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被拒悲惨史-历时5个多月,辗转两个公司
寄托天下 2013-12-10 14:23 我要评论 浏览16804次
[align=center][b]寄托天下:Ammmmmmy[/b][/align]   从申请工作签开始接触寄托,这煎熬的几个月,开始只是看人家的帖子,后来也忍不住注册了账号,开始发言了。期间也认识了很多寄托小伙伴,都是走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我从7月初开始申请,到这个月为止,周围基本上都是拒签的消息(不完全统计5-6个)。终于在这个月寄托上有两位大神还是冲出大陆,走向了香港,顺利拿到工作签了。   总结一下包括我在内的被拒签的童鞋情况,不管是大陆文凭还是海外文凭,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不管拒签理由是专业不对口还是不符合专才要求,更绝的的是公司为什么不招香港人,要招大陆人,这个理由不被接受……我总结了一下,如果符合一下条件,离拒签就不远了:   1),工资低于2W的,纵观这几个月被拒几个童鞋的情况,都没超过这个数   2),工作经验不超过3年的(很多毕业生被拒的,基本上没悬念,如果从海外投就不在这讨论了),我的经验,不算实习是两年多,还是被拒签。   3),不是大公司。我说的大公司什么情况呢,就是以前有办理过专才计划的,规模怎么也要超过50-100个人,最好国际上有点知名度的,如果再跟金融,钱打交道的,那就锦上添花了。最重要的就是,公司强势,在入境处能说得上话的。   4),这一点是我揣摩,不具有任何代表意义。女生,年龄不超过30岁,未婚,未育的,我感觉也比较困难。(总觉得香港还是比较担心大陆女的过去生孩子)。   这是我根据5个多月遇到的拒签情况总结,欢迎补充。   一下是我自己从工作签开始办理的时候,小小的做了个记录,特别是在时间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比如老有人问,我补完材料几周出结果啊之类的)。但是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所以你们到底还要等多少天,其实得看你们的case officer了。 [b]  第一家公司:[/b]   7月3号:所有资料准备好,送进香港入境处   7月27号:没有任何消息,也没有香港入境处网站上所说的4个星期完成签证审核。于是我雇主打电话问入境处情况,才得知需要补交一些资料,其中我需要补交学位认证报告原件。当天我才知道需要网上申请,材料寄到北京教育部机构,20天才能拿到学位认证报告,还好有5天加急服务,只需要交200块钱。   8月9号:我得学位认证报告寄到香港,交到入境处   8月12号:我雇主收到入境处电话,材料准备齐全,开始审核   8月23号:我雇主收到香港处境处电话,说工作签不被通过,原因是为什么不招一个本地人。我上网查询签证状态,是不获通过。意味着,我被拒签了。按照去年的数字统计,通过率应该在80%以上,很不幸,我不是那80%的人。还好我的雇主没有放弃我,他跟职位猎头商量了对策,怎么证明为什么要招一个大陆人,而不是本地人。他们会把我得工作描述放到招聘网上,一周后看结果,他们会拿着这一周的招聘结果,去说服入境处,本地人没有人可以做这一份工作。   8月30号:雇主跟猎头去入境处,负责我case的签证官休假,我的雇主递交了材料,一封解释信跟证明材料。   9月3号:上午雇主打电话去入境处,签证官说正在看递交上去的材料。下午我雇主收到入境处的信,will reconsider my application,the result will come out ASAP.   9月16号:终于还是被拒签了,补充理由还是不被入境处接受,维持原判。我的第一份香港工作签以悲剧收场。   幸亏这个时候接到第二份offer(我在第一份工作签上诉前开始找工作,鬼使神差,又找了份香港工作)。于是期待第二份工作签,都无力吐槽香港入境处了。 [b]  第二家公司[/b]   10月3号收到Acknowledge Letter,意思是开始审查。   10月25号HR告诉我需要补资料,其中一项我需要补的就是申报上次被拒签的事。我竟然忘了申报,我竟然选的是没有被拒签记录。我后来想想,我在第二次填990A表的时候,照着以前的填的,又没仔细检查,所以大意得选了没有被拒签过。现在入境处查到我有两次拒签记录(上诉也算,都服了),让我解释为什么被拒签,为什么不申报。   10月27号:HR补交所有资料   10月28号:我觉得不稳妥又写了一封解释信给入境处。(解释信本人签字,HR帮忙传真过去的)   11月25号:早上查状态,Application is refused.妈蛋,又被拒了。我跟香港入境处是八字不合。后来公司收到拒签信,理由还是跑不过,这个职位为什么要招内地人。Why?Why?Why?   附官方解释:   “The Mainland talents and professionals must possess skills and knowledge not readily available or in shortage locally. Moreover,the candidate should be employed in a job which cannot be readily filled up by the local work force.”   现在公司正在补材料,继续上诉中,最终结果出来,我再来更新。有种不好的预感,我要第四次被拒 [b]  原贴地址:[/b][url=http://bbs.gter.net/thread-1690727-1-1.html][b]http://bbs.gter.net/thread-1690727-1-1.html[/b][/url]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