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怂”起来吧|双非二本申请PhD经验+教训分享
寄托天下 | 2015-07-20 16:50 | 我要评论 | 浏览8150次 |
在申请后期,基本上每天都要看寄托,特别是等offer等到要崩溃的阶段,看看大家彼此的congs和吐槽,心情就会好很多~~说不上是回馈寄托,只能说给寄托添砖加瓦吧~
坛子里应该大部分都至少是个一本,像额这种双非二本的申请者还是挺少,一路申请下来,感触颇多。
以下只是针对我的专业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而且只是针对绝大多数情况来说,你要说隔壁小明要啥啥没有,最后去了常春藤,那就。。。
背景介绍:
本科: 双非二本
研究生: 211
专业: 统计/生统
1. 不好的本科学校是否会对申请过程有影响?
2. 我已经双非小本了,怎么增加自己的机会?
3. 双非小本怎么选校哈?
4. 陶瓷?到底有用没用阿?到底怎么套阿?……?
5.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申请?
6. 申请过程中的如何获取额外奖学金?
7. 如何增大和BF/GF一起被录的概率?
8. 最重要的问题,要不要读PhD阿?
1. 不好的本科学校是否会对申请过程有影响?
必然有影响! 这次申请有一个学校在录取我之前,直接发邮件来问“对你们学校的教学水平不了解,你能过我们的博士资格考试么?”兼职侮辱人有木有…而且美国学校很讲究‘裙带关系’,for example, 某大学录取了X毕业的小红,小红表现灰常灰常出色,那往后几届,他们就很愿意考虑X学校的学生。所以对于双非小本的同学,这种好处真是比中彩票还难~
2. 我已经双非小本了,怎么增加自己的机会?
1) 提高GPA; 根绝我今年的申请情况来看,我这个专业里面,3.5+的GPA绝对只是中间水平,要想保险GPA最好是3.8+。GPA高绝对有用~相信额
2) 提高英语成绩; 有人说T/G在申请过程中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确是,但是只要是因素之一,高绝对有利无害。T 至少要100+, G, V最好155+, Q,165绝对算是低分了阿…
3) 以Master做跳板; 两个选择:没钱读国内Master, 有钱读美国Master。 a) 国内读Master一定要读个好学校的,一来是弥补自己本科学校的不足,二来是为自己的找到更有力的推荐人。当时一个朋友本科毕业的时候咨询过中介,她有很体面的GPA和G成绩,但是中介给她的定位是排名150以后的学校。 b) 美国Master; 这次申请时,一个Umich的老师给我发邮件,建议我先读一个美国Master,说他们学校录取国籍生时,会优先考虑在美国读过Master的同学。 美国读Master当然好处大家都知道,不赘述了。
4) 增加科研经历; 坦白说,本科里面有点含金量的科研项目真是少之又少,所以大家可以在GAP的时候考虑去高校(国内/国外)做RA。 这种情况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不靠谱,而且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申请, 你要去尝试,才能知道结果。 大家可以参考帖子http://bbs.gter.net/thread-1724568-1-2.html,虽然专业不同,但是道理类似。
总结: 上面4条看起来像废话, 总结一下就是,提高所有你能改变的东西。还有就是要摆正心态,我认识的同学,本科都毕业了,还在感慨高考发挥失常……一提高本科学校,肯定要做痛心疾首状。完全木有必要,没有什么失常,那就是你的水平,你要是NB, 有无数个机会可以从头再来。
3. 双非小本怎么选校哈?
1) 一般是想做学术:专排>综排;想做学术外的:综排>专排。 因为我一心想做学术,所以把重点放在了专排。
2) 看往年录取情况; 看current student, 看看往年录的学生水平,有的学校还会给出录取学生的平均GT成绩(不是分数线!)。那种特别好的,比如常春藤之流,完全就是贡献申请费!(其实我今年也申请了Harvard,^_^,结果当然呵呵拉,但是万一万一中了呢……)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完全可以投入到适合自己的学校中。
3) 咨询国际生比例; 政策每年都在变,所以这个除了学校写明,还是挺难获取的一个资料。但是这个真的好重要!!今年申请Umich的时候,面试教授和我说,他们今年只招2个国际生…大家可想而知这个比例哈,而且Umich这种,完全不缺好学生哈TT ,所以大家可以提前咨询小米什么的,以保证后续资源的合理分配。
4) 有钱OR木有钱;如果你很确定没有钱不读,那么就要提前做功课,每个学校给钱的情况。比如我今年申请XXU,给了AD,没有钱,问小米,小米说,今年这个专业的都没钱…这就是典型的耍流氓,骗申请费!还有的学校,介绍主页上说,部分学生有funding,其实是全部学生都有funding,这种可以咨询学长学姐什么的。
5) 有没有符合自己兴趣的老师,研究领域;这条看似很飘渺,其实非常重要!今年我拿到OFFER的几个学校全都是有我和对口的老师的。 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你觉得那个老师很符合你的兴趣,那老师一看你的经历和兴趣,觉得你也很适合做他学生。而且,如果你看了半天,都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万一真被录取了,5年不也挺痛苦的么……
4. 陶瓷?到底有用没用阿?到底怎么套阿?……?
陶瓷肯定有用阿!每年都有靠陶瓷拿到OFFER的同学~但是我基本上没有陶瓷TT,因为我准备时间比较晚,根本没时间套…只给寥寥几个感兴趣的教授发了邮件,回信一般是对我的鼓励。但是如果你有时间,我建议你套,只要得当,肯定是利大于弊。适合陶瓷的情况有:1)时间充裕;2)你能展示出真东西来;别把自己的参加的和学术无关的东西写上,什么学生会阿,什么社会实践阿,什么阿猫阿狗奖学金阿(优秀党员之流)……人家根本不关心好吧。坛子里有个印度教授给的陶瓷建议,我觉得非常好,链接木有找到,大家可以自己做做功课。
最后关于陶瓷,不到拿到offer,别相信教授的承诺!
5.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申请?
早点为好!我是9月考G,十月考T,都是考了一次,连刷分的机会都木有……(当然我也不想刷分),但是还是早早把英语考完了放心。考完T之后,竟然活蹦乱跳的玩了半个月才开始准备文书/简历/推荐信/验证成绩单。整个11月真的是每天心急火燎,分分钟想跳楼的节奏……我最早的一个学校12.01截止申请,那叫一个时间紧迫阿。所以,有时间的同学一定要早做准备,虽然战线长也挺痛苦,但是战线过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收集资料,准备文书,真心会影响申请结果。
6. 申请过程中的如何获取额外奖学金?
这是我申请过程中最为奇葩的一件事。因为时间紧迫,当时申请的时候对除了RA/TA之外的奖学金关注的不多,被录取之后,除了RA, 学校还给了其他2个scholarship, 一个fellowship,都是小米和给我面试的老师给我申请的,我自己完全不知道这个过程。这点是我比较幸运了,但是也给我一点启示,大家在申请的时候,或者已经拿到AD/OFFER之后,一定要多咨询下小米,多看下网页,还有什么是自己有资格申请的奖学金,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要说你不在乎钱就无所谓了,care的同学一定要自己多长点心。
7. 如何增大和BF/GF一起被录的概率?
这个过程同样很神奇。我和我的小伙伴今年同时申请了YYU, 专业不同,但是很相似的专业。如果有同样意向的同学,申请的时候一样要和面试老师表明这个情况~这样一旦一个人被录,另外一个人的概率就会大很多!!有一样得东西叫‘do me a favor’,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两人分开很不方便,成天给加油站和通讯公司做贡献, 无法专心学业阿。而且这种因为一个人被录取,BF/GF也被录取,绝非个例。所以大家不妨尝试下。
8. 最重要的问题,要不要读PhD阿?
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的同学,真的要问问自己的内心,这个时候一定要“怂” ! 可能我说出这个来,很多人要笑我天真,都什么年纪了,还follow your heart。但是作为一个不文艺的理科生,真的是内心的愿望支持我,一步一步走下来。在我‘年幼’的时候,甚至于我的父母都觉得我有点不切实际,本科毕业的时候催我考选调生(结果考上了,没去上班),研究生毕业得时候催我去上班(放弃了老师的推荐,去GAP做了RA),终于他们现在理解我了,理解我还有‘梦想’这么个飘渺的东西。要说这么走过来值不值?我觉得值!梦想可以很现实的,你可以读书,恋爱,挣钱一样都不耽误,就看你自己怎么过了。别人的意见可以听,别人的经历可以看,但是生活是自己的~
最后~~祝大家2015申请顺利~~
原帖作者:rksyouyou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732111-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rksyouyou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坛子里应该大部分都至少是个一本,像额这种双非二本的申请者还是挺少,一路申请下来,感触颇多。
以下只是针对我的专业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而且只是针对绝大多数情况来说,你要说隔壁小明要啥啥没有,最后去了常春藤,那就。。。
背景介绍:
本科: 双非二本
研究生: 211
专业: 统计/生统
1. 不好的本科学校是否会对申请过程有影响?
2. 我已经双非小本了,怎么增加自己的机会?
3. 双非小本怎么选校哈?
4. 陶瓷?到底有用没用阿?到底怎么套阿?……?
5.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申请?
6. 申请过程中的如何获取额外奖学金?
7. 如何增大和BF/GF一起被录的概率?
8. 最重要的问题,要不要读PhD阿?
1. 不好的本科学校是否会对申请过程有影响?
必然有影响! 这次申请有一个学校在录取我之前,直接发邮件来问“对你们学校的教学水平不了解,你能过我们的博士资格考试么?”兼职侮辱人有木有…而且美国学校很讲究‘裙带关系’,for example, 某大学录取了X毕业的小红,小红表现灰常灰常出色,那往后几届,他们就很愿意考虑X学校的学生。所以对于双非小本的同学,这种好处真是比中彩票还难~
2. 我已经双非小本了,怎么增加自己的机会?
1) 提高GPA; 根绝我今年的申请情况来看,我这个专业里面,3.5+的GPA绝对只是中间水平,要想保险GPA最好是3.8+。GPA高绝对有用~相信额
2) 提高英语成绩; 有人说T/G在申请过程中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确是,但是只要是因素之一,高绝对有利无害。T 至少要100+, G, V最好155+, Q,165绝对算是低分了阿…
3) 以Master做跳板; 两个选择:没钱读国内Master, 有钱读美国Master。 a) 国内读Master一定要读个好学校的,一来是弥补自己本科学校的不足,二来是为自己的找到更有力的推荐人。当时一个朋友本科毕业的时候咨询过中介,她有很体面的GPA和G成绩,但是中介给她的定位是排名150以后的学校。 b) 美国Master; 这次申请时,一个Umich的老师给我发邮件,建议我先读一个美国Master,说他们学校录取国籍生时,会优先考虑在美国读过Master的同学。 美国读Master当然好处大家都知道,不赘述了。
4) 增加科研经历; 坦白说,本科里面有点含金量的科研项目真是少之又少,所以大家可以在GAP的时候考虑去高校(国内/国外)做RA。 这种情况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不靠谱,而且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申请, 你要去尝试,才能知道结果。 大家可以参考帖子http://bbs.gter.net/thread-1724568-1-2.html,虽然专业不同,但是道理类似。
总结: 上面4条看起来像废话, 总结一下就是,提高所有你能改变的东西。还有就是要摆正心态,我认识的同学,本科都毕业了,还在感慨高考发挥失常……一提高本科学校,肯定要做痛心疾首状。完全木有必要,没有什么失常,那就是你的水平,你要是NB, 有无数个机会可以从头再来。
3. 双非小本怎么选校哈?
1) 一般是想做学术:专排>综排;想做学术外的:综排>专排。 因为我一心想做学术,所以把重点放在了专排。
2) 看往年录取情况; 看current student, 看看往年录的学生水平,有的学校还会给出录取学生的平均GT成绩(不是分数线!)。那种特别好的,比如常春藤之流,完全就是贡献申请费!(其实我今年也申请了Harvard,^_^,结果当然呵呵拉,但是万一万一中了呢……)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完全可以投入到适合自己的学校中。
3) 咨询国际生比例; 政策每年都在变,所以这个除了学校写明,还是挺难获取的一个资料。但是这个真的好重要!!今年申请Umich的时候,面试教授和我说,他们今年只招2个国际生…大家可想而知这个比例哈,而且Umich这种,完全不缺好学生哈TT ,所以大家可以提前咨询小米什么的,以保证后续资源的合理分配。
4) 有钱OR木有钱;如果你很确定没有钱不读,那么就要提前做功课,每个学校给钱的情况。比如我今年申请XXU,给了AD,没有钱,问小米,小米说,今年这个专业的都没钱…这就是典型的耍流氓,骗申请费!还有的学校,介绍主页上说,部分学生有funding,其实是全部学生都有funding,这种可以咨询学长学姐什么的。
5) 有没有符合自己兴趣的老师,研究领域;这条看似很飘渺,其实非常重要!今年我拿到OFFER的几个学校全都是有我和对口的老师的。 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你觉得那个老师很符合你的兴趣,那老师一看你的经历和兴趣,觉得你也很适合做他学生。而且,如果你看了半天,都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万一真被录取了,5年不也挺痛苦的么……
4. 陶瓷?到底有用没用阿?到底怎么套阿?……?
陶瓷肯定有用阿!每年都有靠陶瓷拿到OFFER的同学~但是我基本上没有陶瓷TT,因为我准备时间比较晚,根本没时间套…只给寥寥几个感兴趣的教授发了邮件,回信一般是对我的鼓励。但是如果你有时间,我建议你套,只要得当,肯定是利大于弊。适合陶瓷的情况有:1)时间充裕;2)你能展示出真东西来;别把自己的参加的和学术无关的东西写上,什么学生会阿,什么社会实践阿,什么阿猫阿狗奖学金阿(优秀党员之流)……人家根本不关心好吧。坛子里有个印度教授给的陶瓷建议,我觉得非常好,链接木有找到,大家可以自己做做功课。
最后关于陶瓷,不到拿到offer,别相信教授的承诺!
5.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申请?
早点为好!我是9月考G,十月考T,都是考了一次,连刷分的机会都木有……(当然我也不想刷分),但是还是早早把英语考完了放心。考完T之后,竟然活蹦乱跳的玩了半个月才开始准备文书/简历/推荐信/验证成绩单。整个11月真的是每天心急火燎,分分钟想跳楼的节奏……我最早的一个学校12.01截止申请,那叫一个时间紧迫阿。所以,有时间的同学一定要早做准备,虽然战线长也挺痛苦,但是战线过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收集资料,准备文书,真心会影响申请结果。
6. 申请过程中的如何获取额外奖学金?
这是我申请过程中最为奇葩的一件事。因为时间紧迫,当时申请的时候对除了RA/TA之外的奖学金关注的不多,被录取之后,除了RA, 学校还给了其他2个scholarship, 一个fellowship,都是小米和给我面试的老师给我申请的,我自己完全不知道这个过程。这点是我比较幸运了,但是也给我一点启示,大家在申请的时候,或者已经拿到AD/OFFER之后,一定要多咨询下小米,多看下网页,还有什么是自己有资格申请的奖学金,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要说你不在乎钱就无所谓了,care的同学一定要自己多长点心。
7. 如何增大和BF/GF一起被录的概率?
这个过程同样很神奇。我和我的小伙伴今年同时申请了YYU, 专业不同,但是很相似的专业。如果有同样意向的同学,申请的时候一样要和面试老师表明这个情况~这样一旦一个人被录,另外一个人的概率就会大很多!!有一样得东西叫‘do me a favor’,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两人分开很不方便,成天给加油站和通讯公司做贡献, 无法专心学业阿。而且这种因为一个人被录取,BF/GF也被录取,绝非个例。所以大家不妨尝试下。
8. 最重要的问题,要不要读PhD阿?
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的同学,真的要问问自己的内心,这个时候一定要“怂” ! 可能我说出这个来,很多人要笑我天真,都什么年纪了,还follow your heart。但是作为一个不文艺的理科生,真的是内心的愿望支持我,一步一步走下来。在我‘年幼’的时候,甚至于我的父母都觉得我有点不切实际,本科毕业的时候催我考选调生(结果考上了,没去上班),研究生毕业得时候催我去上班(放弃了老师的推荐,去GAP做了RA),终于他们现在理解我了,理解我还有‘梦想’这么个飘渺的东西。要说这么走过来值不值?我觉得值!梦想可以很现实的,你可以读书,恋爱,挣钱一样都不耽误,就看你自己怎么过了。别人的意见可以听,别人的经历可以看,但是生活是自己的~
最后~~祝大家2015申请顺利~~
原帖作者:rksyouyou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732111-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rksyouyou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