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分享:有关加拿大的一些感受(有关学校与城市)
寄托天下 2013-10-08 13:48 我要评论 浏览3454次
[align=center]寄托天下:cici_57[/align]   已经毕业百感交集身为一个有感觉的人类好想写点关于加拿大的一些粗鄙的想法挖个坑先  [b] 1.有关课堂什么的[/b]   我是读教育专业的课堂是典型的文科课堂:没有老师在讲课只有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同学的年纪差别很多20几岁到60几岁不等然后课堂里基本就2-3个中国人剩下10多个20多个都是加拿大人上课的模式多是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大组讨论自由讨论等等反正中心思想只有一个:discussion&presentation整个一堂课3个小时全在discussion要么就是一节课一节课的学生presentation而且这种讨论还不是那种轮到你了你之前写个稿然后照着读一下就行presentation也同理   我先讲discussion其实我直到现在也没有克服老外非常鼓励的随时jump in这个事情永远也不知道是老外讲的实在太快等我斟酌好了想插入对话时总被其他老外抢先反正一辈子插入不了讨论总是等待人家喝口水什么的才能说话但是这种时候老外很多情况下都会注意到你一直不讲话然后又会鼓励你jump in要么就自嘲一下说我们讲的太快了然后接着又大讲特讲我这时候觉得以前中国那种课堂教育实在是……根深蒂固了上课不习惯讲话而且又是一开口就跟人家讨论英文的又是个障碍我有个中国同学很搞笑的基本一开口就会拖慢整个小组的讨论节奏真的是很尴尬啊……然后我无法克服的是年纪障碍在中国和年纪大的人讲话不能随便打断什么的这是不礼貌的我一直觉得和年纪大的人讲话永远不在平等的地位上但是在课堂里老外觉得大家是平等的个体我不是因为年纪长就比你懂得多或者道理比你强但是我个人很有心理障碍……我没有办法对一个60岁的人说i don't agree with you……然后争辩什么的   再讲一下同学我不给北美戴帽子我只说我遇到的大部分加拿大同学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加拿大同学(25-40岁)我在这里用两个学期学到了一课叫做“你怎么赢得你同学的尊重”我和另两个中国同学没有什么工作经验觉得自己讲的肯定很傻也不会有人感兴趣来的时候也很蠢胆子小英语也不怎么流利再加上在中国受的教育习惯了上课不怎么讲话刚开始会觉得上课不怎么讲话很安全因为反正老外也有“固有印象”中国学生很安静不活跃我们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但是时间久了后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课堂小组讨论时你会明显感觉到很多加拿大人不把你当回事眼神言语不屑很明显为什么会这样   加拿大人的价值观对于同学存在的意义很我们在中国的思路大概不一样在中国同学帮你点名帮你作弊和你一起吃饭哈哈不杀你已经很好了在中国似乎老师的作用大于同学因为所有人只要听老师讲就行了同学反正都不怎么讲话的从课堂知识角度来讲大学四年你在中国从你的同学那里学到了多少?你不会因为你没有从你的同学那里学到知识而瞧不起他吧?但是加拿大人会非常会你上课不讲话代表你对课堂没有贡献你没有贡献他不会认为你是不是语言不好啊说不出来啊(当然有些人会这么认为)他会认为你要么很自私自己肚子里有东西不想说不想分享你要么肚子里没有东西第一种情况无法原谅大家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别人学到同学你怎么可以这样第二种情况更不可原谅如果你连自己的思考都没有能贡献的东西都没有你没有资格坐在这个课堂里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看不起你因为你对课堂没有任何贡献   我发觉这个情况后来第二学期上课很努力在paper上小组讨论上渐渐的老外觉得你有想法有些想法还真是不错就会找你聊会更尊重你在这个课堂的存在老外在乎的不是你的想法或思路多么幼稚他们在乎的是你是否真的思考过了这个问题并且与大家分享你的思考成果我经常也觉得很多老外的想法也很简单他说的你都懂并且你也能说但是他说了他就赢得尊重你不说你就没思考至少表现出的就是你没思考这是很要命的   从这个角度讲个体的平等表现的很明显   最后讲presentation我不想说我第一个presentation做的有多烂简直是不堪回事我的整个研究生课程中最低分就是第一学期上的课   中国大学里的presentation烂透了弱爆了照着读什么的小组成员轮流操作PPT什么的弱爆了我第一看老外做presentation大开眼界两个人或一个人做45-50分钟的presentation可不是让你分析什么PPT或照着读稿什么的他们就像是课堂的主导者做游戏用展板唱歌跳舞小组讨论自由讨论调动课堂气氛其实一个presentation下来也没学到多少但是你就莫名很开心觉得这个presentation很棒   这个东西可以慢慢体会我到现在就觉得在人前做presentation是种能力并且怎么能把人逗乐了更是的老外整体来讲喜欢那种有幽默感的能笑的表达据说presentation中能把人逗乐几次这个就不算差的presentation了  [b] 2.有关中国人什么的[/b]   中国人在国外尤其在我们这种小城市不团结性表现的好明显当然也有人会说弄那么团结干什么……确实只不过有时候和巴基斯坦人啊印度人啊比起来他们有一个叫做community的存在我们中国学生就没有但是我发现有几个所谓的中国人团体一是公派留学生群体二是信基督教的中国人   公派留学生这个群体我并没有偏见但是现在还玩在一起的公派生真的不多了就有几个人还能偶尔吃个饭聊个天什么的人也挺不错的我也能理解好多公派生都拖家带口的再加上大多公派生都是理工科又有实验室什么的他们就玩在一起的比较多他们这个群体我们好多人朋友私下都说真是牢不可破我们这种自派的闲兵散将简直就混不进他们的群体想认识一下都没门而且似乎他们也并不需要也并不想再认识除他们以外的人了好多公派生出国前就认识出国后在一个学校自然而然就在经常玩在一起了就是有的时候吧个别公派生真是觉得自己拿着国家的钱出来脚着自己怪不错的怪了不起的说话什么的都很狂比方说“我有钱啊我一个月1600呢我干嘛过那么苦的日子”或者觉得国家很好骗自己既可以拿着国家的钱出来留学又可以将来在加拿大工作申请移民而沾沾自喜有些情商还特低感觉真是……   信基督教的中国人分两类一类是在国内就信的过来这边就直接找组织了洋人教会或华人教会都有还有一类是一来就被朋友带着接触基督教然后就信的不行受洗什么的这些人每周会有活动什么的互相都很认识貌似   说到这个……好想讲一下信教这件事和人来加拿大后的中国人好多信一些奇奇怪怪的教的都有现在路上的老外基督教徒都会说“你好”了想赶紧给中国人传教我个人没碰到过老外给我传教感觉碰到的老外好多都不信教了尤其是年轻人反倒是一些中国人可能因为有语言的优势非常乐意给同胞们传教传到让人反感的地步有些人信教信的都……天天给人讲什么死后的世界……我去过一次教会想感受一下结果就碰到同胞传教导致我实在是很反感感觉以后再也不会去教会什么的……而且我也很反感同胞们有时候喜欢拿自己是基督教徒说事什么我是基督徒我人肯定很好的有些事情吧真是跟宗教无关全是人品问题基督徒也不代表就是好人啊而且天天微博啊人人啊发基督圣经的也不代表就虔诚有些反倒神神叨叨的真是……   以上随便说说……看看拉倒…… [b]  3.有关找工作什么的[/b]   好多童鞋很关心这个当然这也是我当初最关心的……但是我仍然要说一个事实……我先说个数字吧这两年萨大教育学院毕业了多少中国学生   我的上一届(2012年春+秋毕业)Curriculum Studies 1人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人(可能还有我不知道的)   我这一届(2013年春毕业)Curriculum Studies 3人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5人Educational Foundation 2人   2013年秋季将毕业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人   不算将要毕业的先说上一届的4个人CS的那个学姐一直在打工EA的3位学姐学姐A前不久结束了打工生涯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撒花)学姐B一毕业在某为移民服务的机构找到的工作(故事是说她一直在里面做part-time打杂的结果有个员工生孩子去了她平时混的脸熟看看她也不错于是就顶上这个工作)学姐C一直没做什么貌似   我这一届人变多了(EA人最多而且越来越多因为和国内某大学有合作项目)一共10个人基本目前都在找工作我算是找到工作的EA有个男生一直在一个中国人的移民机构做移民所以毕业了顺理成章剩下还有个女生在打工剩下的应该都在找   话说我觉得随便换一个规模大一点的大学教育专业毕业的中国人应该都有这个数了只会多不会少吧应该尤其是UT UBC SFU或者各个有TEFL类专业的大学那估计一个班的中国人都得比这个数字多所以不谈老外的竞争就说中国人自己内部的竞争你看看这个数字……   我讲一句大大大大实话如果你在国内有工作经验(我指的是真正的教学经验做过多年老师的那种不是家教啊实习那一年或几个月的)那么过来加拿大读教育可以深化你的思考为中国以后的教育模式做做贡献如果你在中国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想纯粹来学习西方的教学方法你会失望的我不知道其他的大学教育学院什么样但是我个人感觉至少UA的是和我们的差不多的(教育学院好多老师的PHD都是UA读的)上课从来不讲教学方法的在他们看来教你怎么上课(细节)那是本科你要学的事情研究生主要是探讨自己的教学方法或教学宗旨基本上课就是闲聊+扯淡尤其是写paper的时候更是扯淡加扯淡但是学到了一些正统的研究方法还有那些内容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等等都大开眼界   我确实是在教育学院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但是这些可能和刚来的时候想的不一样而已如果你想学一板一眼的教学法我觉得加拿大的研究生课程都不是很适合我们都说教育学院更像是继续教育学院上课的人都是当老师或校长的读个master无非是为将来升职什么的添砖加瓦所以会发现读course-based的特别多读完拿学位拿完回去有机会升职何乐而不为   如果想做老师的话你需要的不是硕士学位一点用都没有你需要的是教育学学士学位不过貌似我知道的所有读教育的没有在国内读师范专业的我也不太清楚国内师范专业给的是什么学位教育学还是文学所以我不清楚国内的教育学什么的这边承不承认我上学期有个加拿大同学老太太岁数很大了在读教育学本科今年我跟她一起毕业的看着还挺有意思的她现在想做老师了就得重新读这个本科意思就是你要当老师看来教育学学士是非读不可了   如果要做老师我真心建议去美国读中文教育我很多同学去美国读教育什么的考个中文教师证都找到工作了而且还是老师有假期工作都还不错的   我自己呢基本是……论文的事儿一完就工作了我目前这份工作在marketing公司职位是supervisor但是工资不高但够cover我自己平时的生活了还能有剩余平时干的事情就是监工我们公司在萨屯就我一个人然后就是有客户……具体干什么就不说了压力不算大手底下的人都在干活干的好就行我上班上了一个半月简直对人生一次大彻大悟……瞬间明白好多事情……这个之后有机会再说吧……学校里真的很美好要珍惜啊……不过我本身从来也不想找什么教育的工作我个人觉得最好可以去移民机构什么的不过现在能有份工作做着能给我发工资可以租得起一室一厅了我就觉得不错了能发工资的工作都是好工作!!!!!!   我之前是在沃尔玛打工做收银收银这个活是熟练工熟能生巧其实我就打算找不到工作先一直在沃尔玛打工的但是labor工什么的吧其实比较累的赚的也少就是唯一好的是沃尔玛比较大什么都比较professional我当时找打工的时候就说要去的话就去大公司打工餐馆的话据说中国老板好的不多普遍较抠门还喜欢盯人   其实我主要是想讲一件事情很多人因为觉得国内黑暗没后门找不到好工作向往国外平等的环境才出国的你可能会失望的   哪怕在加拿大也是没有绝对的公平的以及我们说的不靠后门他们不叫后门他们叫reference   不管你读什么专业所谓的好找工作还是不好找工作有人给reference真是事半功倍这个reference指的是你要应聘公司的内部人员帮你reference且不说小公司小工作好多大公司的网络申请貌似都会问一句你认不认识公司里的人其实这件事情很好理解我现在甚至觉得他们实在是内部工作人员没有可以推荐的人了才会发布招聘信息剩下的基本都被内部人reference完了   如果换做是我做HR的话我也会是这种思路和同事聊起公司有职位空缺同事说我有个不错的人选很适合这份工作你要不要看一看我想这更简单我肯定就会去面试一下如果觉得不错就会留下我觉得这主要会发生在行政之类的文职类工作我是说……这类工作替代性很强只要不要太差有相关经验再加上有人reference八九不离十应该就可以被录取了可是有些理工科的另说了那就比方说没你不行或者就你有这技术别人不行这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的工作也是好朋友reference来的他得到消息有opening帮我去递简历就是这样有次见里贾纳的同事我们还遮遮掩掩不想让她知道我和朋友是认识的结果人家一点不避讳她和经理是多年朋友的关系我必然会认为她的工作也是经理reference来的   我们很多时候不是没有能力不是不能做这个工作缺的是那个将简历递上去的口   不过我朋友讲得好说国外这种“关系”跟钱无关比国内干净你有能力你想找工作正好有机会就帮你一下毕竟剩下的都要你自己去争取工作做得好做得坏能不能留下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还有一个就是很多时候找工作都得不要脸自己直接去递简历想去哪里直接就递上去不管人家要不要人机会讲不定就有了我之后……我要递简历去旅游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所以文科的同学不要灰心工作并不是找不到的看你对工作的想法了如果你非得大公司不去喜欢光鲜的工作生活我建议回国去中国的大城市吧都能达到找工作的路很漫长也很难自己把心态放平就行那种“自己是高学历”的心态要不得老外更注重经验而不是学历这是百分百肯定的大学招个秘书高中学历就行了但是要3-5年经验你就没有你PHD也没用……这个经验可能包括之前打工的也不要忽视打工的经历你以为收银做服务员是labor工不登大雅之堂但是老外就会想你这是face-to-face的客户服务经验啊很不错的   另外讲一点不要以为打工做服务员什么的很低贱这是中国人在中国的想法老外会觉得你这是自食其力自己用自己的力量赚钱没人会瞧不起你不工作啃老才会被人瞧不起这是我最喜欢国外的地方还是那个意思大家都相对平等 [b]  4.有关种族歧视什么的[/b]   天气不好在家看《门第》能气死!最喜欢拿YOUTUBE看中国国产电视剧了哈哈哈   可能大家来之前都很怕种族歧视什么的以我个人的经历这快两年没有碰到过能感觉出来的来自白人的歧视不过你要非说什么营业员白了你一眼或者你打招呼的时候人家没回那是种族歧视的话……毕竟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有时候同族人做同样的事情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不同族的人做一样的事情就会觉得那是歧视……那如果非要这么想的话我也不想说什么……   白人吧大部分白人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表面上还是很有礼貌很过的去很让你感觉不到什么的你如果说他们心里没有想法吧我觉得也不可能毕竟种族歧视问题如果需要法律规范管理的话……大家不谈或避谈这个问题都是怕法律惩罚的话……说明曾经社会里这个事情很严重的……   老外的反应尤其是涉及歧视问题有时候也很夸张在我看来……当然这可能是国情不同毕竟我们来自一个单一民族国家种族歧视这个事情也没人管言谈就比较自由不在乎什么的之前上课一个原住民就讲她找工作的时候受到歧视的事情然后大家那个表情啊各种咬牙切齿摇头各种“what the heck怎么会这样”的状态时间久了我们也这样了不一定是真的发自内心的但一定是习惯性的以后讲一下白人社会对我的影响我觉得挺大的   哦关于这个“不一定发自内心但是是习惯性的”想法我觉得老外的nice和礼貌和笑什么的好多都可以归纳成这句话……在加拿大的人你们感受下……   如果非说不友好……我倒觉得来自亚洲的深肤色的一些人是我感觉到的最不友好的一群非要说明白的话……我就是在说印度人和菲律宾人我之前一直把菲律宾人和原住民搞混可能都因为肤色比较深的原因所以我误会原住民了我刚开始以为是原住民不友好……原来是菲律宾人- -!也不是我敏感什么的这些人有时候那个眼神……哎受不了他们还老觉得自己讲的是英语我们讲的都是烂英语说话都带傲慢的听不懂他们讲话好像还是我们的错了我朋友接触下来印度人说他们很懒不干活我在沃尔玛打工的时候也培训过新人印度人接触下来确实是不好学还懒……教半天就想着下班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   哦他们还有一个独门秘籍……就是熬咖喱!!!!!!妈蛋啊曾经住的公寓里他们一熬咖喱妈蛋啊那个味道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我窗户都不能开啊!!!要是楼道里住着好几个印度人通风在不好那个味道就跟有人上大号马桶好几天没冲水那个味道一样我勒个去勒个去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印度人怎么那么多怎么那么多啊!!!!印度人和菲律宾人充满了各大麦当劳KFCPIZZA店太强了……   现在萨省不是SINP嘛外省好多印度人就在多伦多读8个月COLLEGE然后跑到萨省麦当劳沃尔玛打工什么的然后拿到枫叶卡就跑了一点都不避讳这个事情听说现在多伦多就乱的很全是这些……   啊啊啊啊能用别人看不懂的语言吐槽真好老在国外装NICE真的会装出病啊我的语伴在中国教过一年英文第一次听到中国人大肆谈论印度阿三什么的都shock到了(原话)他说真是惊讶啊怎么会这样啊……我就汗死你们加拿大人虚伪死了好吗!!! [b]  5.有关感情什么的[/b]   看《门第》看的我好郁闷……吃饱喝足过来更新下……   有关感情这个事情哎提到这个一把辛酸泪   先讲一下妹子/汉子异国恋或异地恋肿么办   出国真是条不归路如果你还是冲着办绿卡移民什么的更是不归了如果你还非办绿卡非移民不可的话那简直是……别异国恋异地恋了结局多半是失望就是那句话我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中这个结局我认识的正在异国恋异地恋的朋友基本80%都分了或长或短基本期限是一年异国或异地一年就分了要么就是国内那个过不来要么就是外国这个回不去基本我个人的体会就是爱情不是磨不过时间磨不过的是统一的未来   基本出了国了就是个飘了你想留在温哥华是都是你想找不到工作想一万遍都没用你不想去小镇结果小镇有个好工作你要生存你也得去出了国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了你说过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两个人谁混得好就跟着谁现在也有但是我一直觉得80后的主体个性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更注重自我自我的发展自我的成长所以就变得谁也不愿屈就未来就更难统一你说你妹子在国内工作好好的她可能放弃吗或者你在多伦多找到个好工作你也不可能就那么放弃再加上现在都独生子女以前父母孩子好几个出去一两个也不心疼身边留着几个现在人也不能都为自己考虑了父母怎么想啊对未来怎么考虑啊反正事情多得很   我身边还在异国/异地抻着的其实都还挺胶着那种坚定的就要回国和汉子团聚的我见过一个那真是读完书就跑了坚定的头都不回这种也挺好我还有个朋友来加拿大前坚定的腰回国和汉子团聚来了大概一年吧有些动摇了想在加拿大多留一下男的似乎又不可能出国来就又胶着了   但整体来讲……以我个人的经验我对异国/异地恋都是唱衰的……正在异国/异地的勿拍纯粹是个人经历失望了我真是猜中了这开头却没有猜中者结局……   在讲下当地找妹子/汉子好多人找汉子/妹子都特别快国外吧太寂寞了我指一般的中小城市不是花花世界大城市平时除了上课买菜做作业就是大家一起吃吃饭打打牌没了不谈恋爱似乎生活就真的没什么意思了然后干柴烈火啊说在一起就在一起了尤其是有车的男人这男人一有了车妹子都贴上去的特别快感觉倒不是说妹子拜金啊什么的实在是国外买菜出去玩什么的没车不行妹子一个人坐公车买菜时间久了也是累所以吧也能理解……国外还有个特点同居特别快什么两个人谈一个月就同居了有可能是出于经济原因……但是比如我们这种小城市也挺难的三个人连成一个圈谁跟谁弄到最后都可能认识看来看去就那么两个半人没感觉就是没感觉惆怅啊而且女生在国外呆的越久感觉眼光会越来越高你们感受下……   然后就是国外狗血的事情特别多感情方面的A和B都要结婚了都朋友都特别祝福不到两星期啪!男的就被其他女的抢了然后人两个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这还都一个学院的人的狗血事情还有什么C和D在一起C、D一起和朋友旅游一圈男的就在女的眼皮子底下被其他女的抢走了然后弄得满城风雨的还有什么生活不检点的乱的哎什么都有抢起别人的男/女朋友来都是快很准的   不过小城市的好处就是人做坏事别人都知道特别容易就知道所以说谁也别做坏事哈哈哈不过国外华人这个风气有时候就是……   哦还有个事情两个本科生90后弄出孩子来就生了两个人都读大二大三的都还是孩子呢结果就弄出个孩子结果就两方的妈妈轮流来加拿大帮他们带真是……   不过加拿大有一点什么人最容易找到真爱?爱同性的人……加拿大是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有些中国人在国内实在没办法到加拿大倒也是件不错的事情至少可以避一下父母不过悲剧的也有就去年蒙特利尔去世的那个男生哎但也不是因为他们是同性还是这么着爱情里嘛变态什么时候都有的   感情这个事情吧顺其自然吧不过有男女朋友的要珍惜啊我发现人年纪越大越不容易爱上什么人了好忧愁 [b]  6.有关英语学习[/b]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我想出门shopping就会下雨这一定是天意这一定是天意啊!!!!!所以我来更新一下   有关英语我出国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英语哪怕我有TEM8哪怕托福雅思口语考试从来没有掉过链子我仍然无法相信我听得懂老外讲话老外也能听得懂我讲话……这件事情曾经让我在飞机上很焦虑拼命想哇靠不会要杯咖啡都困难吧……但后来我来加拿大时间长了后发现就是这些小细节中国英语老师从来都没交过……   我在的这个城市除了加拿大人主要外来群体是菲律宾人印度人伊朗人和中国人没怎么见过韩国人日本人等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英语比我们中国人差的族群于是乎……我们中国人光荣了成为英文最不好的种群……尤其是ESL里面我真是不想进去进去的感觉就跟回到中国的学校学校给请了个外教的样子……这一个班啊80%-90%都是中国孩子中国这英语教育是有多差是有多差啊……T T   菲律宾人和印度人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的英语普遍说的比较好我说的好不是说我们普遍诟病的发音问题而是流利我上了两年的课也打过工我发现这是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啊他们菲律宾人和印度人发音是比较那个……让人听不懂但是人家很流利我们中国人的发音是比他们好比他们让当地人更能听得懂但是我们讲话实在是不流利你可以想一下一群人讲普通话然后其中一个人说话带口音很重但是说话速度和讲普通话的人一样在你习惯了他的口音之后你是不是还是觉得你们能顺利交流没有什么烦躁的心态但是再想一下一群人讲普通话结果其中一个是个结巴……说话老卡壳还需要想很久他总是拖慢整个群组的交流速度你会不会觉得不想这个人讲话了……听他讲话实在太费劲我总觉得这就是很多中国人在课堂讨论啊什么的讲英语的现状……   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加拿大人讲话的速度发音腔调我个人觉得加拿大英语是最软的英语哈哈尤其是当地妹子讲话有的好学了但是这个开端是你得敢讲好多人刚来觉得自己讲得不好就不敢讲结果就是英文实在是越来越不好   我自己最受益的英语练习是找language exchange中国人叫语伴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很多人都找过感觉进步挺大的所以我出国来后也想到这一招在kijiji上发帖说找language exchange我教你汉语一小时你陪我练英文一小时两个人都免费我第一次做语言交换是去年7月summer school的时候那个男生要去中国biking3个月所以想学中文我大概教了他一个多月每周见三次就是那段时间我发现我的英语开始有实在的进步了一是说的溜了变流利了很多二是敢讲了所以后来这个人去了中国不学汉语了之后我就又找了个语伴基本上语伴就没怎么长时间断过我教他们中文比较麻烦因为大部分人都是中文基础从0开始的但是他们辅导我们就很容易基本就是聊天我有什么问题就问问他们现在在做的这个比较固定了哪怕我上班了也是一个星期见一次这样我们education的同学岁数都偏大不大会和我们做朋友这个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个交当地朋友的方式   我以前在微博发过一段我贴上来:“在大学这个圈子老师都很善心的把你当成国际学生问你听不听得懂学不学的会等出了大学你与当地人站在了同一条线上不会再有人好心的等你那么慢那么磕巴的讲话这时你会发现只有你听不听得懂老板的指令能不能跟上所有人的节奏他们不懂你可能需要投入两倍的精力去跟上所有的节奏而这恐怕就是现实”以前在大学的时候上课可以装傻充愣听不懂当听得懂而且老师会很关心你怕你听不懂等上班了所有人都当地人就你一个老外开会的时候那个节奏很快当然对人家来讲那是正常节奏你要是讲话慢磕巴拖慢速度时间久了自己都觉得受不了自己了但是这就是现实啊老板才不在乎你听不听得懂因为对于老板来讲他们从来没把语言能力考虑在内你能和当地人一样接受指令并执行指令你就是好员工我就雇你你要是不行你就滚蛋   不过更敢讲英语了并把它真正当做社会语言了就是在工作后我不知道在加拿大的人有没有这种感觉以前特害怕和白人客服打电话什么的所以要是碰到想客户服务什么的事情能网聊就网聊万一能找华人客服就找华人实在不行才和真人交流现在基本不大会这么想了有什么问题都直接打电话了其实也就是更自信了   看报纸听广播看小说也都是好方法来的听说印度人菲律宾人做客服的很多原因就是他们的英语优势   不过学英语这个事情啊就是不要脸豁得出就好别怕讲别怕讲错不断的讲总有流利的一天的那时候就可以打败菲律宾人和印度人哇哈哈哈哈哈哈哈 [b]  7.有关移民什么的[/b]   我发现这个帖子又被顶上来了……那我可以再啰嗦一点周五心情大好求水逆赶快结束!!!!!   抱着移民的心就决定了出国是条不归路啊不归路   佛说但凡觉得辛苦的都是强求说的就是移民这事儿你说你好端端的有自己国家的护照你非惦记着别的国家的护照不是强求吗!吗!吗!   我真希望我们的祖国在near future(我指未来一两年)可以走向一个良性循环我就可以以光速回国坐享我国大好河山吃遍东西南北……巴特……   讲两种省提名和直接申请联邦现在貌似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省提名政策我知道安省是PNP萨省叫做SINP不说其他省吧我也不是很了解就拿萨省讲基本我觉得2011-2012年是整个省提名的黄金时期也是就是2011年递上去省提名的人基本都在2012年以比较快的速度达成了愿望逍遥自在去了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速度变慢了很多非常慢让人着急的慢等到2013年直接出了名额限制其他不是很关心就说学生毕业后这条路目前本科生毕业找到permanent job工作半年后可申请研究生是一毕业存款1W刀在银行就可以申请了学生这个通道今年5月开始分为本省毕业生和外省毕业生本省毕业生给了100个名额(到12月31号止)外省毕业生给了185个名额(到12月31号止)每周更新数据新政策出来后外省毕业生名额在一周内就没了本省毕业生名额平均以每周10个人的速度递减现在还剩50左右目测还是比较宽松的   我不想搞什么地域分裂什么的但是从我本省毕业生角度讲是什么拖慢了审理速度我只能理解为外省毕业生自从萨省开放外省毕业生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以移民之后外省过来的人暴多尤其是安省过来的我听过的读计算机的有一些可能也有经济的这些外省毕业生中主力军是印度人他们在安省读了9个月的college然后就来萨省去麦当劳沃尔玛工作个一年多拿好枫叶卡然后走人中国人也很多在中餐馆里打工的麦当劳里打工的安省过来的频率过高都想拿个枫叶卡然后再回多伦多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就这样为了这张卡在加拿大读了书最后做着labor工可能实际也不知道拿了这张卡到底有什么用对我自己而言我也经常想这个问题如果我在加拿大一直做着labor工我到底有没有必要等着这张卡有什么意义呢?   申到了枫叶卡就要蹲移民监蹲完移民监就要发愁要不要入籍入籍了回国就难了这些都弄完了父母怎么办?国外碰不到合适的姑娘汉子父母就会催着回去那回去了还要不要这张卡每次我们朋友聊天说这些事最后都以沉默结尾无言啊这个事情就是无解   直接申请联邦叫做经验类移民工作一年后即可申请但对工作性质有要求个人觉得这个比较合理以前这个是要求三年的现在要求一年算是放松了但以周围人找工作的情况来看工作种类直接卡死人   这两年来加拿大的人越来越多了都冲着移民来的目前目测省提名通道是收紧状态人一多就会收紧所以要是抱着这个目的来加拿大的自己想好毕竟我们都是受政策控制的人类……   祈祷我的省提名快点下来!!!! [b]  8.有关加拿大人NICE什么的[/b]   我刚看了《中国合伙人》也看了豆瓣某一个最热的只给了一星的影评我觉得……如果他没出过国如果他从没有那么执着的想留在那个国家如果他从没感受过自己想在西方国家生活工作所做的努力那么他可能真的不太理解《中国合伙人》里面的很多镜头和心情……anyway……这部片子很好比《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无病呻吟更符合现实的青春好有共鸣啊~~~   我们总是很喜欢讲一句很笼统的话叫做老外很nice老外到底nice不怎么个nice法似乎又很模糊   我个人的感觉是nice是老外基本的礼貌而礼貌这样东西根深蒂固植于他们的思想中已经不知道为了什么礼貌不礼貌又能怎么样反正就是下意识的行为   最明显的事情上公交车先say hi or hello话多点how are you下公交车说个thank you超市买东西hello然后走的时候have a good day进大楼后面好多人都可以看到前面的人在为后面的人撑着门一个接一个秩序非常好下公交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前一个下的人为后一个下的人撑一下门免得被挤了身体什么部位碰到别人了赶紧sorry做完presentation了别人就对你讲well done等等等等时间长了学的最多的就是他们的礼貌在中国八百辈子忘掉的礼貌全都学回来了   我来加拿大快两年警惕心变得越来越弱以前在国内会觉得很多人都很坏的跟你聊天啊说什么啊给你点什么啊都不知道为了什么肯定有什么坏心眼但是在加拿大人变得越来越傻也常常会和陌生人聊两句然后各自祝今天愉快就结束然后也学会了赞扬别人学会说good for you面部表情也越来越夸张……笑点越来越低……   但我仍然觉得这个民族时时刻刻带着假笑和nice的面具……在加拿大的人你们感受下……   我忘了下面谁说的说这个民族的人对不认识的人更nice一旦涉及自己利益就……   说的太对了……   举个栗子之前在路上看到的有个男的车坏在路上了就在挺繁忙的时间的路口结果他就下来自己推车想到旁边的停车场然后正好被等红灯的第一辆车看到了里面的人就赶紧下来帮他一起推推的过程中变绿灯了后面的车都在等没有一辆车鸣笛因为他们知道第一辆车的车主在帮助别人再举个栗子之前也是一个路口冬天有个老奶奶滑倒了然后路口转弯的第一辆车就停下来了车主下车来扶老奶奶后面的车也都停着等这个人还有就是我朋友出车祸的时候边上的车全停下来打911各种跑来慰问关切的这要在中国啊……方圆百里人全跑光了生怕被讹上……   但是如果涉及了自己的利益……其实最典型的就是在公司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老板自己的责任从来不承认就坑底下的说底下的人做错了然后辞退底下的这点上就是人性黑暗面他再nice他也会因为他的错误去惩罚你小鱼能说什么……   反正我觉得他们平时都挺假的然后一触碰自己利益立马就变得很直接“你为什么这么做啊?你知道这是我的东西吗?你以后不许这样等等等等……”   就酱 [b]  9.有关学校与城市选择什么的[/b]   我今天又被驾校教练放鸽子了……我已经被放鸽子到没有脾气了妈蛋啊……今年到底能不能考出驾照了……   我看到很多时候大家都在为学校与城市选择什么的纠结当然如果你已经进行到这一步“甜蜜的烦恼”了那么真心恭喜你们你们有了更广阔的选择可能比很多同时申请的人有了更多的机会   经常看到人在问XX和XX我该怎么选择我觉得1看性价比吧2看城市吧但是如果你真问我UBC和UA有什么区别吗?UC和UO又有什么区别吗?从大学本身来说或者对于当地人来说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不愿意呆在父母身边我要去其他城市大耍特耍”如果出于学术研究的原因比如对于大学的教授而言在他们求学的过程中可能UO没有这个专业那么他会选择去其他城市读完再回来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有一点每个大学的气质不同性格也不同先拿国内大学举个栗子我读的华师大4年读下来就觉得华师大性格很温婉不争不抢不想怎么出人头地但是也不想埋没于众大学中希望以一种独特的气质存在这可能跟大学本身录取目标不是精英也和大学里女生过多有关但是如果对比复旦这个大学里精英很多所以学术活动和竞赛明显比华师大多不少复旦的人又很以自己是复旦学生为荣团结一致如果出了校门我有同学是复旦毕业的也有华师大毕业的现在同在德勤并看不出他们在工作上或智力上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培养出的气可能有所不同也许这个气在最初的时候不会决定什么但是在将来很可能会影响比较大   我的导师是UT毕业的在UBC做过一年博士后研究她不止一次跟我们讲她觉得萨大的学生并不太愿意和导师交流写个论文天天都是导师追屁股后面而不是学生去找导师平时交流也少气氛自由散漫言下之意应该是1萨大的学术气氛不如UT 2萨大的学生没有UT努力我没有见过很多UT的学生也没有去过那里不好判断这件事情但是有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在多伦多住了几个月认识了很多UT的学生他跟我说真是和萨大的不一样太认真太努力了平时都在学习我的导师很aggressive因为她自己是搞二外研究的非常想在萨大教育学院里单独弄出一个department做二外研究但是教育学院里的其他人还是比较保守的或者说对这件事不是很感兴趣觉得目前这样就很好讲到底萨斯卡通这样的城市按照导师的话community-based里面的人似乎都没有怎么想过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外面的世界再怎么好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曾经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太我们两个聊天她就说这个城市很好有吃有玩有河还有个大学大家都不用去很远的地方读大学非常好   城市的气质也不同我没有在其他加拿大大城市常住过不太清楚那里的状况也许不同也许相同就说萨斯卡通这个很典型的加拿大城市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观念“去很远的地方读大学”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岁数大的那种“趁年轻应该多去外面闯一闯锻炼一下”的观念从没有听到过老外经常会问你来自哪里啊?多远啊?你有亲人在这里吗?如果得到答案是中国10几个小时的飞机没有亲人在这里他们的表情都是“天啊那你为什么要这么远来这里”也有老外偷偷来说“你很勇敢你很棒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根本哪里都不敢去”在这个城市工作很多人都是校友大家都是这个大学毕业的大多数人都是生在这个城市长在这个城市读完大学在这个城市结婚生子自己的孩子仍然读这个大学今天在大学就碰到一个妈妈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参观大学儿子应该是大一新生那么妈妈就在和自己的朋友说你看这里之前有个什么什么现在没了原来这里是什么什么现在变成了什么什么真是生生不息啊   城市的气质就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常年呆在多伦多的话节奏快压力大就会比较上进常年呆在一些很小的城市节奏慢就会比较安逸一点俗话说提前养老了以后可能也不太适应大城市的快节奏了   但是城市依然是你所有connection的所在如果在萨大读的大学然后去多伦多找工作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要重新建立真是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似乎之前几年在大学所在城市所建立的所有关系网都不太有用了所以每次看到大家纠结这件事如果城市真的是非常非常小我觉得就算了吧还是去个机会多一点的城市吧至少生活也方便些   我相信不管选择如何学校也好城市也好这条路上你所遇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益于你的有时候结果不尽如人意那这一切也都是很好的经历我发现往往事情不会朝着我们计划的那条路上走如果计划赶不上变化那么欣赏变化你我共勉 [b]  原贴地址:[/b][url=http://bbs.gter.net/thread-1597291-1-1.html][b]http://bbs.gter.net/thread-1597291-1-1.html[/b][/url]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