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感悟篇:始终湛蓝的天空
寄托天下 2005-02-17 12:37 浏览1555次
  作者简介: 陈伟明,2002年曾赴英参加短期培训,现为深圳市宝安区文汇中学副校长。   短短三个月的英国学习生活,让我们一行几十位老师都获益匪浅。虽说对英国的教育体制了解不深,但所见闻的点点滴滴也让我深刻感悟到英国教育中的关爱。在英国教育温床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天空始终是湛蓝而美丽的。[b] [b]  英国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岛国。英国人过着平静、悠闲与舒适的生活,当物质生活已基本满足需求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们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关爱,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发展的精神境界。在考察英国教育中,社会、学校与老师对学生们倾注的关爱让我尤为印象深刻。   表扬   在这个绅士的国度,温雅的笑容总是呈现在老师的脸上,我们最常听到的课堂用语是“好,非常棒,聪明……”等。哪怕是学生答错了,听到的也总是鼓励的话语,甚少听到批评。学校每年花费一定的钱在奖品上,学生即使取得了最微小的进步,一支铅笔、一粒糖果也使他们信心倍加,孩子们受表扬时的喜悦心情不言而喻。表扬架起了师生间良好关系的桥梁,表扬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平等互尊   在英国,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想学生所想,公平、平等、互尊是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准则,在一个普通的小学课堂上,我看见老师和同学们席地围圈而坐,无半点架子。学生可自由发问,自由表达;在集会离散的队伍中,时而有学生出来,依偎在校长的怀中数秒钟,校长轻轻地抚摸一下他们的头发。那种温馨的场面让我感受到那凝聚的爱。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并非简单传统意义的概念——去找心理医生解除心理障碍,而是广义的谈心。当学生碰到任何困惑或不快,他们很容易地能找人倾诉和寻求帮助。学校中的校医并非病伤救治人员,而是心理工作者,校外社会很多组织和热心人士提供了大量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为学生们服务,在咨询的过程中,学生们放开了各种思想包袱,舒缓了紧张和烦恼,并逐步学会了解决烦恼与处理问题的方法。   家长访校援助   学校鼓励和欢迎家长和社会热心人士到校协助。在科洛顿小学,我们看到访校援助登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家长的签名及到访时间,他们到校协助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做教具、帮助午间维持午饭纪律和搞卫生等。在另一所学校,我们了解到有位家长是养蛇专家,当得知生物课讲授有关蛇的知识时,他带着蛇来,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实用的课。学校与家长的紧密联系不仅拓宽了学生受教育的渠道,而且拉近了学校、家长与学生的距离。   社区教育服务   英国学校下午3:30放学,除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外,社区各俱乐部、图书馆提供优惠或免费场所给学生活动。在我们所住的社区, 社区图书馆专门划出一块地方给孩子们完成作业,一些社会热心人士热情地为学生指导、排忧。   在英国一所学校参观时,我们被邀请去看他们的师生话剧演出。听闻此剧就在学校礼堂举行,每张票却高达4英磅,我们倍感诧异。有人去看吗?怀着新奇的心情,我们也走进了礼堂。发现却是座无虚席。节目并非精彩,舞台道具非常简单,水平也并不高,但快乐却是中心主题。看着孩子们个性的发挥,并尽情地陶醉在音乐的天地里,我们被深深地感染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那么多人去看演出,是因为他们是去分享孩子们的快乐,给孩子们的成长更多的关爱与鼓励。   试想,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备受关爱,当他们长大以后,美好的心灵势必会将这种关爱回报社会,一个互助互爱、诚信有礼、协调融洽的社会就这样自然地形成了。 [b] [b]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