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学生阿烨超长奋斗史---香港学习篇
本站原创 2011-04-25 09:39 浏览3576次
第三章 香港的快樂學習[b][b]混混沌沌地,終于開學了,見到了很多之前在網上聯繫的同學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爲了要和男朋友結束兩地分居而來到香港的同學,面帶羞澀地說:燁,我是含,網名就是那個很復雜的。雖然覺得她不知所云,但是我還是很禮貌地回答:啊。。原來是你啊。。哈哈 你好!然後沉入寂靜,不知道下一句對白應該說什么。再見到這位含小姐是在幾天后的CC圖書館,專註于了無生趣的外國著名小說和那艱深晦澀的翻譯理論,頗有才女的風範。[b][b]雖然一個星期只有四門課——中譯英工作坊:由外教執鞭,除了不認識“燁”字外,中文非常完美(當然是在鬼佬黨中),翻譯的不是散文就是小說,雖然很難,很挑戰,但是感覺充實;口譯:這可是燁同學最喜歡的一門課,大學時候高强度的口譯練習使得她的英語能力突飛猛進,雖然過程是辛苦和乏味的,但是一旦突破了瓶頸,就會到達出神入化,登峰造極的水平,這是燁的理解。然而,這位城大畢業的漂亮女老師卻打破了燁對口譯的美好期望,不僅訓練强度極低,講的理論也是照讀書本,對燁長期練習口譯的人來說,這些早已經不是新鮮血液了。嗚呼哀哉啊!翻譯理論:經典!太經典了!燁除了自己做pres那堂聽懂了,好像叫做polysystem,其他整個學期的課夯爸郎沒有聽懂。當然,除了翻譯理論本身難以理解之外,老師的蹩腳英語和國語也是一部分造成因素。爲了證明她學過這門課,燁還複印了整本英語教材,只是爲了證明而已。金融翻譯:這門課似乎應該是想學商科的燁十分锺意的課程,然而,世界上就是有些不大適合做老師的人能把學生很期待的課堂搞到無聊乏味,哈欠滿堂,還時不時拖堂一刻鍾,燁很憎恨,老師啊,你開的是寶馬,我們還要搭港鐵的。[b][b]承接上面,但是似乎生活幷沒有很清閑,因爲基于對香港的喜愛和對粵語的瘋狂,燁同學還參加了粵語工作坊。估計她是唯一一個全年沒有缺席過粵語課的同學。課上的認真練習,課后的厚臉皮,再加上燁超強的語言能力,很快,她的粵語出類拔萃了,漸漸地,聽力沒問題了,交流沒問題了,發音標準了……燁深深地明白了,學習語言完全依靠于興趣,這使她想起自己的大學生涯,因爲不喜歡英語,不喜歡練習口語,那種感覺就像你覺得和這樣東西永遠走不到一起,而看了美劇后,更讓燁覺得平時講的英語根本不是口語,而是中國思想的英文版。但是,其實喜歡或者說是瘋狂幷不是完全無因可循的。燁喜歡看TVB,但是不喜歡看美劇;燁喜歡吃港式小吃,但是不喜歡吃西餐。這樣看來,語言確實是一種無法取代的文化標志,雖然平常不會被人記起,却深深刻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所以,每個禮拜的粵語課是燁上得最開心的,即使早起也不會睡覺的課。[b][b]除了粵語之外,燁在CUHK最享受的就是和朋友相約去圖書館,身處群書之中,心中的那片淨土也比較容易出現。CCL 比較親切,小而精緻;UL大而嘈雜;NAL安靜少人。和朋友在一起時,燁喜歡去CCL, 然后一起爬山上去玻璃房吃飯;一個人的時候,燁喜歡去UL,躲在最安靜的角落,無人打擾,在嘈雜中尋找一片安靜。從大學起,燁就很喜歡圖書館,記得當年,她每天都見證著圖書館開門,關門,這并不是一種書呆子情節,只是在寂寞中尋找充實。而在CUHK,燁還是繼續自己的圖書館情節,她覺得,在圖書館,就連MP3里的歌都比較空靈,而且結束學生生涯近在咫尺,還不趕快做點學生標志性的事。時間過得很快,第一學期很快走到了尾聲,燁面臨的是4000字的散文翻譯(是余秋雨的《江南小鎮》)和5000字的翻譯理論論文(Polysystem). 燁很善于安排自己的時間,雖然看起來任務很重,但是燁總是早過別人完成,這也是她未雨綢繆的表現,不會將事情留到最後,臨時抱彿腳是不會出現在燁的字典里的。于是,在圖書館奮戰幾個星期后,燁早早地完成了作業,接下來就是無窮無盡地修改,無論是越改越好,還是越改越差,總之改到deadline就問心無愧了。[b][b]很快,第一個學期就這樣在一個一個禮拜的上課之後走完了,聖誕節來了,燁有了假期,燁回家了。自從離開傢鄉,燁深深體會了: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草屋。在燁的心中,蕭山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勞動人民勤勞致富,隨著跟大杭州越來越契合,房價也一路飛漲。表哥跟燁說:“你走了半年啊,家鄉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你家的房子漲了一倍。”燁是家裏最小的孩子,表哥表姐都很喜歡她,她也喜歡跟他們在一起,感覺被照顧,感覺很窩心。趁這次回家,燁還坐著動車,去上海走了一遭,見一見離別半年的大學密友。她們都工作半年了,好像都沒怎麽変,多的只有對大學生活的懷念。看著她們,燁有時會想:要是半年之前,留在了上海工作,也許這樣的聚會變成了家常便飯,何必一個人在香港承受孤單和寂寞。不過,沒有離別的傷感,何來團聚的喜悅。[b][b]見完了家人和朋友,燁又啓程了,帶著沉甸甸的關照,她飛向了南方。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學期開始了,燁越加感到畢業的逼近,于是,她决定讓學習生活更加忙碌起來。這個學期的課程有:英譯中工作坊:是翻譯界很有影響力的一位教授:金圣華 (香港翻譯學會的會長,終身教授),她對翻譯,對文化有很深刻,很獨特的見解,燁在她的教導下,對翻譯的理解似乎也上升了一個境界。同聲傳譯:万惡的同聲傳譯啊,万惡的老師啊。它打擊了燁整個學期。一邊听一邊想一邊翻一邊說,燁明顯就是大小腦不協調的,說著說著不知道在說什么了,或者說的根本不是自己想的,有時翻著翻著竟然跟原文讀了起來。交替傳譯:不知道這個老師哪里得罪了燁,她就是很討厭她,口齒不清,還喜歡搞點小花樣,燁把每次的交傳課都當作是煎熬。原來CUHK的一年,使燁徹底放弃了做口譯的想法。政府文件翻譯:這堂課的老師非常有趣,本身在政府部門從事翻譯工作,國語很蹩腳,在這堂課上,燁發現,原來真正保持著中國傳統文字的是在香港,運用晦澀謙遜的信函文字,表達禮讓的涵養。[b][b]除此之外,燁還去旁聽了凡哥的媒體翻譯,這是鑒于老師的教學水平,凡哥所講的知識一針見血,妙趣橫生。燁是一個很認真的人,雖然只是旁聽,每次功課也不拉下,甚至期中考試也參加了,因爲她覺得要是沒有同別的同學做同樣的事情,那麽旁聽只是浪費時間,只能是讓別人覺得你是個認真的人,自己却幷沒有多學到什麽。然而,堅持整個學期,還是需要毅力的。另外,燁當然是抓住這最後一個學期,乘機實現下自己的商科夢。于是,燁相約同房密友,將課餘的時間安排地滿滿當當的,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蹭了所有本科會計專業的課。那段時間,燁同學充滿了無限的能量,上課下課,上山下山。可惜,好景不長,“沒出息”的同房密友,兩個禮拜后就堅持不住了。燁還是堅持著,但是却慢慢地發現一個人旁聽非常傻之後,逐漸减少旁聽的數量。最後,燁選擇了其中的一門,就是某帥哥老師的高級財務會計。這位老師的打扮很時尚,就像是一個小明星,沒有人能想得到這是一位大學老師,鑒于老師本身的魅力,燁最後選擇了這一門。對于初涉會計界的燁來說,要聽懂高級程度的,真的是天方夜譚。但是,燁就是這樣,遇到自己喜歡的,就會不惜一切去追求。她幾乎借走了圖書館所有的會計初級書本,利用大量的課餘時間,不斷地鑽研自學,老師的講義也是在圖書館大量書本的幫助下,理解透徹。漸漸地,燁雲裏霧裏能聽懂一些了。燁也嘗試地做了ASSIGNMENT,每天在圖書館不管地鑽研,查看類似的題型,終于,她花了整整兩個禮拜的時間,完成了兩道會計題,間中還不乏熬夜,也許專業的學生只要一天吧。但是,燁並不后悔,雖然花了很多時間,費了很多腦細胞,但是却學到了与自己專業毫不相關的很多知識。雖然第一次的ASSIGNMENT分數不是太高,但是對于外行的燁來說,已經心滿意足了。燁還是孜孜不倦地堅持着,終于第二次的AAIGNMENT分數大大提高,她偷偷看了坐在前排的專業同學,幷沒有高過很多,于是暗暗竊喜。[b][b]喜歡的東西總是走得很匆忙,第二個學期似乎過得更加快速,很快,燁又着上了畢業袍。燁第二學期的成績幷不是很理想,其中一個原因是她更多的時間似乎是花在財務會計上了。就這樣,燁一年內畢業了兩次,對畢業這個詞的感覺也模糊了,麻木了。畢業,對她來說,就是和一些人分開了,再認識一些新的人,幷沒有別人說得那樣,難捨難分,抱頭痛苦。燁似乎從學習的忙碌中抽身出來了,却投入了另一場更加險惡的戰爭。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