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面试的必看:梦遗落在香港 菜鸟港漂变形记
寄托天下 | 2014-04-11 10:32 | 浏览4680次 |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不少人都跟我一样,跨省跨镜大老远地从家乡跑来香港追梦,然而这个梦的起点却只有零星的几个月,转眼又是毕业季。似乎刚刚才从大学本科的校园中走过来,马上又要从中大的校门走出,这一场追梦是否来得太迅速,以及太短暂呢?在没接到中大的录取通知书前,我一直以为香港的学校很难申请,然而当自己成为港漂队伍的一员时,才发现也不过如此。从追梦到踏上梦的征途,仿佛只是一步的距离,坐在课堂中的我就像坐上金钟开往上环的列车,一下子就到达毕业的终点站。[/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起初刚来香港的时候,我实在是有种想要逃离这座石屎森林。窄小的路道两旁耸立着各种高楼大厦,每个过路者都行色匆匆,一副赶着去投胎的样子,再加上不一样的语言环境,这座石屎森林给我带来的反而是陌生感,一种油然而生的无归属感瞬间冒出。虽在来港之前我已努力地看港剧学粤语,可当只身一人在香港时,那张口又如被缝住,开不了口的场景不断地出现在我的新生活中,无论是吃饭还是上学。本以为在课堂上会好点,可没想到班级里高手云集,自以为自我感觉良好的我,突然间脑袋被抽了似的,面对着这群牛人,我的那一定点儿自信心又逐渐被磨灭掉。我把身体缩成一团,想要躲避这一切,恨不得立即买机票回家。站在金钟的美国银行中心法学院门口外,我看着来来往往的路人,只觉得这片土地并不属于我。这种感觉俨然跟来香港旅行不一样,来香港旅行我不用有压力,也不用有顾虑,我只需尽我所能地去游玩,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了。可在港读书就完全不一样,我得对自己有交代,也得对父母交代,还得对家乡的乡亲父老们交代。读书的意义变得沉重,非仅仅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这不禁又让我怀疑我当初所追的梦是否正确。[/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幸好这种不安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太久,在香港待上一段时间后,也就开始慢慢习惯。也许环境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即使在快餐店里被工作人员嘲笑粤语说得不准,我还是硬着头皮尽可能地去说,久而久之粤语也不再是什么大问题。至于课程,中大的法学院并不是在本校上课,而是在金钟,反倒有点像是业余培训,感觉校园的气息不太强烈。还好我所居住的地方在港大附近,也就假装自己是港大人,泡港大图书馆也成了我每日的行程。无法走在中大本部校园,以旁人的身份走在港大校园也算是一种安慰吧,港大作为香港的首府学院,申请难度还是比中大高,虽我的第一志愿是港大,但始终无法拿到他的录取。兜兜转转,我只能以一个居住在附近的学生身份参观这这所大学,那些红彤彤的建筑物散发出一丝历史感,更让我想抓住这所大学。每日走在港大里才会让我想起自己还是学生,相反金钟只是个教学楼,但看着金钟跟中环一带西装笔挺的上班族,我又会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每天都穿梭在这些脚程无比快速的上班族当中,我也曾在想不久后我是否也会像他们一样,每天都带着疲倦的笑脸去办公司,然后带着累垮的身体回到居所,日复一日地不断循环着同一个节奏。中午的午餐时刻,总能看到一大群黑衣人,密密麻麻地占据着各个快餐店,有的人甚至连站的位置都没有,连吃饭都像打战一样,看来在港上班还是跟上学不一样。[/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也许有不少港漂也跟我一样,初到香港时会有许多的不适应,例如香港乘搭电扶梯要靠右站,做任何事也要排队,乘搭火车头等车厢要刷卡上车等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节奏跟生活习惯,打乱了我们原本所养成的陋习,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除了生活习惯有较大的变化外,香港的饮食也未必是人人都能接受,虽香港有美食天堂的美誉,但事实上对嘴刁的我来讲,这里的东西实在是入得了口而已。快餐店的快餐除了肉还是肉,即便有蔬菜也食之无味,只不过是用白开水汤过的菜类。纵然这弹丸之地有着全球各地的食物,却有点半桶水的感觉。就像在香港看街边的诊所,说是内外全科,感觉很专业,但其实样样不精。生活上的一些冲击及不屑在起初时,还是让我的期望值有所下降,可是在经过两个学期的港式生活熏陶后,面临着毕业后的再次选择,是时候梦醒,还是继续追梦呢?这场追梦的游戏再一次被放上桌面,去跟留也就成了当务之急。[/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无论是以哪种心态来香港的,我相信或多或少还是对这片土地有所憧憬,也有想要在这试水,闯一片天地。临近毕业季,家里也开始催我回去,父亲一直想让我接手他的生意又或者去考公务员,而当初来港也是因为可挂上研究生的身份才说服两老,否则他们也不会让我只身一人背井离乡。在踏上来香港的列车前,我曾跟两老保证过一毕业就回去,可在经过两个学期的学生生活后,我竟对这片土地产生了额外的感情,总觉得留下来也不错。突然间香港就变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事实上,早在第二学期开始,不少同学在心里已有所答案,想留港的在第二学期初就已积极地刷 Jobsdb(香港找工作的网站),开始初试港式面试。可我还是有点摇摆不定,一方面觉得留港不错,另一方面又认为如今的市场在大陆,何去何从一直环绕在我心中。直至看到身边不少同学都开始接到录取时,我才醒觉我得迈开我的脚步。[/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早在四月底,中大的课业就结束,我也开始学其他同学一样刷 Jobsdb。一些学期初十分积极投简历的同学已被一些律师事务所录取,可我却依然坐在计算机前投着简历。来自河南的下铺室友小张跟我说他不打算留港,也许会在深圳发展,而跟我一起混港大图书馆的广州姑娘艾美也忙碌着她留港的面试。当所有课业跟考试结束后,在香港的日子突然就变得空虚起来,不用上学上课的日子变得有点无所事事。即使是待在港大的图书馆,我也无法专心地看书,对于未来的迷茫又再一次涌上心头。偶尔也会认为不如申请个博士来读,可我又会觉得这是一种逃避。毕竟连我自己其实也不太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走法律这条路,对法律的热爱又有多少呢?我怀念的只有那个在准备司法考试时认真的自己,对颓废的现状我深感不满,可又提不起劲来海投。日子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流走,在港的每一天都像在燃烧着自己的生命。[/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看着港大的学子,我在图书馆内脑袋一片空白,要不就是无聊地上着网,要不就是在睡觉。桌面上的课外书完全没有翻看过,而我却每天不辞辛劳地提着重重的书本从居所跑来图书馆,也许是因为我知道我在居所也会无所事事。家里一直给我来电话,让我有了不少压力,心里一直在想难道真的就要这样回去吗?退一步想,又会认为回去就回去,起码有后路,但又不安地认为这样自己会很没出息。连尽力都没尽力,就打道回府,我实在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明明内心是如此地明白,但行为上依然还是无法实时地改进。虽偶尔会收到一些面试,但一面之后皆石沉大海。[/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每一次接完两老的电话,内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回南天后的香港逐渐暖和,找工作的气氛也变得热闹起来,可那时的我还是安于现状,转眼即逝的学生季所迎来的是工作季。而香港最好找工作的季节其实也是第二学期初,农历新年刚过时,跟国内一样,不少在职者都开始跳槽,职位空缺也就集中在此。再者五月后各大院校均迎来毕业季,暑假除了是旅游旺季外,也是抢工作的旺季,因此还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投早超生。眼看给自己的期限越来越逼近,我自己也不得不紧张起来,原定一个月的找工作期限也未有尘埃落定,难道是天要灭我,我不得不走?[/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黑夜悄悄地袭击着香港,但维港的灯光还是把香港的黑夜照得明亮,上空无法看到一丁点星星,我坐在维港旁,看着对岸繁华的湾仔,只觉得我们的距离是如此的近,却又如此的远。[/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原文作者:賤熊TED[/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原文链接:[url]http://bbs.gter.net/thread-1716189-1-1.html[/url][/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寄托天下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font]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