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ffer大潮中,报经济学转生统申请的offer以及经历体会
寄托天下 2015-02-13 14:34 我要评论 浏览6843次
150212170222_SoiRD.jpg



昨天中午寄托的第1万枚offer诞生了!寄托官方已经给论坛里报第一万个offer的幸运同学藍色藝人颁发了10000GTB红包,回复活动帖写下关于offer的愿望或者祝福语也可以分享寄托币红包噢!


在大家的offer大潮中,报经济学转生统申请的offer以及经历体会,回报寄托



本来是想等到我的15fall申请结果全部揭晓,再来写一篇完整的干货+鸡汤来回报寄托,回报各位坛友的热心帮助。但是回想起去年的此时此刻,自己的迷茫,以致春节亲朋好友相聚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光,就不由得想要早一点把自己的想法经历写出来,供同样迷茫的朋友参考。后面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再修改。

一、报三围和时至今日的录取结果


GPA:本科3.82(wes);硕士4.00(wes);分别获得的是: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就读学校:南开大学


GRE:153+167,3.0


TOEFL:R27+L28+S23+W24=102


另外推荐信无牛腿,水科研也不值一提。国有金融企业工作经验两年。

截止至2015年2月11日录取结果(按时间顺序):


Washington U in St. Louis,Master of Public Health in Biostatistics,ad小奖 三万刀;


U of Washington in Seattle,Master of Science in Biostatistics,Rej;


U of Wisconsin Madison,MS in Statistics (Biosta 分支),Rej;


U of Michigan in Ann Arbor,MS in Biostatistics,ad,三月通知是否有奖;


U of Minnesota,MS in Biostatistics,ad,是否给奖学金未知。

自我评价:三围不够性感,科研经历除了水还是水。若一定要说GPA性感的话,在经济学转专业申请Biostatistics的情况下,GPA的性感度也有被减分。


申请结果拿到了UMICHI的ad,得到了Program Top的认可,心里是很愉快的。废话不多说,先上干货。


二、关于干货


说到干货,主要就是准备GRE和TOEFL以及文书的写作。我不讲太多关于GPA的问题了。


一来,自己读本科和硕士的时候没有很坚定地考虑过留学,只是觉得既然读书了就好好珍惜时间,所以GPA还是比较高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学、统计、计量类的课程,成绩十分喜人。我想这的确有在经济学转专业申请Biostatistics上面有加分。


二来,GPA这个事情,我想对于同样也是毕业后决定出国留学,或者马上面临大三下学期的同学来讲,GPA的可塑造性已经不强了,或者基本没有提升空间了。当然了,WES的认证提升GPA这个问题,仅限于你的体育以及政治课成绩严重托后腿的情况。


所以,这里我主要说说GT&文书。


1、GRE (寄托官方微信回复「GRE」可获取更多)

我想很多初次来寄托的盆宇,都是被宇宙超级无敌领先的GRE学习论坛所吸引的吧。我也不例外。


我的英语水平用数据来说明:四级550,六级501,均没背单词做了几套真题然后考试。然后本科大三大四+研究生两年+工作两年,几乎六年时间没有认真的学习过英语。当然如果算上本科一二年级,和高中比起来也差远了的英语学习状态,那就应该是八年的时间都没有非常投入的学习英语。


说到这里,我觉得很多英语大牛就可以自行跳过了。也许现在看起来,我也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讲,英语成绩只是留学申请的一部分,应当放眼全局,不要以偏概全。但是,不得不承认,英语仍旧是每位留学人必须先逾越的沟坎。


所以,如果你也同我一样,英语不是随便看半个月,一战考G就能330+的普通人,那就请你同我去年的此时此刻一样,“断舍离”一切闲心杂念,从红宝书的第一页翻起来。

关于G的干货,我不想说具体用什么材料,每天的学习计划之类的。两个原因:


第一,我的成绩不高,经历不具参考性。


第二,别人说的再多好用材料,再完备的学习计划,也得适合你自己。


拿背单词举例子,我因太久没有学习英语,直接背红宝有些发怵。所以先买来一本六级词汇来念。有了一个准备之后,开始采用杨鹏十七天搞定红宝的计划来背书。结果我用了一个月才勉强完成。勉强完成是指,再刷有50%+的单词不会。这样的背单词结果是让人内心沉痛的。众所周知单词对GRE成败的关键作用。痛定思痛,继续背单词,一遍又一遍地刷。


说这些我是想要表明,即使你的背单词进度跟不上大牛的经验,甚至差的比较远,请不要用愧疚、自责的心情压垮自己,就按照自己的进度,继续学习。只要不放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眼看考试时间逼近,在单词依然渣的情况下,我开始了填空题的锻炼。我从陈圣元的绿皮书起步。我曾看到很多版友说这本书都是老G的思路和新G的题目难度、出题思路来讲都有差异,所以不推荐此书。前面的说法我非常同意,新G的填空题和这本绿皮书差异很大,但是我想说的是,是否选择某一本书作为学习材料,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我在绿皮书的学习中,的确有较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读句子就开始找反义、同义的习惯。做题多了,对于题目想在哪里出同义反义有了比较好的把握,这样做题的准确率自然提高。以致后面再做Magoosh的时候,很快就能够适应,找到题目中要对比的内容。


另外,对于阅读和写作的提高,我强烈推荐准备时间充裕的同学,务必塌下心来读书,这里的书,是指英文原著。关于书的选择,有作文高分版友的推荐。我自己就是走了弯路,虽然准备时间不算短,但是没有重视读原著的作用。这两部分我的分数都很低,没下足功夫,分数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2、托福 寄托官方微信回复「托福」可获取更多)

托福的准备,我只用了TPO,反复做题。下面分单项说。


阅读:没有特别准备,考完G做TPO,分数就基本维持在27上下一分。


听力:一开始做TPO分数很低,大概18左右。然后我就看寄托上关于精听和听写的贴子。怪自己没有耐心练习听写,只听写了sss60两三个段子,没有坚持,所以不好说这个方法对我的提高作用。然后我就开始精听,发现了自己有时候难以集中注意力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天文学”“建筑学”这样的主题。同时,我也发现了,如果我能抓住这段lecture的论证思路,我就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比方说对两个事物对比,列出一二三点不同点;或者说一个事物的xx特性,用三个事例来证明。这些逻辑思路一旦在lecture开始一两分钟之内抓住,后面便很好地跟着教授的逻辑展开。这样就容易集中注意力,答题的准确率提高幅度很大。


口语:口语烂到家的娃,最后拿到了23,虽然不高,但是我也是知足了。我的感受,第一就是必须开口说,多说,不管对错。口都张不开,谈什么提高。第二,应试角度,听ETS给出的高分答案,看他们怎么组织这45s or 60s 的时间。几秒钟之内正面回答题目内容,几秒钟之内举例论证。这个也有GRE大牛robin的总结,还有那本《口语看这本就够了》,都有说明。第三,你懂得,如果你够好运,小马过河的机经压中了,那就看你有没有认真准备机经了。出考场总会听到考友说,妈的没准备,光看了一眼,没想到真中了。我想说的就是,既然我们看机经,就别光看看不准备,那样还不如不看,否则考场上发现中奖了,而自己有没有准备,心情更糟糕。机会既然已经摆在你面前,那就抓住吧。


写作:写作也是很渣。没有练习,分数低也是活该。自己认为找准ETS的喜好很关键。我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


3、文书 寄托官方微信回复「文书」可获取更多)

我想每个打算留学的人,大概都或多或少听说过文书的重要性吧。但是在没有动笔前,估计你同之前的我有一样的困惑。


这货到底为啥重要啊?重要在什么方面啊?到底要写什么?


当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写个一万字的论文也不为过。但是我这里主要从下面这几个方面谈。备注:卤煮自认为文书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又不止一位教授,卤煮以前不认识,他们是admission committee的,看到卤煮的文书后,发信给我说文书very impressive,convincing之类的。所以我想对于初次写作文书的我来讲,还是比较成功的。所以希望多多分享我的感受给大家。


第一、写文书前,你先弄明白了,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去读这个program。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涉及到每个留学党出国的动机,到底为什么要留学。其实我非常理解大家的想法。本科毕业不好找工作考研又太虐、移民啊劳资做不到自强不吸、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啊、男票女票要留学啊漂洋过海去爱你很多很多,数不清的原因,而且是最真实的。


我这样列出来不是想批判这些想法,反而我觉得这些想法是最真实的并且最让我们有动力的。当然,肯定会有很多盆宇,完全出于自己对于某一个学科、某一领域的知识的纯然热爱,选择远赴他乡去学习。这样的动机我们无需多讨论,实话实说写在文书里面就很动人。


但是我想绝大部分的出国党,还是主要出于我列出来的上面的动机,选择出国的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诚挚地建议你们,再冷静地思考一下,除了这些实际并且真实的动机,对于你们所选择的学科,有没有真实的喜爱以及喜爱这个学科的哪些方面。不然你都找不到一个学术角度出发的理由,来证明你的选择,你要admission committee怎么相信?

第二、这货到底为何方神圣?为嘛重要捏?


记得有的版友在帖子里比喻说,不是原话,我自己理解就是:


如果说GPA、GRE、TOEFL是你的三围,能够让人一看到数据就能勾勒出这个美蓝纸或者美铝纸的形体,那么Personal Statement(简称PS)或者Statement of Purpose(简称SOP),展现给admission committee的就是这个人鲜活的性格。


如果你的三围不是很性感,飞机场一枚,那么你一定不要放弃ps或者sop带给你的展示自己性格的机会,搞不好它能够弥补你三围的缺陷呢。


说这些,是想强调文书的重要性,但是绝不是你可以把宝都押在文书上,三围爱咋地咋地吧。如果你是还有半个月就application deadline了,塑造三围已经不现实,那么纠结哪一围不性感已经不具备现实意义了,不如就着手完善ps。


但是我想绝大多数人,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时间都没有这么紧迫,那么还是赶紧看看自己哪一围不性感,赶紧继续努力刷分考试去吧。


那么问题来了。


你说文书能展现申请人鲜活的性格,那么什么内容让人认识到你的性格呢?我写作文书的风格是,基本没有写“我是乐观的、坚定的、效率高的”等形容词,而是着重描述自己的经历。那么经历中又怎么看出来性格了呢?那就是你是如何根据你经历的一件事情,思考后面要做的事情,并且通过这个事情意识到了什么。这都在体现你的思考、办事能力。


这样说起来很抽象,举个栗子。比方说Biostatistics,我就说我通过一个实习,工作内容让我发现了我自己对于数据分析的兴趣。然后,我在兴趣的指引下,参加了xx老师的课题组,主动承担了xx公共卫生项目的数据分析工作。工作中,我思考除了老师指导的研究方向,是否另一个方向也具有研究价值。然后我就去做了,结果发现这个发现也具有研究意义,成果是xxx。这样一来,大家应该看出来了。虽然我没有说我具有怎样优秀的性格特点,但是这些经历中就都展示出来了。我就不一一说出来了,王婆卖瓜似的。这就是聪明地夸自己,而不是华丽辞藻堆砌出的优质性格。


当然了,也不是说直接说自己的性格怎么好不可行,主要是咱们篇幅有限啊,用简短的几百个字,说明白自己的研究兴趣、未来的研究方向、职业规划、为什么选择该学校该项目等问题都是挺难的,能省的咱就得省着点。


第三、别怕写的不好,更别怕几十次上百次的修改,终稿能有初稿中五六个词就不错了。


这个问题我单独列出来一点,是的却深有体会的。


我对比一下我的终稿和初稿,发现重叠部分除了Personal Statement这两个词之外,就是Biostatistics。


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是这其中包含了我和热心帮助我的各位朋友,一起修改的六十多稿。从开始的三十几稿,一直在完善逻辑思路,到后面三十几稿的语法语言上的不断修饰。所以我想和大家说的就是,一定要早动笔。别等到距离deadline 十天八天了才开始写。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和修改。


另外,就是别怕删改。我特别能理解写作ps的过程。最开始是不知道写什么,憋个一两天甚至更久,终于凑够了几百字。交给朋友一看,被批了一大顿,被说得一无是处。然后心有不甘,心里想劳资多不容易写出来的你造吗。后来冷静下来一思考,开窍了,觉得盆宇说的有道理,然后痛定思痛开始改。后来渐渐逻辑思路理顺之后,越写越多,感觉写上个2000字都不够说的。然后又被朋友说你写这么多,admission committee有耐心看嘛?


字数多养分少的内容,谁爱看啊?一开始不开心,心里不悦,哪里养分少啊,都是精华好不好啊。郁闷之后冷静下来,仔细阅读的确废话很多。删减的过程更是痛心,比写的过程还痛苦。


所以,说这么多看起来废话一样的过程,就是想和大家说,写作开始不要考虑太多字数、语法、用词方面的问题,以逻辑为重。待逻辑理顺后,再从语法用词等方面斟酌修饰,以塑造一篇干练有力度的文章。

关于怎样的逻辑是可取的。我觉得没有律法可言。如果说一定要有什么经验,那我想,这篇文书的逻辑,至少先能说服你自己吧。你自己读了之后都觉得很牵强,不能被打动的文章,谈何打动每年阅文书无数的committee呢?你说对吧!

关于字数,我认为越少越好。当然不是说内容越少越好。而是在你的逻辑框架中,想要表达的全部内容都有被陈述的前提下,文章越精炼越好。我想这个不用多解释。

关于是否找中介写文书。我没有找中介。因为从文章的内容来讲,我认为没有人能比我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经历,就算我把我的经历想法很详细地讲述给另外一个人,也不敢保证TA撰写出来的内容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从语言方面讲,这一点我的确没有实力,大家从我的GT成绩中也应该看得出来。但是我有几位盆宇,包括native,写作实力非常强,所以我就烦请盆宇们帮助我。如果大家没有这样的盆宇或者老师可以帮忙,建议可以选择靠谱的文书中介来帮忙修改语言。


三、关于鸡汤

要不要喝鸡汤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我有如下几味鸡汤想和大家分享:


1、It is all about attitude.

举个栗子。多少次“下定决心”要减肥,你的体重变化了吗?但是,仰慕已久的男神或者女神,终于开恩和你约会了,你会不会为了把自己塞进小一号的衬衫,闭上嘴迈开腿减起肥来?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不管是哪一件事,你觉得难的不行,自己根本做不到。那你先问问自己,你真的想做这件事吗?跟自己说实话不是很难吧?

2、如果有什么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了,不管是好是坏都无需纠结,放眼可以改变的事情吧!

往届生自怨自艾GPA不够高,自己的专业背景不够强,怕申请不到前xx的学校,怕申不到奖学金,怕....与其害怕这么多事,担心无力改变的事情对自己的不良影响,为什么不去把精力放在怎样提升可以改变的事情上呢?别害怕,不迈出去第一步,永远不知道第二步有几条路供选择。

3、其实没有什么鸡汤觉得值得分享了,但是中国人凡事都喜欢凑到三。233


那最后就是祝福大家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吧,无论结果如何。如果你出国留学的态度是坚定的,那就别考虑结果啦。不去做老了会后悔,到时候只能拍着孙子的头说,爷爷/奶奶当年就是xxx原因没尝试申请梦校,你一定要长出息圆了我的梦啊。如果你不想这一幕出现,如果你像我一样,不喜欢后悔的感觉,就去放手一搏去做吧。管它结果如何。至少你很努力地试过了。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去到寄托论坛浏览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jennysweet5513所有。未经原作者允许,谢绝其它平台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