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号:一个月备考160+164一点经历和感想
寄托天下 2014-09-01 09:59 我要评论 浏览5284次
8.31一战 160+164,对于申传媒的楼主来说,数学没那么重要因此也不打算再刷了...只要作文拿一个正常的3分的话...(关于作文的经验出分后如果上4了也许会来话唠一下)

绝对不是牛人的背景,复习的时间跟投入的精力都没有寄托上的大牛们这么多,因此考到这个分十分感恩,加上这一个月来每每焦虑就在GTER论坛上刷帖子,自觉非常必要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来回报寄托。

四级570,六级590+(都是一战的分数,不要问我为什么六级会比四级高。我也一路困惑着),大二的时候因为要为了要出去交换十天备考T考了个97。当时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还略沾沾自喜的,直到七月底开始复习G的时候。完全被打击。只能说G真的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考试,跟T这种考察语言水平的考试不一样,G考验的真的就是你的逻辑能力跟耐性。当然,这也说明了只要认真跟坚持,一定可以考出一个不错的分数的!

接下来说一下各部分我的复习方式。

单词


我最开始用的是扇贝,每天700个,大约从6月份开始刷,但当时每天都要实习回家累得跟狗一样,所以基本上除了用扇贝过一次单词就没有再做别的任何练习。扇贝过的是3000,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手机有bug还是怎样,3000在扇贝上过了第一遍就没法重来了,伴随这个bug,我自然就把单词放下了(真是作死)。

直到8月份真正开始脱产复习,做了几个绿皮填空以后就发现自己单词完全都记不住啊!因此果断又拾起单词。用的是论坛上某位G友分享excel版的3000,在不会的词前面填1,就会自动累加,于是就逐渐刷呀刷的,也没数到底刷了多少遍,大约是6~7遍的样子,因为直到昨晚,我看我最不熟的单词前面数字已经累加到7了...与此同时,我也认真的再用书过了一遍3000,用17天搞定单词的那个方法,只是背的是3000...


在考前3天的时候我把verbal advantage下了下来,听了一丢丢觉得非常赞,只是因为时间不够没有继续下去,但即便现在G考完了我觉得我还是会继续听的,建议还有时间准备G的筒子可以听听看。

填空


我非常认同要155就要过单词关这一说。这样认真地刷了几遍3000之后,我把绿皮前面的单双空加六选二都做完以后,感觉比一开始老蒙的好非常多。但是基于大家都表示绿皮非常不够,我就投身了magoosh——在这里非常感谢论坛上各位的推荐~magoosh我一开始并没有customized practice,因此一开始做得非常缓慢,而且也没有连续做题的感觉,6、7月实习的时候晚上偶尔做个10题20题后,正确率大约是50%,当时非常upset但是看论坛上大家也是这样也没有太在意。直到8月份一天看见“向死而生集”里面其中一位作者讲应该多刷几遍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地将Magoosh reset data,一切从头来过。只是非常遗憾的是,到昨晚我也还是没有做完所有的verbal,大约还剩100多题的样子,正确率57%...不过可能有水分,因为好像依稀还记得一些题。但是customized practice是非常好的,可以提供做题的感觉。

阅读


从7月底开始做36套,做了一遍,8月中旬第二遍做到27套。但是我个人做36套的正确率实在非常一般,第二遍都也就是60%以上,加上答案也没有解析,网上的说法各异,因此当时也是略焦虑。后来看到“向死而生”作者也是用Magoosh作为准备阅读的唯一材料时,我就把36套抛弃了。不过我的36套从第一套开始就是卡17min的时间,做到后17套的时候感觉是非常松的,因此36套对我的帮助还是蛮大的,起码在时间方面。作为入门材料,我觉得36套还是非常有必要做的,如果36套一开始就可以正确率70%的话,阅读方面应该不会构成太大障碍。


不过我的阅读还是非常令人捉急。在做Magoosh的时候也是五六成的正确率。但是与大多数人不同,我最怕的不是文学评论,而是那种天体星球或者物理原子什么的文章。。可能是文科生加上在交换的时候修了老外的English major的课的缘故。

不要回读这一点被大家反复强调,但我到今天都无法完全做到。但active reading在我开始做magoosh以后有意识的慢慢练,也不知道是不是非常有效,但起码今天考试碰到的文章里,我都是可以做到看不懂文章内容但是大概知道它想表达一个什么东西的。最后2周,我在阅读上的训练还是大约每天30题magoosh customize,保持题感。

数学


164的数学真是无话可说...只能告诉大家我这种大学三年完全没有碰过数学的人都能考164,大家也不用担心了。但是想考满分也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G的数学有越来越难的感觉。起码对比起我买的两年前的OG上题目来说。

上面的是简单的分部叙述,下面来综合谈一下我在最后两周都在干什么——

考前2周我用PP2模考了一次,V150。当时非常失落,而且因为那里面有几题还是做过的,因此150的分数还可能含有水分,当下非常失落也决定要继续认真地把填空搞定以此争取155+。可能也是因为最后2周非常焦虑,我每天在论坛上不是看这个的经验帖就是下载各种各样的备考资料,但实际用上的并没有多少。在此也建议大家不要像我这样盲目地下资料想各种看结果也没有看成还把时间浪费了。

后来ETS出了真题集!!非常鸡冻地下了以后,在考前一周把RC/TC/SE的分难度都做了,然后在周五的时候把3个mixed set也做了,认真地改完一遍以后逐渐去理解ETS的出题思路。尽管它的解释有时真是不能直视(因为ABCD都错所以选E。)可是比较奇葩的是,在做分难度的TC/SE时,我的easy错得比hard还多。可能是easy比较直接,但是我这个人想得比较多的缘故。当时有点懊恼,可是我的一个好友安慰我说easy的错比Hard的错来的容易改正呀!于是又释怀了。


因为第一套PP2做得太烂令我非常压抑,而大家的普遍表态都是PP2预测非常准,于是我郁闷了整整两周,在考前5天做了PP2第二套,157+159。只能说还是比较准的,不过也发现了第二套里面好像有bug因为我数学部分有一题想填答案160的时候,数字6硬是输不进去...但对于我这种一直都没有很care数学的人来说也就随缘了。

对于PP2第二套我做的最多的就是总结错题,我记得周三中午之前做完了第二套,一整个下午加晚上我都在总结错题,也一直在推算要如何才能够在第二个section进入Hard模式。具体如何进入hard模式,根据我一直在寄托上潜水的经验。大概是第一个V错6个以内就可以了。也是因为有了错6个就可以进入Hard的想法,我在最后这段时间投入在填空的时间更多。因为想着填空搞定,阅读对4个并不是太难的问题。(考高分的大牛请不要鄙视)


我总结PP2的错题方法是这样的:我把填空题目截图下来,然后放在word文档里,先不看答案的将自己的理解打一遍,然后选出正确答案。至于阅读,我则是将文章翻译下来,不用字字句句地翻,大概意思到了简单粗暴地表达出观点正负就好了。然后再来看答案,为什么自己的不对跟正确答案对在哪里。当然有一两题逻辑单题也是令我非常无语的,于是也随缘了。(我就是很随缘的人)

关于心态


不得不说考G是个非常考验耐力跟心态的过程。我绝对不是一个心态好的人,7月底实习结束后,想再为申请增加一点砝码,于是8月又找了另外一份翻译的实习(我不是英语系)——每天在家翻稿子。翻译的过程每天其实也占用了一点复习G的时间,但是因为我当时对自己能考好G实在非常没有信心,加上实习经历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想着如果G不够漂亮的话多一份实习也算是软背景。也不是没有查过十月份G还有木有考位(足以证明多没自信)当时也想过报琦叔的微臣线上班,因为非常仰慕琦叔~不过因为每天要翻译时间不够所以也放弃了。


magoosh做到300题左右的时候,我感觉我已经大致掌握了填空出题的思路,medium的正确率大概可以到70、80的样子,就逐渐拾回了自信,加上考前5天的PP2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因此目标从155+也升到了160+。

值得一提的是,考试前一天为了培养做题的感觉,我做了magoosh的模考,因为我还有100多题剩,所以基本上也没有重复,然后magoosh的模考是147。不过我对这个分数并没有非常在意,一方面是填空里遇到的生词太多了,加上Magoosh是QQVVV这样考,考到后面我几乎是晕眩的状态。所以这个考砸了大家也不用担心,就当做是打击一下自满情绪好了。

考前保持良好心态很重要,只是我还是没有完全做到——考试前一晚大失眠——也借此告诉夜猫子的筒子一定要在考前一周就把生物钟调过来,不然就会像我这样大半夜睡不着紧张兮兮。

其实对比起那些投入了超过500h的大牛们,我的投入真的不是非常多,这个分数也许有运气的成分。考之前我就告诉自己,如果真的要二战,我一定要像crazy robin那样脱产复习,把下下来的各种资料(比如吴中东、比如manhattan跟作文5.5)都充分利用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个都涉猎一点点。

最后的最后,祝福考G的各位都能考一个Perfect score!


原文作者:吕子面包r
原文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768176-1-1.html
寄托天下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寄托官方微信(gternet)获取更多留学资讯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