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英国舌尖上的情怀 沈阳小伙儿复制留学味道
青年参考 2016-04-25 11:50 浏览3135次

  1999年,从北京理工大学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的钱文卿丝毫没有出国的想法,如同很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样,他在北京打着工,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直到有一次,军人出身的父亲从老家沈阳到北京探望他,看到他的生活“一团糟”大发雷霆。几乎没有问过钱文卿的意见,父亲就做出了送他去英国读书的决定。彼时的钱文卿,雅思分数低得可怜,不足以直接读硕士,必须先读语言和硕士预科课程。

钱文卿

  钱文卿说自己是“特有主意的人”,虽然拗不过父亲去了英国,但他没有去中介为他申请的谢菲尔德大学读书,而是听了飞机上认识的朋友的意见,留在了伦敦,当时这一决定把家人吓坏了。

  之后的3年,钱文卿在伦敦过得异常充实,他一边在语言学校学英语,一边疯狂打工。谈起这段时光,钱文卿并不沉重,甚至拿找工作的经历开起了玩笑。他说:“当年真的挺傻的,看到店面就进去问人家招不招工,好多时候都遭到了拒绝。”

  他在麦当劳、中餐馆等地方打过工,做过其他留学(微博)生不会做的工作,比如在制造塑钢的工厂工作。他说,“街道上几乎能见到的工作我都做过,就是想体验不同的工作环境”。

  在打工的同时,钱文卿获得了英国留学生梦寐以求的东西——工作签证。通过朋友的移民(微博)公司,他一到英国就开始为工作签证努力,在读硕士之前,他的工作签证已经到手3年了。

  2004年,钱文卿在格林威治大学开始了金融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辅修风险投资,并顺利拿到了硕士文凭。毕业后,凭借手握工作签证的优势,钱文卿在一家主营中英贸易的公司工作了一年多,等到工作签证满5年后,他顺利拿到了英国永久居留权,并“炒”掉老板,开始了创业之路。

  雄心壮志抵不过金融危机

  2006年开始创业时,钱文卿开了中国超市和东北菜馆,还在伦敦非常出名的海鲜市场Billingsgate Market经营了一个海鲜摊位。说起这个海鲜摊位,钱文卿很自豪:“很多中国留学生都会去那里买海鲜,我觉得他们一定对我有印象,因为我是市场唯一的中国老板,我在摊位摆了个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鲜虾’二字。”

  卖海鲜其实很辛苦,钱文卿似乎在另一个时区生活,每天凌晨1点起床去拉货,三四点钟开始接待批发客户,五六点钟接待零售客户,7点一天的买卖结束,回家睡觉。他说:“我的朋友都变少了,因为根本碰不了面,时间对不上。”

  2008年,钱文卿与朋友合伙在伦敦开了一家投资公司,与自己的专业契合,过上了正常作息的生活。然而,年轻人的雄心壮志在金融危机面前不堪一击,刚刚签下一单合同,英镑汇率一夜之间暴跌三分之一,生意还没开始就赔了。钱文卿和合作伙伴一下子懵了,他们试图与客户协商,但客户没有给他们讨价还价的余地,汇率带来的损失只能由自己承担。这家投资公司的生命非常短暂,给钱文卿上了惨痛的一课。

   回国创业不轻松

  对留学生来说,是否回国是很难计算得失的问题。钱文卿回国的契机源自他在伦敦认识的一位天津姑娘。从决定和她在一起到真正回国,钱文卿做了很多“整理工作”,他卖掉了自己在英国的房子,结束了超市和餐馆的经营,2012年才真正回到国内。

  为了迁就另一半,钱文卿没有选择“北上广”,也没有回沈阳老家,而是在天津这个陌生的城市住了下来。说起回国找工作的经历,钱文卿无奈地说:“我去风投公司面试,因为没有实战经验和人脉,没有被录用,反正不能闲着,就去新东方教英语。这对我倒是没什么难度,根据我学英语的经验,再根据学生的性格教给他们就好了。”

  对有些人来说,给别人打工始终觉得不自由,钱文卿就是这样认为的,他一边在新东方教英语,一边琢磨创业的事情。当了4个月英语老师后,他与朋友合伙在天津五大道开了一家餐饮会所,开始了在国内的第一次创业,然而,这次创业以“没赚没赔”告终。

   南多世是一种情怀

  2013年,是钱文卿“有得有失”的一年——感情失意,却在一次回英国旅行时摸索到新的创业之路。在回答笔者“为什么还要留在天津这个伤心地”的问题时,钱文卿淡淡地说:“在哪儿跌倒就要在哪儿爬起来。”

  回英国旅行时,钱文卿认识了一位“大师”,是曾经上过英国广播公司(BBC)美食节目的厨师。在这位“大师”的帮助下,经过两个月的调试研发,钱文卿终于做出了和Nando's一样味道的烤鸡。考虑到很多英国海归有“Nando's情节”,他打算在天津开一家能唤起留学回忆的店,取名“南多世”。

  在南多世开张之前,有人在其他城市尝试“复制”Nando‘s,但没坚持多久。钱文卿说:“我专门研究过失败案例,他们的问题在于,核心酱料依赖进口,成本太高了。而且,没有做出Nando’s的开放式厨房和标准化流程,这其实才是它的精华部分。还有,入乡随俗的产品改良也很重要。”

  在南多世店内,同样曾在英国留学的笔者看到,不仅有Nando‘s招牌的“大公鸡”摆设,就连开放式操作台、酱料台、菜单都与其在英国的连锁店如出一辙。

  与很多年轻创业者不同,钱文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筹备南多世时,他的考虑就非常全面。钱文卿自己找国内最好的设备厂定做设备,大大减少了进口设备的投入;他最大化地利用了店面空间,控制员工人数,合理控制人工成本;他还根据中国人的喜好,添加了新口味,并将鸡的重量降低了1/3,因为鸡太大会比较柴,“中国人不喜欢吃比较柴的鸡肉”……

  第一家南多世餐厅于2015年11月在天津开业,吸引了英国海归的关注。每到周末,南多世门庭若市,很多身在外地的海归专程前来试吃,看到熟悉的酱料和菜品,品尝到熟悉的味道,留学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但一家餐厅仅仅依靠情怀吸引顾客,明显不是长久之计,钱文卿很清楚这个问题。目前,南多世在天津红梅、石家庄、济南的分店已经处于装修阶段,北京、上海的分店也正在选址中。谈到南多世的未来,钱文卿有点沉重地说:“在国内创业必定要面对文化差异,中国整体的创业环境和国外很不一样,成本、关系、消防、税务等都足以令人焦头烂额。”但他仍然很有决心将这家店一直做下去:“创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把公司当猪养,有了一定名气之后以好价钱卖出去;另一种是把公司当孩子养,做成百年老店。我就是要把南多世当孩子一样去养。”

   笔者手记

  对去英国留学的人来说,当地的黑暗料理是永远的“槽点”,在一个热衷炸鱼和薯条的国度,想吃到能勾起中国人食欲的美食实属不易。除了唐人街的餐馆以外,能令中国人“心中一暖”的餐厅不多,来自葡萄牙的Nando's烤鸡就是其中的一个。

  一直以来,Nando's由于背后财团的种种原因,没有在中国开设加盟店。从英国归来的沈阳小伙儿钱文卿看到了这一商机,他在天津开了一家名为“南多世”的烤鸡餐厅,复制了这种熟悉的味道,成功吸引了众多英国海归来此寻找“舌尖上的情怀”。

  在某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笔者来到位于天津南开区水上公园对面的南多世。在一排小洋房中间,这家餐厅的外表并不张扬。店里专设了和英国的Nando's店一样的酱料台,十几瓶不同辣度、不同风味的酱料“排排站”,食客可以自行选择。老板钱文卿看起来有些沧桑,他的经历很丰富,感慨却不泛滥。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