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类专业——只谈眼前的苟且,不谈诗与远方。
寄托天下 2015-05-08 12:06 我要评论 浏览8738次

应 版主wang_come_on 要求,把我在irvine666帖子下的回复拼接过来。


原帖:http://bbs.gter.net/thread-1717877-27-1.html


以供还未申请的人,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尤其是化学类的,并犹豫着是否要选化学类的人,这不是一个劝退帖,化学口其实如果回国的话,待遇也还是不错的,选择也会挺多,我不认为在国内就业市场上是火坑,但是如果你个人认为自己有很高的天赋和很努力勤奋的程度就应该享有更好的生活的话,那么化学类所有的方向都应该是你最大的火坑,请尽早撤离,早日走向人生的巅峰。并且转CS并不是早日走向人生巅峰的最佳捷径。


以下为复制粘贴内容

许多学CS的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去看看化学或者其他专业的哪怕是入门类的书籍,更不可能体验一下深夜跑到实验室里像个精神病患者一样摇摇瓶子,装个柱子,顺带再爬几个大板,吸两口二氯甲烷提提神,再闻一下香芋般香喷喷的乙腈,最后用丙酮洗一下手,在黎明时刻大摇大摆地走出实验室,准备吃个早餐,九点钟还得准时来开一反应的日子。

如果这就是楼主所谓的化学界的超高强度工作和CS连续加班的超高强度工作的对比的话,楼主就错了,所有为了赶进度,被老板PUSH的有机合成民工都知道,这是常态,是每周都会有那么四五天的日子的状态,且不说体力上的劳累,疲倦,困,这都无所谓,摇瓶子,装柱子,老子全当锻炼身体了,可是每天不经意间吸进去的各种有机溶剂,和做反应多少都无法避免的有毒气体,谁都说不清楚啥时候可能就中毒了,比我高五届的师兄,在国内实验室不够规范,因为勤奋,养成了在实验室吃午餐和晚饭的习惯,于是毕业那一年胃癌晚期,谁TM知道,是饮食习惯不好导致的,还是气体吸多了?这简直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拿学位。

而你辛辛苦苦七八年拿下的博士学位,又能怎样呢?先不说留在美国的选择,好,咱没有觉得美帝好,咱回好脏好乱好热闹的祖国,有机合成博士海龟也只能选择那几个制药公司,说是制药公司,实际上还不是做辉瑞,默克的外包产品或者要你仿制快到期的专利药的,于是又回归到了一人一个bench,摇瓶子装柱子的时代。

你告诉我说,CS饱和了,技术不够强,很难晋升上去,这没啥好说的,那你知道,做有机合成的,你有能力也升不上去么?即使是在中国,也过了制药厂的快速扩张时期,一个中型外包公司,只需要三到五个团队,一个团队永远都是稳定的一个博士做leader,带着三个有大量合成经验的硕士做包工头,下面就全是本科及以下的操作工了,全中国也不过几十家这种能抢到有利润订单的公司(意思就是雇得起博士的公司),而这些公司的博士岗位早就被五年前的海龟填好坑了,你说你有更强的技术,人家就会让你去顶替?你说Facebook每年有末位淘汰,你知不知道许多别的专业的人巴不得工业界的职位都能有末位淘汰呢,这样自己就不用去填萝卜坑了,为啥没有呢?


是化学这种学科,门槛真的太低,真正的门槛都在你读书时的那些大部头书籍和论文里玄乎其玄的各种术语了,实际操作中,无非是搭反应,调比例,调温度,调时间,萃取,点板,过柱子。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高中生,在药厂跟着你摇两年瓶子就能达到和你一样的水平了,这时,你上面有同样海龟的比你大几岁的博士顶着上不去,下面又有更廉价的操作工对你虎视眈眈,每天还吸着毒气,想努力都没办法,这么看来,不仅在美国苦苦等签证无望,在国内混口饭吃都很危险,与CS行业内竞争激烈可能失败相比,哪个更坑呢?正如@北辰远 所说的,CS转行后至少有50%的希望去拼一下,同样混日子,CS还能有汤喝,做一个没落的有机合成行业确要和中学普通工人去竞争一个摇瓶子的机会。

这么对比下来哪个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我不否认,许多立志于学术的人,在读期间狂发Paper,虽然留美国拿甜妞没戏,但是回去找个鱼腩985的教职还是很可行的,但是这个比例又是多高呢?有多少来美国读有机化学的人可以发至少两篇JACS以上级别的文章呢?现在高校都是讲究评职称必须要独立申请并承担项目才可以,就算拿到教职了,又有多少人能够很顺利地申请到中国的国家自然基金,然后转成副教授呢?副教授的待遇就好了吗?在国内高房价和教授低薪水的情况下,难道转行CS,在大泡沫还没破裂的时代里,去互联网公司赚点钱,不是更好的选择吗?至少国内BAT给应届生的薪水已经不输于湾区的许多企业了。

虽然我不转行CS,但是我十分赞同那些看不到出路的人去趁早转行,以我一路读化学读到黑的经历,我见过不少化学界的同学,他们拿出熬夜过柱子的毅力和准备考试时的一般毅力,花费一到两年时间达到IT业界中等水平是肯定不成问题的。 我本科同学,当年本来准备申请生物化学的phd呢,可是人家顿悟的早,大四毕业后,当身边的人纷纷飞跃重洋时,他选择在国内蹲了一年,第二年直接拿到了buffalo的CS的PHD offer,毕业后也顺利地找到了码农的工作,成功实现了他移民美国计划的第一步。

还有,楼主再三强调,CS工业界的职位已经趋近饱和,竞争十分激烈了,有末位淘汰的,对新进员工也是再三挑剔的,如果CS美国工业界的职位诚如楼主所说的那样,供给和需求的比例已经十分小的话,那么为什么facebook会在前年来中国招聘20人?开出了年薪20W刀加直接绿卡的条件?难道是扎克伯格脑袋进水了么?放着美国本土大把廉价,名校科班毕业的多年丰富经验的码农不要,要来中国招freshman?

楼主再三告诫要转行的人,当泡沫破裂时,首先就是你们这些随风而动人云亦云没有科班基础的转行来的人当炮灰,当你在谈泡沫时请不要单纯拿几个公司的市盈率来说事儿好吗?你单凭十几年前有互联网泡沫,就断定现在就是在重复当年的泡沫,仅凭这种简单推理和个人的主观感受就做出IT业泡沫严重的结论,我能仅凭此,就喊楼主前辈一句民间经济学家吗?您也就是宋鸿兵写货币战争的水平了。

现在是不少企业存在泡沫,但是并非所有的码农可以工作的企业都是泡沫,现在各个大企业都有IT职能部门负责维护运营,拿相对合理的工资,当然这种非IT企业的岗位,楼主您一定是看不上的。现在被人诟病存在泡沫的主要是一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及电商公司,炒作概念,夸大估值,但是这不是码农可以选择就业的全部企业,十几年前之所以存在互联网泡沫,是因为互联网还未真正渗透到各行各业,十几年前Amazon即使想到如今京东的模式,他也实现不了啊,互联网整体在迅速膨胀,伴随着的是整个大行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比如电商规模大了,在增大了消费市场的同时,也在蚕食传统零售业市场,这都是互联网业向其他行业扩张的现象,而楼主前辈只看到了互联网增速过快,估值过高,看不到时代发展,仅仅根据身边一些水货码农拿到了过高的薪水和炒概念的创业公司骗到了一大笔风投就去武断地下一个泡沫太大,迟早会破的结论,这不符合您博士毕业,在大公司总部当高级管理者处理事情的风格啊。

许多进坑出不来,面临被遣返回国,然后就失业,美国梦就要破碎的人需要一个出路,而那些劝转CS的人只不过是给了一个可以参考的选择,你们一群人跳出来,说人家污蔑其他学科,误人子弟,真是莫名其妙;而楼主这种跳出来苦口婆心地说CS不行,转过来你们也八成会挂掉,又不告诉人家不选CS,还能选什么的人,真是说了一堆等于没说的废话,打嘴炮谁不会,关键是解决问题。

人都有脑子,能读到博士,谁都不傻,谁都不会因为北辰远的一句话,就傻乎乎地去读CS了,毕竟放弃自己读了多年的专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有人在做出选择前都会慎重考虑的,热爱自然科学,立志一辈子做学术研究的人压根也不会关注劝转的言论,而关注的,多半都是对自己的专业没那么热爱,又害怕将来跳不出坑的人,楼主怕人家听了劝转CS的言论就做出鲁莽选择,这种担心,真的是多余的。

最后,说了这么多吐槽的,也得说点有用的,但是我只能给化学口的人一些参考,化学并非所有的方向都是坑,原来集中在无机材料,当然这其中包括纳米材料,最近几年,有机合成也成为了大坑,因为有机合成已经过了和制药企业密切联系的蜜月期,生物制药等方法在逐步蚕食有机合成的小分子领域,所以有机化学也变得和无机化学一样只能朝着纯理论的方向发展。

相对来说,高分子和复合材料,以及精细化工这几个方向是不愁工业界的工作的,但是前提是你博士至少要有一个和你期望就业的企业的领域十分相关的项目,比如,你博士期间在做氟材料,你就可以尝试联系法国道达尔旗下的阿克玛以及陶氏的氟化学业务的公司,如果你是做过聚氨酯项目的,当然可以联系拜耳这样的了,但是如果你没有做过相近的项目,那只能撞大运了,一般公司是不会考虑没有相关项目经验的博士的,因为对于需要博士的岗位其实和教职是差不多的,每年能够释放出来的职位是很少的,而且大部分都被与企业有合作的教授推荐的学生顶上了,剩下的那点可怜的工业界职位就会面临世界各地的申请者的竞争了。况且你是应届生,没有工业界经验,这些在你读博士选导师时就要考虑清楚,许多与大公司有密切合作的实验室都会在相关公司的网页上挂出来,你选导师时就可以按图索骥了,毕业后当然能顺利找到工作了。

至于你们认为的,化学界不同领域其实是相同的,有机合成的技术比高分子精细多了,有机合成也做过大量的不对称催化等催化反应,也可以适应工业催化的工作,这,工业界的招聘人士是不会管这些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从对口对方向的博士生中选择就已经十分足够了,没必要考虑不对口的。

这也是从事化学界工作的一个悲哀的事实,你听说过你学了五年码农,各项技术过关,啥程序都会写,但是人家就是以你没有参加过与我们公司产品相关的开发项目为由,连个面试机会都不给你的案例吗?

所以,化学界的兄弟姐妹们,选择权就在你们手上,你们懂得!


原帖作者:yicaiyoung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827926-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yicaiyoung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未经原作者允许,谢绝其它平台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