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一年前GRE考试
寄托天下 | 2005-06-20 02:06 | 浏览1972次 |
回忆难免带着凝滞。回忆的过程通过书面表达,却又成了释放。更准确地说,一个人爱干净的人呆在一间屋子里,里面乱七八糟,很不象话,他就会自觉去整理打扫房间了。最舒服的要属道济和尚,蔽衣破履,疯疯癫癫,看似浑然无知,脑子里却很清楚。自己没有这个本事,一边写一遍整理,清理一下大脑,还没准儿可以给周围的朋友带来些借鉴作用,有不同意见的欢迎交流。[b][b]Wake before you die等于Think before you leap?[b][b]“没考过GRE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这在众多考生中是一个著名的论断。可是,考了GRE的人生就完整了么?什么又是完整的人生呢?其实很多话是无意识间所说,说过便算了,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想的太多都没心思记生词了。在上海上辅导课时,辅导词汇部分的小俞老师说了一句真话,至今还有印象,大意是这样:还不是为了过小资腐败生活么。小俞老师凭借着良好的语言功底,全面的知识结构,对小资生活的向往,毅然向前。前途是光明的,方向是明确的,学习的兴趣是浓厚的,当然,退路也是有好几条的。这显然是不错的,稳妥的对人生的安排。可对于很多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成绩没能好到拿奖学金,家境没有足够宽裕,一拥而上的参加考试难免是盲目的。这样的青春完全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历练,增加一点收入,多交几个朋友,多长一点见识。现在想想,在国内发展也很好。[b][b]词汇的复习[b][b]确实95%以上的词汇在英语国家日常生活,阅读报刊杂志中会用到。是有用的。突破了词汇的瓶颈,丰富多彩的英语世界就打开了大门。对精选的6000个词,如果有时间,去标准词典(比如韦氏,牛津,很多)里面逐个对照一遍,做适当的补充,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很有必要,也需要每天扑在上面。这算是打基础的工作了。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对红宝书中的不少解释会感到别扭。最新版本的不知道怎样,质量上应该有提高吧。不管如何,手过一遍抵得上眼过多遍。如果没有受过专业英语的培训,对语言也不怎么敏感,也不妨做些这样的“针线活”,一针一线,编出稳固的词汇网络。[b][b]作文的复习[b][b]表达上面还是要善用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等词典的例句。每天能自己写两三句,两个月之后,总能积累一些功底。这确实非一朝一夕的功夫。Issue的文章可以整理几个套路,由于考场上时间过得太快,熟悉了套路,再补充点例子,调整一下用词,应该不会有低于4分。总之,多造句,熟悉套路。[b][b]长期准备[b][b]由于自己是辞了工作做的备考(3个月左右),感到长期准备还是上策。工作非巨累,还是应该努力坚持的。当然,这全看个人把握,确实有很多的影响因素。[b][b]关于跨区[b][b]就是耍小聪明。当时考的时候坐在第一排。没有跨区。也没有手痒。如果发了这种心,完全会是将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偶尔运气好可以有几次好看点的成绩。但是因果不昧,其道好还。“男人要有品,女人要有味。”跨区会使人品味俱丧, 人的精神都没有了。[b][b]结语[b][b]近期有机会到海外出差三个月,英语用的多了,发现这词汇这一关能有突破还是很爽。语言的障碍很大一部分被消除了。这是参加GRE考试最大的收获,当然,完全可以不参加考试而去着力突破词汇。[b][b][url=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288737]http://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288737[/url][b][b]
上一篇: 新手的考g总结
下一篇: 且行且珍惜--8T日记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