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加高中生如何“入乡随俗”
长江日报 | 2013-08-15 13:50 | 浏览2063次 |
叶先生准备明年送自己的孩子去加拿大读高中,可让他担心的事还真不少。孩子语言关过不了怎么办?生活上不适应怎么办?金世达留学顾问戴琼介绍,加拿大的教育环境及生活环境有别于国内,再加上国内的基础教育模式与加拿大更是有天壤之别,所以从国内移民或留学来加拿大的学生,对加拿大的学习生活还真得有个了解和适应的过程。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求学中遇到的常见困难:语言障碍占51%、住宿状况占16%、饮食习惯占13%、东西方思维差异占11%、安全问题占9%.初到异地的留学生们,该采取哪些措施越过这些障碍,使留学生活不再“受阻”?
[b] 语言障碍不得不提[/b]
语言交流是留学生最常见的困难。语言方面的障碍,不仅使留学生难以适应学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还影响到他们的交友和生活。去年戴老师帮Littley申请了加拿大温哥华的一所公立高中读10年级,LIttly和刚到加拿大的小孩子一样,自己听不懂,也不敢说,怕闹笑话,由于听不懂课程,作业也不会做。第二年,她升到了11年级,英文有了长进,有了一些好朋友,渐渐的,朋友多了,性格就慢慢地又恢复到原来的活泼开朗。她说,初到国外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些不适应,这是过渡期。“但你要勇敢,多和外国朋友在一起说英文,多读些英文的书刊,多背单词。相信你总会度过这一时期的”。Littley建议,如果是在风景区,就和外国朋友谈谈对所在城市、风景的看法,如果是在商场,就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对他想买的东西的看法,不怕找不到话题。“其实,即使你语法不好,或者词汇量不够,一般比划着他们也都能听得懂,说几次你就不怕了,再说下去就口语越来越好了”。
最后,戴老师告诉我们:“到国外去学习是一个吃苦的事,这个吃苦的事不是说体力上的,而是思想上的压力。所以要突破这种压力,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环境,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提醒:虽然国外院校对留学生的管理不像中国这么严、这么细致,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院校也开始把留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成绩定期寄到中介机构和家长手里,这对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就学情况,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初到国外的学生要尽量克服交流障碍,跳出中国人扎堆的小圈子,多交朋友。同时要利用好学校的海外办事处这样的机构,帮助自己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更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b]在生活方面[/b]
很多留学生在国外会选择寄宿家庭,和寄宿家庭的关系能否处理好,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有一些文化冲突。比如我们很多的孩子出国以后,在细节方面不够重视,但很多白人家庭非常注重。你要有充分的礼貌和对别人的尊重,人家帮你做任何一件小事,你都要说“谢谢”,我们很多孩子认为这个不需要,心里是感谢的,但是嘴上没有到,人家就会认为你这个人不懂礼貌。另外,不少中国孩子喜欢炒菜,很多油烟,这也可能引起寄宿家庭的反感。还有个人卫生,比如厕所没有打扫干净等等,在国内觉得很自然的事,到国外却可能会引起很大的误解或者是矛盾。戴老师还提到了留学生在加拿大学习生活期间,对加拿大文化的磨合与适应大都经历了U型曲线模式,其中包括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新奇乐观阶段:留学生刚到加拿大时,大多数异常兴奋,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到好奇与有趣,对未来充满信心,十分乐观,心境也恨高,这个阶段历时大约一个月。
第二阶段为挫折沮丧阶段:经历了最初的兴奋,留学生要面对和解决各种生活和学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中国文化与加拿大文化的差异日益显现,文化冲突也愈演愈烈,在国内所遵循的价值观、道德观及办事程序在此往往行不通。留学生在这一阶段经受了极大的挫折,沮丧自卑,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想家和思念亲人。这种情形大约要延续3~4个月。
第三阶段为适应和重获自信阶段:经过几个月的磨合与调整,留学生们逐渐适应、理解并认同加拿大文化,对于其中不能接受的部分,也能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平和的心境,取舍自如,在此期间大部分留学生都能重建自信,情绪也趋于平稳。
提醒:加拿大的学校有一些很好的支撑条件,但很多留学生不会利用。比如高中学校都有国际办公室,都有留学生的心理咨询,还有一些如何选专业等等,都有很多的顾问在帮你,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服务。但是这种服务不会主动去找你,是你要主动去找这些相关部门的。
上一篇: 出国读高中 “回流”补SAT(图)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