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60 Q170在职程序员杀G慢慢长路
寄托天下 2016-09-29 11:38 我要评论 浏览5668次

刚考完,当点到最后一页时,看到:

Verbal:160, Quantitive: 170

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能够放下了,感谢寄托,也感谢过去几个月坚持不懈的我,分数虽然称不上惊艳,但是对于我来说足够。

先说说个人背景:

2011年在最后一次笔考时考过一次GRE, 那时候的分数是:800 + 620 + 4.0,有一些GRE底子;

2010年第一次托福(99), 2012年第二次托福(112), 2016年第三次托福(103)


总体来说,曾经也算是笑傲过考场的人,今年下定决心准备出国,托福和GRE都是在年初已经报好的,本来GRE是5月考,因为各种原因延期到今天(9月18日),尽管曾经上过考场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貌似ETS的出题难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加也在逐年变难,例如:托福,今年writing比2012年少了5分,复议了一次,没有改变( )。所以,面对机考GRE,压力也挺大的。这篇文章算是对于自己2016年的一个总结,算是自己的反思,如果对于其他G友有帮助,深感荣幸。文章分为这么几个部分:时间表,能力维度,整体感悟。

时间表

1月至3月: 膜拜了Robin大神的帖子,开始重新拿起GRE红宝书,按照17天方法刷单词,其实没有完全坚持下来,这一阶段只是帮助自己形成一种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开始阅读Verbal Advantage,一个单词总是要放到不同的context下去消化理解,红宝书其实对于真正理解单词的意义作用不是很大,它只是帮助我们在头脑中形成一条轨迹,之后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强化强化再强化;

3月至4月:  开始在考满分上刷题目,主要是熟悉题型,建立一种感觉,考满分有几个好处:1: 计时练习 2: 社区解析 3: 足够的题库, 阅读前期也是按照Robin大神说的陈琦24套,我是一个很不适应在电脑前做阅读的人,总喜欢笔考那种可以触摸到文字的感觉,所以一定要打破这个习惯,适应在电脑前阅读;



4月底至7月底: 5月黄金周临时改了计划去旅游,reschedule GRE到9月18日,这段时间没有接触GRE,复习了托福,考了托福,103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分数,但感觉刚够用,就调试了下心情准备用8月到9月中1个半月全力准备GRE;

8月至9月中:想想这40多天过得还是比较辛苦,那种停了几个月GRE又重新拾起的感觉真的不好,从红宝书再来一次?我翻了翻红宝书,发现很多单词都有点遗忘了。我又开始在寄托上不断看前人走过的路,重新制定了计划:放弃红宝书,通过要你命3000 APP刷单词,每周一次模考训练自己的pace,根据模考的情况反馈下一周的复习计划。当然这个过程对于我这么一个在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码农来说挑战还是比较大的,最主要的是时间,其次还是时间。举个例子:如果计划做的很好,可是因为各种原因,今天不能完成,这中间的代价很大。我坚信复习的节奏应该保持时间上的持续性,倘若一天荒废了,后面想重新回到一个状态的成本就比较高。所以这段时间一直保持着momentum,即使我一天只背一个list单词。


能力维度

单词: 从头到尾不能停,用各种姿势背单词,这是我从寄托论坛中获得的体会,所以感觉今天考试没有什么单词是生单词,这种感觉真的很爽!红宝书,要你命3000,Magoosh App, Verbal Advantage, 新东方的佛脚词,基本上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甚至之后练习题目时,一个练习结束,我都会用背单词来调节下,算是中间的休息过程。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印象深刻,Understanding does not build fluency; fluency builds understanding. 文章的作者26岁从人文学科转行到工程,并从头开始学习数学,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就是靠死记硬背,翻来覆去的重复才能够真正达到理解;也许有些方式很有趣:比如看个电影啊,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暂时理解一个词,但是唯有一天天不停的重复,不停的应用,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

阅读: 任何考试的王道都是阅读,堪称得阅读者得天下;记得我11年参加GRE考试的时候,那时从VeryCD(如果有人不知道这是什么,请原谅我们之间的代沟 )下载了一套课程,核心是训练人们快速阅读英文的能力:其中有一个画面印象深刻,所有学员可以把书倒着快速阅读。如何能够快速把握文章的脉络?1. Mahattan的 reading strategy 中的技巧都够用了,如果大家不太清楚请再次移步Robin大神提到的PEAR技巧 2. 再多的阅读技巧其实也都是术,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能够沉到文章中去,真正理解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些什么,因此:FOCUS是特别重要的,也就是心无旁骛,在大脑里面能够绘制一幅画面,让阅读的文字在这些画面上增加各种样式和色彩,听起来有点虚,但是这确实很有效(不过,前提是已经对于单词有足够把握,对于句子有足够理解)。除了练习考试文章外,因为职业原因,也会经常阅读Hackernews之类的技术文章,所谓一举两得;

写作:前两次模考的时候,写作基本上没写完,所以就针对性的看了王老师Issue, Argument的写作资料,准备了Issue前30道题目;对我来说,核心点在于迅速脑洞出自己的分论点,王老师很好地帮助大家拆解题目,通过训练Issue,自己也建立了从各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学会了让步转折,可行性分析等剖析角度;

数学:不多说了,对于工科生来说就是细心,没有专门复习,就拿模考练手,我发现对于我来说,每个题目都在草稿纸上把每一步演算出来,不跳跃,不瞎猜,是保证高分的前提;

真题练习:找到好的训练题目真的很重要,就像机器学习理论中说的,好的样本比好的训练模型都有价值,能让预测的准确度变强;个人认为ETS150真题,OG真题, 以及No题目都比较有代表性,和真题的思路大致相同。最后几天,主要下载了考满分的填空机经1000和辉哥阅读机经101集中练习,但是每个都没有做完,只做了1/4 - 1/3左右(感觉今天有一长一短阅读是在机经里面的)。几次模考的分数大致是这样:

总体来说,训练集和最后的结果分数接近,所以说:平常有规律的训练特别重要。今天verbal考试每个section都剩了5分钟左右进行检查,感谢平常的模考,才能够训练出这样的pace;

Princeton Mock Test - 01: V161 Q170

PP2 - 01: V162 Q169

Magoosh - 01: V155 Q170

Magoosh - 02: V159 Q169 (前面四次都是在淘宝上买的GRE整合模考软件, 慎入,里面有些题目的单词都是错的,我还给他们提过反馈)

Mahattan - 01: V157 Q168 (这个是CAT的,也就是自适应机考,第一套是免费的)

PP2 - 02: V157 Q166 (直接下的官方文件,感觉时间特别紧张)


整体感悟
杀G真的不只是杀G,就像Verbal Advantage作者说的:从统计学角度来讲,提高词汇量可以增加我们的潜在收入水平。我的第一次GRE备考后,我能够更舒服地接触到许多国外的资料,读懂他们的研究结果,仿佛帮我打开了一扇窗。这一次GRE,虽然战线很长,但是这一过程中,我通过阅读Hackernews文章,O'Reilly技术书籍可以更好,更快的掌握一门技术(遗憾的是:好的技术书籍貌似都是出自于国外),这又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我也始终相信:考试的意义远大于考试本身,愿所有寄友都能够在这一路上有所成长!



原帖作者:gritwins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2039223-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gritwins”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