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G的温馨大放送
寄托天下 | 2005-10-14 19:55 | 浏览3386次 |
我发现10G其实离我很遥远,一旦走出了这个圈子,所有必要的感觉和能力都随之而去,让我觉得自己在gter越来越无所事事。有幸和几个考10G的朋友长聊,才对这次考试和大家的准备情况有些认识,由此有些想法。所以,谢谢你们几位。下面这篇东西,基本是我和他们几个聊天的片段,本是写给我这几个朋友的,希望对其他G友有用。就算是心理安慰贴,也好。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b][b]1.模考是干嘛用的?[b]2.只剩七天,我还能提高阅读么?[b]3.还剩七天,我还要不要背新词?[b]4.最新题怎么做,有什么用,要不要分析,怎么分析[b]5.我们如何才能卸下包袱,轻松上阵[b]--------------------------------------------------------------------------[b][b]1.模考是干嘛用的?[b]朋友们总问我这个问题,“我现在是不是应该模考了?”我总是说,模考可早可晚,挺自由的。当然,其实我还想说,只要最后还有题做,多实战几次总没很多坏处。下面的观点有点偏激,但我真的这么认为:[b]模考不是用来:[b](1)评估实力,以求心理安慰[b](2)从新题训练中,增强实力[b]模考是用来:[b](1)适应紧张的考试气氛[b](2)训练分配时间的能力[b](3)训练猜题和放弃的能力[b](4)若有可能,感觉出题变化和趋向[b][b]其实这些话不免是老生常谈,但就是我在身边的朋友里,我认为仍有不少误区。首先是拿新题的模考成绩作为自己分数目标的坐标,这是最最不可取之处。原因有二,一是这个成绩本身不真实,二是很容易因此背上心理包袱。这是很要命的。我一直认为,G(也包括T)的成绩目标不是基于能力的,而是基于被申请学校的要求或者平均要求。所以我们的目标应是诸如语文600、550甚至500这样的成绩,而非650、700+的基于模考的成绩,没有意义。又因新题本身题量不大,难度又小,对增强考生的实力作用很有限。[b][b]以上的四点模考的作用简单明了,不需赘述了。我写这些只是想再次强调实战时对抗压力和冷静对付的重要性。有些工作是可以在考前一一规划的(比如严格的各题型时间分配),这些工作可以把考试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b][b]另外,牧歌让我写一点模考怎么分析,我会在后面提到。但我其实真的说不出什么。[b][b]2.只剩七天,我还能提高阅读么?[b]能,而且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因为我在身边就目睹着这种七天内甚至二三天内的显著变化。[b]关键是方法,是分析。前辈们有的说阅读能力是一件长期的事,我同意,不过就规律性极强的G阅读而言,在前期大量训练(也可能仅仅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在短期内突破。[b][b]因而我的观点是尽可能抓住阅读,因为阅读相对更容易,更确定,错题起伏也比较小。现在谈lsat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希望若有必要的话(阅读仍然起伏很大),大家可以做以下这件很简单的事:[b][b]再用所谓集中突破法分析所有的模考题,即每做完一次模考(两小时不停顿)结束后,对答案,然后不管做对与否,对错多少,把所有的二十二道阅读题分析一遍。分析之前,如果没有彻底读懂文章,就再不限时地重读一遍。[b]所谓“分析”可以很简单,比如把每题的选择依据在原文中找出来,再将题型(即考点)指出,如“主旨题”或“例子作用”或“指示词but”或“超长句理解”等等。可以很随意,随个人喜好。我希望大家不要偷懒,就把这些字写下来。这件事情并不会花费多少时间,但我不骗你,效果显著。如果你之前没有这么做,那么七天里认真做一做这件事也不晚。其实规律不是xdf教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发现的;但话说回来,xdf的青年才俊们总结得很好,只是当时你没有感性的认识,而没在意。[b][b]另外,我们还需要在仅有的几次模考内,把标记/笔记习惯固定下来,养成习惯。非常重要。[b][b]3.还剩七天,我还要不要背新词?[b]不要。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没有用。[b]有哥们儿问我,新题里面多少词红宝可以覆盖。我说百分之九十以上。后来我觉得说少了。事实证明在每年的新题里,生词总会有,但总体来说并不多,与题干和正确选项直接相关的不超过三个,总数也不过六七个。但就是这少数几个词,会对考生的心态造成重大打击。从一定意义上说,背巅峰甚至背MW仅仅是对付这个打击的心理防范过程,何况背了并不一定能记住。更重要的是,阅读和填空能力的填空更快,对分值影响更大。在允许范围内大胆放弃过于生僻的类反,留出时间也拿分稳定的阅读,是成功的必要条件。[b][b]4.最新题怎么做,有什么用,要不要分析,怎么分析?[b]请大家务必关注这几个贴子并下载相关资料。[b][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228203]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228203[/url][b][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187848]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187848[/url][b][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198739]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198739[/url][b][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184893]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184893[/url][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184893&extra=%26page%3D1&page=1][/url]第八楼[b][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187533]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187533[/url][b]以上页面均在精华区“真题与考试”联系目录中:[b][url=http://bbs.gter.net/bbs/forumdisplay.php?fid=729&page=2]http://bbs.gter.net/bbs/forumdisplay.php?fid=729&page=2[/url][b][b]我建议大家下载完后,现在就抽取一套限时(填空6分钟内,类反7分钟内)做一做。也许会有挫败感,但它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模考。我的意思是,模考的感觉与真实考试仍有很大差距,因为常用的模考题95-00,事实上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已有意无意地接触到很多,尤其是类反,因而真实度大打折扣。[b]上述这些回忆题,无论是风格还是难度,我认为,都和我自己参加的6G比较接近。这其中体现出“类反频出生词、填空难度增加”的趋势,还是恳请大家体会一番。如果你没这种感觉,说明你背词和做填空的功夫真的很到家了,不用担心;如果你像我当时一样被吓到了,那请你静下心下,在限时模拟的一身冷汗之后,一题一题去分析,哪些词红宝里是有的,只是搭配换了没认出来。我告诉你,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词红宝里有,所以若做的不好,不是红宝的问题,而且我们背关系背得太专注了,常常换个环境就不认识这些词了。这在你最后一周再过红宝蓝宝的时是个有益的警示。词本身的意思,比我们背熟的搭配更重要。[b][b]更加重要的是,新题还要告诉我们,哪些词我们能够放弃(随便猜)。不必为此斤斤计较,这个比例并不高。[b][b]5.我们如何才能卸下包袱,轻松上阵[b][b]这件事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我本想再啰嗦下去,但是大家时间有限,我知道。[b]心态这种事,与自己的预期大有关系。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写过这么句话:[b]“慌的往往不是自己不会做,而是自己没有料到自己不会做。”[b][b]希望大家关注以下几点:[b]1.设定比较现实的(尽可能低的)目标:比如文科V600,理科500;事实证明,足矣。[b]2.在语文600或500下,错题的空间比较大,因而要允许自己在考场上犯错,碰到生词大胆地猜。[b]3.严格执行考前规定的各题型时限;抓住强项和拿分项,我主要是指阅读。[b]4.事先作好应急预案,如填空一时做不出用什么方法猜。[b][b]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参看我以前的几篇文章,算是自卖自夸[b]《yc一篇,我的6G感想》中的考试现场情况和最后部分的一点建议:[b][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286030&page=1#pid1514773]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286030&page=1#pid1514773[/url][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286030&page=1#pid1514773][/url][b]《再谈6G(贰)》中最后部分中关于考前策略的一例(填空读三遍):[b][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309107]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309107[/url][b]《再谈6G(叁)》中关于模考和实战的观点:与上同一页[b][b]也可以参看网志的这个目录,内容是一样,比较集中:[b][url=http://ariesxyq.yculblog.com/archive.72823.html]http://ariesxyq.yculblog.com/archive.72823.html[/url][b][b]心态好,一切都好。这是我最后送给大家的话。[b]真诚地祝愿大家考出满意的成绩,或者说,足够的成绩。
本贴论坛地址:[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349353]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349353[/url]
注:本文作者为寄托家园GOGO^ ^[实习版主],系寄托天下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img]http://www.gter.net/news/pic/20051014195342.jpg[/img]
[b]
上一篇: “分数”“包装”皆是误区
下一篇: 澳大利亚留学 八大名校可按高考成绩录取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