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答疑:苏黎世大学经济系博士项目介绍
寄托天下 2014-12-31 11:12 我要评论 浏览9908次
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系博士项目的情况吧。http://www.econ.uzh.ch/dpe/admission.html (申请截止日期是1月31日)

总的来说,整个项目的结构是跟北美的差不多的,都是第一年上基础课,第二年上field coureses以及写second-year paper, 后面3年(如果毕业想去业界的话,再读两年也够毕业了)就是专心做research。在第四年有机会申请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钱去别的学校访问一年(MIT、Stanford、NYU、NWU这些学校都有过,具体要靠你自己或者你导师帮忙联系)。Placement方面的话,其实还算是相当不错的 http://www.econ.uzh.ch/dpe/recent.html(当然这里面有selection bias,因为一般来说每届都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选择不上market;原因可能是在瑞士的业界工作工资太高了吧。)今年的话我们只有一个同学上market,不过她已经拿到了10个AEA的interviews和三个flyouts了(其中起码有两个是top 10的)。所以如果你自己有实力的话,这边应该是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你在job market上取得成功的。

研究方面的话,大家都知道我们这边最强的是实验和行为经济学,因为有Fehr和Weber两位大牛坐镇嘛。另一大强项当然是宏观:Zilibotti自然是不用多介绍了(BTW,他带的中国学生都非常出色);经济史的大牛Voth以及我们刚从CEMFI挖过来的学术新星David Dorn也在系里相当活跃;还有就是international trade方面的大牛Andrei Levchenko现在正在我们系访问一年,如果最后他决定留下来的话,我们的宏观组的实力就大有赶超实验行为组的感觉了。

这边的计量组和我所在的微观组人数以及教授的牛气程度要相对较弱一些(可也还是有Michael Wolf, Gregory Crawford, Nick Netzer等非常优秀的学者), 不过优势就是我们组内的人联系和合作非常紧密;而且因为每年就一两个学生是做微观的,以至于我们可以access的资源以及接受各种训练或关照的机会相对较多。比如说,虽然我现在才读了一年半,但已经有过七、八次做presentation的机会了;另外我还被不同的教授(不是我导师)offer合作research project的机会(是的,你没看错,是教授主动offer的。);而且我导师还会主动问我有没有特别想要请谁来当seminar spearker(这对于找visiting机会很有帮助)。 所以虽然这边做微观的整体氛围比我以前读硕士的TSE要差一些,但我还是没有后悔转过这边读博士的决定,因为如果我留在TSE的话,类似的机会应该会少很多吧,毕竟那边做微观的厉害的学生太多了。

还有个信息就是我们系今年招新教授的计划(both senior and junior)相当aggressive(未来几年估计也一样),所以明年的话研究实力方面有机会再上一个台阶。

最后苏黎世的生活还是不错的。虽然有时候比较无聊、下馆子特别贵、中国人的比例也远少于欧洲的其它大城市,不过很干净、安全。我们的工资应该是远高于北美和欧洲绝大部分的phd学生的(不过瑞士的物价也要高很多),足够生活以及放假期间去其它国家走走。

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用。


原帖作者:sevennick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794197-1-1.html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