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90二战104 祝福所有在职备考的同学们
寄托天下 | 2014-02-27 11:08 | 浏览4546次 |
[table=528]
[tr][td][b]Test[/b][/td][td][b]Test Date[/b][/td][td][b]Reading[/b][/td][td][b]Listening[/b][/td][td][b]Speaking[/b][/td][td][b]Writing[/b][/td][td][b]Total[/b][/td][/tr]
[tr][td]TELXML[/td][td]August 14, 2010[/td][td]25[/td][td]19[/td][td]24[/td][td]22[/td][td]90[/td][/tr]
[/table]
[table=528]
[tr][td][b]Test[/b][/td][td][b]Test Date[/b][/td][td][b]Reading[/b][/td][td][b]Listening[/b][/td][td][b]Speaking[/b][/td][td][b]Writing[/b][/td][td][b]Total[/b][/td][/tr]
[tr][td]TELXML[/td][td]September 11, 2010[/td][td]30[/td][td]23[/td][td]23[/td][td]28[/td][td]104[/td][/tr]
[/table]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先简单讲一下个人情况,工作12年,已婚已育,在职,工作较忙,如能不加班已是万幸。工作期间很少接触英文。大学时四级优秀,六级合格(都是九十年代中期的事了~)。[/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大约从五月份开始准备。首先,通过寄托等网站,终于搞明白了所谓IBT就是新托福[/font]undefined[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然后,在五一假期内看了一遍张红岩的《词以类记》(是这个名吗?),几近崩溃,显然是什么都没记住;在各大网站上浏览了一圈后,决定以TPO为主,单词书使用张玉梅的绿书。基本上每天晚上平均能够保证有两小时的复习时间。二战前单词书背到第二遍。[/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读:[/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考虑到阅读貌似最不那么的面目可憎,于是着手从OG的阅读开始。第一篇关于fine art之类的,花了N多的时间看完,没有完全看明白,大致数了数,一篇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大约一百多个……但不管怎样,硬着头皮一篇篇地读,查生词。基本上,文勇五十多篇的第一遍完成后,生词量降至30-50个/篇……最终TPO阅读一共做了两遍多。做题的习惯是这样的:读一段,做题,完成后对答案,然后再通读一遍文章,查一下生词,并努力理解每句的句意。做题时间没有特别注意过,但是习惯性地保持在15-18分钟左右。个人感觉不需要过分纠结于TPO的准确率,我的准确率一向不高,有些文章即便做过两次,还是会错上2-3题,不过基本上是由于疏忽大意。个人认为,阅读并无太大技巧,文章看明白了,题目其实是不大会做错的。[/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这里想建议大家的是,备考时还是使用模考界面比较合适。之前我一直看PDF文档,结果一战时对于界面极其不习惯,有云雾感,阅读三篇只看了个大概(难以忍受的是,即便没看大明白,答题时间仍然多出了十多分钟……)。二战时已经没有陌生感,立即进入状态。可能911的阅读特别简单,全部理解,生词也少(不过仍然有一个不认识,而且还考到了,而且还选错了),多出的十多分钟时间基本上在发呆,指望着能听到些别人的口语。[/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听:[/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我的听力成绩很差很差。是很多同学说的那种,都听得明白,就是做不对题。显然是基本功的问题。十多年来,我是属于连美剧也不大看的那种人,所以,并不指望听力能够在短期内有质的提高。而且,我还有一个致命的坏习惯,就是总是试图记完整的笔记,我是指,但凡写下来的单词其字母组成必须完整的那种,我知道这显然不现实,但一旦动笔,就停不住(强迫症的表现么?);再者,由于基础极其之不扎实,我往往记不住很多单词的完整组成(就是看到认识,听到明白,但背不完整的那种),所以,往往这边厢一纠结,那边人家都已经讲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事实上,二战的Part 1,我仍然在狂记笔记,但由于一战有阴影,做题格外小心,反复试图从笔记上确认答案,结果还剩三题的时候,时间已经来不及;痛定思痛,Part 2果断放弃笔记,只是听和做题。考完之后,心情极差,最终出了个23分已经很安慰了……所以,关于记笔记,个人认为还是因人而异,如果笔记已经严重影响到听,还是放弃算了,事实上,但凡我回过去找笔记内容时,往往要么与已选的答案一致,要么就是根本没记下来。[/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说:[/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口语在一战前让我极度绝望,N多年前读书时根本不要求口语,工作以来从来没开过口。一战前的一个星期,几乎每晚都在练习TPO和80题,大多的时候张口结舌,实在什么都不会,就看别人曾经如何作答,然后再复述一遍。一战时,偷听口语12题听反了,所以,当1、2题的题目跳出来时,基本上是没什么思路的,但奇怪的时,一旦开始录音,居然也就无知者无畏了,飞快地开始讲故事(我一战的1、2题分别围绕题目各讲了一个故事,没有理论观点,而且故事也没讲完,结果居然Fair),以为自己口语已经惨绝人寰,所以后4题索性也放开乱讲,第5题个人观点时由于讲了一个自己都觉得荒谬的理由,边讲边笑,难以理解的是,结果校园场景居然是Good。一战的口语分让我有了些自信,但二战时却有了心理负担。人心总是不足的,总想也许二战时认真些或许分数会更好?结果,二战时一道题都没偷听到,还不时被身后重感冒男生的咳嗽声打扰,第3题我答错了一个点。最后三个Fair。对了,口语我不用任何模板,因为一旦用模板,根本就没有时间说完想说的话。关于口语,我的建议是:语速偏快应该是有优势的,或许可以弥补其他的欠缺;另外,多听TPO听力,摒弃中式英语源,潜移默化中对自己的语音语调会有帮助。[/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写:[/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我不会用复杂句,也不会用难词。一战时综合Fair独立Good,综合是套模板的,点也没写错,不明白为什么Fair。所以二战时,综合写作放弃模板,直接根据自己的理解写,除了第一点提了一下阅读的观点,其他全部都在写听力的内容,结果是Good。二战独立写作用词用句比一战更简单,全部简单句,连not only but also级别的都没有。写法上也是最单纯的那种,第一段,两行字,表观点;然后二、三段各提一个支持观点,第一句话阐述观点,然后直接举例。第四段,两行字,总结一下。独立写了470+,没来得及检查TYPO(按惯例应该颇有一些),由于讨论的是父母子女的教育问题,所以,我直接用了我在我家小朋友教育问题上的两个例子,也许比较可信。用的最长最复杂的单词是psychologist,所以,如果不是追求30分的,我觉得还是逻辑+句式语法单词准确率>复杂句复杂词。[/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二战出分,多少还是很欣喜的,也许主要还需归功于911的题目偏简单。回想了一下,我在阅读上花的时间应该是最多的,其次听力,口语和作文都只是最后一周冲刺了一下。我觉得阅读的意义并不在于阅读本身,它可以培养一种思考和表达的习惯,语言这东西,应该还是潜移默化的多。听力由于无法速成,所以只能多听(当然,如果有我这种非要记下完整单词习惯的同学,还是尽快放弃笔记算了)。纠结了几天,还是写了这个贴子,希望能够给大家以信心,特别是在职备考的同学。要相信自己,托福只是一门语言考试,自信、清晰地向别人表达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差不多了。[/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10月14日补充[/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1)关于信心。备考的几个月内,我一直告诉自己应该可以(惭愧啊,单位领导不同意我的读书计划,其经常性地提示偶年事已高重拾英文的不可能性。。。),实在觉得信心不足了,就看看大学时的成绩单上美好的英文成绩(有点阿Q啊)。一战状态并不好,开了几小时的车到另一个城市去赶考,结果出分是90分后,信心倒是加倍。一战与二战间的一个月复习并不充分,连同事都说我已经显然不够用功,但分数仍然提高,应该是信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足够自信时,考场上即便出现一些小状况也不会根本性地影响自己的做题。[/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2)一战与二战之间,做的唯一一件不同的事便是将所有各种听力材料(包括TPO,120等)全部存在车载MP3内,上下班时一边开车一边随机听,这样基本上每天可以保证2个小时左右的泛听时间。对听力和口语应该是有帮助的。现在考完了,全部换成了Friends的音频,呵呵。。。[/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原文作者:herb_cc [/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原文链接:[url]http://bbs.gter.net/thread-1162841-1-1.html[/url][/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寄托天下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font]
上一篇: 托福备考经验 非大牛可以看看
下一篇: 港漂自白连载之:粤语的无声呐喊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