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G的阅读总结
寄托天下 | 2004-10-26 07:43 | 浏览1930次 |
[b]长文章一[/b][b][b] 有一种看法认为人类对自然规律有天生认识。某科学家在婴儿身上做实验来验证这种看法。在”正常“情况中,他给婴儿看一个玩具,放到幕布后,再给婴儿看一个玩具,也放到幕布后,最后撤掉幕布,婴儿看到两个玩具。在”异常“情况中,会偷偷再增加或减少一个玩具,这样撤掉幕布后,婴儿看到一个或三个玩具。在对一个五个月大的婴儿的测试中发现,婴儿在”异常“情况下会盯着玩具看更久的时间。这证明婴儿有天生的计数能力。[b][b] 科学家在小猴子身上做这个同样的实验,但是用水果代替玩具,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还有科学家用猴子做了另外的实验,给两个盒子里放不同数量的水果,看猴子会选择去拿哪个盒子。结果表示,猴子能区分1和2的区别、2和3的区别、3和4的区别,但不能区分4和5的区别。然而,猴子也能区分3和5的区别。实验似乎表明,猴子对数的概念仅限于1、2、3、和”many"。为了说明猴子不是从放水果的时间来做选择(放越多的水果需要越多的时间?),科学家往一个盒子里放2个水果和一个石头,往另一个盒子里放3个水果,猴子还是能正确选择水果多的那个盒子。[b][b][b]长文章二[/b][b][b] 以前的传统观念认为除了在英美等少数国家妇女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选举权,在其它国家,妇女只是被授予了选举权。并且,一些激进分子认为妇女倾向于保守观点,例如一个德国的例子。[b][b] 某学者研究后提出,妇女通过自身斗争来获得选举权的。他的研究方式和以往不同,他不是仅仅研究一个国家的女权运动,而是研究国际女权运动。他认为女权运动和国际社会运动之间有联系(?)[b][b][b]短文章一[/b][b][b] 关于人们为什么要吃香料,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人们喜欢香料的口味。而且人们吃本地出产的调料。然而,像辣椒、咖喱之类的香料,人类对它们的第一反应是不喜欢吃,只是在以后慢慢适应了。而且调料的使用和调料的生产之间并不一致。另一种解释是香料对人的健康有利。因为香料可以杀菌、防止食物腐败,这样虽然不好吃,人们也接受。这种解释可能更加正确。研究发现,热带地区的人比寒带地区的人服用更多香料,因为热带地区食物更容易腐败。另外,在烹调肉类食物时一般也比烹制蔬菜时使用更多的香料。蔬菜比起肉类来不易腐败。[b][b][b]短文章二[/b][b][b] 之前所认为的巴赫的某作品在某年的演出象征的“巴赫之复兴”,其实根本不存在。第一,在专家眼中,巴赫的地位一直很重要。很多音乐学校用他的作品来进行教学。并且贝多芬(莫扎特?)还改编过他的作品。第二,在一般大众方面,巴赫从未流行过,谈何“复兴”?[b][b]
上一篇: 大连10G考试感想
下一篇: GRE难句寄托网友谈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