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准备 好事自然会上门:记我从Econ到MFE的「转学」经历
寄托天下 | 2014-05-09 10:13 | 我要评论 | 浏览5844次 |
[font=微软雅黑]最近实在是不少人问我关于「先过来读,来年再转学」的事情 楼主很忙啊,没时间qq上面一个个回复,就一次性把话说了吧。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上海985,211,专业风险管理与保险,大家不要对保险有啥想法,这还是楼主当时报的第一个专业志愿,是不是很奇葩,不像很多人报的都是经济金融,因为楼主很看好我选的这个行业,而且高中就知道国内很多大学学经济金融专业的一些弊病,当时又读了曾子墨的书觉得好励志啊,但想想,人家的家庭背景也不一般啊,根本没法比,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然后楼主就兴高采烈地上大学啦,大学平时上课都是和统计系一起的,所以受过较好的数理统计训练,也上了很多精算,金融,经济的课。所以申请mfe的时候,就介绍自己跟学金融的比,自己统计精算的基础要好;和学统计的比,自己的经济,金融素养要好。可是一不当心来加拿大读了经济学,但是楼主还是想在金融圈混得,所以就琢磨着再绕回来。
很多小朋友的问题都差不多,但有些问题实在是。比如问我怎么才能申上mfe,是工作经验呢还是成绩呢?你让我这种问题怎么回答?我又不是招生组的,而且这又不是黑和白的问题,申请这种看实力看运气偶尔看天气的事情谁都说不准。所以提问之前自己先想好。。
好吧,接下来进入正题,我就说几点重要的注意事项吧
第一,这不是转学,是重新申请,只是这里的academic record 会有所帮助
第二,也不要指望在这里上了一个学期就能转到多大ubc这种档次的,每年优秀的申请人这么多,谁都保不准,如果真能申上多大这种的,也不是你在这里上了三门课拿了A+就能决定的
第三,你还要想好退路,有的人不管申上了什么学校,哪怕是99%不想去的,但觉得,没关系,过来可以转学嘛,我认为这种心态不可取,万万万万一你转学还是没成功呢?你只能还呆在那里,你觉得你会开心吗?你做好今后的规划了嘛?所以,还是慎重
第四,一旦转学,你之前上的学期,没那到学位的话,是不计算在公签申请里面的,不仅如此,你还要承担这一年多出来的费用
第五,我这次也是运气好了点,不是每个我这么做的人都能转去心仪的学校,我这次也就申请了三个学校,是经过仔细考虑和筛选的,
[/font][font=微软雅黑]1.western的mfe,有coop term, 我觉得我综合素质还可以,有成绩,有实习经验,各种乱七八糟,但只是try一下的心态,16个月的项目,起码公签》=16个月。申上也主要觉得自己背景还是比较符合的,因为研究过他项目的每个课程,而且写文书的时候很用心很有针对性
2.waterloo的econ-coop,觉得比较有把握的,但是拒了我,之前选她是因为录了就有钱,找到coop的话,是16-20个月,公签也保证
3.laurier的MABE,后来他家问我还考不考虑他家,我说不考虑了,去western了,之前选他也是和waterloo一样的原因,可是楼主真的很舍不得他家的钱啊$$$$$$$$
因为楼主以后考虑在多伦多混,所以其他省我就没有选了,据我所知,以前有个女生在dal读了qy之后转到sfu的
对于各个项目的具体细节,自己勤快点,上网多查查,不要做伸手党。。
先写这么点吧,其他还没想到
还有就是吧,最近cs话题这么活跃,我不想掺和,也不想被掺和。但有句话还是要说的,也是客观存在的,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现在干点啥事不要用到计算机呢?你学经济金融,也要用不少语言的,excel,VBA,stata,matlab,sas,R,C++, etc 所以多学点东西傍身总是没错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优点,缺点,既然选择了就好好努力坚持吧
作为普通人家的小孩,我还是比较相信事在人为的,起码我到现在,除了学费是我爸妈出的,找实习,升学阿啥的都是靠我自己的,家里没有什么关系。虽然有时候会遇到不顺心,觉得自己有时候运气没那么好,但是也是暂时的,如果你一直都做好着准备,好事自然会上门的。[/font]
[font=微软雅黑]
[/font]
[font=微软雅黑]原文作者:奇幻银河[/font]
[font=微软雅黑]原文链接:[url]http://bbs.gter.net/thread-1718184-1-1.html[/url][/font]
[font=微软雅黑]寄托天下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font]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