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的教育(3)
寄托天下 | 2004-09-08 15:37 | 浏览1980次 |
三、美国大学的教与学[b][b]美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随课程类别和教师授课风格之不同而千差万别。在美国,教师对如何指导一门课程有相当大的自由。有时候,学生需要额外的帮助才能掌握学好一门课的本领。如果所选择的任何一门课程出现赶不上的危险时,务必要尽快找该课的授课教师或助教、或者找导师或外国学生咨询顾问、或者找校园里任何一种学业支助机构,以寻求帮助。这类学业支助机构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安排时间、更好地学习、完成书面作业和应付考试。在美国,寻求帮助并非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事实上,教师和助教愿意学生带着问题寻求帮助。[b][b]学业支助机构使用各种各样的名字——诸如“学业技巧开发中心(Academic Skills Development Center)”、“写作中心(Writing Center)” 等等其他形形色色的名字。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他们的目的全是帮助学生学好各门课程。[b][b]1.课程学习[b]美国大学和学院的最主要教学方法还是课堂讲课。跟上教师课堂讲课进度的最好办法是每天坚持阅读,并且尽可能使得阅读的内容与教师授课的题目保持一致。对于学生来说,每学期都有大量任务必须按时完成,举例来说,要阅读教师指定的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经常进行的考试和测验、写书面作业和论文、完成课程设计等,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b][b]许多时候,教师授课往往与分组讨论密切配合,特别是当班级人数众多的时候,这种安排就更加经常。如果教师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学生就应该积极投入。在我们国家,质问教师或向教师挑战被认为是一种不尊重老师的行为。但是在美国,这被认为是学生高度感兴趣、专心投入和独立思考的表现,说明学生处于良好的状态。在有些情况下,是否积极参加讨论甚至是学生成绩好坏的评定因素之一。正是由于学生们来自于世界上不同的国度,所以各个国家的人们对于一些事物如何认为和如何处理,都可以扩大其他学生的视野,从而使讨论丰富多彩。[b][b]现在,教师在课堂上大多使用电子教案,类似于国内高校建设的多媒体教室。教师的教案、教学要求、作业要求、考试要求及各种安排等信息,都可以在授课教师的主页上找到。每一个教室都有与校园网联接的计算机,教师授课时通过讲台上的计算机,直接调出自己的教案,利用投影仪,进行讲课。偶尔也有个别老教师喜欢用传统的方法授课。教室里的大黑板和粉笔已经是处于非常次要地位的辅助教学用具。[b][b]研讨课(seminar)实际上是课堂的小型化,其全部时间都是用于展开讨论。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阅读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人意见的陈述,在课堂上公诸与众。美国学生对于师生之间自由交流意见已经习以为常。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往往是评定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b][b]许多课程,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需要进实验室(laboratory,简称lab)操作、做实验,通过实验室工作,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试验。这一点,基本与国内教学方式类似。[b][b]有些课程明确规定学生写一篇“学期论文(term paper)”,通常简称“论文(paper)”。“学期论文”是所选定的某门课程或该课程某一方面的一个专题,以图书馆或实验室里的调研为基础,撰写一篇研究性文章。教师往往早在学期开始时就指定学生写“学期论文”,并规定在学期结束前不久交卷。学生在“学期论文”上所得的成绩往往在该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很大。撰写论文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组织和最后定稿,甚至写什么内容都需要仔细推敲才能够确定。[b][b]2.考试[b]几乎每门课程在学期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期末考试(final examination)”。大部分课程在学期中间还有“期中考试(mid-term examination)”,另外在课程进行中间还经常举行小测验(quiz)。所有这些考试(examination,简称exam)和考查(test)的目的全在于确定学生是否真正完成了规定的学习,并掌握了授课内容。同时,考试也是对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考验,看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程度和理解深度。绝大多数考试都采取“闭卷考试(closed book exam)”形式,不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查阅书籍和笔记。偶而,授课教师也会采用“开卷考试(open book exam)”形式,甚至采用“带回家考试(take home exam)”形式,所谓“带回家”考试是准许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认真思考和参阅资料,可以在规定的几天期限内答完考题。[b][b]大体上说,考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客观知识考试(objective examination)和主观知识考试(subjective examination)。[b][b]客观知识考试。这种类型的考试主要是测试学生对某个方面的客观事实是否具备丰富的知识。外国留学生往往认为这种考试难度相当大。其实,他们很可能是通晓这方面知识的,但可能不熟悉或不习惯这类考试的结构体制,而且对于英语也不象本国语那样精通,难以区分英语中一些差别微妙的词义。在客观知识考试中,共有五种类型的考试题。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应付这五种考题:[b][b]——“选择题(Multiple Choice)”:在一批答案中,挑选一个或几个正确或合适的选项作为答案。[b][b]——“是非题(True or False)”:辨别一个答案是“对”还是“错”。[b][b]——“配对提(Matching)”:在两行字、词、句中,把其中意义相连、可以配对者联在一起。[b][b]——“识别题(Identification)”:识别一个姓名、专用名词或词组,并简单解释其意义。[b][b]——“填空题(Filling in Blanks)”:填充一个句子或词组中的空白部分,使之完整并正确。[b][b]主观知识考试。这种类型的考试也叫做“论述题”或“作文题(essay question)”。考试题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论述某个题目或答复某个问句。这种考试主要是测试学生组织和表述自己有关特定科目之知识的能力。[b][b]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近年来在考试形式上也与这种国际通行的做法进行了成功的接轨。
上一篇: 美国的大学教育(2)
下一篇: 美国的大学教育(4)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