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载美利坚》之二:X大牛通往Faculty之路
寄托天下 2018-03-16 10:53 我要评论 浏览18838次

【写在前面】   

   

《我的十载美利坚》是2018年美版的一个系列采访活动。通过采访一批十年前到达美国留学的朋友,听他们讲述美国的故事,讲述他们对于美国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是否应该转专业,是否应该回国等等问题的看法。 
   

这个系列来源于三年前我们一个相关的活动。当时采访了十几位08年左右留美的朋友,让他们各自讲述了自己的生活和对留学一些问题的看法。整整三年过去,其中很多位生活也朝着各个方向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和他们聊的时候,萌生了回访的想法,也收到了受访者的积极响应。对于他们来说,向你们讲述他们的故事和人生经验,也是难得的体验,更是一种薪火的传续。
   

或许,下一个十年到来的时候,就是你在这里向十年后的飞友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本专辑已发采访请见汇总贴:2018美版大型访谈活动-《我的十载美利坚》

http://bbs.gter.net/thread-2151215-1-1.html


X大牛是我大学时住宿舍同一楼层的朋友,应用物理专业的高材生。想到他,就不知为何想起一个上身精赤的汉子,戴着圆圆的眼镜,用一口带两湖流域口音的普通话在宿舍楼道理高喊:“毛!”
   

转眼间,那个二十岁的汉子变成了三十岁的汉子,也从物理系的本科生变成了光学博士后。不变的,是他的真诚和豁达,也是我们横跨地球的友谊。朋友很多,但名字后面后缀大牛的,只有他一个。
   

他三年前接受我采访的内容,请参见该贴:【人在美国之八】光学工程博后X大牛

http://bbs.gter.net/thread-1806920-1-1.html


以下是采访正文:


1. 能否请你介绍一下,从2015年初到现在你的经历?回首这三年,是否和2015年时候的期待一致?发生了什么无法预计的改变吗?


15年初到现在我换了一个group,从第一轮博士后做到了第二轮博士后。期待稍微有点低于自己的预期,第一个博士后没有做出特别好的科研成果,找教职信心不大,所以换了一个组,另外换个方向,多了解一些其他方向的东西,也能自己多学习一点。


2. 能否请你讲讲找博后的经验,以及博后期间的一些注意事项?怎样才能做成功的博后?


找博后的经验,我也不知道该说啥,我基本上两次都是自己联系的博士后的地方,博士老板没有给我推荐(可能他自己也么有推荐过学生),第一个博士后老板也没有主动要推荐,但是找的时候,他们都很乐意的写了推荐信,我的个人背景不是特别强,所以找的时候也是采取的广撒网的策略。成功的博后,我想最好做的东西要跟博士期间做的不一样,另外topic也比较重要,能出好的文章才对后面找教职有帮助吧。(注: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找教职都是十分现实的事情,看你的文章,看你的履历,看你在学术圈的地位,虽然不能说像是集市上的牲口,但对于大多数求职者来说这是个焦虑和尴尬的买方市场。而文章是最核心的硬通货,在哪儿都一样。)


3. 从你出国开始到现在大概有10年了,你觉得你的十年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够为现在留学出国的同学们提供什么参考?这十年你是否体会到了留学的变化,或者体会到了美国整体环境的变化(比如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科技等)?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经历是否有代表性,我觉得身边大部分人还是毕业之后都去公司了,所以可能正真走学术的人还是算少数的吧(<10%),毕竟公司找工作难度小一点,另外压力也小一点,工资也高一点。


我倒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关于留学的变化,我个人感觉变化不大,另外美国整体环境,我觉得变化也不是特别大,可能整个社会已经成型,比较稳定了吧(注:参见《我的十载美利坚》之一:“幽默风趣”的生化博后L君中对此的描述 http://bbs.gter.net/thread-2151460-1-1.html)。


4. 如果你已经留在美国了,你觉得融入美国社会,在美国安定的生活下来,十年的时间够吗?美国的什么让你决定留下来


我也没有决定是否留在美国,所以也不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留下来,觉得最主要的是这边的工作环境和科研环境吧。


5. 能不能讲讲看美国现在找教职难不难,如果一个学生出国的志向是想在美国留下来做科研,你推荐吗?需要这个学生从开始做什么准备?


其实我自己个人还没有真正开始找,但是听别人的经历以及其他人的情况来看,找教职比较难。至于是否推荐留美国做科研,完全是看个人的personality吧,国内你自己也知道,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对于某些性格的人来说可能待着不是那么舒服,不过国内也有国内的好处,科研经费相当充足,另外招学生什么的会便宜很多(注:在国内找教职有其困难的一面,详情请见后续采访)。


个人感觉如果是真想做科研,越早做准备越好,最好是去牛校牛组读phd,然后再去牛校牛组做postdoc,这样会比较靠谱一点。不然会相当辛苦,而且还最后不一定能去什么档次的学校。


6. 最后,不论你现在身处何方,做什么工作,你觉得美国的这段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带给你的最多的是什么?是一份本领,心态,财富,还是阅历?它是否给了你十年前想要的东西?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留学美国吗?


本领还是有一点,毕竟读phd以及做博士后还是收获了不少专业上的知识和技能吧。心态我也不好说,感觉我的心态从刚来美国到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个人感觉阅历比较简单,一直待在学术界。如果重新选择,我肯定还是选择留学美国的,这个可能还是跟个人想做的东西有关系吧,我还是想一直做学术下去,整体来讲,美国应该还是算比较好的选择。

【后记】


我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很多,但是真正想留在外边冲击教职的寥寥无几,因此十分佩服X大牛。找教职的艰难可想而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是这个战场的失败者。当我鼓励X大牛的时候,他回复我:“恩,其实我还算好,虽然口头上说压力大,其实自己感觉也还好,心态不算着急的那种,反正是做学术嘛,慢慢来就好了,自己喜欢就好了,我也没有特别push自己拼死拼活的去攒paper.” 也许,这种悠然和纯粹的态度,才是做学术真正的精髓,也是成长为学术大师的最重要品质。


加油大牛!祝你夫妇二人生活工作顺利!

【下期预告】

P博士,高分子专业本科,博士和博后期间在碳纳米管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现任职于美国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研发部门,工作仍然与碳材料密不可分。且听她讲述找博后和工作的一些体会。


本文版权归寄托天下论坛及wang_come_on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