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申请经验:中国文学@香港浸会大学
寄托天下 2018-02-26 12:02 我要评论 浏览31455次

QQ图片20180226115251.png


其他说明:

1、学生职务:校刊杂志社创刊社长兼主编、省级联盟组织的创立主席、全国联盟组织的执行主席 2、实习经历:从大一到大四毕业,先后在本地若干知名媒体实习,大四在中字头报刊实习。 3、两份工作:一份上市公司新媒体运营经历、一份知名财经媒体财经记者。 4、作品:在校期间主编过多份期刊、报纸和书籍,工作后在两份中字头报纸发表若干文章,其中不乏整版报道和深度报道,财经记者时期,采访过若干知名企业家。 5、论文发表:一篇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学术论文(我是二作,感恩带我发论文的帅气老师!本科生发论文真心好难!) 6、英语:两年前考了雅思6,有四六级证书,但是在申请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并没有提交英语成绩。 7、普通话:一级乙等。    


想去读研,一方面是基于自己工作几年到了瓶颈状态,一方面是基于自己在上市公司和财经媒体的工作经验,看中了未来教育行业的发展,希望自己能够有所准备,再有针对性的去做一些事情回去转行做教育。

其实我还投了其他学校,但是都申请得好晚,我也不想再等,学校也催我交钱,所以决定就选择这个offer了。对于已经工作几年的人而言,可能更看重的是性价比和效率了。所以,就从了吧!以后如果再来offer的话,那就算了,比较没缘分。

【12月23日申请缴费,12月26日两位推荐老师完成推荐。】

工作天天忙成狗,经常连续出差,还是抽空全程DIY,总结以下方式方法,以饷后来者:

1、认清自我,总结自己的亮点。(非常重要的一点!)
需要提前去将所申请的专业的官网(一定要是官网,中介网站不算数!)看清楚这个专业的各方面要求,并且看清楚他们的课程设置,搜索相关的新闻报道、论坛言论、贴吧帖子等,综合了解他们对于申请者的喜好。然后将这些特点一一投射到自己的身上,看看可以抓出哪些亮点?这一个步骤涉及到你的PS和CV撰写,而且在前期不确定自己能够去哪里,可以制作比较全能的PS和CV(我后面会讲到~)。当然,这也是我多年做人物采访的经验,必须要将相关事宜了解清楚,才能够对人物做一个最大化的凸显。

2、制作一份又专业又全面的文书。(比较考水平的一步!)

我所谓的又专业又全面,指的是,这份文书可以投许多相关的专业,但是每个专业的老师看到你的文书的时候又会觉得是特地为他们而写的!这个比较考水平了,这个也是许多专业中介的卖点,但是我通过了解中介行业的水平和价格,如果掌握以下几点,并没有多难。而且,我也没有去外面扫描,全部拿手机拍下来,然后美图秀秀做成了黑白A4的大小,然后把所有的文件都弄成了PDF,几乎是零成本。
(1)、学历方面的资料:学位证+毕业证+英文版的大学成绩证明+英语证书+普通话证书+计算机证书。
(2)、身份证明资料:身份证+护照
(3)、PS:(后面详细说)
(4)、CV:(后面详细说)
(5)、荣誉证书合集:按照重量级的排序,先国家级,再是省级市级和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啥的都放这里了。
(6)、作品集:要重复使用百度网盘的作用,将你优秀的作品先上传网盘,然后将作品分类罗列名字和细节,再每个后面附加网盘链接,方便别人查看和下载,这一步是由于很多学校的系统内存有限,所以要充分使用互联网资源。
(7)、工作经验:我在这里将我几年的工作经验图文并茂的展示了一下,里面有我两份工作里面最闪亮的点滴展示,主持会议的照片、采访大佬的合影、举办活动的照片等,像报纸那样,一张照片配一句解说,先做成了PPT,然后把PPT导成了PDF。
(8)、两份专家推荐信:(后面详细说)

3、CV、PS、推荐信如何制作?

写CV、PS和推荐信之前,我观摩了一些同学和朋友申请的文案,也借鉴了一些。但是我觉得这方面真的没什么模板,你可以写成“华尔街日报体”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关键是要包装自己的亮点,并将自己的亮点和对方的课程结合,同时,也要设置一些自己与众不同的东西。也要留有余地,在申请其他专业的时候,做小小的改动。

总之,我把自己当成了采访对象去挖掘,在很多方面做了包装。

(1)、PS:我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大体框架是第一部分讲了自己以往的一个特别的经验,然后对这个专业有了特别的兴趣,第二部分开始衍生我因为这个兴趣做了哪些准备和尝试成为了专业认识,第三部分谈工作给我带来的新鲜东西和自己对于深造的感慨,第四部分讲清楚这个课程对我的影响和吸引点,自己很希望能够学习弥补一些短板,并且讲清楚自己未来学成后的打算。其中。第四段的内容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校做一些调整,但是总体是不会变得太多的。
(2)、CV:我的CV的内容由以下组成,WORK EXPERIENCE\EDUCATION\STUDENT CLUBS & AFFILIATIONS\INTERNSHIP & PRACTICE\HONOR & AWARDS\SKILLS,尽量将自己的CV弄到一页上面,要挑最两眼亮眼的东西来写。
(3)、推荐信:两封推荐信,一封是我的教授写的,主要从我在学校的表现来写,突出了我的领导能力、综合素质、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一封是我的领导写的,突出了我的应用能力、情商、执行力和在工作岗位的突出表现。一定要选择两个领域不一样的人来推荐,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你这个人,这样才能给出全面的评价。尽量展示对你专业能力的肯定和希望你继续深造学习的期待。(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其实可以自己用老师的名字申请两个邮箱来做,其实也没关系,主要是内容一定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做。我当时找老师做完这一切,真的挺麻烦别人的,自己重新申请两个邮箱完全没影响。)

4、利用翻译软件和人工翻译

在我询问中介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都喜欢说,我们有很牛逼的英语文案还会将文案拿给外国人帮润色云云。我一直觉得,从我自己多年的新闻媒体写作的经验中,传递信息其实不外乎内容丰富、文字流畅、逻辑清楚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帮你润色得有多丰富灿烂。所以我是先用中文写作了这些内容,然后反复修改过几次,最后定稿后,我找网易人工帮忙翻译了一下,因为他们提供了润色和修改的服务,所以拿到翻译稿的第一时间,我就联系了我英语很牛逼的朋友帮忙看,然后指出了一下修改意见,又打回去让网易润色了一下,大概花了500左右RMB。

5、填表和提交
几个大学我都申请了,其实讲真,只要填完一个学校之后,其他的都可以后台内容复制粘贴照搬。这个时候请使用必应翻译(http://www.bing.com/translator/)来帮助你成功填表和提交,在我的使用过程中,我是将必应和谷歌轮流用的,最后还是觉得必应的翻译更加精准一些。

做完这一切,我大概用了一周的时间,每天下班和休息时间我都在查资料、写东西、搞翻译,弄完之后,我是按照一个学校一天的报名速度来做的。所以提交得比较晚,但是offer却来得比较快!



原帖作者:蟬時雨520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2150081-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蟬時雨520”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