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 2016-09-29 12:55 | 我要评论 | 浏览7318次 |
2015年10月31日:25 28 18 24=95
2016年9月10日:29 29 23 27=108
第一次考完托福后就花了半年考G,所以复习经验可能不太具有可参考性。不过还是想写一下,算是自己的一点回忆。
第一次考托之前,吊儿郎当地复习了4个月。我高中虽然还ok,但完全是应试教育,就会做阅读,其他的发音听力都很糟糕。大学四年就没好好学过英语,6级擦线过。毕业三年又没用过英语。光把英语拾起来就花了很久。
拾起来第一步:背单词。
因为太久不用,连发音都忘了。所以当时用的app是百词斩,因为有发音,还有句子发音。但是缺点是复习做的不好,背过的单词基本上没有复习这一项。后来发现扇贝单词复习功能做的不错,按照记忆曲线复习,背诵效果比较好,但是缺点是只有单词有读音,句子没有,而且页面比较单调。所以我是先用百词斩背一遍有个大体印象,然后用扇贝刷。然后就买了无老师的书,不过无老师的书里有些专有名词,关于动物、年代、化石的,其实没有必要背。
背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逐项突破。鉴于一战其实考得也很差,就不按时间顺序了,分科目说一下吧。
阅读:
阅读的基础是背单词,之后要分析段间逻辑。我的做法是先看题,然后再看相关段落。因为托福题目都是按顺序的,如果一个段有两道题,那么这一段就可以分成两部分读。缩小找答案的范围。
每看完一段,我都在纸上写一下中心思想,最初怕写这个浪费时间,可是后来发现这个很重要,可以帮你理清楚文章结构,对最后一个题帮助很大, 因为最后一个题就是让你挑出来三个段的中心思想。
当然GRE也帮了我的忙,让我读文章速度快了很多,但注意的是其实GRE和托福对阅读的侧重还是不同的,所以G分考得很高的同学千万别掉以轻心。
听力:其实听力方法很简单,反复听,精听。最好的素材就是tpo,找一个可以按句子播放的app,听不懂的地方就一句句听,直到听到这个音接着能反应出来这个单词是什么。
不存在听力走神、记不下的情况,只要听懂了,就不会走神,也都能记下。——经验之谈。
后来我也听过TOEFL官网推荐的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60 seconds),这个难度比较高,除非是后期tpo都听得背过了需要新材料,否则不建议一开始就听这个,太快,太打击自信心。不过听这个的话建议可以用可可英语,分句朗读,很方便。
口语:挣扎到最后才一个23分,也无颜多说什么。要纠正发音的话建议用的app是英语流利说,能够告诉你每个单词发音准不准,这一点上比有道口语精准。说说我23分的水平吧,给大家一个衡量。其实我挺满意的(傅园慧脸)。3-5题都听懂了,也都说完了,第6题最后一个例子没说完。1、2题没太多卡壳,一直在说。当然我语音不好,中式发音比较重。给大家复习时做个参考。
作文:要输出必须输入。我其实也没用很难的词,都是一般的词,把你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与其把时间花在琢磨怎么写个别惊艳的句子,不如想想如何清楚明白的表达你的意思。如果可能的话多写点,这样能把意思阐述地更清楚。
关于magoosh:
买了magoosh的gre后,发现也新出了托福,就买了个。当时买的时候很便宜,可能才40刀,现在好像翻了一倍了。
说实话感觉比较鸡肋,特别是涨价后。
当时买的原因是二战前,因为tpo以前都做完了,然后tpo最后几套也没有标准答案,就想买套新题。加上也比较便宜,就买了。
鸡肋的原因是觉得magoosh的出题思路和托福不太一样。
听力和作文要比托福难。而且会让你觉得出题思路也不太一样。
所以建议还是首选tpo。如果magoosh还一直这么贵的话,我个人不太建议。
叨叨几句感慨
去年11月底一战,今年9月二战,战线够长。终于两座考试大山都尘埃落定了。
今天查完分高兴了一小会,接着继续迷茫,不知道该读什么专业。
比较水的一篇经验贴,算是给自己漫长的备考做一个回忆小结。
原帖作者:shuicy78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2039719-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shuicy78”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