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 5.5AW总结感想
寄托天下 2005-08-03 13:23 浏览2614次
其实很早之前就想写点东西作为后来者的一点借鉴,不过因为成绩一直没出来,没有客观的事实作为依据,不好妄下点什么结论,于是此文现在才贴出来。[b][b]先说成绩,520+800+5.5(如果老爸没看错的话就是这个分数了),Verbal这样的分数我就不误人子弟了,AW我确实是有点经验的,这里就是说这个。[b][b]首先说一下自己本身的水平,因为每个人基础不同,所以我这样的复习也未必适合大家。四级83.5,六级84(这两个分是没经过复习的,所以至今仍在后悔),TOEFL617+5,如果数字还是有点抽象,大家可以搜索我以前的贴子,就只有几个,其中两个就是我早期写的issue,至少应该会有点感性的认识了。我从那样的水平到这个5.5分花了大概1个月时间,平均下来每天大概是两三个小时。[b][b]然后是复习过程,寒假的时候在新东方上课,作文老师是以前教TOEFL的那一位,教得很不错,所以也算有不少的帮助。上新东方的同时在背杨鹏17天,也让上课的效果差了点。后来结课之后一直没碰AW,一直等到2月底的时候开始AW的复习,3月30号考试,大概就用了1个月时间复习。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就是写argument,不限时地写了五六篇之后,然后开始写issue,也是不限时地写了五六篇,速度上去了之后,就开始限时。对于issue,因为我比较喜欢写issue,不太喜欢写提纲,所以提纲写得很少,基本就是看一看题目,觉得有点想法然后就放一边,除非是不知道怎么写的题目,才会仔细的想然后把提纲列出来。而对argument,我不太喜欢写argument,所以写了很多提纲,看了很多题目,上课的时候基本就是在挑刺。限时之后写了很多文章,而我是自己有心情的时候就猛写五六篇,没心情的时候就什么都不干。写到最后是A跟I各写了25篇左右,限时的速度基本保持在A写500字以上,I写600字以上。提纲写得实在不多,A大概写了50个,I应该更少,不过题目基本是看过的。而我基本是不修改自己的文章的,因为觉得没什么必要,反正在不断的写的过程中,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就行了。[b][b]之后就是考试了,考试的那天提早到了很多,我是第一个进场考的,进去之后基本没有受到别人的键盘声的影响,因为别人开始打字的时候我已经进入状态了。考的两道issue都是机井高频,一篇是说现实主义跟理想主义的比较的,另一篇是说科技发展另大家空余时间更多的。我选了前面那篇,原因下面细述。而argument是上新东方的时候老师在课上着重讲过的,就是两个收垃圾公司比较的那篇,比较简单,也写得比较顺,所以预计应该是6分。不过大家要注意考前几天的饮食天气之类的,免得着凉了。我考前就感冒发烧了好几天,考试的时候也是晕乎乎的,不过考完出来之后感觉豁然开朗,似乎也没那么晕乎乎了。[b][b]下面写一下我对各个跟AW有关的方面的想法。这里着重讨论issue,argument因为难度较低,就不多说了。[b][b]语言跟逻辑的关系[b][b]语言和逻辑,就是AW得高分的两个关键,而一般人来看,若从这两者取一,必取后者,然而我不这么认为。作为一篇作文,无论你的逻辑多么的严密,多么的无可挑剔,没有不错的语言,根本不能称为一篇作文。若说AW考的是逻辑,那为什么不能用中文来写呢?所以,语言应该是作为严密的逻辑的基础。那应该做到怎样的语言呢?在我看来,至少要有效地运用各种句型,比如各种从句,倒装,虚拟,排比等等。另外语法也不要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用词方面就看大家自己的总结了。在限时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语言,那么大家就应该开始考虑怎么样的论证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更清晰,更有说服力,也就是逻辑更严密。对于文章的清晰,其实就是文章的结构问题,我个人比较喜欢中文作文中的总分总的结构,无论是在整篇文章里,还是在各个段落中,就是上来给观点,然后论证,最后总结观点,其实很多时候的总结,也只不过是用别的句式restate一下。而让逻辑更严密,最重要的,我觉得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论证方法,而不要每次写作文的时候都临场发挥,而这个正是许多人没去留意而且经常出现的问题,文章写出来,自己都看不太懂。我有一个同学,她也是考了5.5分,她的语言比我的好很多,可是就是因为复习过程中一直没有留意怎样做出更有效的论证,直到考前的几天她发了一篇文章让我看,我告诉她文章的语言好得可怕,但是里面的逻辑让我看得一头雾水,完全不知所云,她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就是导致她没能拿到6分的主要原因。我一直坚信一个观点,就是一篇好的AW,应该是一个勉强过四六级的人也能轻松读懂的,即便他可能不认识里面的某些单词,看不明白里面的某些句子。总结一下,就是各位如果需要提高,首先应该在语言上下功夫,然后再令自己的逻辑做到清晰,进而做到严密。[b][b]例子与论证的关系[b][b]很多人花很多时间在看例子或者总结例子上,我个人并不太认同这种做法。虽说例子是为了更好的论证做服务的,而且ETS对AW的要求也提到了例子方面的问题,但是说实在话,写例子更多时候只不过是在凑字数而已。而且,把例子列出来其实并不就能证明观点,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上面的道理。你把例子列出来,只不过是陈述了一个事实,而这个事实是否能证明你要证明的那个观点,还需要经过一番论证,请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读者是明白这上面的关系的,把例子跟你观点的联系写出来,这样才是真正的论证,文章是需要coherence的。这样写不仅加强了自己的论证,而且凑了字数,所以无论你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没有理由不这么去做。另外,其实写到后来,例子基本上是一看到一个观点,就能出来一个例子的,根本不是总结的问题,这是积累,文章写多了自然就能反应出来的。[b][b]破题[b][b]考试的时候之所以选择现实主义跟理想主义对比的这道题,是因为我个人很喜欢的一种破题方式在这上面得到很充分的体现。我说的这种破题,个人喜欢称之为骑墙式,就是issue题目中出现两者可作对比,那么就分两大段分别论述这两者,最后辩证的说明这两者对于结果的重要性。题库中很大一部分题目都可以这么去写,而且也不用细想,一拿到题目就可以写。当然,我并不排斥别的一些破题方法,而且跟例子的情况相似的是,当我写到20篇以后,基本上看到第一次见到的题目都能马上反应出应该怎么破题。[b][b]另外还有些怎么练打字或者怎么选题目来写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b][b]感谢一些人,他们在这一路上给了我不少帮助。[b][b]总结一句,对于AW,多看不如多写,写多了就什么都有了。[b][b][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310001]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310001[/url]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