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单身 lab guy 们的一点情感建议
寄托天下 2012-09-26 11:20 浏览5131次
从一个恋爱分手的小故事说起,男生是典型的 PHD lab guy,将于13年毕业。 “你已经很有礼貌了。是我不够完美。我现在除了论文别无他心。祝你早日找到你的幸福。” 女生坚持了四个月后,收到男生分手时同一模板的短信。其实,他不知道,在这四个月里,女生的心态已经有了很多变化。 四个月前,一方面,她觉得分手的原因错在自己,心怀愧疚,另一方面也肯定双方之前的感情是真挚的,于是想了很多办法挽留。但是男生果断拒绝。理由是,学业压力太大,做实验很忙,担心不能顺利毕业等。让女生特别伤心的是,男生还否定了他之前的感情和投入。这一否定,不仅包括对那段感情的否定,包括对曾经喜欢的女生的否定,还包括对他自己的否定。女生看到最后面一种否定,心里不安,担心他这样的心态会对科研不利。于是,她想找机会当面解释和沟通。这个努力在当时也被男生严格拒绝了。他说,他只想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心无杂念。 那是在四月,香港的四月是最美的季节。中文大学山花浪漫,中央校园的牡丹花海,姹紫嫣红开遍,未圆湖畔,昆曲《牡丹亭》在上演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悲喜爱情剧。但对于失恋的人们,这个四月更像是艾略特在《荒原》(The Wast Land)中形容的:"April is the cruellest month." 分手在四月,来得真不是时候。香港的学校,四月是残酷的黑暗的,学期将要结束,paper 和final 纷至沓来,还有毕业事宜... 女生说,她这时候很崩溃,但所幸还是坚持下来了。其中有一门功课拿了C,因为心不能静,paper写得太浮躁,但是能熬过来已经让人松了一口气。 五月,女生不再和男生联系企图解释什么,只是想,顺其自然,也许等他从压力中缓过来了会重新反思点什么。六月,她毕业离校去欧洲旅行。两个星期后,她回大陆。打开电脑,看到男生的留言,问她欧洲之行怎么样了。女生如实回答,但用字节省,怕说错什么。男生说,他也回国20天了,在北京,还行,做实验,出差,依旧忙。忙...... 时间就这么晃晃悠悠又过了两个月,到了八月。期间,女生也忍不住关心起男生几句。男生的回复有时含糊,有时客套,有时友好,有时生硬。女生提议见面好好谈谈,以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男生说,好。她想无论如何他们的关系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只是也没有必要带着误解甚至怨恨过一生吧。如果可以,还是好好沟通。八月,她终于鼓起勇气给他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她依旧听不出什么,她也不想仅凭声音猜测判断什么,还是约一下见面谈吧。 结局:这个含糊的见面含糊地约了一个月,最后光荣牺牲,以开头那条格式严谨的短信作陪葬。女生看到短信后,彻底无语。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如果,爱情没有了,还可以做朋友,因为有真诚;如果真诚没有了,就不必再扰了。俗语说,。 故事讲完了。当然,由于叙述角度的限制,无法做到绝对客观真实,可能只是截取了其中一小部分面貌。我不能模仿《伊索寓言》的作者,在每个故事结尾都清清楚楚说明寓意。还是让每个人都拥有解释权吧,积极拥护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个人的一点感触是,不好意思,不是刻意针对苦命的 lab guy的,但是确实太理解你们的辛苦了,所以希望还是能给你们一点建议,希望你们的生活可以过得更美好。这个建议很简单,就是我在香港的professor经常提醒我的,要有“开放的胸襟”,还有重视沟通的重要性。一颗拒绝沟通的心灵太容易枯萎。在实验室待久了的同学,多少有点幽闭症的倾向(无歧视含义),不太擅长与人沟通,或者直接是个escapist(感情上)。有时候,不妨适当地把trust分给一些值得信赖的人,不必什么都攥得紧紧的,什么都自己一个人扛。切勿效仿哈姆雷特:I could be bounded in a nutshell, and count myself a king of infinite space. ——可以关在实验室里一个人称王称帝——但你还是要走出来吃饭透气的,不能一辈子都叫外卖用氧气罐。虽然,霍金也引用了莎翁经典,为他的《果壳中的宇宙》命名,但是现实生活中像霍金、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这样的天才巨匠贵族是很少的(无种族歧视倾向),更多的还是像我这样平凡的普通人,或者比我不平凡的普通人。但也正是因为我们平凡,所以我们更应该懂得快乐。平凡不等于平庸,快乐不等于堕落。 在古代希腊,雅典人喜欢看悲剧,悲剧里的英雄们大都出生不凡,有赫赫战功或举世瞩目的壮举,可惜下场凄凉。雅典的老百姓喜欢的就是这种英雄式的凄凉。不过看戏归看戏,没听说民众刻意把悲剧搬回家上演。到了西班牙的堂吉诃德,成天幻想和风车决斗的骑士,已经是谐剧的味道了。谐剧与肃剧,没有好坏,只是看如何欣赏。如果带着悲观、楚楚可怜的心去看肃剧,就会越看越悲剧....当戏演到罗密欧见到假死的朱丽叶而草率殉情那一幕,听说台下有观众太激动,站起来大声叫停,要求演员不要这么演...如果你有这位观众的类似冲动,戏演到一半突然感觉不对,如果是在你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中扮演这位观众的角色,你就懂得如何用理性和开放的心态去处理人生的苦恼了。按照存在主义的观点,你的生活是你自导自演的。 其实想想每个人都很苦命,生存压力都很大,只是有些人在面对外在压力时,还不断给自己内心施加压力。有些压力是自然natural的,有些压力是自己臆想制造的。有些孩子对压力的臆想能量可以超过尼采,尼采是个狂想巨人,我在欧洲闲逛的时候,听一个professor说尼采的学说大厦就是his own figment(不代表本人立场,请勿攻击)。偏题了,不好意思。如果压力大到实在不堪,那就跳了...去年,港大有个大二小男生跑到中大的邵逸夫楼跳了,还是殉情自杀,群众嘘声一片。其实不论是为爱情,还是为理想,还是为祖国,为共产主义,为世界和平,都不要急着想跳之类的。有话好好说...孩子... OK. 写太长了,浪费大家阅读时间,打住。 大量单身的理工科男生们要加油了。把青春无休止地奉献给科研事业,最后还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科研和女人,如果处理得好,就不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呃,还是要继续处理,一直到处理好...除非.... (作者:[url=http://bbs.gter.net/bbs/space-uid-2792098.html]nikitalele[/url] 寄托天下原创,转载请注明) 访问原帖:[url=http://bbs.gter.net/bbs/thread-1411451-1-1.html]http://bbs.gter.net/bbs/thread-1411451-1-1.html[/url]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