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四十天复习计划
寄托天下 2005-09-10 19:39 浏览5282次
今天参加了自个儿学校的EnglishTest版版聚,之前又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了一下,忽然又有些新的想法。Polymath同学之前做过一份计划,里面有很多可参考的、有价值的成份。当然每个人的情况、进度和偏好都是不同的,由此想写一点关于计划的宏观一点的东西,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不对之处也请大家指正。另有一些近期G友们问得比较集中的问题,一并回答。还是要说一句,精华区牛牛们的经验贴,大家一定不要错过噢。[b][b]本文分三部分(第三部分在统计中,暂缺),[b]第一部分,我的复习经历——一点体会+教训[b]第二部分,四十复习计划——GOGO观点[b]第三部分,近期问题集中解答[b][b]第一部分.我的复习经历[b]基本上可以用下表列出,特别要指出的是,其中有一些进程根本没必要、效率低或我考后认为价值不大,我在后面一一说明。大家一定要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计划,在此为讨论方便起见,仅作一例。我的这个过程用了45天左右的时间。[b][b]1.第一遍类反[b]2.第二遍类反[b]3.第一遍填空[b]4.与上三项及准备AW的同时,阅读做至36[b]------[b]5.阅读重点分析(37-46)(当时正值五一七天)[b]------[b]6.开始模考,三本白皮书,受益很大[b]7.与上同时,LSAT一日一套精读、做题,直至考试前一天[b]8.与上同时,背巅峰第一部分(用处有限)[b]--------[b]9.快速过蓝宝,总结[b]10.分析最新题[b]另须加上每天复习红宝2个list的必修课[b][b]说明(体会和教训,序号与上对应)[b]1.第一遍类反[b]必要性:虽然我一直强调模考非常重要,但这一步是不可省的。因为对类反不加以高强度的集中分析和训练,很难有做题感觉。此外,这个过程对识记单词和深刻地应用红宝、蓝宝非常有有效[b]教训:xdf的书全做完了,没有预留题目备模考,使后期训练真实性和实战性质下降。[b][b]2.第二遍类反[b]必要性:第一遍过程中字典不离手,第二遍基本能够独立地体会做题感觉了。[b][b]3.第一遍填空[b]必要性:对填空方法的初步掌握(后来发现根本没有掌握)[b]教训:前辈们说填空重在方法,不在题量,非常赞同,这一过程过后,填空水平并没有本质提高,原因在于仅凭阅读能力而非逻辑技巧做题。另须注意,填空在掌握方法后其实就可停止,以提高模考的真实性。若无时间整套模考,也宜在单项练习时设定时间。[b][b]4.与上三项及准备AW的同时,阅读做至36[b]必要性:每天两长两短。提高非常缓慢[b]教训:这期间根本没有分析阅读的题型、文章的结构,且浪费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b][b]5.阅读重点分析[b]必要性:大大提高了阅读水平。并非指这些篇目有价值,而是从那时起每次做完阅读开始分析文章和题目,让我意识到G阅读规律性之性,可以较短期内突破[b][b]6.模考[b]我个人认为,在一定单词和做题基础之上,模考是最有效的训练。但模考次数要自己控制,xdf的五六套题模考显然少了些。三本白皮书四十套左右,又稍多了,可以考虑不做NO.9的六套,但完全放弃No.的阅读不好。[b][b]7.LSAT一日一套精读、做题[b]必要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阅读水平,且此后非常适应文科阅读。保持了必要的练习量[b]不足:耗时,若时间有限可省。[b][b]8.背巅峰词汇[b]必要性:很小。[b]教训:耗去了大量时间,收获有限,对时间有限的G友不推荐。[b][b]9.快速过蓝宝,总结[b]必要性:考前进一步熟悉常考词和常考关系[b]不足:我个人认识误用蓝宝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分相信蓝宝的重复率和词间的关系。蓝宝编得很好,但在新题中,尤其是类比中,词的组合不断变换超出了蓝宝的范围(但词不[b]身并没有超出)。故用蓝宝复习时对新题的出现方式要有心理准备。[b][b]10.分析最新题[b]非常非常必要。对找到真实考试时的感觉,重估自己的水平有客观价值。[b][b]第二部分.四十天复习计划——GOGO观点[b][b]由我不成熟(部分也是不正确)的备考经历,我认为最后四十天备考策略可以总结如下[b]1.单项题目不必做很多遍,掌握必要的方法即可;阅读可用集中突破和LSAT法训练[b]2.认真地对待每套珍贵的真题,如同实战,根据自己情况调整模考次数 [b]3.题做完要认真分析得失,尤其是阅读,在模考过程中学会分配时间 [b]4.考前保持一定的负何,在短期内把题目做完(比如目前的40天) [b][b]我仔细考虑,这个策略大方向可能是不错的,[b]此外大家要合理分配时间,关注GPA和research,记住G对申请永远不是最重要的![b][b]四十天复习计划(约六周)[b][b]以下步骤务必灵活对待,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且其中若已完成即可跳过,绝不要拘泥。[b][b]第一阶段,单项训练+阅读入门——约两周(多数已做完)[b][b]其间对单项练习集中训练,主要是类反,填空掌握方法即可。[b][b]此阶段务必对单词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勤用MW,为下阶段模考做准备。[b][b]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是NO题,在限定时间内精读、做题,务必一题一题分析考点,设计和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e.g.笔记、圈划习惯等)[b][b]第二阶段,用白皮书(NO、90-94)模考——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可设定为三周(若第一阶段已在40天前解决,可延长至五周)[b][b]同时模考的量自己亦要控制,可以一天一套,二套,甚至更多,原则是有时间将题目分析透彻、不影响背词计划、不影响过分学校课程和其他重要事务。此两书加起来约有三十套,时间不够可省NO.9,再不够其余No题,但须知NO题很有价值。[b][b]第三队段,临考——最后一周[b][b]可以借助必要材料(笔记、蓝宝等)总结词汇,更重要地是总结上阶段模考阶段的得失和自己体会出的做题技巧。[b][b]同时以实战状态模考(可带数学部分)95-00或xdf的模考练习册。[b][b]用一到两天时间分析最新题,研究应急、应考策略。[b][b]另须说明,此三阶段期间,不要放下红宝或同类单词书。[b][b][b]第三部分.近期问题汇总。统计中,暂略,待续。打字有点累了,呵呵。[b][b][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334224]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334224[/url][b]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