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托福听力的若干问题
寄托天下 | 2005-07-26 01:06 | 浏览4617次 |
第一,有很多朋友问了我很多近乎相同的问题。我有感问题的严重。[b]第二,由于个人水平和时间的有限,我也不能完全仔细回复每个给我发短消息的朋友[b][b]1 对症下药前,先要分析,自己错在什么地方[b][b]下面这个分数,我之前也贴过,现在再贴一次[b][b]一般听力错6个以内是这样分布的[b]1-10 11-20 21-25 26-30 31-38 39-50[b] 0 1/0 1/0 2/1/0 1/0 1/0[b][b]如果大家都是以上60分标准的,那么可以对照下看看[b]自己到底是在哪段,错多了。[b][b]对于以上各段,标准自然也是不一样的[b]前10个一定要争取全对。[b]11-20,也是一样。[b]这个地方的错1个,是告诉大家,如果自己有卡壳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扔掉。不要不舍得。[b]21-25,错1个也是可以忍的。[b]26-30,错2个以内就可以了,不要太紧张,影响自己PARTB的发挥。尤其是不要在PARTA都结束了还恋恋不忘的去看那5个有可能很吃不准的题目。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做人要豁达点。[b][b]partb 错一个,甚至错2个都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毕竟这个地方没有direction。能看的时间不多。但是,错超过2个就完全不应该了。[b][b]partc 是应该争取不错的,事实上很多同学,训练以后都能近似达到这个程度,错个1个也就可以了。[b][b]因此,对于不同题号的题目我们有不同的要求。[b]有的,绝对应该避免,有的,即便错了,你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去总结。[b]比如,26-30里面,错1,2个很正常的事情,不错却是很难遇到的。[b]事实的结果是,我背诵了喜雨,最后的效果也少的可怜。该怎么错还是怎么错。[b]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豁达些。不要管他们了。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那些,用了力气,用了脑子,就能避免的地方去。比如partc。具体的情况我们下面会说到。[b][b]2 学会读答案[b]其实,这个以前的很多老战友都提到过。[b]大家要学会读答案。[b][b]尤其是在part b和 c中,太重要了。[b]你要读的不仅仅是答案都有哪些?[b]都说了些什么东西?[b]而且,你应该尽量的把文章最后要问你的问题给读出来[b]即便你读不出来,最起码也应该把问题的方向给找出来[b][b]举个例子来说(当然,非常具体的我记得不清楚了,随便说下)[b]A。XX的书《xxx》出版了[b]B。这是XX人生的一个转折点[b]C。XX的母亲去世了[b]D。这是XX最困难的时刻[b][b]恩,读出来了意思,那你要去猜想这个问题是什么[b]当然,这个猜想的过程是和你平时的总结息息相关的。[b]那文章会出一个问题呢?[b]显然,这个问题有可能问一个事情。因为AC选项说了2件事情。[b]但是又一定不是再问一个事情,因为BD某个事件没关系,只是和时间有关系。[b]所以这个问题,一定不是“XX在1877年做了一件什么事情”[b][b]那不问事情能问什么呢?无非就是what,how,why, who,when,where[b]这个地方,根据答案给的信息[b]我们显然能够把how,who,where这几个先排除掉。[b]那也就when,和what[b]但是when也不可能,因为虽然选项都和时间有关系,但是并没有哪个选项直接指出是时间,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选项都能回答一个确切的时间问题。[b]那么这个问题,只有what了[b]那what什么呢? 也许就是问“1877年对于XX的有什么意义”之类的问题。[b][b]当然,以上的推测,在实际中是以你长期这样的推测为基础,在正式听力的时候作为一种感觉出现的。即便你不能完全具有这么一种感觉,你也应该知道,这个问题应该和某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有关系。那么你听的时候就要注意,每个事件对应的时间。尤其是听到那些,不是用时间来表示的时间时,比如“经济大萧条期”,你要特别敏感,因为一定会出题目考你的。[b][b]以上的感觉是要靠你长期的总结,分析,并且不断于实际听到的答案做比对,修正而得出来的,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一下子掌握的。[b]在这里,我只是想说,经常这么去揣测下问的问题,对于你作题,做对是非常有帮助的[b][b]3 不断的总结是成功的必要因素[b]一个听力很好的朋友,其本身的英语水平的确是不用多说是很高的[b]其口语也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别人更是做了很多有效总结的。[b][b]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姐姐[b]听力拿了65,她对我的经验就是,把00年前的parta 的题目都自己好好总结。[b]不管是什么场景法也好,语言结构法也好(具体叫什么我记不得了,反正就是根据,问题中的特征词should,but这样的词语来作题的一种方法)。总之,你要自己好好去总结。具体什么场景,什么特征词倒问题要记得和对应的非常准确和工整,相反,你应该找到这样的感觉,这2个人这么样说了,问题应该是什么样的,答案又应该选哪个。[b][b]还是说这个例子,因为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b][b]在所有指责段子中(我自己总结的)[b]A 说XX人有什么什么样的不好,XX东西不好用[b]B 只有1个段子里面是落井下石了[b] 其他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劝小A,啊怎么会呢,是你误会了吧/她最近要忙考试吧/他烦心的事情比较多,心情不好吧 总之给被A指责的人找个理由。[b][b]从这个地方,我们很容易看的出来,虽然说的内容可能变化的很多,但是提炼出来就是这么一个和事老的态度。[b]X就是一个集合,这个集合里面放了所有发牢骚的人说的话[b]Y也是一个集合,这个集合里面都是帮别人开脱的话[b]通过总结,我知道X1+Y1——》Z1[b]X2+Y2——》Z2[b]X3+Y3——》Z3[b]那么我就可以大概推断下,一个人说X集合的话,一个人说Y集合的话,[b]那么最后问的问题大概就是Z集合的话。[b][b]所以对于这些好象什么场景都对应不上的题目自己要多想想[b]看看能不抽象出来下。或者说,看看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是不是有什么对应。[b]其实很多情况下,这些对话都和我们有着某种程度的对应[b]正因为这样,才使得,国外有,国内无的某些场景,让大家头疼。[b]比如,教授的问题,选课的问题,汽车的问题[b]但是,其他一些问题,我们也能做的很好,比如交作业给paper,吃饭,借书我们就相对容易做对些。[b][b]4 缎子做不好怎么办?[b]这也是一个朋友问我的问题,当然他的情况是觉得听到了的缎子就好,听不到就不行,他把这个叫——听力要靠实力[b][b]其实我们应该这么说[b]你能听懂某些段子,而且做的很好[b]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是有实力的。[b][b]当然你某些文章做的不好,你也必须认识到你的不足[b]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分析你错差的原因。[b][b]通常情况下有两个原因[b]1。你对某些话题的缎子很敏感,比如说个动物什么的。但是对某些缎子比较木那,比如上个历史课,老师说文学史之类的[b]2。你某些状态下,精神比较集中,某些状态下则分散了。[b][b]当然也可能有别的原因。[b]你要好好想下[b]你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b][b]对于第一中情况,你只要多听就基本可以达到要求[b]尤其是你不敏感的那些话题。[b]总结问题是个很有效的方法[b]其实说白了,历史课的文章会问什么呢[b]1。上节课讲了什么[b]2。这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b]3。19xx年,XX做了一件什么事情[b]4。某个历史事件 的意义[b]5。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b]6。老师下节课最有可能上什么内容[b][b]这些东西,你多总结了[b]做缎子的时候自然会敏感[b]特别是,这些问题,是你能够从答案的信息中提炼得到的[b]所以,你完全有可能最后看了答案后,就知道要问你什么样的问题。[b][b]对于第二种情况[b]那就在于你自己了,精神的集中是个人的问题。[b]当然还是有所诀窍的[b]比如我听那些很容易就听懂的缎子的时候[b]我就非常讨厌。。。不想听下去了[b]尤其是在,问题还没有说之前,我就已经选择好了答案的时候[b]这个时候,人的心情是很急噪的[b]一方面,这个缎子很简单,自己知道要尽量保证不错[b]另一方面,虽然自己觉得应该问一个什么样的问题[b]但是,在问题正式问出来之前,自己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说我可以不听问题的内容就直接选对。[b]所以,往往这个时候,很急噪,这样的结果当然就是造成错误。[b]比如,最后一个问题溜跑了。某个问题,比如一听到一个防海墙,[b]我就不愿意听了,一看答案里面有个“他能有效阻止海水的侵蚀”,就去选了。但是,这样急噪的情绪,把背景知识带到文章里面是要不得的。最后,那个缎子恰恰就是用来解释为什么防海墙,加速了侵蚀的速度。[b][b]如果是这样的情况[b]那我的个人经验是强迫自己去理解文中的每句话。[b]永远不走在文章的前面。[b]时刻提醒自己沉住气。不到文章结束,决不放松[b][b][b]那也许有的朋友要问我,要是我哪个缎子做的都不好怎么办?[b]那我只能说[b]你离做的很好还有很大一段努力要走。[b][b]当然窍门总还是有点的[b]比如[b]PARTB PARTC 中[b]尤其是PARTC 掌握了出题的位置和特征词后真的很容易。[b]这些别人也都说过了的[b]开始听介绍,知道这个独白的背景[b]接下来听他独白的主要内容[b]有涉及到上次上课内容的小心[b][b]听见人名和特殊的时间[b]就赶快找答案[b][b]结尾的时候打起精神[b]听到最后的内容也就完了[b][b]不过说起来总是比做起来的简单的[b]比如,我那个时候就老是把握不好,这个缎子到什么时候差不多就要结束了呢?[b]常常把最后一个题目听漏掉[b]老是,早早的把前面3个问题做了,就在那里等着听第4个问题。[b]我自己也想了很多办法[b]比如拿个手表计算时间,因为我发现,缎子之间的长度是差不多的[b]由此推断,结束的时间也差不多。[b]瞄一眼看看,时间差不多过了一个缎子平均时间的3/4的时候[b]那就应该打起精神了。准备好好听了[b][b]不过这个还是很不准的,因为,问题的错过就在一瞬间,这样做只能是模糊的估计[b]当然,我后来发现,我突然有一天可以不要这么做了。[b]我发现我有进步了,我能把文章说的层次听出来了。[b]这么一来,他每个层次一结束,换个层次的时候我就能意识到了。[b]并且也很容易知道,现在是在总结了,那最后一个问题就要出来了。[b][b]所以,方法是要靠自己去摸索的[b]一开始的时候粗糙的方法去试下,因为有方法总比没方法强[b]发现自己有了新的体会的时候,就要想下能不能改进下自己的方法[b][b]当然,在这个地方,必须要向大家强调,量的积累是个很痛苦的过程[b]但是,只要你坚持,总有一天你会有质的飞跃。[b]在考试前10天才找到感觉,飞跃的朋友大把大把的存在。[b]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没戏了。坚持常常会给你以外的惊喜。[b][b]闲扯一句,语法尤其如此,之前我觉得能15分钟作完,简直不可能那。[b]到了后来,我发现,只有我做到第3遍的题目,我终于可以在15分中内做完了[b]而且还能保证错1个。[b]再后来,更多做后,我发现,其实新题目我也能在15分钟内作完,而且只有错一个内。[b][b]5 听力准备的误区[b][b]一个当然就是之前说的,对话,缎子[b]听是听了,写是写了,但是具体怎么样,要问什么,答案是什么不知道。[b]也没有想要去揣测下这之间的逻辑关系[b][b]单单的听,写,不仔细去想是没有效果的。[b][b]另一个就是计划的不准确[b]现在某些朋友的情况[b]已经不是要做多少套新题目的问题了[b]而是,应该好好的看看你们的老题目了[b]TOEFL半年的准备,是很恐怖的,在职的除外[b]很多,原来听力准备的不错的朋友,最后考出来的听力成绩不好[b]就合这个计划有着很大关系[b]因为,几乎到最后,他们就没有新题目做了[b]这样的话,状态很难通过,做老题目来保持[b]因为,对于你听过的内容,你自然,或者不自然就懈怠了,或者不想听了[b]或者早就知道答案了。把原有的节奏都放弃,或者忘记了。[b][b]所以,告诉大家,不管怎么样[b]最后几天的冲刺,尽量用真题,用没有做过的真题。不然状态不容易保持好。[b][b]最后一个误区是,凡是理想化[b]很多朋友都是这样,总觉得,考试的时候应该也可以偷看下的[b]或者,某些考试时候不一定出现的事情,他总是以为要出现[b]或者相反的情况。[b]我有一个很聪明的朋友,他是个极端有大脑的人[b]当然,有的时候我很讨厌他考虑那些不好的情况,虽然我知道这些坏结果未必就不会发生。[b]他考TOEFL的时候很有意思[b]他给自己的听力的短对话定下了3条规矩[b]a.听不懂的一律选C[b]b.听懂了,答案看不懂的,在2个可能的答案中选后面的那一个[b]c.绝对不回看[b][b]我觉得大家有必要借鉴下,当然我不是说他的那些选哪个答案是有什么根据的[b]只是说,大家应该多想下,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好怎么解决[b]那么考试的时候也不会手忙脚乱的找不北了。[b]平时就这么训练,不会的题目就扔掉[b]考试的时候扔掉题目,也会很豁达,而不会觉得可惜,不至于影响自己的发挥[b][b]相反,平时你不这么训练,即便告诉没听见的就跳过去,你也未必真的甘心这么做[b]但是,也许就是你考试时候的一个犹豫要不要跳,就又让你错过了下个题目。[b][b]6 考试的时候,听力应该注意些什么[b][b]a。听力的时候一定要忍住,特别是前30个小对话,一定不能停。 没有听清楚,一定要跳。最后的时候,再回来选个答案。随便选个 看哪个顺眼就选哪个。 事实告诉我们卡题只有多错题!而且至少是1,2个题目。[b][b]b。前20小对话一定认真听,听好了,对后面的做题心态的保证 很重要。前30个题目的答案最好不要随便改,个人意见,我改 的答案总结下来,错的多,对的少。[b][b]c。PARTB C的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的耳朵“听清楚前3句话”,因 为如果,文章说的一个比较生僻的内容,特别是生僻的某个 科学上的名词或者事件。在最开始,他会解释给你听的。听 懂了,后面的文章就好听多了。这个很重要,比如那个说什么含水层和憎水层的那个缎子,文章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两个术语解释给你听了,如果你前面一不小心溜过去的话,那后面即便听到了,如果不是牛人知道那单词的意思,也就根本不知道 文章在说些什么东西了。如果不是这样的可能,那么在前几句话中必然也会有问题,因此要提醒自己。不要溜号 要提前紧张起来。[b][b]d。避免常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感觉问题都可以有答案了,但是文 章还在说其他的内容。这个时候千万小心,一定坚持把文章 听完,有可能ETS就阴你一把。常常出现在最后一个题目举个粒子来说:1个缎子4个问题你觉得听到第4个题目了,也觉得有答案了。但是文章还在继续咕噜咕噜说个不停,那么这个时候,很有可能你猜想的第4个问题 猜测错了,应该马上注意听,这个问题会在结尾的地方给出来。[b][b]7 新东方的带子要用么?[b]这个问题也有满多朋友问,他们不知道这个带子派什么用处[b][b]个人的建议是先不用这个带子[b][b]这带子虽然音质不错,间隔短也确实提高人的读题目能力。[b]但是,由真题拼凑的这些各UNIT[b]实在是会让人哭笑不得。[b][b]新东方的带子里面虽然都是真题[b]但是顺序有了变化[b]它的一套卷子里面的50个题目[b]就是由若干套卷子拼凑起来的。[b]比如:1-5是0001的,6-10是0005的,PARTB 是0210的,PARTC是0308的。[b][b]以我亲身经历为例子[b]一开始觉得这么做还比较爽。[b]但是,后来毛病出来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b][b]1。 做真题,速度是绝对可以跟上了[b]2。 但是。几乎每套真题里面的题目,都有若干个已经在新东方里面听过了[b] [b] 这让我非常的尴尬:做好了,我也不兴奋,因为里面有些题目以前听过, 完全就是有印象的(时间也不起什么作用。我新东方的题目是半个月前听的。 现在还有印象)[b][b] 做坏了,郁闷。都做过一边了,还是错,的确让人伤心[b] [b] 而且我觉得最大的坏处还不在于此 最大的坏处是:它使得你可以走神。。。因为有的题目听过,所以听的不清楚也可以选而且,它激发人的惰性,有的题目你印象很深刻,没有听就知道答案了,你就不想听了。 最后让你凭感觉去做题,特别是PARTB和C,如果听过了的话,你就很难集中精神去听了而凭印象做题目,有的对有的错。即便是听,你也带了主观去听,听道了和印象中不一样的题目,也不是太有勇气去改。[b][b]总之,不要在做完真题前去做这个新东方的带子[b]但是如果做真题用完后的复习,我觉得应该不错的 [b][b]8 从平时就开始严格,是考试发挥正常的保证[b][b]有朋友问我,考试的时候监考怎么样那?能不能偷看题目?甚至还具体到能够偷看多少题目。[b][b]首先,监考严格与否,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是个变化因素[b]其次,通常情况下,位置比较裸露的,更加容易遭到严格的监考[b] (比如第一排)[b]再次,如果在本校考TOEFL,把自己的学生正放在显眼的位置是很有效果的[b] (自己学校的老师,多少还是要照顾下自己学校的孩子)[b]最后,能不能偷看,我不知道。也没有能给您打保票[b]在理想状态下,全部原速带听力情况下,我的偷看(仅仅利用direction)[b]parta 我会看16-30这相对难的15个题目,并且能把26-30看2遍[b] 当然我认识的朋友中,也有人采用这样的策略[b] 他只看21-30,然后看partb的第二个对话[b]partb 基本就只有扫一眼的工夫,能看完一个对话的问题[b]partc 能全看完,有的时候甚至可以看上两遍[b][b]具体的,大家可以自己去尝试,总之看的题目总数目是差不多的[b]我不看partb的第二段,是因为我通常对话做的都很好[b]在听第1个对话的同时,我就瞄过第2个对话的题目了。[b]相反,我在16-25却常常要错超过1个。所以,我在这个上面要多花时间[b]而我朋友那么做是,因为他第2个对话老做不好,必要要有预先读题目[b][b]因此,具体采用什么策略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而定的。[b]用有限的时间去弥补你的弱点。[b][b]从我的理想状态看[b]至少大家在平时准备partb的时候是不应该读完所有题目的[b]因为考试的时候很难做到这一点。[b][b]最后想说的是,靠预先读题目总不是一个万全的方法[b]是要建立在老师比较友好的基础上的[b][b]所以,平时尽量卡自己下,能不预先读题目就不要这样了。[b]不然,上了考场,突然由于客观条件,不能预先读[b]那就掉打了。[b][b]总之平时多卡卡自己,考试的时候,自己就会多一份把握。[b][b][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305573&extra=page%3D1]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305573&extra=page%3D1[/url]
上一篇: 如何取得雅思阅读高分
下一篇: 7月9日G类7分心得体会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