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百度财富“幸运者”
寄托天下 | 2005-08-10 09:10 | 浏览2183次 |
[img]http://images.chisa.edu.cn/articleimage/200508/1123467270273.jpg[/img][b][b][b]
2000年回国创业时,还是无名之辈的他们,一夜间达到人生新台阶。百度正式在NASDAQ挂牌上市,交易量2251.68万股。在百度上市的首个交易日里,其股价一度涨至151.21美元,较发行价27美元上涨超过了450%;最后报收于122.54美元,较发行价上涨了354%,成为自1999年以来一天之内涨幅最大的一只股票。 [b][b] 上周五下午六点钟,百度员工像往常一样离开位于中关村的公司总部。他们或许没有想到,周一当再次走进同一个办公室的时候,自己的公司股价,已经超越了楼上的新浪。而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中,已经有了7名亿万富翁。 [b][b] 昨天下午,记者探访了位于中关村理想大厦的百度总部。百度利用了这个写字楼里能用来庆祝的一切空间:走进电梯,就看到了百度与分众传媒合作的广告,“有问题百度一下”。众多IT公司云集的大厦大堂墙壁上,“NASDAQ"的字幅也成为了最醒目的挂物。 [b][b] 当电梯在12层停下打开的时刻,与众不同的气氛立即涌来。虽然是周日下午7点,对于办公楼来说,应该是最冷清的时候,但在百度的这个办公层里,情况有所不同。五六名装饰公司工人正在楼道天花板上粘贴“庆祝百度成功上市”的气球,而公司门口,摆放着红色的条幅“百度人民很行”、“全世界百度人联合起来,庆祝百度成功上市”。 [b][b] 昨日下午7点,刚刚值班完毕,终于可以回家的一名工作人员,脸上丝毫看不出加班的辛苦,她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为了内部庆祝而装饰的,“那个激动时刻,我是当天晚上在家里度过的。想想自己的公司转眼间用上了美国股民的钱,的确非常兴奋。股价的暴涨也是出乎我们意料的,不过,毕竟现在还只是股价而已,或许明天来的同事,未必会像你们想像中的那么兴奋。” [b][b] 在百度的开放式办公区边上,就是高层的办公室,黄色的门关闭着,上面写着李彦宏、徐勇等人名字,此刻看上去格外惹眼。2000年回国创业时,还是无名之辈的他们,一夜间达到了人生的新台阶。 [b][b] 他们与员工的办公区紧邻,从12楼的高度望出去,北大校园一览无遗。百度已是个充满活力的IT公司。“我们平时确实比较自由,无拘无束的气氛,除了不准抽烟外,可以聊天听音乐,下棋……” [b][b] 记者乘电梯再上一层,便到达了新浪的办公层,虽然同样有值班人员,此刻的新浪却略显冷清。作为中国最大的门户,新浪对百度上市的报道之低调,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业内人士表示,“百度股价的暴涨出乎人们的预料,也让新浪暗暗担心,虽然百度现在只是做搜索业务,可一旦有钱,最可能的发展方向就是向门户发起攻势”。 [b][b] [b]百度·人物[/b] [img]http://images.chisa.edu.cn/articleimage/200508/1123467317112.jpg[/img] [b][b][b] 李彦宏 [b][b]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9年底,携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创建百度。 [b][b] 徐勇[img]http://images.chisa.edu.cn/articleimage/200508/1123467428964.jpg[/img] [b][b][b] 1982年就读北京大学生物系,1989年完成生物硕士学位后,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博士奖学金,赴美留学,于美国德州A&M大学完成博士学位,随后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 [b][b] 1999年年底,徐勇与好友李彦宏回国创建了百度。2004年年底,徐勇离开百度,但仍持有百度7%股权。 [b][b] [b]百度·标签[/b] [b][b] 股票代码:BIDU 业务:搜索引擎上市地点:美国纳斯达克发行价:27美元融资额:1.09亿美元CEO:李彦宏IPO后管理层持股结构:CEO李彦宏22.9%、CTO刘建国0.9%、CFO王湛生1%、COO朱洪波1%、副总裁梁冬0.4%(赵媛) [b][b] 在百度上市的光彩背后,几年来员工如何与它同行? [b][b] 1999年年底,李彦宏从美国硅谷回来,带来了要做搜索引擎的思想和资金。来之前,他便与曾经负责天网搜索、后来成为技术副总裁的刘建国联系,要成立百度公司。他们在清华和北大的BBS上发了一条招聘信息,开始招聘第一批工程师。他们成为了第一批百度人。 [b][b] [b]六年前在校生今成技术总监[/b] [b][b] 崔珊珊当时还在中科院读研究生,看到这个帖子后,被其中的言语所吸引,并通过面试成为了公司的七位创业人员中的一位。与她同时进入的还有北大的一名学生、北邮的一名学生和交大的一名博士生郭眈。现在,崔珊珊和郭眈都已经成为了百度的技术总监,谈起那段经历,言谈中仍然对当初的选择自豪不已。 [b][b] 百度在2003年便盈利一个亿,随着百度上市,又一个互联网时代的超级公司在中国诞生。 [b][b] [b]穿拖鞋上班与聪明人共事[/b] [b][b] 什么是快乐?百度工程师有自己的看法,这便是:与一群聪明人共事,与国外的一流工程师斗法。 [b][b] 走在百度的研发部门中,不时可以看到有人穿着拖鞋一屁股坐在其他工程师的桌上探讨问题。令人愉悦的是思想的碰撞。现在担任架构设计师的陈竞凯说:“我喜欢和这里的一群聪明人谈话,可以迸发出很多火花。或许你的想法在这里被打得一塌糊涂,但你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不停地学到新东西。”正因为如此,百度的研发部门无论如何缺人,在招聘中从来不降低要求。 [b][b] 崔珊珊说:“如果新人的水平降低了,大家可能会感觉到受伤害。” [b][b] [b]技术、管理可以任选[/b] [b][b] 百度为技术人员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空间。早在公司成立不久,担任技术副总裁的刘建国便主持建立了工程师的技术升迁制度。工程师在技术路线上共有九个级别,而且薪资待遇与其级别完全挂钩,在四级以上分别与管理职位有对应关系。一个工程师在成长到四级也就是高级工程师之后,便有两种路线可以尝试———既可以一直专心致志做技术,也可以选择做管理工作。 [b][b] 已经加入百度四年多的陈韫敏和齐玉杰则担任着项目经理的角色。刚刚晋升为高级工程师级别的穆德胜,看起来仍然像是一个大学生,腼腆的言语中透露着一种自信,他说:“现在两条路线我都可以选择,我会尝试做一些管理的事情。”(王丹丹 来源:竞报) [b][b]
[b]上市给百度带来什么[/b]
[b] [b]纳斯达克:众里寻它是百度[/b] [b][b] 百度本周五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为27美元,最高涨到151.21美元每股,收盘时股价涨幅达到353.85%。也就是说,上市的第一个交易日里,百度股价较发行价上涨了三倍以上,成为最近五年来刚到纳斯达克当天日成交量最大的公司。 [b][b] 自互联网泡沫破碎以来,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股价在一个交易日里有如此大的上涨幅度。一位国际分析师说:“百度回到了互联网泡沫时代,我上一次看到这类快速上涨是在1999年和2000年。”
据悉,此次百度IPO(首次公开募股)发售404万股美国存托凭证,定价为每股27美元,通过这次IPO,百度融资达到1.09亿美元。 [b][b] 据有关报道,李彦宏将售出个人3%的股份,共计25万股。但是IPO之后,他仍将持有公司22%的股份,按每股27美元计算,李彦宏仅百度的持股就已经价值1.963亿美元。 [b][b] 业内人士认为,百度的成功上市,将一举打破今年半年来中国互联网上市的沉寂状态。2004年,以盛大为代表,十多家中国互联网公司登陆Nasdaq,正式掀起了海外资本的第二次浪潮。2005年,上市动作不大,加上风险投资遭遇国家政策的封堵性制约,使得投资热度没有延续2004年的热风而一路高升。 [b][b] [b]股价高涨的背后[/b] [b][b] “百度上市,肯定是今年华尔街最热门的互联网公司IPO。‘Google’+‘中国’,两大当今资本市场最热的概念,集于百度一身,想不热都不行。”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这句话,或许是百度在纳斯达克大幅上涨的最好解释。 [b][b] 分析人士认为,百度股价的大幅度上涨,首要的原因在于百度作为一家中国的网络搜索服务供应商,具备了吸引投资者的所有主要因素。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数已经突破1亿人,这将给基于互联网应用而创造的商业机会及利润提供巨大可能。同时,网络搜索将是在下一阶段互联网应用的巨大价值所在。中国概念加上搜索,本身就是商业价值的最好代名词。 [b][b] 同时,Google此前的示范效应也是百度股价大幅度攀升的重要原因。百度在中国的搜索领域目前占据第一的位置。Google于去年8月上市后首次公开招股发行价为85美分,其后则突破300美元大关。而百度不论是在思路、风格上,都和Google具有诸多相似。因此,虽然百度股票的高价位缺乏足够的支持,但因为Google效应,很多投资者仍愿意看好百度股票,从而造成了对百度的追捧。 [b][b] [b]上市给百度带来什么 [/b] [b][b] 作为在国内搜索引擎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一家企业,百度上市引起国内外业界的普遍关注。 [b][b] 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认为,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对于百度来说,将是一个根本性的提高。上市后和上市前,在资金、心态等各方面都是有着巨大区别的。百度上市后,将会在一夜之间跻身互联网企业第一大阵营。 它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花费自己融到的1亿多美元。他认为百度在上市融到资金后,应该会向其他方面延伸。 [b][b] 知名互联网专家胡延平认为,百度作为一个绩优企业被资本市场接受是意料之中。百度上市后,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市场的运营以继续扩大其在本地市场上的优势,同时也可以投入资金加强自身的搜索技术,还可以拓展新的投资方向。 [b][b] 关于百度和Google的竞争,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百度上市后是否会改变目前的态势?分析人士认为,百度同Google一样,主要营收来自于付费搜索业务。目前百度在中国市场的领先优势相当明显,各项业务吸引了大量用户,营收持续走高,同时利润也大幅度提升。而随着李开复将统领Google中国业务,Google中国战略全面启动,百度绝对领先的市场优势受到严峻挑战。但Google在半年内不会在中国有实质性的行动;而Google与百度的接触其实也一直在进行之中,百度在短期内不会做出让步,这两者之间的博弈将长期进行下去。 [b][b] 另据有关报道,IPO Financial的总裁门罗认为,百度股价的大幅度上涨同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经济泡沫有很大不同。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百度很可能会再现Google当年的增长速度。 [b][b] 但是,对于百度上市后的前景,同样有不同的声音。据报道,佛罗里达大学教授、IPO专家杰-里特尔表示:“预测未来是危险的,但是任何一家曾在IPO上市首日上涨300%以上的公司对投资者都是噩梦,在上市三年后,他们的收盘价都低于了招股价。” [b][b] 网民们对于百度上市也表达了各自的立场。一项调查表明,48.91%的网民对百度上市前景并不看好。但有36.71%的网民认为百度能成为中国的Google。 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后百度与GOOGLE在中国搜索市场上的战争将更加激烈,双方将进一步争夺用户群。有数据显示,目前根据网友使用搜索引擎的比例看,选择使用GOOGLE的占32.25%,选择百度的达30.06%,而选择两者都用的,比例达到25.52%。 [b][b] 虽然不少人质疑百度股价含有水分,但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似乎不以为然。他说:“我相信中国互联网搜索的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于建立出色的业务,而不是密切关注股票。” [b](记者 周文林 来源:新华网 ) [b][b]
[b]互联网四巨头破解百度神话[/b]
[b] [b]陈沛(中国搜索总裁首席执行官):一夜造富很正常[/b] [b][b] 百度的上市情况比我之前预计的还要好,确实很出乎意料,说明了本土的搜索引擎得到了国际投资的认可。 [b][b] 我想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中国是快速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大国,中国的概念得到了认可;二是对Google的认可,搜索本身就是近年来的热潮;三是百度的模式和Google很相像,很容易被描述和接受,所以造成了他上市的成功。对于百度在一夜间造就了众多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可以说是产业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并不是说互联网的精英就比传统行业中的企业家优秀多少。
[b]谢文(和讯网CEO):能否真正造富,6个月后看结果[/b] [b][b] 总体来说百度的上市成功是一个好事。但我认为百度的股票疯涨可能是短暂的现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肯定会出现回落。如果说百度具有10亿左右的市值还是非常可信的,但如果超过15亿可能就和他的业绩有些不太匹配了。百度是否真的可以造就那么多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恐怕只有等6个月以后再看了,我相信那时的价格应该会比现在低。 [b][b] [b]周鸿(原雅虎中国总裁、3721创始人):互联网永远在创造奇迹,百度不会一家独大[/b] [b][b] 整个来说是个好事,说明主流的资本市场认可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可以有更多的创业和风险投资进入中国,对整个行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百度阶段性超越google,不是技术好也不是钱多,而是他的本土化做得好”周鸿?说。这说明,中国互联网的关键是本土化,国外公司如果不做本土化,也不见得在中国市场上有机会。 [b][b] 但是,互联网的魅力就是永远都有新的奇迹出现,一年前盛大市值超越了国内很多门户,那时大家认为那已经是顶峰了。但百度的出现使得这一顶峰有了新的高度。而google仅花了5年左右时间就超越了雅虎,所以google、盛大、百度都将不是第一个,说不定明天哪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就会超越百度和google,互联网圈内没有永远的老大。目前中国的搜索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未来3年市场的格局肯定还会有所变化。所有的厂商肯定会共同把这个市场做大,但肯定不会是百度一家独大。 [b][b] [b]李志高(天极网总裁):不排除被Google收购[/b] [b][b] 百度的成功上市可以说给中国的互联网带来了一个利好的消息,会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到互联网行业。百度中国Google的概念确实非常厉害。中国的经济目前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期,所以“中国+Google”的概念造成了百度上市的疯长。值得业界借鉴的是李彦宏很早就看到了搜索的前途,在Google还不是很有名时就做搜索,5年来一直坚持,这种前瞻性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但至于百度的将来还很难说,还是不排除被Google收购的可能的。
上一篇: 2005 1月海外GRE机考JJ 汇总
下一篇: 0510G同主题写作-Issue150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