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此生能够拥有美丽高尚的爱情——《NANA》后记
寄托天下 2014-07-07 10:28 我要评论 浏览2722次
[font=微软雅黑][size=2][color=#4169e1]*卓老师的原创小说《NANA》连载有一段时日了,昨天最后一篇终于也放了上来。虚构的故事已经结束,奉上小余一茶所撰后记以飨读者。[/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2][font=微软雅黑][size=2] [/size][/font] 不知道大多数读者看书会不会读前言、后记,我自己看书会特别留意,因为有些书的前言、后记实在是写得很精彩,比如《汪曾祺集》的后记,张爱玲的国语版《海上花开》、《海上花落》后记,可惜鄙人尚且不具备那样的神笔。 落兄的第一篇小说,构思并不甚奇,尤其是开始的双重人格,让我差点就放弃追这部连载小说了。正如落兄标明的那样,这是一部虚构小说,甚至还虚构了演员、作家,以及电影、小说。整篇小说的文风,带着一点翻译腔(特指汉语翻译日语的腔调,看日本电影和文学作品时都觉得语气怪怪的,有一些又颇吸引人)加东洋气息。我最满意的是编造的日本童谣“下雨了,下雨了,麻雀儿都要回家/小孩子不要还在路上玩耍,水坑呢永远踩不尽/起风了,起风了,风筝儿都飞上天/小孩子不要还在家里睡觉,童年哟匆匆就溜走”。这一首童谣是这种文风应用的最好的地方,踩水坑的细节非常真实。有一天下过雨后,看到路上有个小孩,路面几乎都干了,只有一个小水坑,他走到水坑前,特别郑重其事地跨过去,继续和他妈妈并排走,小孩子的心情就是这样吧。 所以,在我看来,这篇小说更主要地是在处理人和童年的关系,思考小孩与大人的问题。高中有段时间,当我终于不再为大姨妈烦恼(两三年的时间)后我开始为“成长”烦恼。很久以来我都非常厌弃成年人,厌弃长大,但终于也要面临成年,在我看来孩子与大人之间存在一条鸿沟,一个孩子是如何,又是在哪个时间点成为大人的呢?为什么在大人身上看不到他们曾经是孩子的痕迹呢?直到发现一些同龄人也开始抽烟、喝酒、说应酬的话,我得出了结论,其实许多小孩从小就向往大人的生活,也一直是通过模仿大人成长起来的,但也就止于模仿了,所以世界上根本没有几个真正成熟的成年人,真正懂得自己责任的人。即使想通这个问题,我依然没有做出决定,到底是成为真正的大人,还是继续做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伦不类的小孩子,依然混沌地成长着。 作者写这篇小说之前,我们一起在追日剧《明天,妈妈不在》,一部关于福利院小孩的电视剧。作者说他对自己的童年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我想,当童年遭遇空白时,对自我的思考也会很难进行下去,比如我有时也很想知道小时候的自己对某件事是怎么想的。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作者为主人公“我”创造了一个寄托全部童年记忆的“他”,而“他”又化身NANA二号与“我”发邮件交流,将自己的记忆以更隐秘的方式一点一点归还给“我”,让“我”总有一种身处迷雾的感觉。“我”觉得深受NANA二号的影响,而她给“我”的那些东西难道不是“我”一直自有的吗?越成长,自我也许就越多,但我们的今天无疑是我们的童年造就的,无论记忆清晰与否。另一方面,成长的过程中,人不断看到新的现实,内心也不断发生变化,变化是稳定的以至于我们自己很难察觉,但也是明显的,我们不仅不再是父母期待的样子,有时甚至不再是我们自己期待的样子。 作者又怎么处理多个自我的问题呢,他让“他”以牺牲的方式退出“我”的生活,而NANA三号进来了,金钟儿也进来了,世界到底是打开了。旧的我在选择离开时是挣扎、痛苦的,而新的我,已经对“他”有点讨厌,也终于愿意和过去挥手告别,迎接未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圆满的结局。最后“我”对NANA二号的祝福是“此生能够拥有美丽高尚的爱情”。小孩到大人最大的一个转折点或许就是爱情的梦想(包括其他高尚德行的概念,爱可以作为他们的代表)被打碎,我们渐渐认识到,现世中,爱情或许根本就不存在,但就像神一样,没见过并不代表没有,爱情也被供起来了,美丽高尚的爱情可以说是最奢侈的祝福,只有童年中的、虚拟中的人有恢弘的心、纯洁的信念,可以接受这样的祝福。这样一来,意义在哪里呢?只能是“牺牲”了吧。牺牲属于“他”,那“我”呢,就这样继续活着吧。[/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2] [/size][/font] [color=#4169e1][font=微软雅黑][size=2]后记作者:小余一茶[/size][/font] [font=微软雅黑][size=2]阅读连载:[/size][/font][url=http://bbs.gter.net/thread-1741228-1-1.html]http://bbs.gter.net/thread-1741228-1-1.html[/url] [font=微软雅黑][size=2]@卓老师可爱多原创小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size][/font][/color]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