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 2016-04-20 17:12 | 我要评论 | 浏览6157次 |
小序:昨晚(4月16日)本没有等到ETS的邮件,还是上官网看了下成绩,成绩竟已经出了!作文3.5,已经高过了我的预期!昨夜写此贴写到三点半,今天早上八点起来继续写完。心潮澎湃。
V157+Q170+AW3.5的成绩,在大家眼里不算什么高分,但是,我仍愿把我所能想到的,悉数奉献!那么开始吧!
一、写在前面
1、个人情况:某211工科专业本科生,现大二(本专业大二的专业课是最紧张的,课程既难又多)。
2、英语基础:以CET-6为例,背过CET-6单词一遍且复习过一遍,集中准备了两周左右(大约每天1-2个小时),最终成绩564(准备了很久也不过如此,说明英语基础其实一般啦~)。
3、最适合的人群:这个帖子可能最适合那些和我一样,无法脱产备考,正在二线甚至多线作战的同学们。原因有三,①在这种情况下,帖子中提到的心理状态可能比较典型,相应的调整策略可能较为有效。②在这种情况下, 帖子中提到的“面对紧张专业课的策略”可能有借鉴意义。③如果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一个半月以上)脱产备考,完全可以采取比我更加系统、全面的复习策略,这些策略在精华区的帖子中已经叙述得相当详尽,在此附上Robin神贴的链接:
http://bbs.gter.net/thread-1510435-1-1.html
二、备考时间的回顾
2015年9月初:大概2015年9月决定考GRE,初步定于2016年3月考。
2015年9月:断断续续的开始了解并认识GRE,到10月开始背单词。
2015年10月-11月上旬: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直在死磕《再要你命3000》,上课都在背,不太听课,每天大概花费6-7个小时。
2015年11月中下旬:为了准备期中考试,搁置了GRE的学习。
2015年11月下旬-12月中旬:大概有20天的时间,又拾起了《再要你命3000》,但是每天也就花费3个小时。
2015年12月中旬-2016年1月下旬:忙于各种实验以及期末考试,搁置了GRE的学习。
2016年2月上旬:参加建模美赛,仍然搁置着GRE的学习。
2016年2月中旬-2月下旬:草草的过了春节,开始重拾GRE(发现背过的单词遗忘十分十分严重)。但是在寒假中,自制力薄弱,没能系统的按照计划进行学习。
2016年2月下旬-2016年4月上旬:有计划的进行GRE的复习。
备考时间总结:集中的备考时间大概就是2015年10月-11月上旬(背单词)+2015年11月下旬-12月中旬(背单词)+2016年2月下旬-4月上旬(全面备考),其余时间都无奈的搁置了= =
三、心理状态及调整策略
其实我最想说的就是杀G征途中的心理状态啦!我曾经在自己的备考日记中写道:“GRE的备考有三大关,第一关是心理,第二关是心理,第三关还是心理。”因为在我这样专业课十分紧张,抽不出哪怕整整一天备考的情况下,心理波动真的是很大的!下面我就我曾经遇到的心理问题稍微谈谈~
1、对专业课的担忧
我尽量做到专业课和GRE两头兼顾,但是仍然不可能真正的做到两头都不耽误。即使是最重要的几门专业课我也对跟上授课进度感到很吃力,这就引发了我对自己专业课极大的担忧。毕竟,GPA是第一位的,如果为了考G而拖累了自己的GPA,无论如何是不划算的。我的策略是:“认清时势,做好当下。”首先,“认清时势”是指要知道自己哪些课程必须要跟上,并清楚自己需要跟到什么程度(譬如:完成作业+阅读PPT+总结知识点);哪些课程可以先暂时放弃(比如没有期中考试的课程)。这是对自己任务上的宏观把握。之后,便是要“做好当下”,已经清楚了自己的任务,就不要再顾及太多,忧虑太多(比如,不要总时不时的去想考完之后需要多久才能补回来这些课程),以至于影响自己的情绪。既然已经认清了时势,选择了自己的方式,就一步一步的走就是了,瞻前顾后的话什么也做不好。
2、看到他人轻松时心理的不平衡
有时候想着自己每天需要比别人多付出这么多的努力,而身边的其他人只需要完成课内的任务,甚至可以玩游戏,打篮球,就会感到极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恐怕很多考G党都有过。首先,“这是自己的选择”。考GRE就是一个认清自我的过程。我们总是习惯于看别人做了什么,通过对别人行为的观察来评估自己做的是否足够/是否多余。考G路上,我们要彻底的改换这种思维,因为我们选择了和旁人不同的道路,也选择了不同的生活,别人做了什么与你无关。别人可能有大把的时间专注课内知识的巩固,别人可能有富裕的时间来娱乐,我们会羡慕,会酸楚,然而必须要清楚,这一切的一切,与我们无关。另外,我们也不应奢求别人的安慰。我曾试图向身边的人诉苦来缓解内心的不平衡,然而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对你的苦感同身受,这让我当时感到非常孤独。后来我改换了心态,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人可以给你安慰,既然走了不一样的路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就应该在路上习惯一个人,学会坚强。奢求安慰,本就是一种不够强大的体现。我觉得,也许每一个准备考G的人都应该告诉自己:不要奢求别人的安慰。这种心态会让我们学会“自强”。
3、受到打击时的挫败感
这在杀G路上也是再常见不过了。那一个月,我就感觉每天就是受挫,受挫,受挫。甚至有很长一阵子,我感觉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我看到希望。当我做完PPII看到141分的Verbal时,这种感觉强烈到了极致。我在床上躺了一下午,睁开眼后,对自己说了一句话:“一切还要继续,不是吗?”后来对这句话越发喜欢。一方面,它是一种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这种无奈总是会有的,不可避免。然而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一种即使灰心,即使心痛,即使难过,即使无助无奈也要继续干的态度。我们可以抱怨,但是我们不能放弃。我们可以灰心丧气,但是我们不能不继续做该做的事。我们无法避免挫败和挫败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接下来是否前进。在这里分享这点心得,也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挫败感而停滞不前。
四、面对紧张专业课的策略
两头兼顾太难,必须有舍有得。我面对大二紧张的专业课,大致采取以下的策略,思路上也许大家也许可以有所借鉴~
1、理清时间表
哪些课程有期中考试?哪些课程在我考G之前有必须完成的任务?又有哪些课程在考G之前没有硬性要求,所以完全可以在考G后着手学习?目光放的稍长一点,理清楚自己的时间表,才能有选择性的暂时舍弃一些课程的学习,比如没有期中考试且在考G之前不需要独立上交作业的课程。
2、确定需要重点学习哪些课程,明白应当掌握到什么程度
在理清时间表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所有的课程进行一个取舍:哪些课需要跟上哪些课暂时放弃?另外对于需要跟上的课程也要清楚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比如,每次上完课,我要做作业+读PPT+总结知识点。这才叫心里有谱。
3、以最高效率的方式学习
针对每门课程不同的特点,分别选择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比如:
有一些老师讲课对于应试的帮助不是很大,我选择自学,而不是听他天马行空的讲一下不是很实用的东西。有一些老师讲课的速度太慢,我选择自学,因为自己读书的效率比上课高。而有一些老师上课重点突出,提纲挈领,我就好好听课,因为听老师讲课比自己看书更能抓住重点,更有效率。
五、备考路上的一些习惯
1、写杀G日记
我基本上坚持了每天写杀G日记,大概就是:①总结一下今天的状态,想一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早上又没起来!比如上午效率不高!比如做题时老啃手(惭愧脸)!)②写一下今天完成的任务以及明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做到心里有数。
这样做的好处我认为一个就是可以帮助自己“日三省吾身”,多想想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好,以后可能就不自觉的改进啦~另一个就是可以让自己对今天干了多少事情,明天需要干什么事情做到心里有数,有利于自己调整复习进度。
P.S. 我是在有道云笔记上写的~
2、制定切合实际的阶段性计划
首先是“阶段性”,不要一下子制定半个月的复习计划,这样的话自己对每一天干什么并不清楚。最好以几天为一周期制定计划,这样对每天需要干什么都能心里有数。其次是“切合实际”,如果计划太宏伟太理想,一旦完不成就比较打击自己的信心。还是要尽量的切合实际,制定自己只要抓紧时间就一定可以完成的计划(这点我一直做不好= =)。
六、备考资料总结及评价&具体备考经验(分为单词、填空、阅读、数学、作文五部分)
1、单词
Gter上无数前辈的经验贴告诉我单词的至关重要,这点真的让我非常受益。我在这里仍然想说:在杀G路上,请给予单词至高无上的重视程度!正是我对单词的重视导致我后来做填空题不虚,因为单词基本都认识。
①【材料】用《再要你命3000》!用《再要你命3000》!用《再要你命3000》!
我没有背过红宝书,但是我真的发现《再要你命3000》太好用了,后来做填空就知道,上面单词的命中率实在是太高了。(当然,如果你奔着160+甚至165+去,也许红宝也需要背一背?我没有经验不敢乱说。)
②【材料】《17天搞定GRE单词》
说实话,没有多少人真的能坚持17天搞定吧(求不喷= =)。但是在背单词初期仍然强烈建议读一遍这本书,大概两三个小时就读完了。没必要像里面说的那么高强度,但是要借鉴里面的背单词思路,制定适合自己的背单词计划。其实说起来,核心就是:重复很重要,复习很重要!“重复”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背,“复习”就是每天一定要复习之前几天背的单词(具体复习哪几天的可以参考该书,也可以自行制定方案)。如果实在完不成背单词的任务,即使不背新词,也要坚持复习任务!
③【方法】背单词的时候注意联想、联系
我个人在背单词的时候自己总结近义词、形近词(我统称为“相关词”,嘿嘿)。在总结的时候,我对单词的印象就加深了许多!近义词没必要非得严格的“近义”,只要你觉得他们意思相关,可以放在一起记忆,就可以归在一起!形近词呢,也没必要非得多像哈哈,只要你觉得他们在拼写上有相似之处,可以放在一起记忆,就可以算!我是在excel中总结的,一列写单词,一列完整的写《再要你命3000》上的中文解释。下面近义词、形近词各举一例:
近义词:
固执:adamant bigot contumacious diehard dogged implacable intransigent mulish obdurate obstinate pertinacious refractory relentless
形近词:
带esce的:convalesce acquiesce coalesce effervesce
下面附上我个人的《相关词》总结:
相关词 整理.xlsx
④【方法】每次背都要顺便标注,筛出重点词
我们尽量每次背单词都标注不会、记不清楚的词。这样有助于我们在之后的复习中筛出重点单词。起初,我是在每次记不住的单词前面画星号,画的星号越多,说明我记得越不牢固。后来,大部分单词都能记住,我就在过单词的时候勾出仍然记不清楚的单词,在下一遍的复习中,我就着重背这些单词。所以,不是光刷遍数就可以的,要有重点的进行记忆,光刷遍数可能会花费很多无用功T_T
⑤【方法】注重熟词僻义
刷了几遍单词后,有一些单词我们一看就见过,而且能反应出它的某一个意思。但是对于它的其他意思都没怎么关注过。我曾经有过两三遍专门对付这些熟词僻义,在背这两三遍时,我把所有的熟词僻义着重标记并记忆。事实是,《再要你命3000》中标注的中文意思都不是非常偏僻的,我们觉得偏僻往往是因为我们对某个单词首先知道了某个意思,它便在我们的头脑中挥之不去了,其他的意思仿佛就成了“熟词僻义”,对于这些被忽视的释义,我们也应该予以重视。
2、填空
其实背完单词,填空的大难关——单词,已经解决。填空确实需要一些技巧,但是这些技巧个人认为通过大量的练习是较容易掌握的,核心无非是抓逻辑关系&找关键词,做的越多,对这两点就越熟练越敏感,速度和正确率就会有所提高。
①【材料】《陈圣元句子填空》
建议在初期看一看这本书前面的解题方法的指导,对填空题的逻辑考察点构建起基本的认识。这本书的题目是老G的题目,所以个人觉得题目不是很有必要做。
②【材料】《Verbal Workout》
这本书应该把填空的题目挑出来做一做~毕竟是Princeton出品,又有详尽解析,且是新G题型,做错的题目看一看解析,矫正思路。题量不大。
③【材料】《500机经》
我是用这本书作为主要的填空训练材料的。有人说,这毕竟只是机经,和原题难免有出入,有些题目的逻辑不大通。但我仍然觉得用这个作为速度+正确率的综合训练是很不错的,毕竟一个section一个section的很标准,和考试题型完全一致。我一开始的速度是17-18分钟/section,后来通过不断地强迫自己提速,终于到了10min/section,这都是通过《500机经》练出来的。顺便说一句,我提速的根本方法在于掌控自己的节奏。一开始,17-18分钟一个section的主要原因是太纠结,不会的题目想太久,会的题目瞻前顾后。后来,知道自己哪些题应当选出答案就过,哪些题看多久仍然不会就应该放弃,训练出了自己的节奏,才提高了速度。
④【材料】Magoosh
个人对Magoosh做的不是很多也不是很上心,就不妄加评论了。我个人只做了Magoosh的填空的easy,medium模式。
3、阅读
阅读对于我来说是老大难。有朋友让我在经验贴好好说说阅读,但是我恐怕还是不敢多说。坦诚的讲,Verbal考了157我认为是发挥超常,即,我的最大问题——阅读,在考试中没有暴露出来。我最后训练到的程度是:大概17-18分钟可以把所有的短阅读做完,正确率也还可以,然而3分钟对于长阅读来说肯定是不够的。我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使用的书籍以及使用情况,然后提供一种我认为相对理想的(但是我没有很好完成的)阅读备考思路。
①【材料】《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简称《长难句》)
这本《长难句》我认为在新G阅读中不再那么重要,毕竟新G的文章不再像老G那么晦涩难懂。所以我觉得不必要像以前很多人那样过4遍以上。不过仍然推荐过个一两遍(我个人过了一遍),主要用它的句子,争取用最少的遍数,最快的速度读懂。不要真的按照下面的“标志”部分去分析句子结构,因为这些在考场的紧张时间下是不现实的。
另附上一篇在论坛上认可度较高的《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使用方法》:
http://bbs.gter.net/thread-919369-1-1.html
②【材料】《花儿阅读》第二、三章
在开始做阅读之前先读一读这本书的第二、三章,有助于对文章的脉络和思路构建起基本的认识。
③【材料】《36套》
《36套》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练习做题速度,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因为目前还很少有针对新G的整套整套的阅读训练。由于它的题目和真正的GRE题目在思路上还是有出入,所以题目的分析价值就相对不高。我做的时候甚至不太关注正确率(其实很低)和分析错题,只是用来做速度的训练。(很明显,这一点只对和我时间一样紧张的童鞋们有借鉴意义,对于时间充裕的同学,分析错题仍然是有好处的吧= =)
④【材料】《吴中东阅读》
这些是老G原原本本的题目。我做的很吃力,而且也没有真的坚持系统的训练。
⑤【材料】《阅读70篇》
这是机经性质的材料,我觉得很难得。我在最后阶段用的这本书训练阅读,中短篇文章的阅读速度和正确率都相对满意,然而长文章还是有心无力。这是新G的阅读真题,一方面可以作机经(我就撞上了一篇),另一方面,由于老G和新G的阅读还是有差别的(老G比新G:文章过于晦涩难懂,题目又太直白和简单),新G的阅读真题就难能可贵。
⑥【方法】一个较为理想的(但我没能践行的)阅读备考思路(仅供参考)
这是我根据前人的经验贴为自己设置的策略,但是由于时间原因没能很好的践行。
认知与了解:通过阅读《花儿阅读》(第二、三章)+《Reading Comprehension LSAT Strategy Guide》+《GRE Reading Comprehension & Essays - Manhattan Prep》,对阅读的文章脉络和出题思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入门训练:《36套》的前16套题量不是标准的配置,可以作为入门,先不计时。
正式训练:通过《吴中东阅读》进行正式的训练,同时可搭配《官方150题》中的阅读题。
冲刺训练:利用《36套》的17-36套进行限时训练(18分钟一个section),利用《阅读70篇》熟悉新G的出题思路。
4、数学
我对数学的准备时间非常短,大概总共用不超过十个小时。具体完成的任务也仅限于:①做了《OG》上的数学题(没有看Math Review),即:easy + medium + hard + data interpretation。②背了红宝书附录中的数学词汇。最后仍然考了170分。虽然我是工科生,但是众所周知,GRE数学的难度对于中国考生实在是T_T。所以,避免错误才是核心的策略,也是我接下来想谈的。
我认为数学的错误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马虎、粗心导致的错误,另一类就是出题者为你精心设置的陷阱,你掉进去了。对于这两类错误,我建议大家在备考数学的时候都随时记录成册,并思考这类错误应该如何避免,然后在备考过程中以及考试前对这些记录进行回顾(这种“总结易错点”的备考思路,是我贯穿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收效显著,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嘿嘿)。
先说第一类错误,我认为典型的有:
①把自己列的方程的解直接当做答案(比如:有时,题目问你某个量,你为了求这个量列了个方程,但是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并不是题目所问的,你却直接把它当做了题目的答案)
②没有看清楚坐标的实际含义(比如:坐标是百分比,你却直接把坐标当做了具体数值看待,而没有用坐标(百分比)乘以总数求得具体数值)
③单位没有转换!(比如:题目里面有个in thousands,但是在问题的空后面没有thousand,这时你需要在直接求出的数后面补三个0)
再说第二类错误,我这里直接附上我当时考试遇到的两道原题,这两道题我认为都是出题者故意设置的陷阱,所以印象深刻:
第一道:如下图所示,对每个城市(A,B,C,D,E…)进行了两个指标的评估,其中有一个指标是mortality rate,单位是per 1000 children,而在图像中的横轴范围只有0-100(会诱人以为单位是per 100 children)。大致如下图所示(忘了第二个指标是啥):
有一道题目问,有几个城市的mortality rate在10%以上?不要去数C,D,E…因为对于per 1000 children来说,在10%以上(即100个以上)已经超出了本图范围,答案是none。(我觉得挺阴的= =)
第二道:x<1<y,x不等于0,问x^-1和y^-1的关系。其实这道题很简单,只要考虑到x>0和x<0两种情况谁都能做对,但是就是怕有些童鞋思维不缜密,忘记了x<0的情况。(答案是不能确定,即D)
此外,在做题速度方面。数学一定要求稳,求稳,求稳,慢慢做。我的第二个section(hard)甚至是压点做完的,当然我个人当时有些过于磨叽,我觉得第二个section提前3-5分钟做完的速度可能比较合适。
5、作文
作文准备得相对不多,但还是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虽然在大神们眼中实在很菜)。
①【材料】王老师的《GRE作文6分教学博客》
GRE写作,我只信王老师!我把《王老师Argument解析加题库各题目大纲和范文》以及《王老师Issue解析加题库各题目大纲和范文》全部打印出来,自己学习并批注。说实话,我觉得王老师的作文教学博客对广大考G党已经足够,没太大必要再看其他书籍。这里附上王老师GRE作文6分教学博客的链接,上面提到的两个文件(pdf)在博客中就可以看到:
http://bbs.gter.net/thread-1777232-1-2.html
②【方法】列提纲
写作最常用的练习方法就是列提纲,主要由两个用处:
1)看到一个题目,如何组织自己的例证,构建自己的顺畅的行文思路?这都是在列提纲的过程中熟练的。
2)反正GRE的作文题目就那么多,多列列提纲有可能考试就碰到思考过的题目了呢~
③【方法】限时训练
想在半个小时内看题,构思,再写出一篇400+字的文章?没有一定的训练恐怕是很难达到的(对于我等凡人)。
④【方法】自己总结常用句型&模板
1)Issue
对于Issue,模板恐怕不是那么明显。我就是总结一些常用句型。比如王老师反复提到的it is … for … to do …。我总结的常用句式还有:
with结构;
in order to / in order that;
whether… or…;
用于表达观点:As far as I am concerned,From my point of view;
用于同方面、另一角度的论述:the same logic may also apply to…;
用于开始另一方面的论述Nevertheless, the proposed rule may apply to...;
用于转折:Nonetheless, Nevertheless;
不要吐槽这些句式太弱好吧!对于我们这样写作功底一般的考生,多想想这些句子,在考场上用用,就会让句式比不想要丰富不少的!
2)Argument
对于Argument,总结模板就相当好用啦!由于时间不足,我就是把每类Argument(按照王老师的分法,是四类)都找了一篇王老师提供的范文,总结出其中可以用到这类Argument的所有文章中的句子,稍加改写(避免抄袭之嫌),总结出一套自己的Argument模板,考试前一天背一背。我觉得还是蛮实用的~要是每个模板背完都能再练上一两篇,就会熟练很多~(P.S.我当时练了Evidence类和Question类,但是考了Assumption类,唉= =,兴许前一天也练练Assumption类会写的更好哈哈)
⑤【方法】准备常用例子
对于我这种准备时间很短的人来说,肯定也积累不了很多好例子。我就是在考前一晚把一些可能用到的人名的拼写总结了总结,考试当天用上了个张大千(Chang Dai-Chien),还用了以前就知道的Kobe Bryant和Stephen Curry,哈哈,还是NBA人名我记得多。
⑥【方法】看题目的翻译
为了避免最恐怖的事情——误解Issue题目,我考前一天晚上把所有的Issue题目的翻译都看了一遍。一搬Argument的题目因为有上下文,不会再理解上出现很大的偏差,而Issue就一句话,万一哪个词不认识岂不是悲剧了= = 具体这么做有没有必要,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准备程度自行评估吧~
七、关于纸质书/电子版的问题
我个人在前期喜欢用纸质书,主要的原因还是批注方便。鉴于一些G友说还是应该有意的习惯习惯在屏幕上进行阅读、做题,我觉得可以在离考试还有大概半个月的时候过渡到用电脑做题。
关于纸质书如何获得,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购买实体书。电子版在论坛里都有,可以down下来然后去淘宝找一个打印店打印(有很多,既负责打印又负责装订,还很便宜,大概3分/面)。我的所有复习资料都是这种渠道获得的哈哈。
八、考试前/考试当天
1、看考点
考试前去看看考点吧,对路程时间做个估计,省的当天抓瞎~
2、当天早上找做题感觉
考试当天起床后找找感觉,我是看了一篇阅读(都没咋看懂T_T),但是不做题(干嘛打击自己?)。这种考前找感觉的做法是我个人的习惯,因为我觉得能提前进入一点状态,仅供大家参考。
3、考场心理
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想!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当天的心态就是顺其自然,做题的时候只顾做好每一道题,不想自己会有多少的正确率,第二个Verbal会进到什么难度。中间休息时间也给了自己心理暗示:下面的考试中不要管进到了什么难度,只要好好做就行!希望大家也可以用最平和的心态接受考验。
九、后记——感恩
备考GRE是个成熟成长,习惯孤独,学会坚强的过程,我感恩GRE给了我如此宝贵的经历。
寄托,以及战友们,在这些日子全程守候在我的左右。如今与G分手,我感恩寄托这个大家园给我的鼓舞,抑或指点迷津。
无数的前人,无数的经验贴,是无数考G党的依托。我想,也得感恩这个充满了分享的年代,以及这些懂得分享的我们。
当然,也感恩那些告诉我课堂进度,告诉我作业,借我抄作业,帮我交作业的同学们O(∩_∩)O~~(下一个阶段要好好地填坑了哦~)
在此,祝愿所有的考G党在寄托受益并最终与G分手!
原文作者:wyqyxmm
原文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964212-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和图片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wyqyxmm所有。未经原作者允许,谢绝其它平台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