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华裔青年教你上美国顶尖大学的秘诀(3)
寄托天下 | 2004-11-03 03:08 | 浏览5423次 |
[b]5.家长啊,应该怎么当[/b][b][b] 望子成龙女成凤,莫过于华人家庭为父母者的最大愿望。因子女常有大小成绩而喜,为最终“金榜题名”而乐,自然是再好不过 ;而恨铁不成钢,甚至怒其不争,也是常见的和无奈的感叹。[b]而与此同时,青少年们往往并不充分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I have my own life!” “You don’t understand me!” 他们常常抱怨,有时甚至闹到非常尖锐的对立。[b][b] “论坛“会上,人们也自然关注了在培养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应家长的提问,潘建虹谈了自己的体会。 她认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目标,树立信心,并经常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作孩子的最有力支持, 伴随孩子一起前进。 她举例说,多年前,一次蔡小津学校回来,显得情绪低落,甚至哭了。一问,才知道是自己以为得意的一份作业得了个B,大出意外,认为是老师故意挑剔,深受委屈。作为母亲,她开始只是一般的安慰安慰,并且也一道埋怨老师,来帮助孩子出气。 后来一想,应该帮助孩子具体分析。经过仔细分析,发现作业题有一些规定,是答题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找到问题以后,蔡小津感到服帖许多,立即重做一份补缴上去。老师看后大为欣赏,说,如果你第一次交来就这样,肯定给A+! 最后综合评定给了A。从此以后,蔡小津自己增添了一份信心,对待作业更多了一番细心,也提高了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跟老师的关系变得稳定起来。[b][b] 陈亦橙坦乘自己小学时得过C,老爱打游戏机曾经让父母很失望。他父亲也现场证实确有此事。 同时强调,父母关心并殷切希望孩子进步,要注意跟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多讲道理来引导。吃晚饭的时候就是每天最好的交流机会。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有效的引导。 简单的命令和强迫,往往达不到效果,甚至走向反面。[b][b] 由于那天停电的突发事件,原先计划好的还有几位演讲人航班取消,未能赶上论坛,恰好是几位男生。陈亦橙因此成为讲台上唯一的一名男生。于是他又说明,“特别是,男生往往比较贪玩,不如女生好像从小就知道努力。 但是,男生虽然懂事晚点,可是智力和潜能,”他看了看自己的“孤立”的地位,俏皮地笑了笑,“至少也不比女生差。 家长不要担心,而要有耐心”。[b][b] 对于社会和将来,孩子要有他/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说,父母与孩子的冲突,虽然事实上往往父母是对的,但是父母的正确意见,要转化为孩子自己的认识才能有效果。 因此,安娜作为刚从“孩子”过来的人告诉父母 :要教育孩子成功,首先要教育孩子听话-愿意听大人的话。[b][b] 笔者曾经夸奖蔡小津似乎向来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可是潘建红却说:“哪里!她主意大着呢。 必须把她说服了,才会听你的!” 确实,没“主意”的孩子可不就让父母担心了? [b][b]“说服了才会听”,正是一个十分普通而又非常重要的为人父母者必须的实践 : 如今时代,“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是行不通了。[b][b] 几位青年都不约而同的谈到,要说父母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作用,可以概括为支持和理解两个方面。“支持”,包括养育,生活,交纳各种费用,还有当子女专职或兼职的“驾驶员”等,似乎人人都会乐此不疲;而 所谓“理解”,恐怕更难一点, 包含了解,容忍,鼓励,开导,也包含根据孩子的特点,不作过多的强迫,而是更多的交流,分析和诱导…… 金柳星举个例子,小时候每次得了A,父母就“奖励”她一些钱,让她很开心(众大笑),也知道父母因此更开心,她也就更有干劲,慢慢成了习惯。……[b][b] 如此,论坛就远远不止是关于上大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总体教育的一般性大课题了。教育,是在美华人最为关注的一个大课题,还有许多许多需要继续探讨。[b][b][b]6. 后记:预祝更多的“成功”[/b][b][b] 安娜再次补充了一些具体材料; [b][b] 胡志媛 :“我觉得不应该把我们抬得太高,像‘成功者’,‘成功的年轻人’,人生才刚开始呢,怎么能算‘成功’。我们都是一些普通的孩子,只是在某些方面率先取得了一点成绩。抬得太高对我们自己,对其他家长和孩子的心理都没有好处。”[b][b] 蔡小津 :“得奖是因为过去的成绩,并不代表未来。上了大学,又到了同样的起跑线上。”[b][b] 最后补充说明 :我们说的“成功”,并不是所谓的“出人投地”,或发财或升官的好“衣锦还乡”,有资本炫耀自己,傲视他人。[b][b] 我行故我在,行行出状元。 只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力,迈向自己最高的目标,一次次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每一步都是“成功”。 因此,本文仍然保留题目中的“成功 ”二字。[b][b]
下一篇: SAT-II中文补充教材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