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 2016-05-25 18:53 | 我要评论 | 浏览3785次 |
5月21日,寄托法版进校园活动进入复旦大学。请来了律师前辈赵久苏先生作为嘉宾,分享他的行业经验以及他对行业新人的一些建议。
有爱的志愿者将本次的活动整理成文字,分享给小伙伴们。
以下为文字记录:
第一环节:
活动的主持人向在座的嘉宾与同学简要介绍了寄托论坛的基本情况,并强调了法律专版的影响力,表示之前寄托法版进北上广高校的活动十分成功。接着寄托版主“我是四蛋”进行发言,他首先感谢嘉宾和同学们能够冒雨前来参加这次活动,接着阐明了这次活动邀请赵律师的原因,既赵律师的职业生涯契合这次活动的主题--法律人的多种可能性,并希望大家可以持续关注寄托法版的发展。
第一环节结束。
第二环节:赵律师的演讲部分
part1:个人教育及行业经验的分享:
赵律师首先自谦地表示自己与在座的诸位除了经历之外,没有什么差别,接着讲到人生经历是具有不可复制性的,别人的经验虽然不能完全照搬,却会给人以启迪。面对人生的诸多岔路口,走哪条路,怎么走,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选择,他希望今天的经验分享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1.1青年经历
赵律师回忆了自己特殊的求学历程--在读小学四年级时遭遇文革,之后的十二年间只读了一年书,以至于认为读书没有用。初中毕业那年有机会去读技校,班主任劝说他去读,尽管不理解班主任的用意,依然听从其意见,认真准备了三个月,考取了上海冶金技术学校最好的热工仪表专业。从1974年赵律师毕业留校,到77年恢复高考,这期间他一直没有停止自学,然而当时高考的愿望受到校方的阻挠,校方希望他留校届团委书记的班,他向校方争取,校方同意只给他一次机会去参加高考,结果他考上了复旦。通过自己这一阶段的经历,赵律师分享给了在座的同学一句话,不要浪费光阴(time can be better spent)。
赵律师在复旦本科攻读国际政治专业,关于这一选择,他解释道,选择这样一个专业是因为自己想要寻求为什么文革会毁掉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信念这个问题的答案,然而本科期间的学习并没有使自己满意。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律师走上了法律之路,当时正好杜克大学来中国招生,赵律师便去参加了面试,三个半小时的严苛面试,有两个问题是赵律师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你有没有听说过杜克?”,另一个是“想不想来杜克读书?”。之后的事情水到渠成,赵律师拿到了杜克的offer和全奖,三个月后,登上了去往异国他乡的飞机。
1.2走进杜克法学院
由于语言方面的问题,加上东西文化的冲突,导致赵律师在杜克的第一门课程就遇到了难题。首先是教材读不懂,其次,对美国法学院的苏格拉底式的授课方式极为不适应。后来去咨询了professor Roberts,受到指点,重获了信心。
接着赵律师分享了自己在杜克大学学习的最深体会。每年杜克都会组织学生暑期实习,在杜克的第一年,赵律师发现自己刚学的东西马上就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程度之高,是在国内没有体会到过的。
最后,赵律师分享了在杜克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学会了斗争,当时法学院要求他们(中国留学生)一毕业立即回国,但赵律师及其同学要求考试和工作机会。通过多次谈判,最终与学校达成协议,若他们被律所的 spossor接受即可留下,否则就得回囯。斗争的结果,是所有人都顺利的找到了工作。
1.3成为职业律师
1988年毕业后,赵律师加入美国高特律师事务所纽约总部工作,三年后,他做出了一个受到身边所有人极力反对的决定--回国去高特香港代表处工作。原因有二:1.在美国没有归属感 2.身为华人,与美国同学待遇差别很大。1992年,他结束了高特的工作,加入了英国高伟申律师事务所。由于当时大陆人与香港人交流沟通困难,赵律师得以发挥自身优势,自己的market position 不断上涨,1997年,高伟绅上海代表处的chief representative 辞职,上海代表处希望赵律师回去担任上海的首席代表,赵律师以成为合伙人为条件接受了offer,回到了上海。
最后赵律师总结了人生中四个重要的转折点:
1.进入复旦
2.从美国回到香港工作
3.从香港到上海工作
4.成为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的法务长和执行副总裁
并表明如今,自己的心中仍有两大心愿:
1.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年轻学子,律师更好地成长
2.希望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与技能帮助中国的律师走上国际化的舞台(明确指出中国的律师在走向国际化方面差的很远,需要培养unique skill set)
part2:从业28年的感受经验:
这一部分赵律师分享了三个他认为对于律师来说很重要的资质:
1.true professional,既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导向,有 solid skill和解决问题的commitment。
2.要以客户根本/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归宿点,但又要时刻谨记自己的“独立法律人格”
3.愿意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其次,赵律师还提到了杜克法学院交给他的最重要的东西--法律的思维方式,在杜克学习期间,法学院的课程采用苏格拉底式教学,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方法,不会明确告诉学生孰对孰错。
赵律师认为,三流的律师告诉客户法律是怎么说的,二流的律师面对客户给出的问题,会在已有法律中找到答案,而一流律师则会想办法解决法律中没有明确答案的难题。所以要成为一流的律师,法律思维是必要的。
在这个部分赵律师还回答了大家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
相对英国法学院,为何要去美国法学院学习?
答:因为在美国的法学院拿到qualification要比在英国相对容易,英国要拿到qualification需要两年的trainee contract,外国学生几乎是拿不到的,因而在英国要拿到qualification很难。
精彩问答汇总
LL.M. or J.D. ? Why?
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两者各有pros and cons
LL.M需要在国内先拿到法学学位,优点是效率高,学习时间短,成本低,缺点是虚有其表,基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只凭LL.M想要成为美国律所的合伙人基本没有可能,对职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J.D.没有法学学位的要求,是三年制的,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对职业长远发展有利,但花费高昂,三年学费保守估计20万美元。(赵律师本人更推荐J.D.)
毕业后留美还是回国?
无论哪一种选择,选一个好的导师很重要
问答互动环节精华:(winston即为赵律师)
问题一提问者背景介绍:交大法学院在读,身边同学很少有去读J.D.的想法,自己想去读
q:Winston,我想问一下你在选择了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路的时候,怎样坚守信念,或者说,如何耐得住寂寞?如果LSAT考试成绩不突出,申请不到top14的学校,是否还有申请的必要?
Winston:请问你去读J.D.的动因是什么?
q:我不想在国内读法硕,感觉对培养自己的profession没有帮助,想趁自己年轻多出去闯闯
Winston:我很赞同你的理由,确实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你能在这个年纪有这样的远见很不错。但我要指出你的一个问题,你reference的范围太狭窄了,不要把参考范围局限在交大,放宽一点,全上海甚至全国,你就不会感觉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了。至于lsat分数的问题,170分以下申请top确实很难,可是没有必要追求什么top14,top20,不要认为只有到top多少才对得起父母,要明白good for you 的即是最好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考到无论是top10,还是top50,自己喜欢就好。
问题二提问者背景介绍: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大三,gpa top3,已在上海知名律所实习
q:在没有机会去国外接受先进教育的情况下,怎样训练提升自己的professional thinking?
Winston: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q:在律所工作
Winston:你可以先进入一个top firm,选一个与自己有一致value的合伙人作为自己的导师(关键看人品,经验,教育背景),在这个领域里积累一点经验,会对你有所帮助。
q:我还有一个问题向您请教,在您这么多年的interview工作中,您觉得什么样的资质是您比较看重的?
Winston:1.honest 2.对工作认真负责 3.不自以为是,善于向他人学习
问题三提问者背景介绍:执业四年律师,想去国外深造
q:在llm的学习期间,应该把重心放在哪里?(学习,社交)
winston:focus学习,注意选课的时候尽量选与你未来职业规划相关的课程,社交方面要注重跟教授与同学就学习方面多多交流
q:怎样获得顶尖律所的工作机会?有特殊的渠道或资源吗?
winston:通过校际交流,还有网络,是有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的,也可以回中国加入外资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取舍吧,你有四年的工作经验,再读一个llm,进入国际firm的机会还是相当大的,读llm期间选课一定要选对,可以适当关注近年来出现的新的领域,如IP等,会对你有所帮助。
寄托法版进校园复旦专场完满结束,感谢嘉宾赵久苏先生,感谢法版版主我是四蛋,感谢包括但不限于速录君在内的所有志愿者们及参与的小伙伴们。
原帖作者:zdxyy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983383-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天下及寄托版友zdxyy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