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低空飘过的学渣也能托福过百!分享我用过最有效的方法
寄托天下 2017-04-07 16:00 我要评论 浏览10281次

楼主的成绩长这样:29 28 24 22 总分103

三战分手。前两次分别刚好是70和80。第一次阅读都不到15,太打脸了。

国内普通二本,法律系,大三下刚开学。四级考了459,六级是托福分手之后考的,刚出成绩,572,感谢托福对我的折磨,让我六级稳过。其实托福的分数早就出来了,一考完试拖延症又犯了,一直懒得打字。也可能是备考时敲键盘太多,心好累。不过还是要记录一下,有些感受只有当下最深刻,以后回头看看,自己也算奋斗过,成功过,都是宝贵的财富。

高中的时候不懂事,没考上好大学,对周遭不太满意,想趁研究生改变,就决定去美国读书,感谢父母的支持。本着不坑爹的原则,备考之前问了已出国师姐、英专的朋友、上过培训班的同学,发现有名的机构性价比不高,遇到不负责,混课时的老师更是对不起自己付出的时间和金钱。于是选择开始自学,一路艰辛寂寞,非常感谢在我迷茫时给我支持、指导的各位亲朋好友。

关于考试形式、流程,大家百度就好,犯不着花大几千甚至几万块报名班课去听老师给你讲信息汇总。有太多同学反馈上完班课只知道了“什么是托福”。如果要找老师,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清楚了自己的问题,再做有针对性的提高。

阅读
托福阅读注重考察逻辑关系,比如因果、比较、举例等。清楚了出题点,读文章就有目标,读了段落再去看题目时,你会发现考察的都是你刚刚重点理解的那几句,自然是不用看选项都知道答案。很多人先看题,容易造成先入为主,最后原文和选项都没有理解,草草选择了一个看着顺眼的,对错靠人品,不妥哇。另外,ets出选项也是有套路的,做得多了总结起来就知道选项哪些词会被拿来做文章,比如因果的对象,信息题和选非题回到原文重点比对那些词相关的表达即可。当然先读文章对阅读基础要求较高,所以我平时除了做题还做精读,就去找每句话的句子主干。这样保证真正理解作者的意思,就像听懂中学生物课一样,而不是被屏幕上的一个个单词牵着鼻子走。精读不用多,用心写五到十篇,自己都能感受到变化。想上100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方法坚持下去,比在网上看一百个方法却不实践有意义得多。

听力
大家千万不要被先听录音再答题的形式吓到,听力比阅读更好拿分,因为听力不会考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听的时候把说话人的重点记下来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题目。重点是什么?还是逻辑,因果、举例等,不同对话场景、话题讲座的考察点也有变化,比如图书馆场景涉及到借还书政策/找书地点与方法等。我把tpo1-30来来回回听了三遍,对比题目总结。后来再做tpo30+,记下来的东西都考到了,非常开心。大家最摸不着头脑的重听题,选的句子都是乍一听和上下文不怎么搭的,或者欲言又止的。做的时候一定要回忆上下文背景,即可做对。以前我总以为是考俚语,每次都遇到新表达,根本没法预测,正确率也很低。

口语
Task1和2一定要注意答题思路,大家都知道要答两三点,再加上解释。实际上解释往往很难进行,这是因为在列举点的时候,就把话说的太满太死,还会跳逻辑,比如,三选一:做运动,看电视和陪家人。假如选择做运动,都能想到运动能释放压力:sports make people release their pressure,然后想不出别的了,那你就赔了。因为这句话完全可以拆成几句来说:Sports make people release their pressure. When people are doing exercises, they tend to focus on their physical performance. As a result, they will, for the time being, get rid of the heavy stress from work. And it’s a way to feel uplifted. 我说了这么多话,没有比最开始那一句多任何信息,但是听起来就饱满许多,这就是一直说的要具体。这种思路是后来找老师帮我纠正的,她就是我的 “托福红领巾”,像带老奶奶过马路的少先队员一样,在我瓶颈期的时候给了很多指引。其实我们所习惯的中式思维说出来都像是领导讲话,假大空,自己又很难意识到。如果找个懂英语思维的人点拨,很快就能掌握。

Task3和4是我觉得比较难的,因为答题逻辑很难梳理,阅读和听力部分都给出了很多观点和对应的解释或例子,将这些信息全部听出来就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更别说自己整理措词和条理清晰地讲出来了。对于这两道题,我会在听的时候记下尽可能多的信息,但不是随便听写单词,而是按照录音中的逻辑来记,我有一套表因果、举例等关系的符号,这样听完录音,我能把整篇几乎一字不落地还原出来。下一步是标出要说的重点信息,熟练以后,这一步可以在听听力记笔记的时候同时进行。接着最关键的是把这些信息排列组合,用正常人的思维和易于理解的思维叙述出来,该列点的时候列点,该解释的时候解释。一个好的回答是对方没有看过题,光听你说,就能明白个中原委。如果暂时做不到,也没关系,可以先把自己的回答用英文先写下来,再逐字翻译成中文,检查是不是通顺。看不出来问题的,把中文给你妈或者基友闺蜜念一遍,如果他们表示完全能理解,没有任何问题,就是好的回答;一旦他们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向你提问,而你不得不使用超出回答以外的言语来解释的话,就说明你的答案不合格。

Task5和6的方法同task3和4,只不过要听记的更多,但不需要整合阅读了,只要你听力好,56题其实相对简单。综合口语都不用纠结换不换词,只要能复述清楚就够了,而且说不完也没关系,本来听力段子就很长,谁也说不全的。关键信息齐全,不影响听话人的理解,就足够了。18、19分以下的同学,你们说的话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考官听不明白的,要么逻辑上难以理解,要么语调太平听不出重点。

写作
大体结构你们都清楚,这里只说导致不提分的误区。你们自己对号入座哈。最初自己摸索了一些但不够规范,后期进行了走出误区的训练,二十多天告别了编不出例子、硬拽长难句的尴尬,比之前少写50多字,分数反而更高,我想如果再多点时间揣摩至少能得24。

综合写作。阅读信息既重要又不重要!它的意义是为听力提供提示,如果有关键词不认识,一定要尽快熟悉,以减少在听力中反应时间。阅读决定了听力的走向,也就决定你的作文的脉络。为什么又说阅读不重要?因为你的作文里不必出现太多阅读信息。我看官方范文发现论点段只有半句甚至完全没有提到阅读的字样,当然,要保证你的作文关于听力部分的论点以及反驳的点足够清晰,这样是可以推出阅读论点的。如果你的body part有一半关于阅读,由于字数的限制,听力信息肯定有缺失,就会失很多分。有一个和我一起学习的高三妹子,词汇量没有我大,字数也不多,但是文章思路清晰,语法错误不多,写作就是比我高,这里把她23分的作文附件分享给大家,感受一下传说中的逻辑通顺。

至于听力听不出来的小伙伴,请自觉去练习精听和跟读。

独立写作
不要有语法和单词使用错误!
不要沉浸在使用了高大上语法和生僻词的满足感中!
不要编七大姑八大姨小表妹的故事来举例子!

关于简单语法错误,如果能避免,马上多得2分。这方面我入坑最深的就是从句套从句,动辄三四行,或者开篇来个主语从句什么的,再加上高大上词汇,把自己迷的不要不要的,其实读起来佶屈聱牙,不仅词不达意,动词和谓语也错的一塌糊涂。刚才说的高三妹子,用词比我差,句子没我长,但是她依然因为简单语法错误比我少,逻辑又好,比我分数高。虽然我平时总嘲笑她小孩子也来参加托福,不过还是感谢她同意我挂出她的独立作文给大家参考。讲道理,避免语法错误是最简单快速的提分办法了。千万不要觉得小错误没关系,考场上一检查就可以了,根本没时间检查,也检查不出来!对于使用炫技词汇的,真的确定使用正确吗?看了字典的英文例句吗?和你用的是一个语境吗?说的是一个事吗?说不定词性都用错了。比如说到“选择”,能想到choice, option, alternative, preference,但是这些词有什么区别?是所有语境都可以相互替换的吗?评分标准说的是EFFECTIVELY使用less common words,不是查了中文意思对的上就可以随便摆在那了。我之前背单词的时候只是记了中文意思,导致写作文时动词语义和搭配问题很大,再去从头纠正已经来不及了。后来还得靠老师的词汇纠错和同义扩充。

评分标准除了语言还有其他两项:organization和development。所以只重视提高语言是没用的,而且你看官方范文也不华丽到哪去。再说,想凭几个月的二语习得达到考官几十年的母语语言造诣,怎么可能。那么不如关注另外两项的重点:文章结构和逻辑,后者对于中国考生比较致命。因为习惯了说空话,喊口号。比如说Government should regulate heavy industry, because it pollutes the environment. 没错,少年,确实政府要管教重工业,不然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Why?! 请具体说明!哪怕只是随便提提“重工业排放污水,导致河流污染,土地污染,甚至人畜受害”,后面再说政府如何限制,比如要求数量和排放量。这个把污染具体到污水,以及把治理具体到数量限制,就算是展开举例。不要用隔壁小表妹,没有说服力。而且也不是次次都能编得那么圆,搞不好还像流水账,为了讲故事铺垫了一大堆没用的背景句。

从口语到写作,这些输出项的误区大家一定都有涉及,并且自己是意识不到的,或者今天看了我的经验好像懂了,但是再写作文还是一样。中式思维太致命了!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思考方式就和他们不一样,高考作文和英语议论文的衡量标准完全不同。通过指引,认真思考领悟, 几篇作文就能走出误区,迅速突破20分,比盲目积累词组表达来得实在。

机经
机经对我的唯一用法就是题库,不是范围。我从来没有关注过考前预测的内容,心存侥幸,拿自己前途赌运气的事我实在不能接受。机经和预测或许可以缩小复习范围,但是只要少一分努力,结果也会打一分折扣。机经和预测只是短期止痛片,不是根除症结的药引。

备考不容易,有些功课确实很难做。大家要保持好的心态,凡是觉得痛苦的地方,就告诉自己在进步。这种思想帮助我在挣扎中奋力前行,直到今天。希望也能激励到你们。

 

附文件,请从原帖下载:

QQ图片20170407155755.png

 

 

原帖作者:ht187070448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2071732-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 ht187070448 "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