都可以很轻松的考过我这个分数。因为某些原因,不想重刷MCAT(只考了一次),我就决定用这个分数试一下。那么既然分数不出彩,就要从其他方面入手。本人是澳洲本科毕业,然后去了美国读了两年的POSTBACHELOR课程。我本科的GPA很低,大约只有2.89。所以当时决定去刷一刷自己的GPA。POSTBAC的课程是可以算进本科GPA的,不同于MS的成绩要单列出来。 [/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2][b]个人申请经验:[/b] [color=#000000]在澳洲时我做过很多工作,比如餐馆,电脑公司,搬运工,家教等。来美之后在当地的医院和疗养院做VOLUNTEER。这些经历对我帮助很大,属于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一个过程。[/color] [color=#000000][b]关键1:确保个人的这些优点在PS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b][/color] [color=#000000]我的PS在申请中功不可没。这篇作文是committee了解你最直观的一个途径。我把我这么多年的经历以故事的形式全写了进去:开始没有想追求医学,打算学生物,但是某件事改变了我,然后我就去做各种工作试图找到自己想要做的行业,最后找到了。然后去了美国寻求考上医学院,又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等等。这样的一个叙事过程写出了自己的成长,也包含了我简历中几乎所有的工作经验。[/color] [color=#000000]作为国人,英文再好写出的东西也经常缺斤少两。这时候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水平,多找同学、老师或者网上的人帮你读读,次数越多越好!!我的PS前前后后找了不下20人帮我读,几乎重写了整篇文章。在PS中一定要谈到为何要选择DO而不是MD。[/color] [color=#000000]这里发一个网站:[/color][color=#000][url=http://www.goingtomedschool.com/]http://www.goingtomedschool.com/[/url][/color][color=#000000] 这个网站由几个学生创建,有免费的改阅PS的服务。我就是通过这里最后定稿,并且认识了Jennifer Isaacs,网站创始人之一。在读完我的PS并且改完语法后,她说我的PS是她读过故事性最强的一篇。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们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color] [color=#4169e1]一个很重要的网站是SDN(student doctor network)。网址:[url=http://studentdoctor.net/]http://studentdoctor.net[/url] [/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2][color=#4169e1]这个网站包含了从申请到最后match几乎所有的东西。每逢申请季也会有很多人志愿帮助申请者改PS。 [/color] [b]关键2:推荐信很重要!找一个对的推荐者对于申请来说至关重要![/b] [color=#000000]一般的学校都会要求有3封以上的推荐信(2封science professor的,一封MD/DO的或者一封science,一封extracurricular和一封MD/DO)。很多美国学校有advisor会专门面试同学并且提供一封committee recommendation letter。推荐有条件的同学要拿到。一般他们的日程会很快排满,建议日程出来的当天就去预订好,否则只能等下一年了。[/color] [color=#000000]我拿到了一封science professor的,一封MD的和一封我的volunteer coordinator提供的。有些学校可以用MD推荐信代替DO的,有些则不可以(比如LECOM和PCOM),在申请前一定要查询好学校的具体要求。[/color] [color=#000000]这里有个比较tricky的地方。多数学校在primary或者secondary申请中会问“你是否有家人做医生?你有亲属是本校毕业的么?”经过了这轮申请我觉得这种问题其实在不经意间就会决定你是否有ii。美国同样是个讲人情的地方,如果家人有该学校毕业的或者有tight connection,亦或者本州公民,都会更加容易的被录取。那么国际生不具有绿卡或者亲人从该学校毕业的,就需要去找你中意学校的毕业生做shadowing,然后从他那里要一封好的推荐信。我后来在美国认识了一位华人医生,他曾经在NYU做过教授。他不仅个人很personally recommend me,也通过一位认识TouroCOM committee的朋友推荐了我。这样我被录取的成功率就大大增加了。[/color] [b]关键3:面试技能,要对自己的resume, PS和可能被问到的问题有充分的了解[/b] [color=#000000]作为分数很一般的一个申请者,我觉得面试这一关是表现自己最重要的一步。你收到了面试邀请,证明书面上committee喜欢你申请中的某些东西。那么如何去让这些东西出彩就变得很重要了。[/color] [color=#000000]面试技能不是想出来的,是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大量的练习磨练出来的。找身边同样申请的同学或者老师单独去练,次数越多,临场时就越不会紧张。放慢自己的语速,把每个单词说清楚。有些许紧张是不要紧的,在那种情况下人人都会紧张,但是不要出现比如脸涨红了,说不出话或者手发抖的厉害这种情况,会让面试官觉得你这个人不够自信。最好可以加上手的动作来增强自己的表现能力,然后眼睛要直视与你说话的人。[/color] [color=#000000]没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自问自答,然后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表情、手势和动作等。[/color] [color=#000000]除了练习,在SDN里有很多之前的申请者对于学校和面试的feedback。可以多看看学校可能会问什么,然后想好对策。[/color] [color=#000000]学校的面试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采取1对1的面试,有的是2对1的(panel interview),有的是group interview. 这里1对1的是最简单的。Panel interview一般会出现“good cop bad cop”的模式,即一个面试官问一些常规的问题,另一个专门挑出你的文书或者回答中让人觉得模糊的点询问。Group interview有多种模式,常见的是10位面试官对10位学生,面试官1号先与1号同学谈,5分钟后轮到面试官2号与1号同学,2号同学与面试官3号谈,过5分钟再串,以此类推。[/color] [color=#000000]我的面试是panel interview, 被问到了为何我本科的分数会那么低,如何去保证我可以应付医学院的课程。我回答到,在本科时某件事让我重新去寻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尝试了很多不同的工作,同时也忽略了对课程的关注。但是我在美国的POSTBAC学习(GPA3.76)证明我只要知道自己想做的,我会有这个能力去完全掌控学习的进度,也会做得很好。诸如此类的比较personal的问题一定要心里有数。[/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2][color=#000000][b]总结:[/b] 医学院申请有规律可循,但是正如同前面说的,你永远不知道学校想在你身上看到什么样的闪光点。所以在申请时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整个申请从每年的5月1日(有时是6月1日)到次年的5月结束。申请本身对于我也是一种历练。焦虑,压抑,遇到的各种困难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我。但是雨过天晴后回头看看,这一切都很值得。我们国际生属于先天不足的,那么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不要管别人怎么看,做了就不后悔。作为TouroCOM-NY第一个中国的国际生,整个DO系统过去5年的第二个,我不是最有能力的,却是最幸运的。[/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微软雅黑][size=2][color=#000000]原文作者:zdbsy 原文链接:[url=http://bbs.gter.net/thread-1745840-1-1.html]http://bbs.gter.net/thread-1745840-1-1.html[/url] 寄托天下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color][/size][/font][/align]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