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 2015-02-27 10:21 | 我要评论 | 浏览6846次 |
版 主 寄 语
为了给版上的各位同学展现一个美国生活、学习、工作等的真实图景,应一些网友的要求,我特别采访了我的一些在美国学习工作的朋友们。他们来自各个专业,也正在经历不同的人生。希望他们的经历和体会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为时间关系,我对于每个人的采访问题基本相同。为了增加本帖的可见度和参与度,寄托论坛里原文设置了回复可见,望理解支持!请大家不要无意义回复。读完本文如果有感想或问题,也请你再次回复参与讨论。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不要吝惜你的掌声(加分~),也请继续关注后续的更多采访帖(物理、化学、生物、ME等多个专业)。如果你对于某个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感兴趣,也请提出你的需求,我看看是否能够满足。
最后,这些接受采访的都是我的好朋友,都是好人,和大家分享他们的经历不图别的,单纯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第一手的信息和人生经验。如果你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请不要冒犯,谢谢!
本系列其他采访帖如下(阅读原文可点开链接)
人在美国之二| 我的朋友机械(ME)男
人在美国之三| 采访两位化学MM:一位博后一位工业界
以下为访谈正式内容
Q1. 能否向各位寄托天下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比如你国内的学校(或者什么档次),哪年申请出国的,什么专业,硕士还是博士,在美国的学校(或者什么档次),以及留学经历(毕业时间),现在状态(学生?博后?工作?回国?)
我在国内是北京的985工科学校,08年小本状态出国,EE(Power-电力电子方向),博士。在美国是一所大概50名开外的小学校,工科比较出名。
工作一年多了,目前在一家湾区的电子公司。我自己是做硬件的,所以下面有些问题的回答会是从硬件工程师的角度出发,未必适用于别的专业。
Q2. 我们从你申请留学开始。你觉得你当时能够成功申到美国,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比如高GPA,高GT,陶瓷,科研经历等等)你有什么愿意向现在的申请人分享的申请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吗?
我申请的时候比较有优势的是高GPA/排名和GRE。TOEFL非常一般,科研经历因为是小本非常劣势,几乎为零,进过实验室但没有论文,获过一些北京市级的电子竞赛奖什么的。
经验的话还是要脸皮厚,多套瓷,很多机会可能就是差一点点,稍微多做一些也许就结果不同。我最后去的学校其实就是把一封拒信反套成TA的,所以多努努力也许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
Q3. 到了美国后,你一开始最强烈的体会是什么?美国生活和你在国内的时候的想象一致吗?
一开始强烈体会是来支援贫困山区了...学校在一个小城市,啥都没有,刚从北京出来非常不适应。实验室也条件很一般,说实话不觉得比在北京好,刚开始挺失望的,和想的挺不一样,一度就想回去了。
Q4. 你到了美国后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怎么克服?
我自己最大的困难是和导师沟通。这个应该因人而异,不过我导师属于比较难交流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指点很少。反过来,另一方面倒是自己不得不学了很多额外的东西,在面试和工作的时候发现都非常关键。
Q5. 美国的学习、生活、科研是什么体会?
比起帝都,我所在的小城市生活还是比较单调的,假期出去玩玩还好。学习方面上课感觉和国内差别不大,很多老师重点是科研,讲课也就应付差事。科研方面肯定看导师,因人而异。我的几个项目是纯工业界的,都还算比较有意思,所以即便导师很难沟通自己也还是一直做了下来。
Q6. 针对科研型留学,你觉得怎么样才能选择一个好的课题组?
没有太多经验,所以很难讲,不过选组之前多和导师以及组里的学生交流比较关键吧。如果未来目标是工业界,可以在选组之前看看和工业界合作多的大牛们和大公司们近期的presentation,看看大牛们挖的坑/大公司们的未来方向在哪里。
学术界估计也类似,找准坑再跳,不过我自己做的一直很偏工业界所以不敢妄言。
Q7. 你的专业好毕业吗?找工作的大致趋势和出路如何?可以去什么样的公司做什么样的职位?大概待遇如何?(如若愿意分享可以讲一下)
毕业肯定还是看导师,大致趋势还好,这些年Power整体还行。如果做的是偏小功率的电路设计,上游可以去各种半导体公司做电源相关芯片/器件,下游可以去消费电子公司做充电/电源管理模块之类。如果做的是偏大功率或者是电力系统,可以去电力公司或者是开发交通/可再生能源之类电机/发电机/逆变器的设计公司。
补充问题:能不能再讲一下EE整体的就业情况?另外,你找工作的渠道是什么?
整体就业我知道的不是很详细,我只知我所有EE的同学都很快找到工作了。大概分布也是做硬件的去芯片设计或者是Fab,做偏网络和图像之类的在湾区。
我找工作完全是靠内推的,没海投过简历...两年来包括跳槽一共就面过四家公司,所以参考价值不大。但是不想对大家造成误导,就是一切都靠social skill,都靠内推。如果导致大家反而把精力过多放在social上,估计会本末倒置。
简单说,海投简历和找之前的师兄师姐帮忙递简历都很重要,后者可能比较容易拿到面试。
Q8. 你在找工作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遇到了什么困难?
就业主要考虑的还是自己的未来发展和入职行业的可持续性。做硬件的一般来说经验越多越有优势,不是太青春饭,所以刚开始倒也没有特别看中薪资什么的,就只是考虑公司做的东西最好比较接近前沿,这样眼界宽些,平台也好些。
Q9. 你认为找到好工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有什么是需要我们早早开始准备和锻炼的?
早做准备,读书期间可能的话每做一个项目都想想之后你的简历上可以增加什么新的加分点。做硬件的要争取多做实际电路而不是光看书本和仿真,做任何设计和测试的时候都要尽量想明白所有器件级的细节,而不是浅尝辄止。你会发现在面试和实际工作中重要的都是这些细节。
Q10. 你觉得你的专业是“坑”专业吗?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你觉得有专业是吗?
我觉得还好...反正自己也还算乐在其中,薪水也还凑合,当然看是和谁比 :) 我不好评价别的专业,不过有一些专业的确比较难就业。
Q11. 你是否同意CS现在特别好找工作?如果是,你觉得是否应该鼓励很多不好找工作的专业的同学转CS?
前者没错。后者我个人感觉不鼓励,任何行业过热都会饱和,而且似乎这个行业有点青春饭...不过again,纯粹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我在湾区,所以身边大部分朋友也都是CS的,我也完全没有任何对CS的偏见。不是人人都要转CS的,也未必转CS就一定好。
Q12. 你如何看待留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这个问题,不论是现在考虑还是未来考虑这个问题,你觉得这两种选择各有什么利弊?
这个话题似乎太大了。考虑因素无非就是工作生活两方面,工作上国内现在机会一样很多,虽然比起这面也许薪资会低些,但考虑到税率,生活成本,以及工作的幸福程度(语言,文化,玻璃天花板),很难说哪个更好。生
活上也一样,各有利弊。这面也许考虑到收入之后相对物价会低些,不过无论如何不会有归属感。另一方面,很普适的是我们这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赡养问题,除非你住在一个中国人很多的区域父母也愿意来长住还在这面交了别的大叔大妈做朋友,那还好,不然的话迟早得回去吧...那么也就是看自己需要上升到什么平台,以及国内有怎样的机会就可以决定回去了。我自己还在这条路上,所以也还是迷茫状态。
Q13. 最后,如果让你给即将踏上美国土地的后辈们提建议,你会说什么?
出国有很多取舍,但是回头看看我绝对不会后悔这个选择。所以如果决定出来,就勇敢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的新生活吧!人生并不长,每个阶段认真过的话都是总会有收获的。
最后,补充一下之前版上关于找工作的一些好帖子。希望大家能够多听多看多想,不要偏听偏信。(阅读原帖可点开如下帖链)
回应:为什么我在做research?
我为什么要转行(逃离生物)——分享一下个人经历
就这样吧,给想自费的一点参考,美国毕业就业情况
谈谈我对于在美国读化学博士以及就业的认识(长文慎入)
我为你撕去一片窗户纸,你能看到多大一片天?谈谈在美国找工作
关于CS,一些你不知道的东西(附加一些东西让准备转专业的人看清现实)
©本帖为"人在美国"系列访谈的第一帖,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主wang_come_on及其朋友所有。未经原作者允许,谢绝其它平台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回「访谈」可获取寄托飞跃访谈内容,回「USA」可以获取更多。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