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为什么回国割双眼皮?
人民网 2013-08-07 11:54 浏览6868次
[align=center][attachimg]3918[/attachimg][/align][align=center]  制图高薇[/align]  上周五上午,浙大一院整形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徐靖宏主任医师在医院六楼看专家门诊。   和医院别的诊室不同,这里除了血压计和听诊器,还有很多“另类”的工具:量角规、颅骨模型、放大台式镜、特殊记号笔、简易游标卡尺、挂墙全身镜和各种硅胶制的“假体”材料,桌子上甚至还放着本时尚杂志。   “其实,最近门诊使用率最高的工具是这个。”徐靖宏主任拿起了桌上的一把小镊子。   看着记者一脸的茫然,他笑着说:“你看着我。”接着如同变魔术一般,他用镊子在上眼皮中段轻轻一夹,双眼皮立刻宽了一倍。   “这个‘暂时性’的双眼皮,是为了给求诊的人模拟下重睑术(双眼皮手术)的手术效果,每个人重塑双眼皮都是有一个宽度范围的,在此范围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需求自由改变,所以得沟通,然后精确测量,接着才上手术。”   [b]暑假以来八成以上患者是学生[/b] [b]  专家门诊半天要看四五十个人[/b]   徐主任专家门诊(半天)说说限号25个,但算上来复诊的,暑假这一个多月,每次专家门诊要看四五十人。   上周五上午,一个女学生拖着行李箱,和妈妈一起从外地赶来,咨询检查完了说:“今天就帮我把双眼皮手术做掉吧,我9月份就要开学了,还得留着时间消肿呢。”   “今天的手术已经排满了。”徐主任说。   “加一个么,我听说做一个双眼皮手术很快的。”   “已经排到晚上七点了。”   “我可以等到八点。”女孩很迫切、也很坚决,女孩的妈妈也在边上帮腔说:“徐医生,给孩子做了吧,特地从外地赶来的。”   架不住母女俩的一再相求,徐主任最终同意加一台手术。   因为等候手术的学生太多,上午专家门诊结束后,徐主任啃了两个包子,就进入了手术室,直到晚上8点多才出来,晚餐也是两个包子,将近21点才下班。   “从六月中旬放暑假到现在,来咨询整形的学生已超过千人,其中符合手术条件,做了手术的有698个,学生整形人数占到暑期整形总人数的八成以上;我每天都要做8-12人次的手术,每个人的手术项目常常还不止一个。”   徐主任说,受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对自己要求高,目的清晰,又有家长的经济支持,所以对整形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去年一个暑假共有700多人次的学生做了整形,今年看来会远远不止。   [b]五分之一整形学生[/b] [b]  是暑假回国探亲的留学生[/b]   门诊的人中,还有家长带着孩子照片来代为咨询的。一个妈妈说,“我孩子在英国念书还没放假,她说要做双眼皮,让我先来咨询下,医生你看看她的眼睛适不适合做双眼皮?能做的话什么时候可以做?她回来呆的时间不长的。”   “看照片,我只能大致分析下,而且你不能代为预约手术,等孩子回来了,看了她本人再说吧。”碰到本人没来的“患者”,徐主任一向很慎重。   徐主任说,留学生来整形,是比国内学生整形开始得更早的一个现象,目前海归患者占整形学生的比例在五分之一左右。   “整形外科在国外太平常了,有点接近牙医,欧美人对这块接受得比较早,日韩就更不用说了。”徐主任说,留学生们在国外耳濡目染,习惯了欧美人高鼻大眼的普遍审美,有了整形动机也不奇怪,加上家境都不错,对整形没有经济门槛,所以接受度更高。   可留学生们为什么不在国外整,而要赶着短暂的假期回国做呢?   价格、技术、审美和沟通各方面原因都有。比如由于人种特征的关系,欧美人拥有双眼皮和高鼻梁的比例相当高,所以当地医生在割双眼皮和隆鼻方面的手术经验远远少于国内医生。另外,不管哪国医生,在沟通方面多少都会有些障碍。加上文化审美差异,很怕术后效果不如预期。   “尤其是欧美国家,欧美人做鼻整形,更多是要做鼻梁降低和缩鼻术,和国内差异太大了;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价格,美国做一个鼻综合要4万-6万元,韩国做一个眼综合整形要3万-10万元,而国内的公立医院一般做个鼻综合七八千元、眼综合四五千,差距太大了。”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