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GRE 教训+心得+感悟
寄托天下 2013-05-07 16:32 我要评论 浏览12454次
睡了一晚还没有平复心情,过去的24小时实在太过梦幻。 已经大三下了,却还没考过G和T,紧迫的时间一直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为了备考放弃了听课、丢下了科研,我时常会想,要是没过320,我该如何弥补这些损失。考前的一星期状态奇差无比,连刚开始练习做题时都不如。但是既然考试已然来临,只能自信坦然地面对。所幸一切顺利,我终于迈过了最没把握的一关。希望作文不要太低吧…… 真的真的很感谢寄托,它几乎是我唯一的领路人。虽然曾经有过考G出国留学的想法,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又怀疑能不能申到全奖而怀疑过、放弃过。但每次熄灯前逛Gter论坛,都会被大家的热血感动得睡不着觉。我是个喜欢奋斗的人,信奉着Kevin Durant所说的“Hardwork beats talent when talent fails to work hard!”而寄托让我遇到了一群更我有着同样性格的人。感谢所有分享考试经验的过来人、提供资料讲解题目的达人,你们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还要感谢那些每天汇报进度求监督的G友们,看着你们每天努力挤出时间备考,我才明白原来自己还可以更努力。 考前就想着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写点感受回报给论坛,现在,就是实现诺言的时候。我的备考并不成功:两个多月,单词背得很慢,红宝过了8遍,3000一遍都没看完,陈圣元填空只做了前60节,36套做了12套,作文Issue\Argument各练2篇。考前两星期做PPII第一套157+170,可能是由于有些题做过的缘故;考前5天做第二套147+170,真的有种崩溃的感觉,填空基本全军覆没。最后的考试结果真的是出乎意料,算是侥幸,所以主要还是以分享教训为主,至于心得,大家还是批判看待吧。 [b]教训篇[/b] 调研: 准备GRE就跟做科研一样,前期收集资料制定方案是重中之重!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合适的资料后,再开始努力背词做题,否则很可能像我这样,到了考前才发现问题,懊悔不已!! 单词: 3000很很很重要!最好的方式是红宝+3000,先背红宝再看3000。 红宝的优势是有词根帮助记忆:词根还是很重要的,拼写相近的词用词根很容易区别,比如veracious(真实的)和voracious(贪婪的),ver代表“真”;又比如turgid(浮夸)和turbid(浑浊的),turb...\turm... 这些到了后期就全当作“混乱”处理吧。 但是,红宝上很多词似乎都没有必要背,比如“警官学校学生”、“法官用的小木槌”等等等等,而且很多释义都很晦涩,比如hale,“矍铄”,实在是……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拼,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而3000有英文解释,还有同义反义,把一些看似中文解释不同,但其实考试时是差不多意思的词都汇聚了起来,对于做填空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原本打算背熟红宝再背3000,后来由于一直觉得红宝还没记熟而没有看3000,直到考前3天才开始狂扫,发现3000真的很有用,那时才感觉原来方法一直错了,很后悔!而且OG上题里很多词红宝上都没有,刚做OG时都怀疑单词到底有没有准备过……但3000里都有收录这些词汇,似乎实时性比红宝更好点。 填空: 最大的教训!背完2遍单词就该开始做题了!很多词的意思很抽象,记忆非常费事,但是通过题目的语境辅助可以很快理解词汇的真正用处,比如dichotomy,recapitulate,做过一遍题绝对不会再忘了意思了!我是背了5遍单词,离考试还剩1个月时才开始做题,一边做一遍后悔!! 其次,陈圣元填空很经典,但只做这个肯定不行。新G题型变了,做的感觉跟做陈圣元的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方法也有一定不同。我做陈圣元的7题一般都能对5题或以上,但最后两星期模拟新G填空的时候正确率真是惨目忍睹!都说填空比阅读好拿分,但由于我的错误方法导致我填空一直很差,基本等于没练过,全靠阅读拿分了!很后悔!一定要做做陈琦7套或者绿皮书!! 阅读: 没有必要完全读懂!读结构和逻辑!之前一直想限速,结果36套10题始终要花21分钟左右,估计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之后考前两星期在PPII的严厉督促下才被迫开始再次加速,看得没以前那么详细了,但正确率竟然没有多大变化!后悔!除非英语阅读水平很高,否则像我这样经常还会潜意识心读的人考试时根本没有时间完全看懂文章每一个细节,必须详略得当,读懂结构和逻辑就够了! [b]心得篇:[/b] 阅读: 练阅读之前什么教材也没看过,直接用了Robin帖子里的方法,非常受用!但同学之前推荐说先快速看一遍,然后再根据题目去文章里找,并声称效果非常好。可能他基础好,或是练得时间比较长已经熟练了,不过对我来说这方法太玄乎了……首先速读是读多块?太快了读完一点影响都没有,等于浪费时间;稍微慢点那还不如一次性慢读读懂。还有由于读太快印象不深刻,看完题再回原文找不一定能找对地方。 所以读阅读固然不能慢,不求完全读懂,但起码要对结构和重要内容有大致了解,这样有些题基本不用再回原文找,因为脑海里有影响,对于个别细节题再去原文比照。 还有主旨句,大多数情况下第一段前几句话,是必须读懂的,一遍不懂就用两遍甚至三遍,如果只为了节省时间而连主旨句都没理解,那这篇文章基本就悬了,之后几段很可能是云里雾里,浪费时间。 还有只有一个问题的阅读可以可以先看题目。比如逻辑题和个别短阅读。 附上看花儿阅读时做的笔记: 详略得当 必须完全理解的:TS 可以略读的(略读不代表不读): 重复或进一步解释的内容 反之亦然的观点 作者将要摒弃的论据论证 具体的过程、原理,证据、实验、数据的详情(但要知道它们的用处) 例子的内容(只需知道其目的、作用) 一、 文章结构 A、全文论证一个观点 型 1、观点(TS) 2、观点的进一步阐述 3、结尾处小让步(可能没有) B、新观点推翻旧观点 型 过去的、传统的、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往往被作者摒弃 1、旧观点 2、旧观点特征及缺陷的论述(可能没有) 3、新观点(TS) 4、对新观点的具体论述 5、对新观点的让步(可能没有) C、解释针对问题 型 1、有待解释的现象 2、对现象的叙述 3、解释 4、对解释的评价(缺陷或有效) 可能有多个解释,但有效的只有一个,一般在最后 二、结构指示句 A、全文论证一个观点 型 1、首段观点句 2、各段主句(一般首句) 3、结尾小让步(可能没有) B、新观点推翻旧观点 型 1、旧观点句 2、旧观点缺陷句 3、新观点句 4、结尾小让步(可能没有) C、解释针对问题 型 1、有待解释的现象、矛盾、疑惑等的叙述 2、对此的解释句 3、证实解释所用的实验的概述,并关注是否证明了该解释的有效性 4、对解释有效性的评价 三、必然考点 1、主旨、结构 2、态度 3、事物间关系 4、事物的缺陷 5、Unless 四、通常考点 1、让步句 2、列举 3、强对比 对B提问,通常是对A叙述取非 4、led to, purpose of, give rise to, due to, as a consequence, result from, be driven to 5、大写字母开头的专有名词首次出现处的叙述 6、特殊时期、年代 7、文章末句 8、超长句 (瞥一眼) 五、题型分类,解法 主旨题 1、Main idea, Purpose 看一遍TS,对选项先竖读再横读 2、Organize, Organization 3、其他:文章题目,段落大意、作用,写作手法,续写 [b]态度题:[/b] 常见态度词 给定行数题: 看上下文 写作用意题: 联系上下文 强对比互取非题 改进型取非题: 找到缺陷并取非 Except/Not题: 读题干顺序EDCBA 答案以DE居多 逻辑题: Support:强调前提、支持证据、排除他因 Weaken:反对前提、反对证据、给出其他原因 罗马题: 结合选项排除 类比题: 找特征 [b]填空:[/b] 这方面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只说说感受吧。 首先要明白欲速则不达,以前开始限速练习的时候,拿到题总是猛扫一遍,结果没懂,再看一遍,还是没懂……于是经常狂扫5遍才懂,得不偿失。后来我特意去盯着时钟转,发现转一圈60秒还是很“漫长”的,所以对于填空题,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地看一遍,再看一遍,两遍一般就能对结构、意思有一定理解了,然后选词,这样一遍下来也就1分钟左右。 其次对于三空题,一开始我打算放弃,放到最后做,后来感觉相比双空题,三空题往往结构比较清晰,两者的难度其实是相近的,所以三空题不要轻言放弃,不过遇到比较难的,两分钟还没头绪就赶紧排除法蒙一下然后过吧。 最后,有个六选二题的偏方(个人见解)……很多比较难的题,往往只有一组同义词,实在看不懂就蒙那一对吧……但要注意如果进入了Easy模式,答案有时候不一定是同义词,这时候还是老老实实做吧。 [b]数学:[/b] 做题时候一定要仔细,放慢节奏,保证一次正确。35分钟做完加检查一遍,这就够了。还有就是考前看看数学词汇,比如n边型,norm正态分布: 对角线diagonal 记忆:di,两个端点-->对角线 三角形trigon\triangle 记忆:tri,三 四边形quadrangle 记忆:qua,quarter,四分之一 五边形pentagon 记忆:the Pentagon,五角大楼 六边形hexagon 记忆:hex文件,十六进制,但hexagon是六边形 七边型heptagon 八边形octagon 记忆:Oct,八月 九边形nonagon\enneagon 记忆:nona,九 十边型decagon 记忆:deca,decade,十年 正态分布norm,知道3sigma准则就行了 [b]应试篇[/b] 1、考前一定要扫除所有心理障碍。比如我考前一天才发现有6本书已经欠了将近一个月了……为了防止考试时候还惦记着,当天晚上赶紧去还了书,交了逾期费。 2、准备好水和食物,考前半小时啃几块巧克力,10分钟休息时候再啃几块,可以帮助你4小时保持亢奋(心里也要暗示自己,你现在正处于最巅峰的状态)。 3、每做完一个Section都不要急着Continue,好好收拾收拾自己的心情,想想下一个Section应该要注意那些地方。比如刚写完Argument的时候,弹出窗口说时间到,请点继续。我还是看了一眼刚写完的文章,自我安慰了一下:还好结尾写完了,结构也完整了,够了,下一个如果是V的话,填空要在10—12分钟做完,有难题不要死磕,如果是Q的话要细心,放慢节奏……想完这些后再点继续。 4、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抽到QVQVQ,这样万一遇到VQVQV心理就会有一定的波动,所以考前就要告诉自己:我这么差的RP,一定是VQVQV,别多想了!事实上QVQVQ和VQVQV是差不多的,每个Section都要全力以赴。 5、永远不要懈怠,永远不要放弃!其实考试过程中我感觉非常不好,做完第一个V估摸着可能会进Easy,结果果然如此……依照PPII的模拟,即使第二个能对70%估计也就148左右,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跪了!考前我就无数次的幻想过考完后的情景,我可能会顺利过关,开启下一阶段的进程;也可能会一败涂地,面对别人的嘲笑,面对迷茫的未来。但是考试时我只是告诉自己:嗨,还去想那些干嘛,过去的无法改变了,只能把握好现在所以的机会,兴许还能创造奇迹。最后一个Section,已经考了三个多小时,额头都有点出汗了,不过我发现题目又变难了,我知道机会来了,苦苦奋斗了两个月,为的就是这最后半小时,最后决战的时刻!最后10题、5题、1题,不停地激励自己,珍惜每一题,绝不懈怠,也许就是一题、一分,决定着能否上320。 [b]感悟篇[/b] 做完所有题,点继续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出奇的平静的,当时只觉得大概也就145左右了,准备二战吧。但是当那个数字呈现在屏幕上时,我真的吓到了,我盯着看了半分钟才确定,竟然比预计多了十多分!写AW前我做了两个祈祷的手势,于是Jesus让我坐了回过山车:无比艰难的考试过程和出乎意料的考试结果。 最后只想告诉大家一定要永不言弃,就像下围棋一样,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改变局势,即使到了收官阶段都可能扭转乾坤。最后悔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你明知机会就在眼前,却由于自己的懒惰和怯懦任由机会一点点的消逝。 都说14天能养成一个习惯,此言不假。刚开始备考的时候真的很累,每次背了2个LIST就感觉要吐了,不过既然要有质的飞跃就一定要有量的积累,那时才发现中学老师说的“每天10个单词,一年就3650个单词”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之后虽然适应了,却感觉很委屈,为什么周末校园里空荡荡的,所有人都出去玩了,而我只能整天背着书包上自习;再之后,就是理所当然了,每天起床后自然而然就开始学英语,我已经明白,我就应该比别人多付出一些,没什么好抱怨的。 中学的生物课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是依稀记得,似乎比较低级的反应往往由激素控制,较高级的反应由中枢神经控制。那些四处云游、尝遍天下美食、享受甜蜜爱情的人固然得到了快乐,但只不过是受到了多巴胺和荷尔蒙的驱使;而我们也有我们的快乐,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强更好,每天都离梦想更近了一步,我们的思维带给了我们快感。所有的人都受着激素的控制,不时地展现着动物的本能,而要想有别于这几十亿人,有时我们必须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进行更多精神层面的修行。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