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一战112经验分享(附送资料)
寄托天下 | 2015-10-12 14:04 | 我要评论 | 浏览7250次 |
喝了咖啡有点睡不着,又醉于今天做的GREdrill,想着放松放松就回馈寄托写写托福经验分享,顺便攒人品求10.17G顺利。
先来个人情况:上海某角落某高校大四德语系老学姐,9.19第一次考托福,总分112,小分30,27,26,29,基础还算不错。
准备时间:8月边实习边开始零星准备,也就是每天看心情做一套TPO阅读或者听力,但是一般都太累了做完就看看剧睡了。楼主情况比较特殊,毕竟是面临着T和G multitasking,而且暑假全职实习,每天回到家都要七点,周末也是用来休息补觉。实际有效托福准备大概是8.26实习离职以后开始,每天一到两小时,也就是说心情还行的时候连续做TPO阅读加听力,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做一个section。因为开学作为一个大四学生一周还有八门专业课,所以有时候也就浑水摸鱼偷懒不复习了。。。最后考前一共做了22套TPO阅读,13套TPO听力。
资料选择:TPO, TPO阅读和听力难度表,亦鸥口语
关于词汇:楼主以前一直以为自己词汇量还不错。准备了GRE才知道自己太天真。但是托福毕竟只是托福,真正放在题目里考你的词汇都很常见,楼主大二时候零星翻过新东方绿皮的那本托福词汇,所以这次就没有再背,事实最后考试的确也没有出现不认识的单考的词汇题。考前看了一下不知道哪里下的阅读词汇题小范围,大家可以按自己情况看是不是需要专攻词汇。
下面分section说:
阅读:其实我对自己的阅读一直都没有信心。一来我脑回路比较奇怪,容易脑补;二来极其不喜欢机考看屏幕阅读。所以大家也能看出来阅读是我四个section里练习的最多的。做TPO的时候被深深打击,又因为觉得自己肯定不可能每套都做,所以下载了难度表挑难的做。事实证明TPO里有些是真的蛮难的,我的得分区间大概在24-28,从来没有全对过。但是考试时候人品爆发了一下,觉得第一个section阅读做的很顺畅,基本没有模棱两可的题,最后每篇的主旨题也迷之没陷阱,比TPO清晰多了。但是!大家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其实,我觉得托福出题还是非常扣文本的,因为没有gap很大的inference题,所以一定紧扣文本找线索!!主旨题六选三要关注big picture,有时候有些正确的细节也会在选项里,但是因为是细节,所以不选。另外错了的题要review看看经常错的是哪种类型。我用的是小站TPO模考软件,里面带有解释,虽然很多也不是太清楚,但总归聊胜于无。。总而言之,我认为托福阅读是一个重在练习的考察部分,习惯屏幕阅读,习惯考查内容就好
总结一下tips:1、一定要review并且清楚知道自己薄弱的题型2、单词题做错的请总结
听力:听力本来是我对自己最有信心的一个部分,但最后成绩没有太高。自己总结原因是:一、界面不熟悉。因为小站TPO听力做完一道按next就行,然而!考试的时候,按完next还要按左边一个OK按钮啊啊啊!!!可是我怎么知道。所以我选完第一空浪费了好久,怎么死活没法进入下一题,人一下子就慌了就差举手质问监考老师系统有问题了好么!!最后顺利找到OK键,但是以为自己时间要不够了,很多模糊的题就没有敢思考太久就过了,后面的题都做得飞快,最后做完第一部分还剩了五六分钟之多又不能回头检查所以并没有社么用(我的内心是崩溃的)第二部分差不多也是如此,又加试了一个部分的听力,累成狗,当然都是经典加试里的篇章,不过题目我是第一次做,也不敢太大意。二、注意力开始涣散。所以大家练习的时候要考虑到强度,当天考试七七八八事情比较多,一定比平时练习消耗大,所以追求高分可以在平时练习的时候一下子做两套TPO之类…回过头来想一下,听力其实是underperform了,我平常TPO听力成绩在27-29,应该说是比阅读稳定且高的,但最后考试却没有。
总结一下tips:1、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比记全笔记更重要。特别是在平常练习,可以尝试不记笔记纯听。一开始可以用对话,慢慢地lecture也不要记,就仔细听,这样的练习会对注意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熟悉界面操作,避免突发状况。。。
接下来就是两个我没怎么准备的部分了。
总体先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大概九月头上离开学还有两个礼拜不到的时候突然觉得再不准备这两个部分大概这考试要糊,所以整个人天天都特别焦虑神经质,偏偏又没有行动,天天只知道跟朋友吐槽…后来觉得该抱的佛脚一定要抱,就去注册亦鸥账号,下载一堆什么李笑来托福范文(最后一眼都没有看过…)
口语:唯一的备考资料就是亦鸥。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一套一套练习,有助于习惯考试节奏,环境也高度拟真,这个买模考的几十块钱还是花的很值的。我自己最不擅长的部分就是task 1了,而且我和很多人的观点都不大一样。很多人认为task1,2最好拿分,也有很多人会用写作文的方式准备topic背下来。我不说task2,但是至少task1是想要准备的话必须花很多力气的,我没这个时间精力,就没有去弄。如果有的话,练话题套上去也是没有坏处。然而如果是像我这样的情况,task1不如就用模考训练自己offhand的直接反应,严格按照模考的时间,15秒内想到什么就尽快组织好说出来。一开始练的时候自己听听简直羞耻play,但至少能够避免无话可说。至于其他的task,我没有上过什么模版课程什么的,但是自己在练习中也发现的确有适合每个task的固定的话。这个大家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总结或者去亦鸥听听热门回答,最后形成自己的回答习惯,考试就不会慌了,因为只是主体内容的替换,框架还是在心中的。最后考试的话我的task1,2是good,但是3,4竟然是fair我也万万没想到。给建议那个我的确是“嗯。。。”了好久,因为周围环境太吵一下子忘记论点是什么。task5,6是good。
总结tips:1、多多模考,习惯节奏,不要放纵自己准备话题的时间 2、练习的同时重视答题模式的总结 3、习惯恶劣的作答环境…
写作:其实我的写作准备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水,也是九月初才知道原来托福写作分综合和独立两个部分,考前精练了一篇独立写作,用的是一个media对生活的影响的题,再写了一个综合写作的提纲, and that's it,所以最后有29简直就是人品大爆发。
写作当然很大部分是长期的积累,但是应试写作却是十分有迹可循的。
先说综合写作吧。我的情况是看了一下亦鸥的一篇范文,直接拿了个TPO来写了个提纲。个人认为托福写作就是要结构清晰,所以可以从记笔记入手。看文章的时候在草稿纸上写下文章每个小论点,后面的听力无非支持或反驳,那就划条竖线在另外一侧记听力当中针对每一点的支持/反驳,写的时候每段也按照这种结构,最后一段总结一下听力主讲人对阅读材料提出论点的态度就OK了。当然,因为结构非常平稳,用词要注意不要重复,不要每段开头都一样。表达方式的转换可以用换词,倒装,从句等等。比如主张认为可以用:argue, hold the view…反驳可以用:refute,attack,支持可以用:provide the support, strengthen等等
然后独立写作。其实楼主作为一个学外语(虽然是德语)的人,参加过的语言考试也不少,像德语专四,德国交流的时候考过DSH(一个类似德福的考试),我的感想是,议论文真的是万变不离其宗,也是最没有什么可怕的。中文是这样写,德语是这样写,英文也是这样写。结构无非总-分-分-分-总,或总-分-分-让步/反驳-总。我个人更喜欢第二种,一来,想三个论点,其实本身一定就会有一个比较弱,放在上面也没太大亮点;二来,让步或反驳另一方观点是很好的展现思辨性的方式,告诉考官你知道自己的观点会prone to怎样的指责,针对这样的指责你会如何解释或者反驳,这样的文章结构其实会比第一种更生动,而且不用硬想根本想不出的第三个论点了有没有!!考前我掐时间认真写了一篇,改了一下,想了自己要用每段怎么样的开头,总结了可以用的连接词之类,但最后考试走的还是朴素简洁风格。
总结tips:1、结构很重要 2、有精力有时间的请掐时间多试几次,考场会比平常反应慢 3、语言朴素平实,记得换词(不代表要夹那些大词),多用从句,文章自然长了。
最后,考试当天:因为报了自己学校的考场,就不用赶来赶去,八点十分骑着车就去考点啦,竟然还碰到之前一起实习的小伙伴,也是蜜汁巧合。一个考场挺大的,人又多,所以口语考试极其不便,大家要做好心里准备。我是很容易被干扰的类型,不自觉会去听旁边的人,就忘记自己要说的,也是神烦…
一些题外话:
不知道如果看到这里是不是有同学会觉得楼主装逼,根本没干货,故意体现出自己准备时间短但是分数还算好。但是我想说,语言学习(不说GRE,再说我要哭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有热爱,就会有很大的帮助。楼主高中时候在英语特色班,英语成绩一直就只有中等偏上,而同班有大概七八个同学高中毕业出国读美本了,这批同学的托福平均有111。所以,我现在大四的水平,不过只是别人高中的水平而已,对此我其实深感羞愧。但是我一直都喜欢英语的,不管听歌看美剧或者刷网,对于准备托福来说,这些看似娱乐的活动其实都是有裨益的。大二的时候特别喜欢看老爸老妈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看完不过瘾,专门去贴吧下音频放在手机里,没事听听,又好笑又能习惯美式的语音语调和日常会话的地道表达。虽然最后考试内容一定是偏学术,但若有时间,这种方式又何乐而不为。我或许没有在准备托福考试上花太多精力,但是,即使我专业学的是德语,也是从来没有放弃过英语的。最后,这场考试虽然有听力的小小遗憾,但其实还是surprise更多,没想过自己第一次考能考110+的,果断把后一次退了。祝所有现在在备考的小伙伴都顺利,祝自己的GRE也顺利!
谢谢看完,鞠躬!
资料请点击“我要评论”进入原文下载
原帖作者:shirrrrr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882981-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shirrrrr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先来个人情况:上海某角落某高校大四德语系老学姐,9.19第一次考托福,总分112,小分30,27,26,29,基础还算不错。
准备时间:8月边实习边开始零星准备,也就是每天看心情做一套TPO阅读或者听力,但是一般都太累了做完就看看剧睡了。楼主情况比较特殊,毕竟是面临着T和G multitasking,而且暑假全职实习,每天回到家都要七点,周末也是用来休息补觉。实际有效托福准备大概是8.26实习离职以后开始,每天一到两小时,也就是说心情还行的时候连续做TPO阅读加听力,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做一个section。因为开学作为一个大四学生一周还有八门专业课,所以有时候也就浑水摸鱼偷懒不复习了。。。最后考前一共做了22套TPO阅读,13套TPO听力。
资料选择:TPO, TPO阅读和听力难度表,亦鸥口语
关于词汇:楼主以前一直以为自己词汇量还不错。准备了GRE才知道自己太天真。但是托福毕竟只是托福,真正放在题目里考你的词汇都很常见,楼主大二时候零星翻过新东方绿皮的那本托福词汇,所以这次就没有再背,事实最后考试的确也没有出现不认识的单考的词汇题。考前看了一下不知道哪里下的阅读词汇题小范围,大家可以按自己情况看是不是需要专攻词汇。
下面分section说:
阅读:其实我对自己的阅读一直都没有信心。一来我脑回路比较奇怪,容易脑补;二来极其不喜欢机考看屏幕阅读。所以大家也能看出来阅读是我四个section里练习的最多的。做TPO的时候被深深打击,又因为觉得自己肯定不可能每套都做,所以下载了难度表挑难的做。事实证明TPO里有些是真的蛮难的,我的得分区间大概在24-28,从来没有全对过。但是考试时候人品爆发了一下,觉得第一个section阅读做的很顺畅,基本没有模棱两可的题,最后每篇的主旨题也迷之没陷阱,比TPO清晰多了。但是!大家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其实,我觉得托福出题还是非常扣文本的,因为没有gap很大的inference题,所以一定紧扣文本找线索!!主旨题六选三要关注big picture,有时候有些正确的细节也会在选项里,但是因为是细节,所以不选。另外错了的题要review看看经常错的是哪种类型。我用的是小站TPO模考软件,里面带有解释,虽然很多也不是太清楚,但总归聊胜于无。。总而言之,我认为托福阅读是一个重在练习的考察部分,习惯屏幕阅读,习惯考查内容就好
总结一下tips:1、一定要review并且清楚知道自己薄弱的题型2、单词题做错的请总结
听力:听力本来是我对自己最有信心的一个部分,但最后成绩没有太高。自己总结原因是:一、界面不熟悉。因为小站TPO听力做完一道按next就行,然而!考试的时候,按完next还要按左边一个OK按钮啊啊啊!!!可是我怎么知道。所以我选完第一空浪费了好久,怎么死活没法进入下一题,人一下子就慌了就差举手质问监考老师系统有问题了好么!!最后顺利找到OK键,但是以为自己时间要不够了,很多模糊的题就没有敢思考太久就过了,后面的题都做得飞快,最后做完第一部分还剩了五六分钟之多又不能回头检查所以并没有社么用(我的内心是崩溃的)第二部分差不多也是如此,又加试了一个部分的听力,累成狗,当然都是经典加试里的篇章,不过题目我是第一次做,也不敢太大意。二、注意力开始涣散。所以大家练习的时候要考虑到强度,当天考试七七八八事情比较多,一定比平时练习消耗大,所以追求高分可以在平时练习的时候一下子做两套TPO之类…回过头来想一下,听力其实是underperform了,我平常TPO听力成绩在27-29,应该说是比阅读稳定且高的,但最后考试却没有。
总结一下tips:1、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比记全笔记更重要。特别是在平常练习,可以尝试不记笔记纯听。一开始可以用对话,慢慢地lecture也不要记,就仔细听,这样的练习会对注意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熟悉界面操作,避免突发状况。。。
接下来就是两个我没怎么准备的部分了。
总体先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大概九月头上离开学还有两个礼拜不到的时候突然觉得再不准备这两个部分大概这考试要糊,所以整个人天天都特别焦虑神经质,偏偏又没有行动,天天只知道跟朋友吐槽…后来觉得该抱的佛脚一定要抱,就去注册亦鸥账号,下载一堆什么李笑来托福范文(最后一眼都没有看过…)
口语:唯一的备考资料就是亦鸥。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一套一套练习,有助于习惯考试节奏,环境也高度拟真,这个买模考的几十块钱还是花的很值的。我自己最不擅长的部分就是task 1了,而且我和很多人的观点都不大一样。很多人认为task1,2最好拿分,也有很多人会用写作文的方式准备topic背下来。我不说task2,但是至少task1是想要准备的话必须花很多力气的,我没这个时间精力,就没有去弄。如果有的话,练话题套上去也是没有坏处。然而如果是像我这样的情况,task1不如就用模考训练自己offhand的直接反应,严格按照模考的时间,15秒内想到什么就尽快组织好说出来。一开始练的时候自己听听简直羞耻play,但至少能够避免无话可说。至于其他的task,我没有上过什么模版课程什么的,但是自己在练习中也发现的确有适合每个task的固定的话。这个大家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总结或者去亦鸥听听热门回答,最后形成自己的回答习惯,考试就不会慌了,因为只是主体内容的替换,框架还是在心中的。最后考试的话我的task1,2是good,但是3,4竟然是fair我也万万没想到。给建议那个我的确是“嗯。。。”了好久,因为周围环境太吵一下子忘记论点是什么。task5,6是good。
总结tips:1、多多模考,习惯节奏,不要放纵自己准备话题的时间 2、练习的同时重视答题模式的总结 3、习惯恶劣的作答环境…
写作:其实我的写作准备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水,也是九月初才知道原来托福写作分综合和独立两个部分,考前精练了一篇独立写作,用的是一个media对生活的影响的题,再写了一个综合写作的提纲, and that's it,所以最后有29简直就是人品大爆发。
写作当然很大部分是长期的积累,但是应试写作却是十分有迹可循的。
先说综合写作吧。我的情况是看了一下亦鸥的一篇范文,直接拿了个TPO来写了个提纲。个人认为托福写作就是要结构清晰,所以可以从记笔记入手。看文章的时候在草稿纸上写下文章每个小论点,后面的听力无非支持或反驳,那就划条竖线在另外一侧记听力当中针对每一点的支持/反驳,写的时候每段也按照这种结构,最后一段总结一下听力主讲人对阅读材料提出论点的态度就OK了。当然,因为结构非常平稳,用词要注意不要重复,不要每段开头都一样。表达方式的转换可以用换词,倒装,从句等等。比如主张认为可以用:argue, hold the view…反驳可以用:refute,attack,支持可以用:provide the support, strengthen等等
然后独立写作。其实楼主作为一个学外语(虽然是德语)的人,参加过的语言考试也不少,像德语专四,德国交流的时候考过DSH(一个类似德福的考试),我的感想是,议论文真的是万变不离其宗,也是最没有什么可怕的。中文是这样写,德语是这样写,英文也是这样写。结构无非总-分-分-分-总,或总-分-分-让步/反驳-总。我个人更喜欢第二种,一来,想三个论点,其实本身一定就会有一个比较弱,放在上面也没太大亮点;二来,让步或反驳另一方观点是很好的展现思辨性的方式,告诉考官你知道自己的观点会prone to怎样的指责,针对这样的指责你会如何解释或者反驳,这样的文章结构其实会比第一种更生动,而且不用硬想根本想不出的第三个论点了有没有!!考前我掐时间认真写了一篇,改了一下,想了自己要用每段怎么样的开头,总结了可以用的连接词之类,但最后考试走的还是朴素简洁风格。
总结tips:1、结构很重要 2、有精力有时间的请掐时间多试几次,考场会比平常反应慢 3、语言朴素平实,记得换词(不代表要夹那些大词),多用从句,文章自然长了。
最后,考试当天:因为报了自己学校的考场,就不用赶来赶去,八点十分骑着车就去考点啦,竟然还碰到之前一起实习的小伙伴,也是蜜汁巧合。一个考场挺大的,人又多,所以口语考试极其不便,大家要做好心里准备。我是很容易被干扰的类型,不自觉会去听旁边的人,就忘记自己要说的,也是神烦…
一些题外话:
不知道如果看到这里是不是有同学会觉得楼主装逼,根本没干货,故意体现出自己准备时间短但是分数还算好。但是我想说,语言学习(不说GRE,再说我要哭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有热爱,就会有很大的帮助。楼主高中时候在英语特色班,英语成绩一直就只有中等偏上,而同班有大概七八个同学高中毕业出国读美本了,这批同学的托福平均有111。所以,我现在大四的水平,不过只是别人高中的水平而已,对此我其实深感羞愧。但是我一直都喜欢英语的,不管听歌看美剧或者刷网,对于准备托福来说,这些看似娱乐的活动其实都是有裨益的。大二的时候特别喜欢看老爸老妈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看完不过瘾,专门去贴吧下音频放在手机里,没事听听,又好笑又能习惯美式的语音语调和日常会话的地道表达。虽然最后考试内容一定是偏学术,但若有时间,这种方式又何乐而不为。我或许没有在准备托福考试上花太多精力,但是,即使我专业学的是德语,也是从来没有放弃过英语的。最后,这场考试虽然有听力的小小遗憾,但其实还是surprise更多,没想过自己第一次考能考110+的,果断把后一次退了。祝所有现在在备考的小伙伴都顺利,祝自己的GRE也顺利!
谢谢看完,鞠躬!
资料请点击“我要评论”进入原文下载
原帖作者:shirrrrr
原帖链接:http://bbs.gter.net/thread-1882981-1-1.html
©详细内容版友讨论请看论坛原帖,本文文字内容版权归寄托版友shirrrrr所有,不代表寄托天下立场。
上一篇: 谈谈GT准备时遇到的误区和申请时的作用
下一篇: 关于银行电汇的小贴士(新加坡)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