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外汉语在香港求职的感慨和疑问
寄托天下 | 2013-11-28 13:33 | 我要评论 | 浏览5506次 |
[align=center][b]寄托天下:林中仙子[/b][/align]
在香港求职一年,对于对外汉语感慨颇多,上来分享一下,给筒子们参考。
楼主本科念的对外汉语,又在香港读了一年的翻译硕士,去年毕业后在香港求职。
由于对就业市场一无所知,楼主的求职目标包括一切和语言有关的职位。
寻寻觅觅四个月,心理经受了极大的考验,正在自信心快没了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份国际幼儿园普通话老师的工作。
上班的地方在老外聚居区,租金极高。可是楼主的工资只有一万,无法负担附近地区的房租,只好在内地学生聚居的地方租了一个便宜的,忍受每天通勤三个小时的生活。
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幼儿园老师是个责任重,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而十分消耗体力的活儿。同事都是中五学历,在幼教行业干了多年,跟她们相比我完全是外行。
楼主放低姿态向她们学习,然后发现,幼儿教育的核心在于管理班级,这是一门需要几年专业训练的技能,我学的对外汉语跟这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但是接受这门训练并不需要有多少文化,像我的同事一样,中五足够了。
楼主每天十二个小时扑在工作上,还不断地被催加班,时薪被拖低到了洗碗工的水平。众所周知,用时间和体力换来的高薪根本不值得骄傲,更何况楼主的薪水完全不是高薪,还要忍受中五同事的冷眼,在这种氛围下,楼主的自尊心很受伤,想不开:到底是为了什么,要做这样一份工作呢?如果来香港是为了做这种降低身份的工作,还不如回老家教幼儿园呢!楼主暗自决定,本着对孩子负责的原则,做完一年,也不要签证了,直接回内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楼主得到一个培训机构兼职教日本人的机会,时薪是幼儿园的两倍以上,本来几乎月光的楼主一下子有了一点积蓄。在这个工作上,楼主找到了“对外汉语”的感觉,体验了洗碗工的生活,被当成老师的感觉是多么好啊!
几乎同时,楼主在幼儿园收到了同事的指责,意思是,她们工作多年都愿意多花时间在工作上,为什么我什么都不会,还不回家加班加点?
楼主爆发了:我的合同上只写了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我不会,可以花上8、9个小时,但不能在此之外再花时间!
同事立马用鄙视的眼光看着我,说你又没结婚,又什么也不会,在香港工作是你的幸运,你不在工作上花时间在哪花时间?你怕不怕被炒啊?!
楼主摇了摇头,心说,一份洗碗工的工作谁怕被炒呢?
同事用惊诧加同情得眼光看着我,说:你知不知道被炒了会怎样?你就没钱交租了哦!
楼主直是莫名其妙。如果不是这份工作占用时间,我用我的时间去教日本人,能赚到将近两倍的钱吧!
同时,楼主也意识到,原来不做这份工作的后果仅仅是“没钱交租”而已!
楼主笑了:其实我还有其他part-time,交租没问题。其实……这里的工资是不够交租的!
第二天,楼主交上了辞职信。
楼主以前服务的日本人语言中心,每三个月就会在网上招人,楼主连合同也没有,完全是个边缘角色。辞职后,我问老板,能不能给我加一些学生。老板口头上答应了,实际上却把我的学生减少,最后没有了。
后来,楼主又找到了一家日本人开的语言学校,时薪比原来的还高,课也很多,一天上两三个小时课,收入超过了幼儿园。重要的是,这份兼职让我体会到当老师的尊严和乐趣。楼主觉得,这才是和“对外汉语”真正对口的工作。
当一份兼职工作可以让你用比全职工作少得多的时间,赚到比全职工作还多的钱,并且符合自己的兴趣用到自己的所学感受到自己的尊严,谁还愿意去做全职工作呢?
但是,新的问题摆在楼主面前:据说兼职工作是不能延续IANG签证的。
做全职,卖苦力,得不偿失,让我怀疑呆在香港的意义。
做兼职,让我体会到呆在香港的意义,却不能让我呆在香港。
是这样么?
[b] 原贴地址:[/b][url=http://bbs.gter.net/thread-1602270-1-1.html][b]http://bbs.gter.net/thread-1602270-1-1.html[/b][/url]
上一篇: 职场菜鸟求职香港教师的感触与分享
下一篇: 加拿大维多利亚城市札记(二)做一个梦想家
- 相关阅读
- 寄托热选