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四个月通过NY Bar和司法考试复习经验分享(下)
寄托天下 2017-03-20 16:24 我要评论 浏览13737次

干货满满:四个月通过NY Bar和司法考试复习经验分享(上)

 

三、司考复习经验

我大约是在8月1日开始司考的复习,此时距离9月24日的考试还有54天,这中间去掉在美国处理回国事宜,和回国后找地方安顿,实际的复习时间应该不到50天。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司考,必须要有所侧重,下面来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

我认为司考复习必须要选对老师,好的老师可以激发你学习的兴趣,帮你少走弯路。现在的各大司考培训机构竞争激烈,每个机构都有各自的签约老师和配套图书,对于如何选择很多人都有困惑。对我个人而言并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我认为要选择老师而不要选择机构。认准一个老师并使用他编写的教材即可,音频和视频网上都可以获得。我复习时选择的各科老师和推荐理由如下:

民法:方志平、钟秀勇。

方志平之前是司考出题人,16年出山讲课。我看重的就是他出题人的身份,虽然讲课后不可能再参与命题,但是他有着多年的命题经验,了解和掌握司考民法试题的命题套路,而司考命题必须具有稳定性,不可能因为个别命题人变动而改变很大。因此,听方志平的课可以直接从命题人的角度感受司考真题的思路。他在讲课的时候也经常拿自己出的题举例,还会夸自己题出的好。方志平讲课提纲挈领,善于传授民法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对于民法思维的养成有很大的好处。如果有一定的基础,听他的课会提高很快。唯一的不足是,他的教材内容太多,他出的《民法宝典》和《民法真题》都各自有两大本。我本来打算一周看完民法,结果看了十天才勉强看完,并刷了一遍真题。

钟秀勇是我在第二轮复习时跟的老师,我看的是他出的《民法考前必背119》。内容是按考点设计,并且每个考点都有举例阐释,读过后易于理解。最后考前一晚我还在听钟秀勇的考前两小时,感觉收获还是非常大。

整个民法由于时间有限,我只看了两遍书,做了不到两遍的真题。毕竟民法还是要靠平常的积累,短时间内不太容易考突击提分。我对于民法的目标仅仅是及格即可,但令我吃惊的是,后来对答案,做的最好的竟然是民法,靠着它才没有让卷三太拉分,只能感慨命运的神奇。

刑法:柏浪涛、刘凤科

复习刑法强烈推荐柏浪涛的《刑法攻略》,这本书写的非常好,易理解同时又有深度。特别是刑法理论方面,柏浪涛的《刑法攻略》可以深入浅出地帮助理解,我也是用了大概差不多十天的时间看完了《刑法攻略》并做了一遍真题。第二轮时我又看了他的《刑法高分突破》,是紧缩版的《刑法攻略》,可以说里面都是干货。我考卷二考试之前的中午都一直在看。

刘凤科也一直是刑法名师,头顶出题人张明楷弟子的光环。他的讲课也是很不错,但是我由于不太适应他的口音,并没有听他的课。只是听了他的考前两小时,不过感觉还是不错,里面的干货很多。

同民法一样,刑法也是只看了一遍书,不到两遍的真题。事实上刑法一直是我的弱点,因为从来没有过做刑事律师的打算,因此这一块我也只求达到及格即可。

民诉:戴鹏

民诉强烈推荐戴鹏。讲课很有体系和逻辑,并且可以用让人很容易理解的语言讲出来。特别是很善于总结规律和技巧,记得最让人头疼的再审和三撤的问题,他总结出了“掐头去尾”的方法,让我一下子就牢牢记住了这个一直困扰我的难题。民诉也是主要拿分的科目,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记住就能做对题。特别是关于各个程序之间的衔接和转化,如果能完全理解,就掌握了民诉法学习的重点。

我在民诉上的投入时间较多,看了一遍戴鹏的书,又跟着录音学了一遍《小绿本》,做了三遍真题。民诉是卷三拿分的重点,多投入一些时间回报会很大。

刑诉:左宁、向高甲

这两个老师我都很喜欢。左宁讲课偏重理论,听完他的课可以理解刑诉制度设计背后的价值,这样比死记硬背效果更好。向高甲讲课侧重技巧,他总结的口诀是刑诉记忆的神器,而且他经常会传播一点心灵鸡汤,给人一种正能量。这两个人的课结合起来学,刑诉基本就问题不大,而且两个人的声音都很好听,听课不会累。剩下的就是刷题,尽可能地多刷题。

我的刑诉投入时间跟民诉差不多,先是看了一遍左宁的书,也是跟着录音学了一遍《小绿皮》,自己后来又看了一遍。后期背了一下向高甲总结的口诀,看了一遍他出的精简版讲义。近七年的真题刷了三遍。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舒扬、徐金桂

行政法可以说的不多,因为这是我的弱项。之前很多人推荐徐金桂,我一开始看了他的《土豪金》,结果看了三页我就看不下去了,写得很差。据说是今年离开厚大缘故,总之他在厚大出的书质量很不好。后来我又从网上找了舒扬的课件,跟着学了一遍,然后真题做了一遍。由于后期实在没有时间,我只把复习重点放在了行政诉讼法上。特别是新《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刚刚出台,这一部分是考试的重点。在考前我还看了徐金桂的考前两小时,感觉比他的书好多了,看来真的不是水平问题,希望他今年在瑞达能好好写教材,这样还是值得推荐的。

理论法:白斌

理论法强烈推荐白斌。白斌讲课特别搞笑,也很擅长总结口诀,他的口头禅就是为师怎么怎么样。我是在9月份才开始看的理论法,时间其实已经很紧了。我直接跟着录音学了一遍《小绿皮》,然后有自己看了两遍。理论法的复习要特别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这是15年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依据《中总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中央文件出题。最好能把这个文件全文通读几遍,然后再做近两年的真题,要特别重视起来,因为这部分内容在卷一中分数占的很高,而且卷四中也会考察。至于法理学,靠的是理解,掌握了相关原理问题不大。而宪法、立法法就是靠记忆,特别是关于政治组织、选举制度那部分,很容易记混,需要多记忆。而法制史如果没有时间就可以放弃了,现在法制史基本就是5分左右,而且都是单选,复习的性价比不高。本来司考就是一门放弃的艺术,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掌握得分点才是王道。

商经法:郄(qie四声)鵬恩、鄢梦宣

如果不注音,相信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把qie读成xi,连白斌都在课上调侃叫她xixi。郄鹏恩的课讲得很好,既有理论而且还容易理解。商经我跟着郄鹏恩学了一遍,然后又看了鄢梦宣的《商经考前必背119》,她的书内容总结得很好,我把全书看了两遍,真题大概做了三遍。商经也是后期复习的重点,就是俗称的“背多分”,而且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讲,日后从事法律行业,解除最多的可能就是商经法这一部分,因此为了以后更好地执业,这部分知识也是值得好好学习的。

三国法:杨帆

三国法当之无愧推荐杨帆。近两年三国法的分值受到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是这一部分的分数仍然要牢牢抓住,只要记住了相关知识,题目就能做得对。建议近5年真题刷三遍以上,有余力的话可以再选择一些11年之前的题。

以上就是我复习时选择的老师,其实选了老师只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是能坚持执行计划。司考的通关诀窍还是在于做题,要把历年真题反复做透。这里的做题不是做了几遍后就记住了答案,那样是没有效果的。要拿到每道题认真分析每一个选项,都要给出自己一个选或不选的理由,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真题的作用。如果对某个选项自己拿不准,那就说明这一个知识点没有记牢固,要马上翻书再学习。现在司考出题的趋势是越来越综合,每道题都糅合了很多的知识点,因此难度更大。这就需要每个知识点都要牢固记忆,不能模棱两可,而只有通过不断地做题才能强化记忆,掌握高频的考点。

复习时也有很多值得参考的信息平台。比如我关注了几个关于司考的微信公众号,上面每天都会发一些司考的相关信息和复习资料。这里推荐几个我认为很实用的

“司考411”,这个公众号上面会经常推送一些复习指导,上面也有对各个老师的评价与选择推荐,个人认为比较客观。在考试的那两天,中午间隙的时候上面还会发最后的提示考点,我直到最后进考场之前都在看,而且有一些确实押中了。不管怎么样,看过后也可以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

“民法方志平”是方志平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上面经常会推送他的民法干货。包括后期上面有他的模拟题,作为曾经的司考出题人,他的模拟题价值不亚于司考真题。虽然我只是在考试前一晚看了他的案例题,但是没想到对最后的卷四帮助很大,很多知识点都在模拟题中出现了,当时很后悔没做选择题。所以经常用微信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会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我还关注了向高甲的微信公众号,名字是“向高甲陪你过司考”,上面每天都会推送学习资料和相关资讯,有时向高甲还会献歌一曲,听一听也蛮好的,可以缓解复习的紧张。

在八月中期的时候,我曾经一度特别的疲惫。原因是刚刚经历过NY Bar之后没有得到充分休息,但我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那段时间我基本都在法学院的图书馆学到12点闭馆才走,回家之后还在睡前用手机上的粉笔司考APP刷30-45道题。就这样在美国复习了一个月,我又回国到了上海。这中间搬家、找工作也耽误了一些时间。记得那时9月的上海还是很热,每周都要有几天穿着西服在去面试的公交和地铁上听录音或者刷题。这期间也曾经想过如果两门考试通不过会怎样,其实心里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反而是比较释然。心里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最后,不管结果如何,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满足了。

这样终于到了考试的那天,我在去考场的车上仍在在刷题,简直是争分夺秒。上午的卷一感觉还好,考完后也比较有自信。中午找了附近一家星巴克继续看下午的卷二,就是看手机上关注的公众号推送的押题。结果下午考卷二的时候,明显感觉题出的很偏,考察了很多一些平时没注意到的知识点。整个考试感觉精神都是高度紧张,结果出了考场看到朋友圈里的吐槽卷二的段子我也是一脸茫然,完全没有印象。事后我回想了一下,如果考试时关注点都在题干的槽点上,可能是注意力没有完全集中在题目本身,这对于考试发挥很不利。考完了卷二没有多想,赶紧回家继续复习第二天的卷三和卷四。当天晚上好像是看书到凌晨三点多,然后早上6点起床,睡了只有三个小时。整个人完全是靠着红牛在考场上支撑,结果在考卷三的时候,由于考试的两天喝了太多红牛,导致心跳过快,不得不停笔缓了一会儿。等到下午的时候,完全就是靠意志力在坚持,卷四的内容异常的多,每个题都多了好几小问,我来不及多想,赶紧奋笔疾书,想到什么就写了什么,反正就是尽量全部答满,充分发挥了文科生的优势。赶在最后收卷前,把整张考卷几乎都写满了。

走出考场的我感到一种释然,四个月的努力就要等待两个月后出结果。是创造奇迹,还是一无所获,我心里完全没有底。

在快到十月底时,NY Bar的成绩要出了。那段时间每当看到新邮件心里都会一震,生怕是NY Bar的成绩通知。10月28号那天,我正在工作,突然收到了NY Bar委员会的邮件,我知道成绩出来了。通知是附在一个PDF里的,我急忙打开附件,当我看到Congratulations这个词的时候,我知道我通过了。虽然曾经一度很担心,但是幸运女神眷顾,有惊无险地通过了。这样高兴了没几天,我又开始紧张司考的结果。虽然按我最初的设想,能通过一个就已经很知足了,但有时候人总是贪心的,我仍然抱着司考可能会侥幸通过的念头,每天都处在焦虑之中。直到司考查分到来的那一刻,整个人就像是接受命运的审判。当我终于进入页面,分数映入了我的眼帘,通过了!我当时大喊了一声,半年以来憋在心里的那股复杂情感全都倾斜而出,曾经付出的所有汗水和努力有了回报,心里都是满满的成就感。

我把自己成功通过考试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提早规划,明确目标

由于在15年时遇到了一些挫折,年底的那段日子一直很焦虑,担心自己的未来。所以在16年新年的那天,我给自己定下了几个目标。1. LLM毕业拿到distinction;2.通过NY Bar;3.通过司考。其实这三个目标对当时的我来说都非常困难,但是我想赌一把,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于是从16年第一天起,我几乎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图书馆,基本每天都是在闭馆时离开。这样我一直坚持到8月底回国。这期间我首先成功拿到distinction的荣誉毕业,之后又成功通过两个考试。很大程度上源于我提早规划目标,早早地做了准备,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是我乐在其中,因为有奋斗的目标去支撑着我。

2. 执行力强

有了计划自然还要有执行力才能贯彻实施。之前本来我是比较爱玩的,但是整个16年我几乎没怎么玩过,除了春假和毕业后出去旅游了两次,大部分时间我都用在了学习上。大半年时间里我几乎都没有碰过PS4游戏机,也正是依赖着较强的执行力,我才能全身投入备考之中。

3. 不放弃+心态好+运气

不得不说自己这一年的运气都比较好,很多时候确实靠着不少运气的成分。可能这也是得益于自己没有放弃,因此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无论是在多么困难多么绝望的时候,我都没有放弃努力,咬着牙坚持了下来。试想,如果我当初放弃了,就是老天想帮我也没有办法。而有时好的心态也十分重要,我一直反复告诉自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尽力就好”,早早就在心里做好了失败的打算,这样反而也没有什么包袱,可以轻装前行。

以上的几点因素,综合起来帮助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这四个月的备考,是我人生的一次蜕变。从一无所有到通过了两个法系的律师资格考试,变化不可谓不大。但最大的变化,是自己心态上发生了改变。敢于尝试,勇于挑战,不轻言放弃,最后创造了奇迹。其实,那些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你不去做就永远得不到答案。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更要大胆尝试,我们不怕失败,怕就怕失掉了年轻人的勇气。借用何帆法官的话“匆匆与生活妥协,岂不负了少年?”如果你曾与我有过同样的困扰,大胆地去尝试吧,相信自己一定会创造奇迹。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25265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