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 2016-12-14 15:07 | 我要评论 | 浏览5683次 |
记得当年报offer时答应了要来填CTH(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资料的空白,所以来做了这件事。来瑞典一个学期马上结束了感触颇深,所以啰嗦一发回报社会。希望有机会在瑞典见到被这篇文骗来的小伙伴们嘻嘻嘻。
1.关于CTH
全名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CTH得名于瑞典语Chalmers Tekniska H最猀欀漀氀愀。Chalmers是人名,印象中是建校捐助人的名字,和林奈大学是瑞典唯二的人名命名的学校,大概可以由此看出私立学校的背景。私立学校所以财力雄厚,比如CTH也以它服务超级周至而且势力不小的学生会而闻名,学校对于学生的重视程度十分感人,加上瑞典和第二大城市的生活品质保障,学习生活的舒适度是十分高的。
2.CTH的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位于主校区Johannesberg,基本位于市中心,是CTH号称的八大领先领域之一。本科3年制瑞典语教学,因此基本没有国际生,
有Architecture和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两个专业,后者在本科结束后可以选择建筑或者土木的方向。3年本科结束后本校学生大多数会选择工作一段时间,而他们据说可以在之后的任意时间回到CTH继续就读2年的master,而这些人就是你们会在universityadmissions网站里看到first-cycle的学生 ,和我们国际生申请互不干扰。
接下来主要说一下master。和很多欧洲学校一样,两年学制授予MSc学位。建筑学院分两个专业,本人所在的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简称MPARC)和Desig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简称MPDSD),和我们一起用一幢教学楼的还有几个相关的Master专业,
土木一个(名字记不清了)、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运营管理,每年大概都有一两个中国学生的样子。MPARC和MPDSD这两个专业关系非常的密切,MPARC很多年前是单独的Architecture,近些年加上了urban的名称,MPDSD是最近几年新组建的专业,来之前我一直理解为是景观方向的专业,实际上视角非常的建筑和城市,而且顺应CTH的校训for a sustainable future,所以虽然是新专业但是名气提升很快,
因此严格意义上讲CTH是没有景观专业的(瑞典的景观专业可以去搜瑞典农业大学和BTH),然而还是有很多景观背景的国际生选择了MPDSD。
此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存在是Nordic 5的Urban Transition什么的一个专业,这个专业在CTH的一年虽然不单独开系,但可以自由选择MPARC和MPDSD的课程。
目测15年入学建筑学院两个系Master学生大概120人左右,但其中包含了很大比例的Erasmus和其他项目的短期交换生,因此国际生大致可以保持在50%的样子。
3.课程设置
最先要说,欧洲很多国家的建筑master排课看起来是比较轻松的,如CTH建筑master就不可能存在同时上两门课的情况,因此习惯很intensive的方式或者觉得不够物超所值的同学请谨慎考虑。
之所以说看起来轻松,是因为无重叠课程就意味着非常细致而且长的设计周期,
个人感觉更利于非常全面地领会某一个领域。
接下来,MPARC和MPDSD在两年内的课程组合基本类似,每个长学期30学分,1-2门小课(7.5分)+1个studio(15或22.5分)组成一个半年的循环,两年内完成3次上述循环和最后一个毕业设计。小课有理论课(比如第一学期第一门必修的洗脑课),也有小型的studio(小型设计或者竞赛),每门4周,其余的时间都是studio的。
3.1 Studio
MPARC有4个风格非常明确的studio支线:Housing invention and healthcare/matter & space/urban design/material & details,除material & details只在第一年秋季学期开课外,其他三个支线均有3个不同内容但是主题一直的studio循环开课,每个studio专家+助教+外援导师负责制。MPARC的学生要求至少要在上述的3*3+1的studio里选择两个,(因为可以第一年春季学期之后就可以去隔壁MPDSD选一个),可以选择不同支线,也可一条走到底。
Housing支线:Studio 1是Senior housing,这是我刚上完的studio所以多说几句。和国内敬老院的概念完全不同,瑞典的老年住宅体系可以说是全球最完善而且最先进的,从文献很多还只有瑞典语就可以看出,根据年龄、生活条件、身体与看护强度分为5类,而我们今年这个studio主题是正中间叫Trygghetboende的那一类;Studio 2是独栋住宅的Housing Invention,比较强调住宅的灵活性和预见性;Studio 3是Healthcare建筑。可以说Housing支线是CTH建筑系的王牌,很多东欧的同学慕名前来就是为了这个支线,相比其他支线这个也是最贴近市场的一个。
Matter支线:由题可知,关注建筑的事件性和空间形态,而建筑的类型也比较灵活,但是体量较小。似乎是不分明确的区别,整体上是处于一个进阶的状态。据基友描述,非常强调概念生成,进阶之后会强调材料、做法等等,个人感觉上是非常学院派的一个支线。因为体量小而时间长,所以会给人比较迷思的感觉,但是这个支线的师资却十分的强,本校最著名的建筑师Gert Wing爀搀栀开会带着他们事务所的人时不时来友情客串。
Urban支线:也是由题可知。MPARC大概是因为这个支线所以给专业名字加上了and urban design,师资也是十分强大,但是总体选的人比较少。Studio 1一般会做后工业地区的改造,比如今年基地就是哥德堡南部一个小镇,据说在一个范围内的选址比较灵活,自由度很高;Studio 2是城市形态学,基于理论的分析占一半时间;Studio 3不太清楚。CTH建筑系整体上就十分关注城市肌理以及建筑与街道立面的关系,从瑞典著名的千禧年计划可见一斑。
Material & Details:只有一个studio所以非常抢手,也如题目。这个studio在各支线中以非常密实的schedule和竞争感而著称,因为前半期是一个studio内的设计竞赛,评选出前几名的方案,后半期大比例落成,因此尺度也不是很大。由于每年主打一种材料、题目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高技性和参数化参与、参与建造存在感极强,因此据说深受学生好评。
接下来是MPDSD的,因为不是本专业所以就简单说一下。印象中是没有支线的,所以每个学期都不同。
第一学期是关注城镇问题以及着手分析和改造的两个studio。
第二学期有:非常非常著名的Reality Studio / Sustainable building / Cultural Heritage,第一个著名是因为学生每年要赴非洲大约两个月时间,一般是肯尼亚或者坦桑尼亚,据说是和Lund大学一起选派学生参加,因此需要通过面试选定,16年由于只cover一半机票而且这届奶妈众多不愿远行楼主一不小心今年捡漏要去达累斯萨拉姆了嘻嘻嘻,往年的设计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地像一个我很关注的事务所TYIN Tegnesture,所以不多说了有兴趣可以谷娘。
第三学期好像和第一学期类似。
3.2 “小课”
7.5分的小课也是选择非常丰富而且蛮有趣的。除了入学的第一门,我称之为洗脑课是因为MPARC和MPDSD一起不上不行的一门告诉你sustainable大法好不sustainable简直不是人的一门课。MPARC从第二学期起是1门studio+2门小课,MPDSD继续保持1门studio+1门小课。基本上理论课(如Nordic Architecture,毕设准备课,领导沟通交流能力blabla)和设计课对半开,个人比较推荐设计类的小课,CTH建筑学以关注竞赛而受到好评,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sustainable building以及solar architecture的竞赛,一个月时间做竞赛强度大收获多,不仅能非常扎实地体会到校训哈哈哈哈,而且一不小心拿了奖也是会让CV好看一些。
总而言之,studio比我想象中的选择要少,
但是设计的过程还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少而专精,锁定点十分的准确而且细致,因此想来和美帝的培养方式大概区别也在于此。所以强烈建议经过本科教育后,已经有非常明确的偏好,或者有明确想法在某一领域深造的同学来读。
再明确一些的话,我比较建议偏好以下点的同学来读CTH的MPARC:1住宅类建筑(包括新型住宅、老年住宅、高集约式住宅等等),2中小型公共类,功能比较单一但是关注乡土材料与营建方式的建筑,3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手段;对中等偏大的宏观尺度、建筑可持续政策发展与分析、文化以遗产保留等感兴趣的同学来读MPDSD(←仅仅是我的感受,有机会可以请DSD的盆浴来讲讲)。
以及特别补充,CTH比较重视所谓的EBD,即Evidence Based Design,MPARC的studio在设计过程中虽然不强求research,但是穿插了不少的讲座和所在领域的研究专家介绍会引导你去靠谱的考虑问题,而隔壁系MPDSD注重research的就更加不用说了。所以作品集里如果比较注重research的部分可能会博得一些额外的好感。
4. 其他
感觉重要的已经说完了,欢迎私戳。其他的,关于你们在意的CTH和KTH之争,从个人的感觉和见闻CTH在建筑系方面在瑞典国内应该还是没有异议稳坐第一把交椅?(KTH同学看到请不要来暗杀我哈哈哈哈哈)CTH号称40%的瑞典建筑师来自CTH校友,
前一阵参观了在Stockholm的瑞典建筑艺术馆,里面的模型也都出自CTH的verkstad。
以及CTH建筑系友好的背景宽容大概在欧洲真的是独树一帜,例如我这种农科园林背景的人也被CTH海纳,而且CTH由于有米,所以发奖也是比较大方,据说本科背景比较好的学校得奖几率十分之大,而一抬手就是75%的减免,减免后半年学费23850sek(约1w8左右rmb)。
除此之外,哥德堡的生活成本大概是北欧最感人,拿了奖每月还靠写点乐评挣钱所以毫无节制的我哈哈哈哈加房租大约1w sek(约7k5 rmb)每月可以前滚翻后滚翻,生活怎么比较滋润我就不多说了哈哈哈。因为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一提城市生活这种事,毕竟留学是件孤独寂寞冷的事情,真的当你切身体会生活后你才会感受到,能学习在像不(那么)村的哥德堡这样的城市真的是件幸福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瑞典虽然英语很好,但是不学瑞典语在瑞典(生活是没有问题的),建筑狗据说是找不到工作的。虽然我知道机会渺茫但楼主在以学英语从来没有过的认真刻苦精神学习瑞典语哈哈哈哈,具体工作等等怎样大概可以留我两年后再报备?祝各位申请季以及我今年奋斗的小伙伴一切顺利~
原帖作者:Sebac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910272-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Sebac"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