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大学教育(1)
寄托天下 2004-09-08 15:20 浏览2930次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如教育体制与专业选择、教学方式与成绩评定、学习方式与行为准则,以及高校图书馆等教育技术资源情况。通过对当前美国大学教育模式的介绍,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和急待解决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如何与国际教育接轨的问题,提出由此所启发的有关思考。[b][b]笔者作为赴美高级访问学者,曾在美国内华达大学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进行访问进修。在此期间,除了与Looney教授就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若干课题进行合作研究之外,还利用美国大学良好的科研学术条件,特别是通达美国各地的高速Internet网络系统,通过访问美国数百所大学的网站,对美国高等院校的现行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参加课程学习和研究生论文答辩,以及校园学术活动,系统地跟踪研究了内华达大学的教育情况。本文将就这些情况进行介绍,并结合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现行情况发表一些看法。[b][b][b]一、美国高等院校概况[b][b]美国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和学院遍布全美各地,正规的高等院校有3500多所,加上从事高职高专的社区学院,从事高等教育的院校数量高达5020多所。院校规模通常也比较大。多数院校招收研究生,面向世界各地,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在美国,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并立,从教育的角度看,两者没有差别,只是经费来源、经营情况有所不同。有的私立学校的规模和名气远超过一些公立学校,有的已成为世界名校。美国名校中,排名靠前的院校常常是私立学校。我们以内华达大学为例,介绍美国高等院校的情况。[b][b]内华达大学在美国是一所中上等规模的公立学校,创建于1874年,有两个分校,在校学生35,000多名,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博士、硕士研究生,来自全美50个州及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有教师1500多名,其中讲师200多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1300多名,年度科研经费2.2亿美元。大学设有文理学院(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工学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农业生物与自然资源学院(College of Agriculture,Biotechnology and Natural Resources)、工商管理学院(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教育学院(College of Education)、医学院(School of Medicine)、法学院(College of Judicial)、继续教育学院(College of Extended Studies)、人文社会科学学院(College of Human and Community Science)、矿业学院(School of Mines)、新闻学院(School of Journalism)等,以及研究生院(The Graduate School)。此外,还有护理学校等若干专科学校。[b][b]各个学院下设有若干系,作为相对独立的业务单位,可独立招收本科学生和研究生,但须于与校招生办公室一起完成本科学生招收的入学资格审查工作,与研究生院一起完成美国境内研究生的招收录取工作,与国际学生学者办公室(OISS)一起完成美国境外的国际学生的招收录取工作和国际访问学者的工作安排。并对符合获得奖学金条件的学生以TA(Teaching Assistant)或RA(Research Assistant)身份发放奖学金。一旦学生获得奖学金,无论是TA还是RA,学校均免去学费(Tuition),并减免所选课程的学分费。其中TA的奖学金从系经费中支付,获TA的学生须经由系同意录取,每周必须完成教学辅导、批改作业或辅导实验等教学辅助工作20小时。RA的奖学金由教授从课题经费中支付,获RA的学生须经由教授同意录取,每周必须为教授工作20小时从事课题研究。教授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office hours),教授往往将自己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计划安排预先公布在自己的网页上,或公布在自己办公室前的布告栏上。有的教授除上课外,干脆注明“有约会才到办公室(by appointment)”。但每个星期四下午都有系里组织的学术活动,大多是聘请其他大学的教授作学术报告,举行学术报告会或专题研讨会(colloquium talk),教授们一般都会很积极地参与。[b][b]美国大学里的教授通常分为三个级别:教授(professor或full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一般来讲,教授和副教授已获得终身教职(tenure)。按照目前多数院校的晋升制度,一个助理教授必须首先从事为期5~7年的教学,才有资格争取“终身教职”。至于他是否能取得“终身教职”的提名,要由一个同事(本校教职员)组成的委员会投票决定。候选人的研究成绩及发表著作、学术论文的情况是十分重要的依据之一。享有“终身教职”是一个教学人员能够终身在大学工作的保证。一旦一个教学人员获得“终身教职”,除非所在院校的财政预算严重裁减以至危及所在系的存在,或者他本人严重道德败坏,否则,学校保证一直聘请他直到退休。推行“终身教职”制度,旨在维护学术自由,防止学校随便解雇发表不受欢迎或激进言论、或者主张非正统思想的教授,同时这一制度对助理教授争取早日做出成绩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b][b]国内一些人认为美国的助理教授相当于讲师,其实这是个误会。在美国高等院校里,讲师每学期只负责讲授某一门或几门课程,一般只要具有硕士学位,经评估能胜任课程教学任务,就可以给予一年至三年的一个任期,并不特别要求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出色的成绩,一般来说也没有资格申请终身教职,不可以招收研究生。而助理教授在任职资格方面,必须具有博士学位,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除讲授课程之外,可以招收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做研究助手(Research Assistant),或者因研究课题需要而招收博士后,称为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或研究伙伴(Research Fellow),除了不具备终身教职资格和薪水较少之外,其职责和要求等方面与副教授相差不多。从本质上讲,助理教授是教授系列中的一个级别。[b][b]二、美国大学教育情况[b][b]美国大学的本科生课程旨在给学生奠定一个比较广泛的学业基础,同时让每个学生确定一项主修科目(major)。所谓“主修科目”指的是大学本科生为了获取学位(degree)集中攻读的科目。每个学生一旦选定主修科目,就将大量学习这一专业领域的课程,特别是在三、四年级(junior and senior years)更是如此。[b][b]美国大学生在开始攻读学士学位时尚未选定自己主修什么科目,这是十分普遍的情况。刚入大学的最初两年,本科生一般是从各系(department)广泛选课,即使有些大学生在入学之初确曾“声明”选择某项主修科目,后来也很有可能改变想法,转而攻读更感兴趣的其它科目。大学最初两年广泛选修的“公共课程”一般或其中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所必须的。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在二年级(sophomore year)结束时才选定自己的主修科目。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