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加坡M.Sc毕业找工作
寄托天下 2013-11-11 15:01 我要评论 浏览3845次
[align=center][b]寄托天下:ycrm7[/b][/align]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M.Sc毕业找工作的帖子,一方面算是给自己这三年的一个交代,另一方面也希望能给后来人一点帮助,谈不上多么宝贵的建议,只是自己的一点经验跟看法。   本人写作水平一般,文章写出来也就没啥文采可言,但一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自认为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坚信做任何事任何决定,都应该首先考虑到最坏情况,然后尽最大努力,结果自然不会太差。所以在这样一个收获offer的季节,我的帖子可能有点像一盆冷水。这篇帖子里不会有浮夸的排名游戏,不会有虚无的名头,如果你内心还觉得申请上新加坡的M.Sc是一种“荣耀”的话,那么你可以关页面了,我的帖子没法增加你的优越感;如果你觉得自己对M.Sc有着比较客观的认识,并且希望能通过M.Sc进一步提高自己,那么我的帖子或许能给你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 [b]  本文面向的读者应该是国内本科,新加坡M.Sc,毕业以后想留下工作的同学,核心是如何利用一年的学习提高自己并在毕业时顺利找到工作,最适合的读者可能是EEE相关专业,IT相关行业未来从业者,其他方向的同学可能不是很适合。请见谅。[/b]   简单的自我介绍,名字就省略了,如果读完你觉得有必要跟我联系,可以站内短信我。本人男,2010年毕业国内985倒数学校,本科软件工程,毕业了来南大读CSN的M.Sc,2011年毕业,5月底考完试,6月初campus interview第二天拿到offer,现在在本地一家IT公司做SAP实施。南大毕业时算是最早一批搞定工作的,相信现在的收入也可以排进班级前五,同背景同学比较,有工作经验是另外一码事。我并不是牛人,编程一般,GPA也不是很高,为什么我能很早搞定工作,很简单,英语。我的英语一直还凑合,高考单科优秀,大学四六级没怎么复习都接近600,托福裸考分数也还能看,在同届中国同学中,我相信我的英语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不管是口语还是语法词汇,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但请不要误会,我不是在炫耀我的英语,相反,直到今天我还是每天坚持看英语,读英文原版书,看杂志看周刊,尤其工作以后,做SAP实施,客户很多都是business出身,不管是meeting user还是email writing都深深让我感觉自己的英语还差得很远。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一点,你的英语水平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能否从你的同学中脱颖而出,能否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当然,面试是另外一回事,不仅仅是英文,面试技巧,简历以及临场反应都是同样关键的因素,但英文,重中之重!   那是不是你英语好就是一定能找到工作了呢?我希望这个回答是肯定的,但显然,并不是这样。在我继续接下来的内容之前,让我插入一段,可能会有偏差,但应该不会太远。局限于EEE相关专业,其他专业不了解;局限于IT相关行业,其他行业不熟悉。   首先,IT在新加坡很难算是有前途的行业,为什么,因为市场太小,项目就那么多,加上现在R&D都在往中国印度迁移,这边的IT行业前途有多少,就只能你自己斟酌了,举个例子,我所在的公司算是本土最大的IT公司,但是其年收入比起国内的IT公司,真的是没法看,然后项目的规模也是千差万别,但好公司也有,不能一棍子拍死。如果你牛逼到能像陈欧当年开发出GG平台,然后直接去美国斯坦福MBA,回国创业,那也是一条路。但这样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其次,好吧,会有人说,我不在乎公司,我就在乎钱,那咱就谈钱。大多数EEE的毕业生第一年的工资如果以50K新币为分界线,那我相信绝大多数是在左边的,其次,做软件开发的会有相当一部人最终去到的公司规模很小,别误会,我不是说小公司不好,只是这边的小公司,如果大多数又都是中国人,加上做的东西再很普通,那么这样的工作经验将来回国值多少钱,这个,咱就,恩,呵呵了。   最后,会有人说,我啥都不在乎,我就是想找个工作,在新加坡待着,享受这里的空气,那好吧,咱就说点生活上的。如今PR越来越难申请,本地人对政府连带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意见越来越大,HDB的价格一直在涨,同事刚买了一个二手HDB,四房式,一共600K-700K新币,首付算上税啊乱七八糟,需要接近200K,算你每年50K收入,存30K吧,要多少年才能首付,你就懂了。买车,福特福克斯国内11万RMB,这边110K新币,对了,还有COE,差不多70K了吧。当然,如果你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不差钱,那这个,哥,你为啥来新加坡,明显米国更爽啊!   伤感的话题就这么的吧,咱还是继续谈谈找工作。那么除了不停的练习跟提高英语以外,还应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一句话,分析自己的位置,利用自己的资源。   什么是分析自己的位置?以前读过一本书,貌似是市场营销里面的,叫做positioning,没啥深奥的,额,是不是我没看懂,囧。说白了,就是你对自己的定位,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当年我对自己的分析是,优势:毕业于新加坡本地最好的三所大学之一,如今是四所了;劣势:第一,外国人的身份,第二,英文能力,第三,无工作经验。优势已经既成事实了,那么劣势我能做什么呢?第一点我改变不了,我认了。第二点,前文已经提过了,不重复了。那么第三点呢,虽然我没有工作经验,但是作为CS出身的,我做过项目啊,并且我是不是应该利用这一年的学习实践去强化我的能力,什么能力呢?编程啊!思路就清晰了,一方面,我需要回顾下大学以来做过的项目,大到毕业设计,小到课程设计,只要我觉得我有所收获,并且能有一些东西写在简历上的,那么我重新翻出来,总结下我通过这个项目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这个过程你甚至可以用英文写出一些段子,这样将来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到相关问题,你也就有了准备;另一方面,在南大这一年,我是不是应该利用业余时间找点项目做做,哪怕不做项目,是不是可以花点时间练习编程。所以,你需要不停的思考,不停的问自己,不停的反省,找清楚自己的定位,这个过程英文叫做introspective thinking.   怎么利用自己的资源?我相信,大多数人在拿到offer以后,基本就是享受成功的喜悦,会很少有人能静下来去思考下我应该怎样利用这个offer甚至这个M.Sc的degree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美国人很喜欢的一个词,networking,亦叫做professional networking或者social networking,也是我们在中国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人所十分欠缺的一点,不过这中文翻译过来有点难听,叫做拉关系。没错,就是拉关系,但这可不是国内,咱得文明点整。比如你有没有像我当年一样把寄托上面能联系到的同专业的学长都联系一遍,然后问他们关于读书关于找工作的问题?比如南大有很多实用也不是很贵的workshop教你怎么面试怎么修改简历,你有没有留心下?比如你到了新加坡可以上Facebook以后,有没有去搜搜南大或者国大的alumni club,然后找更你背景相同或者在你想去的公司工作的人?比如南大有不少的club,你有没有留心加入一两个,然后多结交些朋友?等等,这一切都是你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你是否想到了呢?还是你只是坐等毕业学校招聘会了,然后满心欢喜,以为咱南大国大毕业的,随便就能去个Google之类?这真是当年一个我的同学的期望,早点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当然,请不要误会我,我并不是在劝你如此功利的去跟人结识,这样的人我也不喜欢,我的意思只是你应该多考虑你能从这个学位获得什么?然后除了南大国大一流的硬件设施以外,你又能收获哪些软实力,这才是我的意思。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我究竟要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但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你需要不停的问自己我究竟想要什么,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想要什么样生活,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当你开始了思考你究竟要什么,那么接下来你就会思考你现在在做什么,当你开始思考你现在在做什么,你就会开始思考如何从现在得到我想要的,那么顺其自然,你就开始思考自己有什么,自己欠缺什么,慢慢的,你就上轨道了。   在我看来,成功的都是有着明确的目标,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又能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路线不停地优化自己的资源的人。有没有人想到咱高中学过的一个数学概念,叫做向量。首先,你需要定位,在这个坐标系找准你的位置,然后你需要明确你的目标,你要到的地方,最后你要利用你的资源,找出可行的路线,不停的修正优化。到此,我的这盘棋你看懂了吧。   谈了这么多提纲挈领的东西,咱来点干货吧。有几个练习英语的好材料分享下。   第一是老友记,这个真心已经说烂了,但确实是好东西。如果说语法词汇还需要日积月累,那么口语说白了就是模仿,老友记就算是十分好的入门材料了。怎么用呢?下载那种不带字幕的版本,然后去下载字幕,中英文分开,第一遍只看中文,第二遍中英集合,然后重复,每看一集的时候遇到好的句子,跟着复读两边,注意模仿发音跟语调,就这样坚持,效果还是明显的。自认为大学啥都没干成,电影倒看了不少,老友记更是看了四五遍,囧,貌似这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第二是一个叫做American Accent Training的材料,主要是一个系列的视频,网上肯定可以下载,你自己去找。好的地方是,主讲人会一个发音一个发音讲解,对照口型,能很快纠正你的发音错误。当然,是美音,对于喜欢英音的同学,只能,呵呵了。   第三是新东方白易礼的语法总结。很多人,一提到语法就觉得烦。且慢,当你有朝一日开始天天各种Email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良好的语法基础将会给人很好的印象。曾有人比喻过,英语能力如果是一棵树,那么词汇就是树叶,语法就是树干,某种程度,还是比较正确的。这个新东方的总结很好,很简洁,只有100多页,打印一份呢放在床头,没事翻翻,慢慢留下印象就可以了。如果你很有时间也有兴趣,另外一套书值得推荐,我也正在读,新东方的《新东方语法新思维》,从人思维的角度去讲解语法,确实不错,就是有点多,三本书。   最后的最后,做个声明,本人也刚刚25岁,很多观点肯定也有失偏颇,很多问题肯定也是一知半解,有讲的不好的地方还请见谅,望君一笑而过。也希望能跟不同的人交流,真心恳请指出不足。路还很长,与君共勉。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想用一句话结尾。是最近看的一本叫做《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的作者说的一句话,如下:   If we don‘t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 to make things perfect,we can still make incremental,and meaningful,improvements. And seeing what’s wrong– seeing it clearly–seems to me a crucial part of beginning to set it right. [b]  原贴地址:[/b][url=http://bbs.gter.net/thread-1586242-1-1.html][b]http://bbs.gter.net/thread-1586242-1-1.html[/b][/url]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