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阅读老师杨继
寄托天下 | 2005-01-06 02:42 | 浏览2472次 |
作者:刘子书
初识杨继,还在1997年,那时我还在读大二。感觉杨老师说话底气极为浑厚,中气十足。那时,只知道杨老师是北大毕业的,其余一概不知。
在后来上阅读课时,我不禁深深为其上课的风格所吸引,我感觉其知识非常渊博,天文地理,东西方的历史人情耳熟能详,使我颇有井蛙之感。其上课常喜欢开些玩笑,比如说我们的“俞同学”就很厉害,怎么样,怎么样,而这个“俞同学”实际上就是著名的新东方校长俞敏洪先生,大概因为二者都是校友,所以扬老师称之为“同学”,这种称呼却让我觉得极为亲切,他的课,我从没有落过。
实在没有想到,我竟然又要和杨老师打交道。当年,杨继号称“万国银行行长”,为人慷慨仗义疏财的性格可见一斑。这样的老师是非常热心的,至于杨老师对于GRE阅读的经验,我先整理一些出来,一是文章分类,二是做题原则,三是做题技巧。就是如下这些:
杨继认为,文章可以按题材分类,也可以按写作方式分类,包括presentation和argumentation两种,这种分类法对于主题题型是有影响的。
至于做题原则,从时间分配上,长短文章要合理;读文章和做题的关系,一定要懂得该看的看,不用看就扫过去;始终从结构出发,不外乎那么几种结构(您在本网站的网络课堂上将可以听到详细的讲解);一定要找语言重现,这是重点;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的思想;美国人写文章最反对两个极端,所以我们都要去把握。
而在全文把握技巧即Literal understanding 上,杨继认为,关键首先在于寻找选项和原文的文字对应;重点杨继谈了主题句的找法,因为,文章的主题可能出现在头、中、尾或几乎没有,短文章比较好找,而长文章中必须研究文章的结构,如是归纳的、还是演绎的,要留心原文中体现的一些语言点:指路词(这是杨老师自己定义的)、问句及回答,包括文章的举例和理论总结。
我想,这些东西对于准备了一段时间的人是很有用的,我将继续追踪杨老师,写出其教阅读的心得。下面的报道将更有针对性地谈谈快速阅读,主题题型和作者态度问题,我将针对这三个话题采访杨老师。
最后,我想找杨老师要一个他的电子邮箱,但是,杨老师同时还负责新东方的小语种(因为杨老师的德语比英语还要好),时间不仅要在教课上,还有相当的时间要抓管理,教学质量,所以告诉我可能没有时间回太多的信,为了公平,干脆就不公布了。大家如果有问题,请直接到新东方的小语种办公室找杨老师。他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真诚感谢杨老师对本站的大力支持![b]
上一篇: 一个自费留美生的海外求学经历
下一篇: 留学的辛酸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