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 2016-04-18 17:28 | 我要评论 | 浏览4138次 |
16fall的申请季已经接近尾声,虽然还有一两所学校没有出结果,但已心有所属。回顾一路走来的全DIY路程,竟满是感动,找了个时间把这半年来的历程以及一些算不上经验的意见分享给后来的人。因为我也是参考前辈们的经验一路披荆斩棘走向逆袭的,虽不是什么大神,但足以宽慰自己。
为什么出国?
三点,第一,一直就比较反感国内的硕士培养模式,但是由于许多外部因素,加上家庭期望,大四的时候自己还是得跟随大流参加国内考研,楼主报考了一所国内985,无奈单科成绩太低没有过线。不过我现在很感谢当时自己没能过线,才有了后来的后来这一切付诸于梦想的努力,第二,是圆自己高中时的一个梦想。第三,就不用说了,for a better future.
为什么是北欧?
首先个人原因,对美国没有兴趣,万恶的资本主义。其次,英国的硕士一年制我就不多说了,学费还死贵。而且本人家庭经济有限,所以比较注重性价比。这些主流的国家看似光鲜靓丽,但对我都毫无吸引力,若不是MIT牛剑这种学校,感觉都太产业化了。发现北欧这块新大陆是在网上偶然看见了一个学长的帖子,描述了自己在芬兰留学的种种,我顿时感觉这种生活不就是我一直以来所想要的吗?然后我仿佛发现了新天地一样,开始在各种新闻各种媒体各种论坛上疯狂的搜刮有关北欧这几个国家留学的一切的一切,我渐渐发现,无论是在教育质量排名、英语普及率、幸福感指数,这几个国家都霸占世界排行榜前几,其中也不乏KTH,CTH,aalto等理工牛校。而且像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等首都城市都极具创新力和创造力,随着查找信息的深入,对瑞典、芬兰等几个国家的好感度直线上升,于是我决定抛弃主流的英美国家,开始了我的北欧DIY申请之路。
关于中介和DIY?
对于中介我不能一棒子打死,但不可否认,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我所了解到的大多数中介都是属于比较坑的那种类型,当然也有少部分良心中介,各种事情亲力亲为,我的建议是小中介往往比大中介靠谱。由于我自己当时比较空闲,所以把时间都放在申请上,同时也希望借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就没有找中介。
但是我要提醒的是,DIY的路是艰辛的,如果你是一个懒到连基本信息都不愿上网查找的人,那么我劝你早点放弃DIY。因为在申请初期在各大论坛、qq群里都会有人问“请问xx学校雅思要多少分啊?”“请问我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啊?”等智商为0的问题。伸手党谁都不待见,别人也没有义务浪费时间为你解答这些只要敲几下键盘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要说网站都是英文的,自己英文水平有限,都是要出国读研究生的人了,这些基本信息看不懂得话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国内好了。其次,楼主是gap一年,所以背负的申请压力也是挺大,楼主也不愿意一边做着其他事情一边做申请,所以前期一心一意放在申请学校上面,没有给自己留后路,所以每一步都走的很小心。
我的背景?
本科双非,学校很普通,绩点83.63,无实习,无paper,无牛推,倒是有一些水水的科研经历,以及一些大大小小有的没的有关无关的水奖项。
下面说一下申请过程。
我大概是8月份开始准备雅思,因为自己的英语基础一直就还不错,四级610,六级570,所以就没有报班,自己闷着头在家里复习,期间还在国内玩了一圈,所以总共复习的时间大概也就一个月不到,9月底我就去考了。笔试前夜竟然奇怪的失眠了一整夜没睡着,睁着眼睛到了天亮就去考试了,也不知道是太激动了还是太紧张了,导致考试的时候头晕晕的,连续的听力、阅读、写作高强度的考试让我心累,所以也就感觉没发挥好,只有6.5,离目标差了些,但是后来想这个分数够用了,考一次也挺贵的就没有再考的计划了。成绩不高,关于雅思复习也就不敢提过多的建议,一句话,把剑4-10所有题目吃透就行了。
10月底开始,我去本科学校档案馆开中英成绩单和毕业证、学位证,档案馆的老师说要10天左右,弄好了联系我,结果20天了还没有消息,等不及了我打个电话过去居然告诉我他忘了。。。本宝宝表示深深的跪了,于是又再等了一周。所以提醒一下,有的学校教务处或档案馆老师不好说话的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11月初我开始准备文书材料,首先是动机信,北欧学校大多数都是写动机信,至于英美国家要求的PS,个人认为只是换一种形式,变一种侧重点罢了。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感觉这也想写那也想写,又感觉没东西可写无从下笔,矛盾之中也想过要不要找文书机构帮忙,但几次这个念头都被我扼杀在摇篮里了,如果你自己都不了解你自己的话,别人把你包装的再华丽也是空空的驱壳。始终记住,这个世界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于是参考了一些别人写的动机信,开始挖掘自己身上的各种优点,把自己想写的内容通通一条条列在一张A4纸上,最后根据重要程度挑选。总体来说,我的动机信是以下格式:
1.自报家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本科学历信息、成绩单,两到三句话概括。
2.为什么申请这个学校,两段,每段具体说一个原因,两个原因要不同的方面,可以从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说。
3.毕业论文,用几句话简单概括一下自己毕业论文的内容,重点突出你做了什么,而不是结果。
4.夸学校,适当的夸一夸学校是可以加分的,但不能过度,至少教授看了知道你了解这个学校,事先有做功课,而不是漫无目的的申请。如果你实在不了解学校的话,去学校官网找有很多有用的信息值得你用上。
5.表明研究兴趣和信心。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表明自己对这个领域的兴趣,这个领域最好和官网列出的专业领域相吻合。
至于CV,很多人侧重点错了,包括我自己,我在写完自己的CV初稿后,拿给一个大牛同学看了,他很直接的指出了我的侧重点有问题,我过多的把CV写成了类似于个人简历的样子,而没有突出自己的research experience,于是,我花了近1/2的篇幅突出本科科研经历,虽然有些比较水,但你可以把它写的高大上一些,分项目一条条列出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这个项目是什么。然后格式很重要,排版一定要美观。
推荐信我就不说了,中国学生都懂的。写文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不想平时写一篇essay什么的来的简单,你需要方方面面的审视你自己,一遍一遍的修改、补漏、优化,建议每修改完一遍自己对着读一遍,一定要读出来,我就是这样做的,每读一遍你都会发现里面的别扭之处,然后把它改到到舒服的样子,这个过程至少进行10遍。这是个漫长的任务,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还有一个重点是,语言一定要精练!精练就是一句话可以表述清楚的东西绝不分成两句甚至三句话,文书是有字数限制的,请一定用最少的字数最大化的展现最好的你。
12月初,北欧的申请基本都开始了,有一部分经济原因,所以我的申请以芬兰为主、瑞典为辅,芬兰可以免学费,瑞典给的奖比较多。至于挪威、丹麦什么的当时没有考虑,挪威不喜欢、丹麦贵拿奖难。
芬兰篇
芬兰的申请比较复杂,成绩单学位证什么的必须cdgdc认证。说到cdgdc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个中国人坑中国人的圈钱机构,分分钟能办好的东西非要拖到一个月的最后一天,第一次把我的专业英文名给弄错了,然后我叫他们改过来,改了结果寄出的报告还是错的,结果申诉重寄,结果又把份数搞错了,结果又重寄。建议cdgdc早点办好,越晚越麻烦,碰到放假,更麻烦。
所有材料齐全了,studyinfo.fi上找学校填表提交,然后寄材料。注意芬兰有10几所学校是统一受理材料的,在UAF里的学校可以打包一起寄过去,当然aalto,tut这些不在其中,需要单独寄材料。
芬兰我一共申了5所,赫尔辛基大学、阿尔托大学、坦佩雷理工大学、东芬兰大学、奥卢大学。本人本科是光电,芬兰又要求本科极高的专业匹配度,因此硕士要么往光学方向申,要么往EE,但光学专业比较少,ee是主流,所以大多数申的是ee类的专业。当时也是怕没书读,所以一口气把芬兰前几的学校都申了。目前为止,除了赫尔辛基大学还没出结果外,其余四所全部拿到ad,免学费,东芬兰还给了每个月500欧的奖学金。所以我当时的担心是多余了。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瑞典篇
瑞典的申请就比较简单了。统一的网申平台,统一网上递交材料,不用邮寄,也没什么必须要的认证。我申了查尔姆斯理工大学、隆德大学、皇家理工学院。申CTH是因为好感度直线持续上升,这所学校的前期招生工作是我见过所有学校做的最好的,没有之一。学生大使每周固定时间qq答疑,各种webinar为你排忧解难,各种学长学姐热心指导,录取了还有专人打电话给你一对一答疑,就连之后选房子都有人给你一间一间的拍视频,我觉得cth这个学校自己就把中介的事情都做了。真是良心学校,奖学金又多,非常值得推荐,奈何我第一志愿在是第二志愿录取的,没有奖学金机会,就放弃了。皇家理工比较傲娇,qq群比较冷清,也不怎么发邮件,有免学费的全奖,但给的比较少。
其他篇
为了试探英国的录取是不是传说中的那样简单,我还是试了几所英国学校,除了个别卡985、211的学校,其他的都给了ad。这里就不多说。
EIT digital (EIT ICT Labs)近几年兴起的一个项目,两年两个国家,申的人也越来越多,前几年奖学金很给力,基本cover学费生活费,但今年略失望,最高也只免一半学费,而且奖学金数量出奇的少,我申的ES项目录取的中国学生加起来也没听说超过五个拿奖的。如果没有奖,学费加生活费还是比较昂贵的,超过20多万吧,但是比单申项目学校学费便宜的多,如果不care商科问题的可以试一下,反正也不要申请费。我录取的是KTH+aalto。有一点是申请材料要写一个business idea,这个问题当时困扰了楼主许久,但临近ddl的时候还是憋了出来。
EM Monabiphot 在网上找到的一个EM项目,两年三个国家,具体不是很了解,有奖的话基本也可以cover。但是我被放在了无奖学金reserve list上,后来发现竞争相当惨烈。
结果汇总
芬兰:Aalto,TUT,Oulu,UEF
瑞典:CTH
EIT digital master school KTH+aalto(E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University of Leeds
Coventry University
EM Monabiphot
总结
最后决定去aalto了。
整个2016申请季下来,真的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寄托伴我度过每个申请过程,闲来无事写此贴回馈寄托,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参考。事实证明,本科学校的背景并不care,不试怎么知道呢?后来也有一些本科双非背景的学弟学妹加我,我也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由于最近qq、微信快被加爆了,楼主实在应接不过来,所以这里就不再贴联系方式了,如有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在申请瑞典芬兰的学校中有什么疑问的话,欢迎在下面跟帖留言,楼主会经常上,会及时回复。
还是那句话,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愿未来的未来,我们能够无所畏惧的去探索,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远方。
原文作者:jksky1001
原文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966195-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和图片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jksky1001所有。未经原作者允许,谢绝其它平台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