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经历:令人唏嘘的美国建筑设计行业
寄托天下 2017-06-09 16:24 我要评论 浏览18144次

闲来无事逛论坛,LZ发现鲜有同行讨论本行业的一些现状,大多帖子都是关于CS, EE,金融等前途大好的专业。LZ从事的设计行业似乎比较边缘化而无人提及,希望分享一下自己在这个行业的亲身经历,给准备来美国读建筑或者已经在美国读建筑的朋友们一些你们应该知道的行业事实。

首先介绍一些关于LZ的基本背景。 毕业于国内老八校,专业课算强项,其他课程一般般,毕业的时候运气不错被保送国内大牛研究生。但本来就打算来美国留学所以就放弃了保送资格。拿了好几个学校的offer,最后选择了一所专业前十,综合前30的学校,有一半的奖学金。两年后顺利毕业,在经过了7年的学习后终于开始了期待已久的职业生涯。下面LZ会结合自己在美国的工作经历从找工作,职业发展,薪资待遇,身份问题上大概谈一谈这个行业的一些现状。

找工作

LZ毕业的时候,整个建筑设计就业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多数公司还是有很多opening, 但招entry level的其实还是有限。LZ在一无关系二无背景三无地利优势的情况下,只能靠海投增加面试的机会(后来证明选学校的时候一定要选在大城市公司多的,哪怕学校差一点也没事,LZ学校虽不错,career fair就来了10家公司,其中竟然一半还不招人…)。前前后后一个多月投出去100封简历作品集,有几家公司回复了说最近不招人,大多数都石沉大海,最后就拿到2个面试,一个20人的小公司,一个100人的中型公司。结果面试完后两家公司都没要LZ。 LZ有些受打击,但依然觉得天无绝人之路,继续等消息。后来一家几个月前面试过一次的大公司又告诉我说需要再面一次,LZ觉得机会很大,充分准备之后拿下了这个offer。再后来曾经暑假实习过的大公司都没再面试就直接给了return offer。拿着仅有的两个offer,LZ再三斟酌选择了一家,提着行李开着自己的小破车,跨过大半个美国来到了新的城市。

职业发展

总体来讲,虽然每个公司职位头衔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建筑设计职业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JUNIOR DESIGNER>>>SENIOR DESIGNER>>>PROJECT ARCHITECT/MANAGER>>>DESIGN PRINCIPAL>>>VICE PRESIDENT>>>PARTNER。其中JUNIOR DESIGNER是大家刚毕业进公司的头衔, SENIOR DESIGNER需要8+EXP, PROJECT ARCHITECT/MANAGER需要10+EXP, DESIGN PRINCIPAL需要15+EXP, VICE PRESIDENT需要20+EXP, PARTNER需要。。。看造化。就LZ这些年观察看来,中国人工作时间很长的干到DESIGN PRINCIPAL的有一些,VP基本上就是白人的天下,某些中大型公司也有中国人和外国人做到VP的,PARTNER几乎就都是美国人了。

LZ的第一份工作作为JUNIOR DESIGNER就是直接给DEISIGN PRINCIPAL打下手(LZ当时的DEISIGN PRINCIPAL挺亲历亲为的,包括建模,PS什么都还自己干,感觉当时他还没从SENIOR DESIGNER的角色里转换过来)。参与的都是大型项目,有海外的也有美国的。从CONCEPT DESIGN一路到CONSTRUCTION DOCUMENT都有接触。表面上看挺不错的,大公司,好项目,各阶段工作内容都接触到了一些。但说句实话,LZ第一份工作总结起来可以就四个字来概括,支离破碎。再说难听一点,就是专业打杂。后来打杂打的领导也挺满意的,就断断续续给我一些重要的,LZ可以自我发挥的设计工作。本以为事业可以上一个新台阶了,不知道是因为机遇不好还是项目原因,LZ手上的项目总是做几个月就停,无奈又只好被安排回打杂的岗位上。干了几年之后,LZ彻底有些失望了,努力寻求着进步,却始终无法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工作,每天还追着上级像个实习生一样要活干。有些时候真的很闲,一天8小时,真正干活的时候可能就4小时,实在闲的无聊LZ只能上班的时候复习准备各种资格考试(LEED/ARE,然而考了也并没有卵用)。没有工作机会就没有自我提升,也就意味着没有职位提升,那最终影响的就是薪资的上涨。而直接导致LZ跳槽的也就是惨不忍睹的薪水。虽然对公司有诸多的不满,但LZ还是很感激自己的领导一直很耐心的培养,基本上一对一的工作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有了前些年的积累,后来跳槽也比较顺利,有朋友推荐,很快拿到面试,没多久就入了职。在新的岗位上的确忙了许多,公司的管理比较扁平,给年轻人很多机会。正当LZ以为自己可以大步向前走,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公司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裁人。基本上每个季度就LAY OFF或者FIRE 3,4个人,一年里就走了30个人。后来真的是胆战心惊觉得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被叫去会议室的。电影里的情节一点也不假,看着坐在自己旁边平常有说有笑的哥们抱着纸箱子就默默的走掉了。看着这样的情形真的很打击士气,加上LZ手上的项目依旧时有时无,有时候开车去上班的时候总在想今天会不会是最后一天。什么叫HORRIBLE JOB SECURITY这家公司让我亲身体验了一回。但LZ因为身份原因不得不还在这家公司干着,详细的身份问题后面会予以阐述。

总而言之,LZ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认为整个美国建筑设计市场是特别饱和的。简而言之就是僧多粥少。本来建筑师就是个积累型职业,头上的人不挪位子,市场没有扩大,公司没有发展,那基本上个人就很难出头。LZ公司目前已经不再招JUNIOR LEVEL了,但收到的简历超过两三百封,可想而知这就业的压力。

薪资待遇

终于到了万众期待的话题。相信绝大多数学习建筑的朋友都是热爱这份事业的,LZ也不例外,读书那会儿就花了比别的专业多的多时间在学习,熬夜通宵那都是谈资。可悲的是,这个行业的薪水可能只是反应了市场的客观回报,但真是完全无法与付出划等号,导致LZ几度怀疑自己的人生理想。

LZ的第一份工作起薪41K,是的,你没有看错只有41K,相信大多数JUNIOR DESIGNER起薪都在40K-50K之间,三番纽约会高一些。这个薪水是什么概念?天真的LZ当年刚拿到这个OFFER的时候觉得应该还够花,那是因为跟上学时候穷酸比感觉已经很多了。而现实是这样的薪水扣完税和保险,到手的只有两千多美金,连码农一个PAYROLL可能都不到。在LZ的城市,租一个再普通不过的STUDIO都要1200刀(并非高端小区STUDIO,想都不敢想)。 LZ工作的头些年完全就是在负债中度过的,刚收到的PAYROLL,转手就付房租和还信用卡了,更别说存钱了,连回国的机票钱都拿不出,只能刷卡慢慢还。再一想到结婚买房,感觉在这么下去整个人生都要垮掉了。第一份工作干了3年,薪水涨了3次,最终薪水还不到50K。不是LZ表现不好,每年PERFORMANCE REVIEW都是好评,甚至最后一次谈话连领导都问LZ有什么要求公司可以满足。LZ当时已经拿到了第二家公司的OFFER,自然厚着脸皮提出了涨薪的要求,领导说会和VP讨论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于是2周以后LZ提出了辞呈,因为新公司给的OFFER太诱人,比LZ当时的工资高出了40%,LZ算了算,想要拿到这样的薪水如果不走的话至少还要再卖命5年,少年都熬成猥琐大叔了。

大公司什么都按制度来, 每年的涨薪就3%-6%, 但因为起薪实在太低,这么涨有什么意义?至于奖金之类的,建筑公司的奖金大多可以忽略不计,LZ第一份工作表现再好也一分奖金也没有,第二份工作也就半个月薪水,有时候甚至还要看公司经营情况发不发。更别提什么签约奖金、股票之类的了,想都别想,甚至连被裁了也一点补偿都没有。工作时间长了薪水会有明显的提高这倒是事实。LZ身边有朋友工作了10年以上拿100-150K的,也有只拿80K左右的,这得看个人能力了,所以很多人可能工作了一辈子,都只拿着码农的起薪。

身份问题

一些大公司身份政策比较透明,比如LZ的第一个公司是帮忙申请H1B,但FILING FEE得自己出,绿卡是在H1B EXTENSION之后才开始办,同样自己也得出一部分钱。有些公司会把你的H1B用到最后一年才开始办绿卡,这基本上就是比较流氓的公司,不幸的是LZ的第二个公司就是这样的。但LZ不愿坐以待毙,跟HR一阵撕逼,最后公司妥协提前给LZ办了。所以中国人在美国建筑公司真的很受限制,被身份问题左右,完全没办法发挥自己。LZ的大多数朋友都选择了忍气吞声拿着很低的工资,等着公司办绿卡,其实心里一肚子怨气,准备拿到绿卡立马就辞职走人。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行业在美国真的很鸡肋。作为留学生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想留下来的都是实力、运气、勇气兼备的人。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有用的信息,帮助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理性的抉择!LZ虽然吐槽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种种,但依旧在这条路上奋斗着,LZ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顺势而为,总能闯出自己的一番精彩人生!




原帖作者:duo86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2095222-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duo86"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