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正能量|M1项目经验总结
寄托天下 | 2015-06-25 17:46 | 我要评论 | 浏览4591次 |
楼主在 TSE M1 项目。
这两天刚刚交了论文,比较闲,想起自申请以来从经济版受益良多,遂写此 TSE M1总结以回馈。
TSE的M1项目招生很多,约200人,来自各个国家,我们这届从国内来的本科生约有10位,基本都是名校经济/数学背景,实力都不错,所以在这里基本top。
不过M1读起来绝不轻松。课程solid,课业量大。每个学期6门课,期中期末很多考试的同时,一般还有1-2个project。deadline一起压来时,还是会有种想回家的冲动的~~~
通过一年的切身体验和与小伙伴们的交流, 总结了如下一些经验教训,和大家,尤其是要新加入TSE 的学弟学妹分享:
关于课程: 每学期4门必修,2门选修,课程难度达不到 PhD level, 但也基本是干货。第一学期的必修课: Macro(PhD track)学了dynamic optimization 和DSGE model,算是最难的一门;Econometrics 学的比较理论,基本在推矩阵;Game就是经典的N.E、SPNE,比较简单;R和SAS开了门必修课。第二学期: Micro 学了基础的Incentive theory, risk, auction; IO也是基础的product differenciation, advertising,R&D,collusion,entry and exist 等;Applied Econometrics 做了小组project,其实就是写了篇重technical 的 empirical 文章;其他的课比较容易。
关于绩点: TSE M1绝大多分值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平时管得松,少有作业。所以一定要高度自觉,平时该做的problem sets就做了,该复习的课业就复习了,不要堆到考试前!为期五天的考试周有5-6门考试,会来不及复习。
关于project:只提一点,找队友很重要!我非常幸运地和几位学术水平比我高一截的中国小伙伴一组,一直被带挈,学到好多。在这里我也要再次感谢他们!
关于课程外的学术机会:seminar什么的一直有,也时常有外校大牛过来。上学期刚来的时候Pro. xiong wei 来讲过他的文章。RA机会也可以有。不过个人建议是,若非牛人,在学期内还是踏踏实实上课、认认真真写作业为好,因为这已不轻松。
关于第三学期:实习/RA/论文。这个时候就是寻找各种学术机会的好时机啦。想读博的同学,找个RA或跟着导师写论文都是不错的选择。提醒一点:越早准备机会越多。最好第二学期开学就着手找RA,写论文也最好一早出proposal,不要拖到三月底学期结束的时候。毕竟M1这么多学生,太晚就没什么机会啦。
然后说说楼主自己背景,给大家带些正能量。
楼主算是半道出家转学经济,背景是最弱的 文科+经双。
刚到TSE时,了解到同来的中国小伙伴本科背景,觉得自己简直是一个outlier(毫不夸张,除了我,大家背景都很好很正统),于是第一学期心惴惴。
不过,由于TSE M1的课程设置合理,从最基础的教起。所以只要学得快,掌握课程内容问题不大。和小伙伴们的差距是不断缩小的。最终从成绩来看,我也是不断进步,紧跟上了小伙伴的步伐,也录取了ETE。
事实表明,小弱也可以有春天!(最近版上好流行这句~~)
数学是可以补的,经济学基础是可以补的,intuition也是可以培养的(或许本身就不错,哈哈)。
所以,只要有志向有恒心,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原帖作者:joycejess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845026-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joycejess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这两天刚刚交了论文,比较闲,想起自申请以来从经济版受益良多,遂写此 TSE M1总结以回馈。
TSE的M1项目招生很多,约200人,来自各个国家,我们这届从国内来的本科生约有10位,基本都是名校经济/数学背景,实力都不错,所以在这里基本top。
不过M1读起来绝不轻松。课程solid,课业量大。每个学期6门课,期中期末很多考试的同时,一般还有1-2个project。deadline一起压来时,还是会有种想回家的冲动的~~~
通过一年的切身体验和与小伙伴们的交流, 总结了如下一些经验教训,和大家,尤其是要新加入TSE 的学弟学妹分享:
关于课程: 每学期4门必修,2门选修,课程难度达不到 PhD level, 但也基本是干货。第一学期的必修课: Macro(PhD track)学了dynamic optimization 和DSGE model,算是最难的一门;Econometrics 学的比较理论,基本在推矩阵;Game就是经典的N.E、SPNE,比较简单;R和SAS开了门必修课。第二学期: Micro 学了基础的Incentive theory, risk, auction; IO也是基础的product differenciation, advertising,R&D,collusion,entry and exist 等;Applied Econometrics 做了小组project,其实就是写了篇重technical 的 empirical 文章;其他的课比较容易。
关于绩点: TSE M1绝大多分值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平时管得松,少有作业。所以一定要高度自觉,平时该做的problem sets就做了,该复习的课业就复习了,不要堆到考试前!为期五天的考试周有5-6门考试,会来不及复习。
关于project:只提一点,找队友很重要!我非常幸运地和几位学术水平比我高一截的中国小伙伴一组,一直被带挈,学到好多。在这里我也要再次感谢他们!
关于课程外的学术机会:seminar什么的一直有,也时常有外校大牛过来。上学期刚来的时候Pro. xiong wei 来讲过他的文章。RA机会也可以有。不过个人建议是,若非牛人,在学期内还是踏踏实实上课、认认真真写作业为好,因为这已不轻松。
关于第三学期:实习/RA/论文。这个时候就是寻找各种学术机会的好时机啦。想读博的同学,找个RA或跟着导师写论文都是不错的选择。提醒一点:越早准备机会越多。最好第二学期开学就着手找RA,写论文也最好一早出proposal,不要拖到三月底学期结束的时候。毕竟M1这么多学生,太晚就没什么机会啦。
然后说说楼主自己背景,给大家带些正能量。
楼主算是半道出家转学经济,背景是最弱的 文科+经双。
刚到TSE时,了解到同来的中国小伙伴本科背景,觉得自己简直是一个outlier(毫不夸张,除了我,大家背景都很好很正统),于是第一学期心惴惴。
不过,由于TSE M1的课程设置合理,从最基础的教起。所以只要学得快,掌握课程内容问题不大。和小伙伴们的差距是不断缩小的。最终从成绩来看,我也是不断进步,紧跟上了小伙伴的步伐,也录取了ETE。
事实表明,小弱也可以有春天!(最近版上好流行这句~~)
数学是可以补的,经济学基础是可以补的,intuition也是可以培养的(或许本身就不错,哈哈)。
所以,只要有志向有恒心,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原帖作者:joycejess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845026-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joycejess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上一篇: 加拿大OWP研究FAQ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